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反而工資更低了?其實是你過去工資領高了

2021-02-07 職得日本

有些人轉職不順利,是因為絞進一個死結裡,那就是薪水。



房子買了,孩子生了,父母也要奉養... ...每個月都要繳出這麼多錢來,面對的經濟壓力每天死逼到眼前。可是談到的每一份工作,薪水卻都比從前低,整個人像洩氣的皮球,不斷自問:「如今經濟有這麼差嗎?薪水都給這麼低?還是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沒有價值,而自己毫不知情?」


一般人都寧願想成是目前經濟不好,也不願去懷疑是自己失去價值。可是後者——卻是薪水下跌的真正原因。


薪水沒有變低,是過去領高了

在經濟好時,很多人意氣風發。一年有三個工作來挖角的例子數不勝數,薪水只高不低,自我感覺良好,心想一定是自己優秀,才會被企業捧成炙手可熱,卻渾然不知是在賺取「時間財」、「低成高就」(overemployed),薪水高於能力,價格高於價值。



當經濟下行,大潮退去,才發現裸泳者根本沒有上岸者具備的能力。有能力的還有殺價的資格,其他人連上岸都難,一個工作機會也沒有。


這時候這些人就會進退維谷:要麼承擔更大的責任,拿高階薪水,可是過去日子太舒服了,忘記自我投資與能力精進,只好眼睜睜看著高薪飛走;要麼彎下腰做基層工作,但不只是自己難以適應,連企業都嫌棄年齡太大。


遺憾的是,不少人自認為有經驗、資歷深,真相只不過是「做得久」而已。假使工作的專業性低、公司的訓練少,個人又不夠努力精進,說得殘酷些——35歲與30歲的能力,對企業來說差不多



在組織內,由於有調薪,35歲的薪水或許可以比30歲高,換工作時問題就來了:企業評估他們只有30歲能力,還老了5歲,能用30歲的薪水僱用已經是很給機會。可是35歲的人不這麼想,以為企業想撿便宜,所以砍他的薪水,倍感羞辱與憤怒,轉職的腳步就會遲疑不定。


一般人不會想到薪資成長是一條S曲線,到了頂點之後就是降低。同一職務做8至10年,薪資便會停止,除非換行業、換公司、換職務,或是升遷。因此到了差不多35歲,要比的是薪資高點可以撐住的時間,不往下走就是贏家。


企業開價,就是你的行情

薪資是成本,企業當然都想要往下降。可是另一方面,企業也想用高薪找到優質人才,在節省成本與找到理想人才之間,會嘗試找到平衡點。



我有一位朋友離開傳統產業後,經由獵頭介紹,到一家上市公司擔任主管職,月薪9萬元。過了兩年,除了業務主管外,全公司屬他的薪水最高,加上經濟下行,因此危機意識強烈,三個月悄悄應聘了18家大企業。結果這些企業給他開出的薪水,卻在6萬元之間,他非常不解。


要知道,當18家大企業都開價6萬元,那麼這就是參考性極高的數字,朋友價值就該是6萬,不是9萬!後來,有企業開價年薪210萬元,管理範圍橫跨三個部門,複雜度大,難度也高,朋友這時又不敢接下來... ...


這就是中級人才的困境:低薪不想做、高薪不敢接、不上不下、不高不低。夾在中間,這才是最可怕的中年危機。


轉職要認清現實

對於這些不再年輕、薪水中等的上班族而言,轉換跑道是有風險的,要非常小心,需要認清以下的現實:



薪水領得高不如領得久。經濟大好時,可以冒險,為了追求高薪而不斷跳槽;經濟差時,安全至上,追求穩定。


年齡優勢年年降低。企業錄用人才就像買股票,買的是未來性,中年人轉眼就變老,潛力消失,自然是優勢不再。


有薪水比高薪重要。即使上有老下有小,也不關企業的事,請用客觀的立場,誠實面對自己的價值。而且,不是現在的價值,而是未來的價值,後者就不得不用平常心面對減薪。


每個人25歲進入社會,做到65歲退休,長達40年,至少會遇到四個以上的職涯轉折點。請各位認清中產階級工作機會愈來愈少的現狀,如果不爬到金字塔頂端,就會掉到基層,所以請務必一路上自我投資,儲備實力。


相關焦點

  • 工廠工資高,卻用工荒,而工資低的工作,反而有人幹,這是為啥?
    可是,工廠工資高,卻還是出現了「用工荒」,而有些工作,工資很低,反而有人幹,這是為啥?為何不去工廠拿高薪?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找工作,一來是為了有一份收入,同時,也想要個輕鬆的工作。所以,一些工作,雖然比工廠的工資低,但是相對來說,比較輕鬆。
  • 工資低先別急著換工作,要是工作滿足這3個條件,你就能漲工資
    所以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工資,和自己的能力不對等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跳槽,去一個條件更好的公司。但是條件更好的公司,也不是那麼好找的,而且工作久了你會發現,或許這個比前公司工資高的公司,其實其他條件還沒有上一家好。由此看來,工資並不是衡量一份工作好不好的唯一標準,還有很多其他決定因素。總而言之,就算工資低也先別急著換工作,要是工作滿足這3個條件,其實你早晚都能漲工資。
  • 剛畢業的本科生應該找雙休工資低的工作,還是單休工資高的工作?
    作為一個剛畢業的本科生,找工作的時候總會有各種顧忌和擔心,很多人都說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這樣反而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找工作了。作為應屆畢業生,應該找雙休但工資三千的工作,還是找單休但工資有五千的工作?
  • 「你這麼喜歡這份工作,工資低一點你不介意?」
    為了喜歡的工作降低工資,萬一HR砍得太低,會不會把自己坑了?你的工資,由誰決定?法律規定了最低工資標準,但這不能決定你的工資。誰決定了你的工資?你可能會回答:老闆、HR、你自己等等。你喜歡的工作,工資卻很低,這說明什麼?要麼是這份工作的市場需求不高,這個產業正在走下坡路;要麼是老闆太坑,壓低你的工資;要麼就是你的能力還太弱,無法達到預期。
  • 職場中工資低的人,要是做這幾件事,工資會更低
    我們在職場中都想讓自己的工資高高的,可是現實中工資高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工資都差不多。雖然,我們工資低,但是,大家還是想讓自己的工資有所提高。這就需要我們找對方法,如果,你在職場中做這幾件事了,那麼,你的工資會更低。
  • 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工資?放屁!這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逛超市永遠都是去打折促銷的地方」「超過15的外賣是不敢點」「都不好意思跟熟人說我的工作,就怕緊接著下一句問我掙多少錢。」……在無數的吐槽中,有一個回答得到了特別多的贊同:「工資低的體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低,是因為第一份工作工資低後面兩份死活漲不起來。
  • 面試官問:「工資沒有底薪,你能接受嗎?」小夥子的回答真霸氣
    眾所周知,一般公司的工資都有多個部分組成,底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一些公司的工資構成卻很奇葩——沒有底薪,全靠績效。這就造成了員工的工資出現「高得可怕,低得可憐」的情況。對於這樣的工資構成,員工理應說「不」。
  • 工作清閒但工資低,累得半死但工資高,年輕人選哪個更好?
    當然了,在公司上班的話,因為職位和工種的不同,所以工作強度以及難度也會有所差別。近日,某網友提問:擺在自己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是工作清閒但工資卻很低,要麼便是累得半死但工資高,一時間比較糾結。那麼,在工作清閒與累得半死之間,選哪個更好呢?高工資,又是否真的意味著要付出更多呢?
  • 比工資低更危險的信號,你佔了幾條?
    張良計張良計今天分享幾個職場上的危險信號,它們比工資低更值得大家去反思。一旦發現,趕緊糾正:1. 工作太舒服,一眼望到頭這是最普遍的危險信號。如果你能做到即使離開了老闆,對方還不恨你願意和你保持聯繫,時不時和你出來吃個飯喝個酒,那是真的牛逼。4. 喪失工作的主動權等待別人幫你安排工作,這種情況只能發生在你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如果工作了五六七八年,你還在每天等人安排工作,那麼你的價值感非常低。
  • 學校行政人員工資比教師要低,教師工資要漲了,他們怎麼辦
    最近有人問我這樣我會個問題,我覺得很有共性,拿出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學校行政人員工資比教師要低,教師工資要漲了,那他們怎麼辦呢?我是學校老師,參與了本校的在編在聘人員績效工資制定工作,我想我可以給些建議。
  • 面試時談好工資8000,入職後嫌工資談低了,怎麼辦?
    入職沒多久她發現,自己面試時的工資談低了。雖說公司有薪酬保密制度,但是想要打聽崗位工資,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同崗位的幾個同事工資都比她高,她很不甘心,留言問我怎麼辦?面試是你自己去面的,工資是你自己去談的,為什麼有些人入職後才發現自己的工資要低了呢?
  • 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比工資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雙休
    為此,他們公司還針對這些對於公司的休假,午休,公司環境等等都做出了相應的改善,你還真的別說,在工資差不多的情況下,做好這些點,確實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再回過頭來想想,其實那個小夥子的回答也沒什麼值得驚訝的,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認知跟不上了,我們總覺得加班就是能力的提升,給到高薪就能一定招到人。
  • 90後公務員工資曬,工資低。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轉眼2020年馬上就剩下最後兩個月了,又即將有一批高校畢業生面臨找工作。這其中有不少人,都會選擇加入公考大軍。當然這其中也不乏父母要求的,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好多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考公務員呢?公務員真的那麼香嗎?
  • 廚師工資大起底!你覺得自己的工資低嗎?
    廚師行業工資低、養家難在《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做廚師?》比如曾在河南鄭州某4000平酒店任職炒鍋的代師傅,每月拿6100的月薪,不過為了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他幾乎每天都請比他更有經驗的師傅們洗澡吃飯。「我們酒店有點特殊,9位炒鍋師傅,沒有分等級,每人負責幾個菜,都是同樣工資。而我一年的工資幾乎全部用來請客了,因為不掏點好處不請幾次,誰會願意教你。所以廚房流傳一句話好多年了,叫『要想掙錢別幹廚房,幹廚房掙不了錢』。」
  • 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工作,實則工資很低......
    在知乎有一個60w人圍觀的熱門話題引起大家的廣泛討論#有哪些工作看上去特別高大上,實則工資特別低?都是看起來像機關,實際上是企業,以廣州為例,從新員工到組長級的薪酬基本是4-6-8,而且領導覺得這工資還有點高,不停搞考核。再爆兩個,押運公司押運員與各種輔警這兩個都是制服超帥,押運員還能持嗆,但工資可能比小區物業的保安還低。」
  • 有三種工作的實際工資很低。別被愚弄了
    在我們看來,找工作時,應該先聽名字。如果名字不錯,我總覺得薪水等方面不會差。不過,有些工作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樣大氣,但感覺很不錯。其實,工資也不是特別高。例如,以下三種工作,特別是剛入行,僅僅是勉強能夠生存。#工作季節#一。
  • 2018教師工資大曝光!這5個地區的老師工資真的低!
    在過去一年裡,好教師做過很多類似工資調查的文章及數據匯總,當時由於篇幅有限,未能展示出來,本次特別做成圖文呈現出來。作為教師類公眾號,好教師此舉並不是想讓老師們集體吐槽或者埋怨什麼的,我們只是希望,這樣的文章,能夠被廣泛傳播,引起社會關注,從而儘快落實給教師漲工資的相關政策。
  • 2020年五一勞動節,你願意用3倍工資來換你的5天假期麼?
    最近很多網友問我,五一假期來了,你是加班還是出去旅遊了?正如大家所期待的即將迎來復工後的第一個節假日五一勞動節。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加班是三倍工資,那麼你願意用三倍工資換這個五一假期麼?因為一段較長時間的假期過後,人們的工作狀態「斷檔」了,節奏被打亂,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或者即使知道要做什麼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沉浸在假期的美好回憶或者放鬆狀態下。這個時候去加班反而效率不好,雖然是奔著賺錢,但是犯錯誤率提高,效率低。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的意見是千萬不要換。
  • 「離家遠工資高」和「離家近工資低」,你會選哪個?
    「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工作是離家遠,但工資高;一份是離家近,但是工資低,你會選哪個?」朋友語蓉,生活在四線城市,去年懷孕,因孕期激素導致身體反應嘔吐嚴重,在婆婆和老公的勸說下辭去了工作。從薪酬角度來看,其實工資也沒有高到哪裡去。還有就是雙休,休假時間多,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或者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陪伴年幼的孩子。但是離家太遠了,1個多小時,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這點其實要根據所在城市地點來看。
  • 地鐵工作穩定,工資待遇好,招聘要求低!
    可地鐵作為國企工作很穩定,工資待遇也很好,中公國企小編已經為您整理招聘和待遇詳情一起來看看!一、地鐵的工資待遇地鐵作為國企工資自然不會低,全國平均在5000左右。當然大的城市工資會高一些年終獎都在3萬左右。福利方面也是很不錯的。節假日有福利等等。小編幫大家收集了一些各地的地鐵員工的工資,都在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