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車行業越發覺得艱難。而其中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號稱史上最嚴的國六排放標準。2019年7月1日,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廣州市的一線城市當中,已經開始正式實施,而剩下的省市,則需要在2020年7月1日完成接下來的任務。What?要知道,這個標準實在來得太匆匆,來勢又太兇猛,的確讓汽車行業有點措手不及。於是一大批國五車的甩賣,即便是壓低了價格,甚至有些車企已經把價格「打骨折」,卻還是不得不將那些不滿足要求的車子封存,或者乾脆搞成二手車,繼續降價售賣。
2019年的這幾個城市的「慘狀」已經過去了,在2020年即將全軍覆沒的國六排放標準,終於迎來了「緩局」。2020年4月29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國六推遲成為其中的一大重點。
《通知》中規定:總質量不超過3.5噸的輕型汽車,原本定於2020年7月1日必須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在2020年7月1日前生產的和進口的輕型汽車,在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進行銷售和註冊登記。未經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實施國家確定的汽車排放標準。
瞬間這些車企是不是覺得一口老氣,終於喘上來了?國六排放標準終於有所延遲了,那些還沒有實施的地區,國五的車又可以豪橫一陣子了。
要說這一次的國六排放推遲,其實也算是早有預警。畢竟山雨欲來的這場疫情之下,前三個月中國狹義乘用車的累計產量才只有258.4萬輛,同比下滑了近50%,要是這個時候再逼著廠家必須生產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子,那恐怕汽車行業的洗牌就會更快。作為國家的第二大支柱產業,關乎著上萬個配套企業以及超過千萬的就業人數,如果這個行業真的出現閃失,說實話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從2019年開始,雖然各種政策在頻出,看似好像對行業有所「摧毀」,但其實救市的也不少。比如汽車下鄉,比如各地的各種補貼,再加上現在的國六排放標準延後,都是為了讓行業更加迅猛的發展。
儘管《通知》中對於國六排放標準表示推遲,但是對於重點地區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準備淘汰100萬輛,並且儘快研究出臺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經濟補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