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代經濟產物——全國五市斤通用糧票(一組九枚)鑑賞

2021-01-08 品鑑時光

糧票是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特殊歷史含義。

【藏 品 名 稱】全國五市斤通用糧票(一組九枚)

【藏 品 類 型】雜 項

【藏 品 年 代】1966年

【藏 品 尺 寸】8.8x3.8cm

【藏 品 來 源】個人珍藏

收藏指數★★★☆ 投資指數★★★☆

【藏 品 簡 介】此組藏品由9張1966年全國通用五市斤糧票構成。品相完整,個別單張有明顯摺痕和水跡及筆痕,屬於正常流通使用的痕跡和汙漬,大部分整體保存良好,糧票紙張採用第三套人民幣紙張,此組內的1966年全國通用五市斤糧票均由水印紙印製,糧票內印有大小實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麥穗兩種版別。於年輕一代人來講,糧票就只是聽過,「活」在大人嘴裡。糧票是中國在特定經濟發展環境下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另外,有些發行於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各地的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這三大類。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當時的糧票分為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中華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隨著中國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

相關焦點

  • 1966年「伍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現在值多少錢?
    糧票,這是一種幾代人的回憶,它是中國在特定時間,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憑證。說它是錢吧,那也不過分,畢竟她可以換取人們所需的糧食;說它不是錢吧,在那個年代如果你沒有糧票這東西,就算你有錢,那也不好使,照樣挨餓著。
  • 理財- 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全國5市斤糧票價格一覽
    糧票,可以說是中國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在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也許許多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糧票。但是糧票在收藏市場也引起了市民極大的興趣,不少人從此便開始了糧票的收藏。那麼,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呢?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呢?
  • 精品推薦——1966年全國通用糧票伍市斤
    糧票是我國上個世紀50-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除了糧票還有食用油票、布票、肉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長達40餘年,隨著改革開,糧票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現在受到了不少收藏愛好者的親睞。
  • 全國通用糧票成交價格,如何快速變現?
    隨著是行業的不斷興起,糧票的收藏價值日益見長,據介紹:目前有一種特殊的糧票一張就能價值上萬元,到底是哪一種糧票如此值錢呢? 據資料顯示: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 地方糧票回收價格如何?附中國最值錢的十種糧票(圖)
    據報載,廣東東江縱隊江北支隊流通谷票(1944年豎版,票面中部有黑白毛澤東頭像),在2006年曾以一百萬元的天價,被廣東糧票收藏家蔡潤基購藏,創下了近年來國內糧票單枚成交價格最高紀錄。全國通用糧票也是人們收藏的一個重點。
  • 舊糧票值多少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那麼,舊糧票值多少錢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 糧票的故事—中國38年之久的「票證經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票證制度的本身並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它不過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那時,糧票已經是「強弩之末」,作為歷史遺留的產物,雖然還沒有被廢止,但它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早已不如「鼎盛」時期那樣深切。  1950年,新成立的中國政府面對戰亂之後幾近崩潰的經濟,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5年,全國第一套糧票正式流通,拉開了中國長達38年之久的「票證經濟」的帷幕。
  • 2017全國糧票收藏價格表一覽
    糧票收藏的價格  國內糧票收藏價值分析  在六十年代,由於我們國家特殊的國情,當時糧票作為一種有價證券進行發行的,在我們國家使用時間相對也比較長,因此歷史意義也比較大。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發展,糧票也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收藏糧票,也能通過增值,獲得更大利潤空間。所以我們會看到現在有很多收藏者願意收藏糧票,認為今後的升值空間會越來越大。  對於很多喜歡收藏糧票的人,要對國內糧票收藏價格必須要把握準確,了解需要收藏糧票的價位,才能通過市場,最終獲得更大利潤。
  • 彩票、糧票、電影票,這些票據竟也成為收藏佳品!
    大體可以分為三種,第一就是年代收藏,比如奧運年,建國周年紀念等等。第二是專題收藏,比如特色風景區,名人歷史等,第三就是錯品收藏,列印的時候可能會有打錯的地方,留下來收藏起來,若干年後都具有穩定的升值空間!上圖為蘇州的一位老彩民,三十多年收藏了十萬多張彩票,某些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彩票價值已經達到上千元一張!即可娛情,又可升值,何樂而不為呢!
  • 理財-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糧票最新收藏價格表一覽
    糧票現在是非常的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沒見過,估計有部分人家裡還有收藏著糧票。最貴的算是上世紀60年代版全國通用糧票。那麼,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下糧票最新價格吧。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呢?
  • 【託管公告】1971年新疆半市斤糧票及廈門勸業銀行伍分紙幣藏品託管公告
    編號:【20161007】時代蘭廷文化產權交易平臺(以下簡稱「本平臺」),根據廣大收藏與投資者的需求,經本平臺研究決定,對新疆1971年半市斤糧票、民國時期1942年福建廈門勸業銀行伍分紙幣藏品進行公開徵集和託管工作。
  • 1公斤=1市斤,現在用的公斤與以前的市斤有何關係?
    市斤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古時候一市斤等於十六兩;而公斤是我國近代為了和國際單位接軌,又讓人們區別於市斤,於是稱之為公斤,一公斤等於一千克,一公斤為十兩。
  • 1公斤=2市斤,現在用的公斤與以前的市斤有何關係?
    市斤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古時候一市斤等於十六兩;而公斤是我國近代為了和國際單位接軌,又讓人們區別於市斤,於是稱之為公斤,一公斤等於一千克,一公斤為十兩。市斤市斤是我國古代的重量計量單位,簡稱「斤」,並沿用了上千年的時間,比如漢朝時期的重量單位有黍,豆、銖、兩、斤、鈞、石;其中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 開學報到領糧票 引領「愛糧節約」新風尚
    學生陳韻帷說:我很興奮,很好奇,糧票長什麼樣,我想來看一看,爸爸媽媽說糧票是他們小時候換糧食用的東西。學生豐軒羽說:我爺爺給我看過五市斤的糧票,黃色的,上面寫的1976年的,那時候就要用糧票去換。,糧票見證了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變遷。
  • 糧票和副食票 方寸之間的收藏與記憶
    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卻躋身十大熱門收藏之中。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60年代初,憑票供應的商品有150多種,可見票的珍貴。那個階段,吃飯不僅要糧票,就連抽菸喝酒都得有煙票酒票,買一分錢一盒的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記得那時候,父親讓我拿著油票酒票去副食店打油打酒,千叮萬囑要和阿姨說好話,懇請她們多照顧一下。」
  • 電子秤怎麼調市斤?公斤變市斤,小心電子秤動手腳
    有時候也會用到市斤,那麼公斤和市斤在電子秤上該如何相互轉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了解什麼是市斤?什麼是公斤?市斤介紹:市斤是我國古代重量度,現在還是我國一般市場上通用重量單位。簡稱「斤」。一般說「幾斤肉」、「幾斤棉花」等。
  • 高價收售:90年代的老糧票你手裡還有麼?一張價值好幾萬
    說到糧票,很多人不一定知道90年代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但對於那些老阿姨來說,他們仍然有著新鮮的記憶,不想回頭。為什麼?事實上,食品券只是一個通用術語。郵票有很多種,如布票、煤氣票、自助旅行票、電視票等。總之,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 有趣地「毫升」糧票
    有趣地「毫升」糧票 一毫升等於多少克?
  • 一位老人的收藏,回憶那個糧票比錢管用的時代,票證記錄的歷史
    3月15日開始買糕點收糧票,每人每月供應半市斤。1961年,城市人口每人發放布票7.4市尺,農業人口每人發放布票6.5市尺。1973年,天津發行了全國獨一無二的面袋布票,即每戶3尺白布專做面袋之用。據統計,自1955年9月印製第一版天津市地方糧票起,至1993年4月1日糧票停止流通前,在近38年的時間裡,天津共印製使用了14個年版、35種名稱、150多個面額,票面額總計15億公斤。據了解,當年特別是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的。什麼樣的商品就用對應的票證去購買,對號入座,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