當你手頭兒有點緊的時候,你會先從哪裡節省開支?答案很可能是衣服。
全文1561字,閱讀約需3分鐘
中國人不愛買衣服了嗎?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此前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文章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自 2017 年第四季度起,服裝和布的銷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 2018 年服裝銷售量為 540.6 億件,相較 2017 年的 719.1 億件,減少了 178.5 億件,同比下降了 24.8% 。
動輒一百多億件的銷量下滑,服裝行業到底遇上了什麼事?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整體的社會消費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 年 1-8 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 262179 億元,同比增長 8.2%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1.1 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累計 8427 億元,同比增長 3.2% ,比上年同期回落 5.7 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消費能力增長的放緩,不僅僅發生在衣著上。但衣著類消費增速的放緩,確實顯得更加突出。
那麼,社會消費能力的增勢為什麼不比從前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相關研究顯示,中國居民債務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 2018 年達到了 86% 。
截至 2018 年末,中國居民貸款規模達到 47.9 萬億,其中中長期消費貸 29.0 萬億,佔比 61% ;短期消費貸 8.8 萬億,佔比18% 。住房按揭貸款是中長期消費貸款中的最主要部分,2018 年末達到 25.8 萬億,佔全部居民貸款的 54% 。
可能對不少人來說,還房貸比買衣服要緊急得多。
當你手頭兒有點緊的時候,你會先從哪裡節省開支?答案很可能是衣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 731 元,同比增長 3.0% ;而同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 5.2 % ,居住、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增速超過 10% ,在所有的消費類別中,衣著消費支出的增速是最低的。
而且,在整體消費支出中,人們用於服裝消費的比例也更低了。2019 年上半年,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為 7.1% ,較上年同期下降 0.3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住、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類支出佔比進一步上升。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吃穿類基本消費增長放緩,其實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願意把錢花在服務型、品質型、改善型的消費上,在一場偶像的演唱會內場票和一件「少一件不少」的風衣之間,人們很可能會選擇前者。
此外,服裝價格的上漲,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消費。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 2018 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單價累計上漲 5.3% ,較上年提升 4.1 個百分點。不同於飲食起居,穿衣的豐檢更易調節。想想看,就算是豬肉和水果都漲價了,你又因此少吃了多少呢?
更何況當你想到,衣櫃裡還有幾件,買回來沒怎麼穿的衣服。你擁有這些衣服純屬偶然,可能你在逛街時被店員灌了迷魂湯或是感到盛情難卻,也可能是你在某晚失眠時多刷了一會兒淘寶或是覺得折扣力度誘惑難擋。
2018 年,中國服裝網上零售額佔比已經超過 30% ,在這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裡,不該剁的手又佔了多少呢?
雖然,服裝消費整體在放緩,但還是有例外發生的。據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2018 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累計下降 4.2% ,但與此同時運動服零售量卻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數據顯示,近年中國運動休閒服飾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保持在 30% 左右。據 Euromonitor 相關數據, 2018 年中國運動服裝市場規模已達 2648 億元,隨著大家越來越關注健康,健身熱潮在全國興起,運動服裝市場還將持續發展。
根據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發布的《 2019 年中國服裝市場報告》,從中國服裝市場份額角度來看,2018 年排在前十位的有 6 個都屬於運動品牌;從 2018 年公司市值來看,安踏以 904.3 億元排在中國服裝企業第一位。
顯然,運動類服飾的市場在中國是不可撼動的。即使衝鋒衣式的直男審美一再被詆毀,消費者的選擇卻真的很誠實。
數據新聞編輯 李媛 新媒體設計 陳冬 校對 柳寶慶
值班編輯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