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天】
一個是才高八鬥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一個是穩重樸素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他們兩個,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
兩位絕頂高手,他們在彼此眼中是怎樣的形象?一千多年前,詩聖杜甫妙手一揮,寫下對詩仙的惺惺相惜之情。一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流傳千古,勝過千言萬語。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詩君授業】
熱烈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詩君—萇楚。
此詩前四句盛讚李白詩歌之美,無敵於天下,是因為他的詩思卓絕不凡,可以與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庾信、鮑照相媲美。
頸聯看似描寫作者和李白所在之地(渭北、江東),其實是互文手法,指兩人在兩地相互思念。末聯則提出熱切期望:什麼時候能再次相聚呢?像以前一樣,把酒論詩啊。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兩座高峰,但生前李白的名聲要遠高於杜甫,所以我們會看到兩人相識後,杜甫一而再、再而三地寫下《贈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包括這首《春日憶李白》這樣的詩,可是李白卻少有回應。
不過從杜詩所蘊藏的情感來看,相信杜甫對李白的思念是真摯的,並不只是想攀附名人,藉機炒作。
分別是指南北朝時期的詩人庾信和鮑照。庾信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稱「庾開府」。鮑照曾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這兩句是稱讚李白的詩如庾信那麼清新,像鮑照那樣俊逸。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江東指李白漫遊的江浙一帶。這兩句其實是說,作者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之時,也正是李白在江東思念渭北的作者之際。看似平淡無奇的寫景之句,牽帶出的是雙方無限的情思。
是這樣的:六朝時,有所謂「文筆」之分,無韻的文章被稱為「筆」,有韻的作品被稱為「文」。這裡說的「論文」,其實就是指「論詩」。
大師姐:作詞一首。
南 歌 子
已薄知音賞,難為看客評。
詩書無處換功名,縱是樽前夢裡,不堪憑!
蘭師兄:與友人分別七載,失去聯繫,問其鄉人竟無音信。
竹枝
夢君知否?寄孤輪。
故人安好?問鄉人。
九師兄:作詩一首。
傷別離
此去關山遠,應無再見時。
長歌啼冷露,愛恨憶連枝。
杜甫
寂寞書齋裡,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贈李白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今天要曬的是學詩一班、五班詩友的作品。
無題
空降兵
海上月明如炬,
輕風搖曳崇武,
笑看惠安姑。
來回舉盞無數,
投注,投注,
憑他醉臥何處。
秋日思鄉回文
帥
秋窗數葉黃,影寂襯明廊。
留處無輕語,冷臺入降霜。
幽人詩寄旅,落日映思鄉。
舟短涼風緊,愁輕別憶長。
長憶別輕愁,緊風涼短舟。
鄉思映日落,旅寄詩人幽。
霜降入臺冷,語輕無處留。
廊明襯寂影,黃葉數窗秋。
無題
2020
夕照瑰麗映寶塔,
姑蘇祥瑞耀繁華。
常尋風景何處好,
自古江南誰不誇。
明天學的是《佳人》,一起來看大詩人杜甫如何描寫"氣質美女」。
學詩計劃 | 《春夜喜雨》:當杜甫遇上人生中的那場「春雨」……
學詩計劃 | 《渡荊門送別》:恰詩仙少年,也無別緒也無愁?
學詩計劃 |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尋訪高人落空,是什麼心情?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原創出品
誦讀:孫越
聲音:李楠 範雨婷
設計:範玲
編輯:金婭倩 劉敏 董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