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和副食票 方寸之間的收藏與記憶

2020-12-24 央視網

糧票和副食票 方寸之間的收藏與記憶

原標題:

 

  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卻躋身十大熱門收藏之中。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郭春保,太原市民,退休以後喜歡收藏糧票。「糧票是1955年發行的,我是1945年出生的,新中國的糧票比我小10歲。我們現在吃的糧食,過去都是要票的。如果沒有糧票,意味著吃不上飯。」郭春保說,「很多年輕人對糧票沒有概念,因為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我們刻骨難忘,因為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搞糧票收藏,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十分匱乏,吃喝也不像現在能夠敞開供應。為解決全民溫飽問題,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1953年,國家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全國實行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人們的生活中。

  「喝茶水,要茶葉票;吃白面,要糧票;炒菜用油,要油票……」郭春保說,1960年,國家進入了困難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供應非常緊張,副食品也嚴重短缺。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有的也找不到了。60年代初,憑票供應的商品有150多種,可見票的珍貴。那個階段,吃飯不僅要糧票,就連抽菸喝酒都得有煙票酒票,買一分錢一盒的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記得那時候,父親讓我拿著油票酒票去副食店打油打酒,千叮萬囑要和阿姨說好話,懇請她們多照顧一下。」郭春保說,那時候副食店是用特製的竹提子給顧客舀液體的,講究「緊打酒,慢打油」,意思是說酒、醬油、醋之類的液體非常稀,如果提起時動作很快,就容易起泡沫,而且易往外灑,這樣給顧客舀到容器裡,一斤酒實際只有八九兩。油比較稠,用竹提子舀出來油後,四邊掛滿了油,而且還在不斷地往下淌,此時若馬上往顧客的油瓶裡倒,那麼一斤油就能多出一半兩。所以,副食店要「緊打酒,慢打油」。反之,「緊打油,慢打酒」,顯然對顧客有力。那時,誰家都想把油票酒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同樣,去糧店買糧前,父親總要把面口袋裡的面抖落乾淨。因為糧店服務員要對糧袋子稱重,有面在裡頭,就會吃點虧。」糧店把糧票看得比錢都重要,熟人去買糧,錢不夠可以把面先帶回去,回頭再把錢送來即可。糧票不夠,就不會賣給你。那個年代,糧票是一家人生活的根本。有錢沒糧票,是買不到糧食的。

  郭春保喜歡收藏糧票和副食品票,是因為那段艱難的時期和他的人生息息相關。「我現在有很多糧票,票面大都不到一兩,這是那時攢下來的。當時除了能買糧食以外,糧票還是通行證。人們到外地出差,沒有糧票,就吃不上飯,可以說寸步難行。到省外出差,要先換一些全國糧票,如果不出山西省,就可以用地方糧票,例如晉城糧票、陽泉糧票。當然全國糧票最吃香,在全國任何地方都通用。那時我經常要出差,全國各地地跑,每到一個地方,就從牙縫兒裡省點糧票出來,算是留點兒紀念吧。那時也時興買紀念品,但沒有閒錢,省點兒糧票是最實惠的,一是不浪費,二是見證我去過的地方。」

  糧票不再吃香和風靡,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物資慢慢豐富起來,商品市場開始活躍,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鬆動,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範圍。到1983年,由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1984年,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後,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這個時候,糧票已經被有眼光的藏家看到了以後的價值,並開始有意識地集票了。

  當時,郭春保去深圳出差,發現還有在糧站購買糧油的長隊。原因是大家幾十年來憑票買糧的習慣被打破,可能還會擔心糧食供應不上。事實證明,由於發揮了價格機制、供求平衡機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糧食憑證供應制度後,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相反,取消糧票後不但不會買不到糧食,而且買東西還特別方便,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挑選不同的美食。這意味著糧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腳步迅速加快。

  回到太原後,「我翻出自己以往攢得那些供應量非常小的糧票和副食票,覺得根據國家經濟形勢的發展,它們很快就要被塵封起來。」於是,郭春保把糧票重新整理以後,作為自己那段青春的見證。糧票有上海、北京、天津、安徽、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和直轄市的,票面圖案五花八門,內容豐富,雲南苗寨竹樓、河北趙州橋、陝西延安寶塔山、廣西桂林山水、湖北黃鶴樓、北京十三陵水庫、重慶嘉陵江景,大同煤礦、青島棧橋、武漢長江大橋等各地優美的風景和標誌建築物都在糧票上出現,這些都是他年輕時走過的地方。

  退休以後,郭春保從親戚朋友那裡又得到了一部分糧票和副食票,然後分門別類,裝在不同的冊子裡。他最喜歡去太原南宮市場,在那裡總能碰到自己心儀的糧票,有時交換,有時購買,這也不斷豐富了他的藏品種類。

  「我不追求自己收藏的糧票有多麼多,不然太累,僅是隨意玩玩。看著這些糧票,我就想起了那段滄桑的歲月。同時,這也是我們祖國發生巨大變化的見證。」郭春保說。(山西晚報記者 郭志英)

相關焦點

  • 舊糧票值多少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那麼,舊糧票值多少錢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 彩票、糧票、電影票,這些票據竟也成為收藏佳品!
    你可曾想過,老彩票竟然也會成為一種收藏品,其收藏價值比中彩票要穩定多了......老彩民購買了彩票,就算沒中獎,也不要隨意丟棄。如今彩票收藏也成為一種穩定的收藏門類。大體可以分為三種,第一就是年代收藏,比如奧運年,建國周年紀念等等。
  • 2017全國糧票收藏價格表一覽
    ,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有部分珍貴糧票收藏價格頗為可喜的。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國內糧票收藏價格表吧。   糧票收藏的價格  國內糧票收藏價值分析  在六十年代
  • 地方糧票回收價格如何?附中國最值錢的十種糧票(圖)
    所以當時糧票在國內的發展,以及流行比較大,到了現在,對於國內糧票收藏,越來越多的人想了解糧票收藏價格。目前,全國糧票交易行情較為活躍,如:1955年版全套共5枚,面額分別為4兩、半斤、1斤、3斤、5斤,市價參考價每套為50元左右。還有1978年和1982年未流通使用的兩套全國糧票也很受市場青睞。
  • 中國最大重慶小麵館開業 「糧票」換小面找回「老山城記憶」
    中國最大重慶小麵館開業 「糧票」換小面找回「老山城記憶」  【解說】近日,一家號稱中國最大的重慶小麵館在重慶解放碑開業。店內主打懷舊風,1張糧票加8分錢就可吃到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吸引不少顧客前往品嘗。
  • 理財-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糧票最新收藏價格表一覽
    糧票現在是非常的少,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沒見過,估計有部分人家裡還有收藏著糧票。最貴的算是上世紀60年代版全國通用糧票。那麼,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下糧票最新價格吧。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1965年糧票值多少錢呢?
  • 理財- 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全國5市斤糧票價格一覽
    糧票,可以說是中國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在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也許許多年輕人不知道什麼是糧票。但是糧票在收藏市場也引起了市民極大的興趣,不少人從此便開始了糧票的收藏。那麼,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呢?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5市斤糧票值多少錢呢?
  • 有趣地「毫升」糧票
    有趣地「毫升」糧票 一毫升等於多少克?
  • 全國通用糧票成交價格,如何快速變現?
    隨著是行業的不斷興起,糧票的收藏價值日益見長,據介紹:目前有一種特殊的糧票一張就能價值上萬元,到底是哪一種糧票如此值錢呢? 據資料顯示: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 精品推薦——1966年全國通用糧票伍市斤
    糧票是我國上個世紀50-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除了糧票還有食用油票、布票、肉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長達40餘年,隨著改革開,糧票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現在受到了不少收藏愛好者的親睞。
  • 糧票的故事—中國38年之久的「票證經濟」
    改革開放之後,物質慢慢豐富起來,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鬆動  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對於刻板而貧窮的計劃經濟時代惟一的記憶,就剩糧票了。上小學時,家裡給的早點錢,都要附帶給上二兩糧票,不論是買碗米粉,或者是買一個蔥油餅,少了糧票是絕買不成的。
  • 1966年「伍市斤」的全國通用糧票,現在值多少錢?
    據記載,在我國幾十年歷史發行過的糧票中,有98%以上的是沒有水印的,而1966年發行的全國糧票66年版,一套4枚,分別是半市斤,一市斤,三市斤,伍市斤的。其中的半市斤,一市斤兩種糧票是沒有水印的,三市斤的分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
  • 一位老人的收藏,回憶那個糧票比錢管用的時代,票證記錄的歷史
    陳嘉榮愧疚地看著妻子,總有一種說謊的感覺和一張票難倒英雄漢的無奈,也就是從那時起,大爺的心裡湧起了一種票證情結。由於多年間收藏的經驗,在陳大爺的梳理下,主要生活用品的供應脈絡清晰起來———1960年因居民排隊購買白酒情況嚴重,實行每人一次限購100-200克。3月15日開始買糕點收糧票,每人每月供應半市斤。
  • 特殊年代經濟產物——全國五市斤通用糧票(一組九枚)鑑賞
    糧票是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
  • 高價收售:90年代的老糧票你手裡還有麼?一張價值好幾萬
    說到糧票,很多人不一定知道90年代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但對於那些老阿姨來說,他們仍然有著新鮮的記憶,不想回頭。為什麼?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糧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收藏了更多的糧票,但並不是所有的糧票都有價值。
  • [讀書者說]方寸之間見精華
    【讀書者說】  原標題:方寸之間見精華  作者:李超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是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接受了為張先生新作《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張世英書法集》做注的任務。
  • 【魔力無限.方寸之間】魔方二階教練定級賽
    2020年7月3日向陽花幼兒園開展了一場「魔力無限.方寸之間」魔方二階定級賽。本次比賽參加的人員共有5位,她們是在一周前參加集團培訓的老師。一周後的今天就要進行比賽了。到底他們要把魔方還原需要多長的時間呢?一起來來看看激烈又精彩的比賽現場吧!
  • 年代文,她睜眼回到知青返程前,前世兵哥拿著錢和糧票和她告白!
    年代文,她睜眼回到知青返程前,前世兵哥拿著錢和糧票和她告白!大家最喜歡的推文時間到了!今天依舊推薦小可愛們喜歡的甜寵高幹文!男主絕對寵女主,你惹的禍我全都給你頂著,超級蘇的有沒有,反正老夫的少女心已經泛濫成災啦!所以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推薦甜寵的軍婚高幹文。
  • 周恆:方寸之間天地寬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審美角度的變化,篆刻藝術創作和形式也呈現多樣化趨勢,但是無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傳統的根基。青年藝術家周恆在篆刻藝術上,能夠結合當代人們審美個性去尋求突破口,然後大膽地把他對藝術的悟性有機地融入到創作之中,使其作品寓機巧於嫻熟之中,呈現一種自然之美,和諧之美,藝術之美。篆刻藝術貴在氣、勢、情、韻皆備,而最終落實在「和諧」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