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曾在四川宣漢駐村幫扶三年半丨第一...

2020-12-16 騰訊網

鄢宏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劉牧雨 攝影報導

「鄢書記,一路小心……」「鄢書記,到家了打個電話回來……」11月28日,鄢宏結束了為期四天的回訪。離開時,不少村民自發聚集在村口,揮手送別這位曾駐村幫扶他們三年半的「遠親」。鄢宏將腦袋探出車窗,使勁地點頭,眼眶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這次回村「探親」,讓他「心裡踏實了不少」。

仁義村村兩委辦公室

「背包書記」回村 村民樂開了花

鄢宏在村民家中拉家常

「呀,鄢書記!真的是你回來了!」「還是大城市養人,你又變白了!」11月25日上午,鄢宏剛抵達仁義村村委會,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村民們就紛紛湊上前去打招呼,個個都樂開了花。

「剛到村上的時候,鄢書記的皮膚很白,不到一個星期就曬黑了。」仁義村黨支部書記熊邦明,初見鄢宏時一直擔心他吃不得農村的苦,但沒想到這個來自大城市的小夥子,不僅能吃苦耐勞,還有一股不服輸的闖勁兒。

回訪途中,村民給鄢宏豎起大拇指

「駐村工作了三年半,身為80後的鄢書記,頭髮也白了不少。」熊邦明介紹,仁義村基礎薄弱,條件艱苦,2015年貧困發生率高達23.78%,約為2014年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駐村工作開展以來,為了幫村裡確立發展思路、找準未來出路,鄢書記操了不少心」。

「背包書記」鄢宏

一個背包,一雙膠鞋,一把雨傘,是鄢宏當年走村入戶的所有裝備。背包內,除了裝著《農村黨支部與村民委員會工作實務手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等書籍和必備的工作資料,還有不少「乾糧」,更多的,是用來作為「見面禮」送給村民的肥皂、牙膏、毛巾等小禮物。

「我們和他一起走訪,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山泉,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訪遍了全村426戶人家1748人。」熊邦明說,第一圈走下來,鄢宏的工作日誌上記得密密麻麻,每家每戶的情況,他都「知根知底」。高山深澗裡,山間林地旁,村民總能時不時見到這位背著背包的第一書記。剛開始,不少村民記不住他的名字,於是給他起了一個外號:「背包書記」。

這次回村,鄢宏依然背著背包,不過,他原來喜歡穿的膠鞋,換成了皮鞋。「以前,村裡的道路幾乎全是泥巴路,現在路修好了,再也不用穿膠鞋了。」鄢宏說。

產業興後勁足 村裡找到了出路

鄢宏查看車釐子種植基地

仁義村五社的貧困戶程金芝,因早年喪父,13歲便被家人以2000元的「彩禮」將她「嫁」到仁義村。2015年,27歲的程金芝已是兩個十幾歲孩子的母親,丈夫外出杳無音訊,一家老小全靠她養活。2015年夏天,鄢宏得知情況後,找到上海一位好心人向她捐款2000元。不曾想,程金芝卻說:「錢,其實我不想要,我只盼你能給我找條出路……」

「一個幾乎不識字的女人,都有找出路謀發展的認識和勇氣,這深深觸動了我。」鄢宏告訴記者,他通過走訪發現,村裡有年輕媽媽困苦難熬,有老人生活艱難,村民沒啥收入來源,但在村裡和書裡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幹部群眾都說,這個地方偏遠、土地貧瘠、年輕人都走了,發展不起來,這讓鄢宏整夜整夜難以入眠。

鄢宏在車釐子基地調研

幾天後,鄢宏找了兩輛麵包車,帶著村社幹部群眾代表十幾個人,到縣裡條件最困難的龍泉鄉羅盤村考察學習。在海拔2300米、土地貧瘠的羅盤村,村民憑著毅力和汗水,在坡地上發展出3萬餘畝中藥材,實現了戶均收入10萬元。「他們的條件比我們差得多,我們村也一定能脫貧!」這一次考察學習,對村社幹部的觸動很大。

「村裡要發展,必須興產業。」在做了大量工作後,鄢宏帶領村兩委立足實際,謀定而動,不斷「摸排滾打」,逐漸將桃花米種植加工產業、蜀宣花牛養殖業、中藥材種植業發展起來。通過中國華融的精準幫扶,這些產業逐步走上正軌並產生經濟效益。2018年,仁義村又確定了發展車釐子種植的戰略,村裡的產業發展藍圖,全部落地生根——仁義村,找到了出路。

仁義村車子裡種植基地

這次回村,村委會給鄢宏曬出了靚麗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18.5公裡,7個社已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整治山坪塘9口;中國華融共計投入1200萬元幫扶資金,實施了30多個精準扶貧項目。「產業興,後勁足,仁義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後,如今已邁上鄉村振興的新徵程。」看到這些變化,鄢宏特別欣慰。

總有些人和事 曾讓他「放不下」

仁義村桃花米種植基地

「駐村扶貧的三年半,並不是一帆風順,例如,在產業發展方面,就走過一些彎路。」鄢宏說,起初,他一心想著為村裡找出路,加之自身缺乏經驗,蜀宣花牛養殖業的發展,便經歷過挫折。

「養牛場建起後,我們採取了集體經營的辦法,但始終沒出效益。發現問題後,我們轉變思路,把養牛場承包給了私人,這才讓這個產業得以盤活。」鄢宏介紹,正是因為缺乏經驗積累,離任後,他對村裡剛起步的車釐子種植產業特別放心不下。此次回村,鄢宏的擔憂被打消——全村已發展車釐子600畝,今年已掛果,明年預計可產出5萬斤,仍將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目前來看,車釐子項目最為成功,產業前景最好,是真正能帶動仁義村致富奔康的項目。」鄢宏說,車釐子不僅是仁義村長遠發展的希望,也是條件相對較差的宣漢縣中部山區鄉村振興的希望。到基地調研時,鄢宏還得到一個好消息:宣漢縣政府正在研究將發展車釐子產業寫進全縣「十四五」規劃。

離任前,鄢宏曾兩次主動申請延長幫扶時間。精準扶貧的實事,鄢宏一件接著一件幹,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把他當成了親人。此次回村,鄢宏結對幫扶過的70歲村民楊美信,聽說鄢書記回村了,立馬盛情邀請他到家裡作客,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他回家後才是他父母的兒子,在我們家,他就是我們的兒子!」楊美信動情地對記者說。

「鄢書記」回村,村民都笑開了花

「鄢書記離任,都沒讓我們曉得,悄悄地就走了。」接受採訪時,不少村民都表示,捨不得鄢宏走。在鄢宏心裡,村裡也有很多人很多事,曾讓他「放不下」——程金芝家的桃花米賣得好不好,她看管村裡中藥材基地的工資是否發放到位?曾對生活喪失信心的程章開起了農村淘寶店,現在生意如何?陳家石壩的20多戶群眾一起修建的聚居點,房子都裝修好了吧……

「回望三年多的駐村歷程,我感恩、慶幸!感恩組織給我機會參與了波瀾壯闊、偉大光榮的脫貧攻堅戰役,慶幸自己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沒有虛度光陰,感恩自己為人生存下了寶貴財富和美好回憶!」在工作日誌中,鄢宏寫下了這樣的話。

相關焦點

  • 「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被幫扶戶為啥三次落淚?|回家·駐村...
    鄢宏(左一)在村民家裡拉家常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鄢宏說,這次回村「探親」,他最想見的人,就是老楊頭。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五,張書濤下山回城探親,山裡的父母託他為城裡的子女捎瓜菜。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
  • 【法治嘉祥】駐村第一書記 | 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為「軟弱渙散村...
    嘉祥縣司法局嘉祥司法所所長王寧同志,2019年7月份掛職金屯鎮王屯村第一書記,開始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司法局分管副局長、黨組成員董洪志2019年12月、2020年5月和2020年11月到王屯村進行調研,分別針對王屯村委會場所提升改造、村集體門市房建設以及河堤集體土地回收工作進行座談並指導。與縣級幫扶單位縣公路局在春節期間共同對王屯村貧困戶進行慰問,並協調南關居委會支部書記蘇利軍同志(雙向掛職王屯村第一書記)贊助2萬元的商混建築材料用於硬化胡同,提升人居環境。
  • ...省總工會駐龍山縣洗車河鎮耳洞村幫扶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超華
    時光如白駒過隙,今天已是駐村幫扶第885天。夜深人靜,翻看駐村以來一疊疊厚厚的日記本,往事點點滴滴,仿佛就在昨天。2018年2月22日省總工會幫扶隊組建,3月12日正式駐村。駐村之前,了解了一些千裡之外的幫扶村的情況。龍山縣耳洞村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地處偏僻,交通不暢,是當地最貧困的村子之一。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在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帶領下,合發村從原來的破敗不堪到如今發揮示範作用的新農村,可謂今非昔比。當地村民無人不曉得彭勇剛,對他的駐村幫扶工作紛紛點讚。或許王君的那句話點了題:「瞧瞧人家這第一書記!」 「處理好四個關係才能輕裝上陣」 2015年8月3日,已有10年氣象部門工作經歷的彭勇剛來到合發村,開始了自己「駐村第一書記」的新角色。
  • ...牛棚」大變樣丨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王寬立
    我叫王寬立,是貴州黔南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時光荏苒,我的駐村生活也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作為一個改非幹部,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2017年9月被縣派駐茂井鎮牛棚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 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舍家為「大家」駐村更助村
    近日,看著手機視頻中的兒子,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深感愧疚,但短暫通話後,他又立即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最近他三歲半的小孩發高燒住院了,他趕回海口安排家人照顧好孩子後,又馬上回到了村裡。」大田鎮副鎮長許會這說,景春林對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有責任心。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固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8年駐村幫扶工作總結
    一、駐村幫扶基本情況根據駐村幫扶工作總體安排,2018年我局承擔彭陽縣孟塬鄉、草廟鄉、白陽鎮轄區21個行政村、599戶貧困戶的幫扶工作,向彭陽縣孟塬鄉小石溝村、草廟鄉和諧村、白陽鎮羅堡村派出3個駐村幫扶工作隊,6名工作人員(第一書記3人,隊員3 人,其中2名第一書記兼任駐村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全局共197名幹部職工每人結對幫扶2-5戶貧困戶,共幫扶599戶貧困戶。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這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定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內心獨白。他們不負組織的信任與重託,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牢記心中大寫的「扶」,將駐村當成住家,將村民當成親人,噓寒問暖,排憂解難,更是深挖「病根」,斬斷「窮根」,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到戶到人,讓貧困村民戶戶有門路、收入有提高,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
  • 古田縣駐村第一書記抗疫側記
    福建駐友 方針政策的宣傳者 黨群關係的聯絡者 整村推進的踐行者 鄉村振興的推動者 導語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寧德市古田縣112名駐村第一書記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
  •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834期)丨駐村第一書記符以福:用赤誠之心鋪築脫貧致富路 2020-12-25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自開展援彝工作一年來,他們勇於踐行責任與擔當,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收穫了幫扶地區群眾的一張張笑臉。用腳丈量百裡山路的第一書記楊永勝同志剛到越西時,為河東鄉小碉村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10月,根據上級工作安排,他調任東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幫扶展現自身價值|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二寨村第一書記楊超
    我叫楊超,曾是六盤水市委辦公室選派駐青林鄉二寨村第一書記。2020年11月中旬,我再次回到二寨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裡變化及和諧的氛圍。這裡是我曾經工作過5年多的地方,現在房舍整潔、產業發展、村民富庶……倍感喜悅和欣慰。2015年3月,我被派駐二寨村任第一書記。
  •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市衛健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德周
    我叫王德周,是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都勻市衛生健康局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1月,在臨近豬年春節之際,我帶著組織的期望和重託,帶著背包行囊風塵樸樸來到都勻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歸蘭大山深處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聯盟村。
  • 辛莊村的「寶」書記 ——建行鹽城濱海支行張晨寶駐村幫扶側記
    當行裡領導打電話讓他和家屬商量是否願意駐村幫扶時,張晨寶保持著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軍人作風,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從沙場、轉業到職場再到脫貧攻堅的現場,只要是黨和國家需要,我都可以上!」2020年3月26日,這個曾經的退伍「老兵」、曾連續兩年獲得行內「優秀個人」的80後業務骨幹,懷揣一顆初心,毅然撲下身子沉到農村一線,成為江蘇省委駐濱海幫扶工作隊一員,掛任濱海縣陳濤鎮黨委副書記、縣財政局副局長、辛莊村「第一書記」。
  • ...情助脫貧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光菊
    我叫黃光菊,是羅甸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現任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014年以來,精準扶貧這個動聽的詞彙傳遍全國各個鄉村,全國自上而下,所有單位和部門都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
  • 濮陽縣郎中鄉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王鑫 通訊員 劉延仁)9月28日上午,郎中鄉在鄉大禮堂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全鄉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扶貧工作人員參加了知識測試。縣扶貧督察局有關同志親臨一線督導考試。本次知識測試採取閉卷形式,內容實用,以扶貧相關政策知識為主,採取填空、多選、簡答和論述四種題型,內容涉及幫扶措施、補助標準、近期扶貧工作實施情況等一系列內容,旨在查缺補漏、以測促學、以學促用,對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政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扶貧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
  • 駐村第一書記代天喜:紮根基層書寫芳華人生!
    自擔任遵義市匯川區山盆鎮打鼓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遵義市匯川公安分局民警代天喜深入田間地頭、走遍村頭巷尾,注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脫貧攻堅最前線的戰士、共產黨員,他真蹲實駐、為打鼓村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地而盡心奔走,最終順利帶領打鼓村民脫貧出列。
  • 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當日9時31分,51歲的郭建平永遠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