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你總是感到很緊張並不是因為心理素質差,而是欲求不滿

2020-12-20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有一次我路過小區的茶館,隨便看了兩眼,發現正對著門的一個大叔,肩膀聳得很高,眉頭緊皺,面部表情僵硬。我很好奇他手裡的牌是什麼,能整個人這麼緊張。

後來我發現,這位大叔不是個例,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情況——總是很容易緊張。

緊張是人體在精神及肉體兩方面對外界事物反應的加強。無論是好的變化還是壞的變化,都會使人緊張。

其實所有的緊張都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即「現在的樣子」和「想要的樣子」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越大,緊張感就越大。普通的緊張屬於暫時性的不安,嚴重的緊張會令人失眠、頭痛、心悸或者難以集中注意力。

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心理素質差,其實不然,緊張是我們每個人的常態。

比如,考生面對考試,因為擔心成績的變化,所以在進入考場後內心就會緊張起來。再例如,有些人只要需要登臺就會全身僵硬,心跳突然變快,更甚者甚至會手腳發抖,說話的聲音也是顫抖的。

由此說來,「欲求不滿」也可以很好的來形容我們的緊張感。

我們所欲求之物,只要它與現狀不一樣,只要是需要在未來被滿足的,那麼我們就會感到緊張。

達成的可能性也是影響我們緊張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可以被實現的情況下,這樣的理想越是離我們越近,我們就會越緊張。

緊張之所以是人類常態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人類擁有想像力。

想像力本身是一種富有創造力和建設性的能力,因為思維空間是無限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做白日夢。但是另一方面,人類的思維會帶著我們去想像和假設將發生之事的狀態,一旦那樣的狀態是被我們所渴望的,那麼我們就不由自主的產生緊張感。

緊張感擁有雙面性,它既能夠使人在產生欲望和目標感的同時,還能刺激潛意識產生去實現和創造的動力;但是緊張也同樣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例如,產生煩悶情緒,影響正常交往,導致思考和記憶力減退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甚至可能會使人患上焦慮症、抑鬱症。

所以,正確看待,正確利用緊張感迫在眉睫。

面對並接受

正確看待緊張的第一步,就在於從認知層面上接受緊張的存在。

生活中有太多的變數,這些變數也是我們難以預料的,或好或壞,只要發生了,那就是必經之事。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理性看待,理性接納。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足,無論是多麼的嚴於律己,都應當在這樣的基礎上,允許自己犯錯。

緊張的情緒已經出現了,那麼就坦然面對和接受。大家都是肉體凡胎,大家都會有緊張的情緒和感覺,所以沒有人是個例,我們不用急著與緊張感對抗,而是正面接納。過程可能會比較困難,不過可以藉助身體上的放鬆來達到心理的放鬆,例如深呼吸,冥想等。

培養自信

《思想的形成》書中提到:「恐懼來源於無知與不確定」。

社交中產生緊張感,是因為我們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在重大活動中產生緊張,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裡想要做好這件事。從這方面來看,想要更好的應對緊張感,就要擁有自信。

與現在的自己培養親密感,熱愛自己,鼓勵自己,相信自己——不停的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能夠最大程度的避開空虛感和迷茫。

在心理上建設防線的同時,多做一些實事也能快速提升自信。

演講會緊張,那就多講幾場。有人可以因為反覆的演講而改善口吃,那你為什麼不可以多練習幾次來提升自信,降低緊張感呢?

因為擔心自己工作能力不足,而在工作場上緊張,那就強迫自己不停的學習,不停地提升。

凱撒大帝:「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東西,更讓人覺得害怕。」

搞清楚是因為想要什麼,沒有什麼而緊張,就很好辦了——豐富自己。

想要得到平和的狀態,自信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個人只有達到了內我和外我的統一,只有接納自己的全部,相信自己的全部,才能離「寧靜」更近。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The Formation of Ideas》

相關焦點

  • 心理素質差緊張怎麼辦
    天底下沒有幾個幸運兒偉人也曾有過和我們一樣心理素質差緊張,和貧窮,甚至比我們還慘,所以我們不必自卑,更不能自暴自棄。1794年一個陰沉的黑夜,25歲的拿破崙沿著塞納河堤心情沮喪地走著。孩提時被貧困所壓迫,年輕時受政治迫害,現在他離開軍隊,身無分文,幾乎想帶著25年辛酸的往事投入一江寒水。
  • 孩子欲求不滿?可能是給得太多了,父母要懂得節制一些才是
    可孩子卻表現出了一副欲求不滿的樣子,對周先生說道:「爸爸,家裡的玩具實在是太少了,你就滿足我這個要求吧,求求你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理情況都是大不相同的,就比如有些孩子的胃口就比較大,所以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樣子也是欲望滿天的。即便是父母想盡了辦法去彌補這些孩子,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缺少了什麼,所以他們才會出現欲求不滿的狀態。所以說每一個孩子出現欲求不滿的狀態,都是有這其中的原因存在的。
  • 孩子心理素質差,是受這四種因素的影響,6歲前補救還來得及
    你現在所遇到的磨難慢慢都會變好的,只要放平心態,把自己的心理素質變強大,即使老師再批評你,你也不會難受了。」聽完媽媽的話,女兒仍然是不依不饒,因為在女兒心裡,家庭的榮譽感,和在學校失落感形成了反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心理素質差所造成的。
  • 欲求不滿的人,總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於別人
    01、欲求不滿,是生活的悲劇蕭伯納有句很耐人尋味的名言,他說:「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則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對於那些欲求不滿的人來說不正是這樣嗎?欲望得不到滿足,人會急躁、會不滿、會感覺到痛苦不堪;欲望得到了滿足,他很快就又掉進一個更加大的欲望陷阱中。
  • 戀愛,欲求不滿!
    人都是有欲望的,隨著你的得到的越多,欲望也越大。戀愛也是如此——戀愛欲求不滿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只是希望一直都可以看到他就好了,雖然我覺得我們的差距那麼遙遠。我想就這麼一直陪著他,不是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嗎?餵:你看到我了嗎?
  • 不是孩子心理素質差,是父母沒耐心教育孩子
    14歲的少年因為在教室裡和同學玩撲克牌,被老師請家長。在學校的走廊上被母親當眾扇巴掌掐脖子後,呆呆地愣了三分鐘,從樓上一躍而下。昨天 早上看到這條新聞後,一整天心情都難以平靜。我不想去抨擊這位母親,她此刻肯定是最傷心最後悔不已的那個人。只是在想,對一個14歲的學生來說,被老師請家長來學校,內心本來就已經是十分惶恐了,而家長在這時候當眾扇打孩子,就是雪上加霜。
  • 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小編: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與社會學院研究生,INFJ&INFP靈性成長同行者。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霍華德先生的癥結在於他的緊張情緒。緊張心理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現象,它的產生主要與社會環境有關。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生活習慣、 工作的改變,迫使人們去適應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是造成緊張的重要根源。緊張是難以避免的,但若過度持續下去,會給身心健康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害,所以我們要力爭克服這種心理。
  • 女人有這幾種特徵,往往欲求不滿,容易出軌!
    有些女人因為對愛情理解很是,知道愛情重要便是忠誠二字。而有些女人卻不一樣,不喜歡把自己來之不易的愛情當回事兒,喜歡那種出軌帶給自己的刺激,喜歡那種藏著掖著那種感覺。這種女人即便有了屬於自己的愛情也還是喜歡出軌。
  • 看見雞就感到害怕是什麼心理?心理學家:相當正常
    一部分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動物恐懼症來源於童年經歷,可能是童年創傷的結果,比如說被狗咬了的人變得怕狗。 這樣解釋動物恐懼症不能讓所有心理學家滿意,因為它不能解釋那些沒有遭遇過相關動物的童年創傷的人為什麼會怕特定的動物,比如說恐雞症的很多人小時候並沒有被雞啄過。
  • 在這些方面欲求不滿的女人,男人再愛,還是早點放手吧,駕馭不了
    在這些方面欲求不滿的女人,男人再愛,還是早點放手吧,駕馭不了。第一:在金錢方面總是欲求不滿。我們每個人總是希望自己手裡的錢能特別多,我們每個人總是會覺得自己的錢永遠都不夠花。可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一個女人總是在金錢方面欲求不滿的話,那這個女人很有可能有一天會為了金錢出賣自己的所有。
  • 如何擺脫「過度緊張」?心理學家:這6個小方法,你值得收藏備用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接受一項任務時,就隨之產生了一定的緊張心理,這種緊張心理只有在任務完成後才會徹底解除。倘若任務沒有完成,則緊張心理將持續不變。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師傅在傳授徒弟射箭的技巧。倘若弓弦總是被拉緊的,就不可能射出有力的箭。」原來,箭射得是否足夠遠,並不單單倚靠弓的強度,弦繃得越緊越容易斷。人的精神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一味將自己置身於緊張的狀態中而沒有絲毫休息的時間,忽略了我們生理和心理的壓力承受能力,那就得不償失了,甚至會本末倒置。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需要適度的精神緊張,這是人類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
  • 【心理指導】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害怕得罪別人
    近年來我國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由於人際關係緊張而引起的,例如跟朋友鬧矛盾,和戀人吵架,尤其是和室友之間的不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或許你永遠也想不到。研究表明,有多種人際關係或者與別人建立了親密感情的人能夠活得更久,而且人際關係與自殺、精神反常有著密切聯繫。我們觀察那些想要自殺的人,很多都是因為人際關係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例如失戀、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等等。所以很多時候得罪別人並不是因為簡單的害怕對方的報復,而是出於自我保護所做的選擇。
  • 心理學:心理總是有緊張和擔心的感覺,告訴你簡單有效克服的方法
    每個人都不可能是萬能的,許多人對自己要求過高,總是感覺自己做的不如所計劃的多,而自己的適應能力又太弱,總是認為別人來做肯定會做的更好一些,自己就會有一些憂心重重的思慮,希望一切都做的完美這樣的想法固然可取,但是,當打開大門時發現自己歡迎的是失敗,由此更加緊張和擔心了在這個時候,你應該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主要事情上來做
  • 情緒勒索:總是害怕拒絕別人,心理專家:滿足別人不是你的義務
    明明在一段關係中,自己總是被逼迫得喘不過氣來,但還是一味地付出和妥協。如果你覺得以上情況與你現在的境況十分吻合,那就必須警惕,這可能是情緒勒索!你是濫好人嗎?無法拒絕別人所以只好委屈自己。在家人、伴侶、同事、信任的朋友之間,為什麼很多時候會感到委屈,最後總是以妥協態度解決問題。
  • 當欲求不滿,就會痛苦
    但因為欲求的 無止境,使幸福也只具有消極的意義。隨著願望的滿足,享樂也就完了,幸福也就完 了,痛苦之手又會把將生命抓回到其陰暗的統治之下,幸福如白駒過隙。「任何個別人 的生活,如果整個的一般的去看,並且只注重一些重要的輪廓,那當然總是一個悲劇: 但是細察個別情況,則又有喜劇的性質。」叔本華幸福的結論僅此而已!
  • 婚外情,即使男人用了心,為什么女人還總是欲求不滿,心意難平?
    所以我有時也感到很鬱悶,為什麼我確實對她用了真心,她卻還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事來折磨我?」這是後臺一個男性讀者給我的私信,今天就來談一談,為什麼婚外情中,有的男人明明已經付出了真情真意,女人卻還是不滿足。
  • 心理學家:有這3種表現的人,不是你不夠好而是因為格局太小
    可有些人總是在本可以不糾結的事情上反覆糾纏,總是太敏感,什麼事情都喜歡斤斤計較,甚至沒有辦法正常的過自己的生活。豐子愷曾說過:「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這些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明白,只不過有些人看得開,有些人想不透。就像心理學家口中所說的那樣:你之所以斤斤計較,歸根結底是因為你的格局太小了。
  • 心理學家:有這3種表現的人,不是你不夠好而是因為格局太小
    就像心理學家口中所說的那樣:你之所以斤斤計較,歸根結底是因為你的格局太小了。不知道生活中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人,比如當他在和別人說話的過程中,別人扭頭做其他事情時會讓他感到不尊重和重視;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 緊張經營擺脫你的抑鬱
    這種自我感覺的體驗和症狀是一種自卑心理的集中體現,它是吞噬自我心靈的病菌,給人帶來莫大的痛苦,其實只要按下面的方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進行自我心理諮詢,這種感覺就會消失。首先,緊張經營會給你自己對自己要有一個全方位的認知,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能力、體力和環境等具體條件去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對自己不挑剔,不給自己訂一個太高的期望值標準。
  • 心理學家: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焦慮症、強迫症的解脫之道
    心理學家: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焦慮症、強迫症的解脫之道無意中在一個視頻平臺上找了一個很老的片子《天道》裡面說的話瘋言瘋語,很多人會覺得講的都是胡話,似是而非。所以,美女是不是魔,跟人家是不是美女沒有什麼關係,是你自己的起心動念決定的。」那個朋友說:「那我要是以後看到美女不起心動念不就行了。」丁元英說:「那你就又多了一個念,多了一個不起心動念的念。你的煩惱不是少了一個,而是多了一個。說是魔,並不是為了評判什麼,而是為了指出煩惱的根源,了心苦而不起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