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話大學生要"增負" 掛科的學生小心

2020-12-14 網易教育

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

教育部官網截圖

教育部此次印發的《通知》,對振興本科教育做出明確規定。

劃重點: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認真查找課堂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管、嚴抓教學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時間節點,落實責任到人,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把課堂教學建設強起來、把課堂教學質量提起來。

同時,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切實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強化指導教師責任,加強對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

要制定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專門管理規定,確保教授全員給本科生上課。要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對於師德表現失範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通知》還指出。「要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圖片來源:新華社

名詞解釋:

水課:通常指沒有學術要求的課,或被學生認為實用性不強的課。

清考:課程期末考試沒有通過,補考也沒有通過,學校會在畢業前再給一次或兩次考試機會。

教育部長: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其實早在今年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話: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

要避免輕輕鬆鬆就能畢業

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陳寶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學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調查顯示:40%的人後悔「虛度大學光陰」

「等你上了大學就可以隨便玩了」,相信很多人在高三的時候都被這句話洗腦過。在經歷了高考的重壓之後,在課程相對寬鬆的大學校園裡,很多人開始揮霍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

睡懶覺、追劇、打遊戲、逃課、社交娛樂活動。。。很多大學生在度過了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後,漸漸陷入迷茫和困惑,並思考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通識課不願上,選修課不想上,專業課坐在教室刷手機;翹課成習慣,活動不參加,整日宅在宿舍,能點外賣就絕不去食堂;交作業、寫論文,不挨到最後一晚不動筆,複製粘貼、東拼西湊、應付了事……

某大學曾以「大學最後悔的事」為題在網站上展開調查,結果接近40%的人選擇了「虛度大學光陰」。「大學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多去幾次圖書館」。。。也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遺憾。

圖片來源:遼瀋晚報

大學生「增負」,關鍵在「合理」

關於大學要「增負」的觀點,很多網友表示支持:

也有人覺得「增負」不該一概而論!

還有人說,真正要「增負」的是大學老師:

也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像大家想的那麼輕鬆:

你覺得大學生要不要「增負」,如何合理「增負」呢?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於彩虹_NBJ11060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話啦,要給大學生「增負」,一旦掛科,即將畢不了業!
    然而,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特下發了《通知》,對振興本科教育作出明確規定。反正,整個《通知》透露出來的主要信息就是:1、避免輕輕鬆鬆就能畢業;2、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學業的合理挑戰度。其中,特別提出,「要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可謂是給大家實實在在的「增負」。
  • 掛科小心,這項制度將被取消!教育部說大學生要這樣「增負」…
    今年6月21日,在成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發話: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
  • 【提醒】掛科小心,這項制度將被取消!教育部要給大學生"增負"了?
    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話: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要避免輕輕鬆鬆就能畢業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陳寶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學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 教育部要求嚴把大學畢業出口關,對大學生合理「增負」
    教育部要求嚴把大學畢業出口關,對大學生合理「增負」 2018-11-08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增負」成熱門話題 已畢業的學生大多叫好
    來源:重慶晨報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通知中提到,要淘汰掉大學課程設置中的「水課」、合理增加課程難度和深度,取消「清考」制度,同時加強對畢業論文各個環節的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該通知一發,「大學生增負」頓時成為熱門話題霸屏。
  • 教育部明確要取消「清考」制度,大學掛科時代過去了?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其中要求:要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沒有了「清考」制度,是否意味著大學掛科時代過去了?
  • 教育部又發話,本科畢業要求再提高!大學生「混日子」也難了!
    這兩天教育部再發話:《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意見》指出,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建立學業預警
  • 大學生們注意了,教育部取消這一規定,再不注意很難拿到畢業證
    而許多人也如願的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大學,每次掛科後,學校就會在下一學期開學的前幾個禮拜開設補考,一般認真複習,補考就能過了,實在不過還有重修(即隨著下一屆學生重新學習)。如果重修再不過,就只能清考了,清考是即將畢業時學校舉辦的一次考試,專門針對重修沒過或者已經沒有機會重修的學生。
  • 給大學生加壓?教育部正式回應!你怎麼看?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呼籲:「在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張改平說,當前「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制,除了向中小學生層層傳導學業焦慮、層層加重學業負擔,還向一些大學生傳導了「一入大學萬事輕鬆」的消極觀念,使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嚴進寬出的機制下渾渾噩噩混日子、混文憑,甚至就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說:「現在大學裡,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
  • 大學生「掛科」現象普遍嗎?學長:最好不要「掛科」
    這句話曾誤導了眾多「單純」的大學生,以為在大學階段掛科無所謂。其實,這句話是那些掛科的同學用來掩飾自己的尷尬而自我安慰的,是千萬不能當真的;一些學長們根據自己的經歷告誡大一新生們:大學裡,最好不要掛科,否則你會失去很多機遇,掛科給你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大的。那麼要問大學生掛科的現象是否普遍呢?其實大學生掛科只是少數人,約佔班級人數的5%左右,所以掛科的現象並不普遍。
  • 掛科的小心了,這項制度將被取消!教育部要求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丨來源:央視新聞微信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
  • 為什麼大學生儘量不要掛科?掛科後損失很嚴重,原因很現實
    3.掛科後將無緣保研、出國留學等好事。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如果能夠在大學被保研或者公派出國留學作交換生,顯然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助力你的就業問題;當然,要想走這一條路,掛科是絕對不行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前程也不能掛科,這對於自己的損失是嚴重的。4.掛科就有可能拿不到畢業證。
  • 大學老師的愛與痛:「放水」掛科畢業生
    只不過,大學生並非一個同質性的整體,而是具有鮮明的差異性; 「每一張臉,都不一樣」,同樣是掛科,不同的學生卻有不同的原因。面對掛科畢業生來重修學分,不少老師都會選擇「網開一面」。看到學號是畢業年級的學生,許多老師都會心領神會。只要他們的表現不至於太差,老師們都會「放水」。
  • 考的都會,蒙的全對,保佑我今年考試不掛科
    號外,號外:截至今天下午考試,學校抓獲作弊學生200餘人,處分70多人,記過150多人,開除學籍若干人。成為建校以來監考最嚴、被抓人數最多的一年。校領導表示:我校對考試作弊「零容忍」,作弊必究,作弊必罰,考試不掛科的唯一法寶就是認真學習,積極備考。
  • 大學生戀愛課「掛科」 戀愛更要「補課」
    記者了解到,中國礦業大學開設了《戀愛心理學》選修課,該課跟其他選修課一樣,結課後要進行考試,拿到70分及以上,就可以獲得兩個學分。課程考核分為5個部分——課程視頻、課程測驗、期末線上考試、訪問課程網頁的次數、線下活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堂課還有人掛科。據悉,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裡,有3名選修生「掛科」。
  • 教育部最新政策: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取消清考,大學嚴進嚴出!
    在《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提高高校的難度,嚴格把控畢業出口,加強教學管理。據教育部相關人稱,《意見》出臺的目的就是讓高校的「學生忙起來,教師加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在「嚴格把控考試和畢業出口」中,有一條意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甚至上了熱搜,「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和「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 一周學完一學期 大學生真的在「學習」嗎?
    根據中國青年網的調查,近三成學生考前一周內開始複習,超三成學生每天複習 5小時以上。其中一位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平時只顧著參加社團活動,考試來臨才發現自己落下這麼多內容,為了不掛科,考試周基本都在背書。這也反映了大部分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平時不注重學習,期末為了通過考試,才「臨急抱佛腳」。
  • 期末來臨,大學生最容易掛科的四門課程,學霸都不敢有所懈怠!
    期末來臨,各大院校都在組織期末考試,大學生們完成期末考就可以回家準備過個喜慶年了。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平時不努力,每當期末考試才發奮看書做題,臨陣磨槍。那在期末考試之中,哪些課程較難,讓大學生們燒腦呢?今天就為大家聊聊大學生最容易掛科的四門課程,連學霸都不敢有所懈怠!
  • 這不是老師嚇唬學生,大學掛科太多確實無法順利畢業
    前段時間有人問:大學老師說掛科太多不能畢業是不是在嚇唬人?事實上大學老師說掛科太多不能畢業還真不是嚇唬人的,就在去年教育部宣布取消了清考,這也就意味著學生畢業難度加大了,掛科太多導致學分不夠確實是無法畢業的。
  • 教育部新規「取消清考」,重修的你就說慌不慌?
    如果有人和你說:「不掛科的大學不完整」別信這鬼話,信了後果很嚴重(特別是18級萌新!!!)你以前可能會這樣想:期末掛科了?沒事,下學期有補考;補考沒過?沒事,再下學期有重修;重修還沒過?別擔心,畢業前有清考。可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對加強本科教育再次「加碼」。《通知》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