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問我這樣我會個問題,我覺得很有共性,拿出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學校行政人員工資比教師要低,教師工資要漲了,那他們怎麼辦呢?
我是學校老師,參與了本校的在編在聘人員績效工資制定工作,我想我可以給些建議。
我們就以我校的工資構成來具體說下。
學校工資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塊內容,基礎工資,班主任工資,課時費,行政補貼。由於學校老師少,我們鼓勵所有教職工上課,因此實行的是多勞多得。當然在設定工資數額時也進行過測算,不能讓工資差距太大。領導曾經給過建議,純行政人員,教師和行政兼課人員,這三類人員工資差距控制在300-500間。差距太大,領導認為不合適。
對於行政人員,我們的建議是,你可以當班主任,可以上課,這都可以增加你的工資待遇。當然會很忙,但是能體現多勞多得。
當然也真的有不上課也不當班主任的純行政人員,那你的工資肯定比其他人低,因為當你休息時,人家在利用空餘時間備課,處理班級事務,完成行政工作,因此拿低工資也沒啥說。
學校的工資體系是一個整體,按照績效工資政策,每年學校績效工資總額是一定的,如果沒有總額提高的情況下,教師工資漲,勢必要有人工資降低。本身純行政人員就沒有上課教師工資高,如果再降那就說不過去了。因此,如果總額不變,學校肯定會進行微調,變相提高教師工資,例如取消加班費,將這一部分工資用於教師提升的那一部分,其實說白了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按我的理解,績效工資就像是一塊大蛋糕,全校教職工分著吃,你吃多了,其他人就得少吃。大家都是在工作,都需要養家餬口,都不容易,所以說校長要做的就是平衡,要有差距,能體現多勞多得,但不能太大,更不能出現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基本都要旱澇保收,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