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對於教師工資的討論一直十分頻繁,自從官方定調要給教師「漲工資」後,教師工資在市場就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教師工資已經夠高了,應該多去提高工人的工資水平;也有人認為只是工資不低於公務員,教師各方面福利與公務員相比差距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小孩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看上去教師每年都有寒暑假,似乎工作也比較輕鬆。實際上教師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為了提升教學質量一直在做努力。
就拿上半年來說,不少學校都無法正常開學,線上教學也成為大部分學校的選擇。老師除了要上網課之外,還需要在課後給孩子批改作業,包括一些小孩學習上有問題,老師也會積極答疑解惑。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這一工作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當然教師提高工資待遇水平也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針對這一意見,教育部在9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中也進行了解讀。其中有3個注重還是很關鍵的,第一個是注重選優配強校長、第二個是注重加強條件保障、最後一個則是注重擴展社會資源。
首先對於一所學校來說,有一個好的校長,才能辦出一個好的學校。對此也指出,要嚴格落實校長的選任條件以及專業標準,簡單點來說就是要先選一個好校長。
在加強條件保障這方面,也提到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的問題。首先在學校的分配上不搞「平均主義」,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差異要體現出來,對績效工資的分配也會傾向於教學質量更高的學校。
同時學校內部教師之間的工資也不搞「平均主義」,對於那些成績優異的一線教師以及班主任,會適當傾斜。也就是說班主任和一線教師這2類教師可以「漲工資」了,這一點官方也再次明確。尤其對於長期在艱苦地區以及農村地區工作的鄉村教師,要加大物質上的獎勵。往後學校內部教師的工資不再是「平均數」了,這樣一來也能夠促進教師對於教學質量的提升。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班主任以及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與那些普通水平教師的工資一樣,這樣教師也就沒有積極教學的動力。反正認真教學和不認真教學拿到手的錢都一樣,這樣大家就不會產生比拼的動力。一旦將班主任和優秀教師的工資提升,大家都會認真對待教學,希望自己拿到更高的工資,這對於老師的教育質量是能帶來明顯提升的。
對於這一情況,其實已有地區實行了。其中山西太原發布的《關於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就有將現有績效工資中增加20%績效,以此作為學校獎勵性工資。還有一個規定從去年開始就實行了,那就是補發班務津貼,規定不得少於1000元。
這一系列舉動也能夠看出太原對於教師的重視,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提高教師工資。不僅績效增長20%,還發放班主任津貼不低於1000元。隨著教育部此次發布的要求,往後相信會有更多省市加入提高教師工資行列。
只有教師的工資切實得到提高,老師對待教育才會更加用心。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新聞網《八部門:中小學績效工資向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傾斜》
光明網《山西太原: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