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生加壓?教育部正式回應!你怎麼看?

2021-02-14 浙江在線高考直通車

11月20日,教育部就《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答覆,表示該提案很有針對性、建設性,將在後續工作中認真研究吸收。

下一步,教育部將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年來,

關於大中小學生課業壓力的社會關注度

持續升溫。

有人認為,

中小學生學習任務重,

而大學階段存在「嚴進寬出」的現象。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呼籲:「在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

張改平說,當前「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制,除了向中小學生層層傳導學業焦慮、層層加重學業負擔,還向一些大學生傳導了「一入大學萬事輕鬆」的消極觀念,使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嚴進寬出的機制下渾渾噩噩混日子、混文憑,甚至就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說:「現在大學裡,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

其實早在2018年6月中旬,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高校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

同年,教育部下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再次強調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近年來,部分高校清退學生的新聞報導引發社會關注。

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同時還有不少本科學生也在此列

11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發布通報稱,已於近期處理6起退學事件。同時,本學期共有9名同學累計兩學期且每學期獲得學分數少於15個,進入退學預警期。

學分不夠、掛科太多……

高校的及時「清算」,

為荒廢學業的學生敲響了警鐘!

從這個角度看,政協委員提案中「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的表述,也不過是想以壓力促動力,重塑學生的精神風貌,將他們拉進珍惜時光、奮發向上的軌道上來。

關於「為大學生加壓」這件事

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源:綜合整理自教育部、新華社、首都教育、中國青年報等

點  「在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對中小學生減負,高校大學生加壓
    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對於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政協委員提出了一份《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的文件,對此,教育部也作出了回應。
  • 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教育部怎麼看?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299號(教育類395號)提案答覆的函教高提案〔2020〕254號您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發展素質教育,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為大學生加壓,需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
    12月9日,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揭曉,這些傑出青年學生的勤奮自強為當代大學生做出了表率。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勤奮不足,反而偷懶有餘。此前,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夯實基層教學組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
  • 教育部:讓大學生天天打遊戲睡大覺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返!
    ▼此前,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網上公布了答覆內容
  • 十一長假大學生可否離校?教育部回應未明確,家長與學生著急了
    儘管返校後是封閉式管理,不過大學生們還是歡呼雀躍,家長也是拍手稱快,「兩看兩相厭」的日子總算是要結束了。十一放假大學生究竟能不能離校出行?教育部人士王登峰在接受央視記者連線時作了明確回應:「原則上講,十一假期能否離校由各地各高校決定。如果學生在國慶節假期要回家,或到外地去旅行,那麼等他回來時,跟此次秋季學期開學的防控要求是一樣的。」按照教育部王主任的回應,十一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的決定權在高校。
  • 教育部這麼回應…你怎麼看?
    熱門話題你怎麼看?常見問題你怎麼說?欄目下面評論區就是你的舞臺!最不喜歡做開頭的拼音題讀幾聲總是分不清所以就有了那麼多的易讀錯文字長大後,終於會讀了可它們卻被改成了我讀錯的那個音?小編看了看發生改變的字詞讀音多年來堅持的「原則」就這麼輕易地被打破了……確鑿(què záo),原讀音:確鑿(zuò)。後因從俗改為:確鑿(záo)。「說客」的漢語拼音注音是「shuō 」 而不是「shuì 」。
  • 中小學減負大學生加壓?有沒有搞錯?問題不是學生有沒有壓力呀
    教育部回應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引發熱論!要是真的想改變這樣的局面我覺得應該從就業局面開始改變!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認真對待中考和高考,而疏忽了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學適當減負,讓學生全面發展;而大學重點培養大學生的技能,有了一技之長,才能快速融入社會!很多崗位其實工作相對機械簡單,但是也要求一紙文憑,沒有大學文憑就會在求職市場裡艱難前行,但是試問文憑真的能代替能力?其實很多專業工作需要更多的是職業技能,而不是單純的文憑。
  • 多名大學生因曠課太多遭勸退?教育部這樣回應!
    大學的環境相對其他階段來說自由太多,學習完全靠自覺,你即使不去上課老師也有可能不會管你。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是在上學時不逃課的,畢竟很多人認為在大學裡逃課對自己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很多大學都對無故曠課有嚴格的規定,如果曠課太多就有可能不給予畢業或者直接勸退。
  • 教育部對《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1日電近日,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詳細介紹了當前的工作內容,包括深化高考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 教育部傳來3個消息,大學生的負擔加重,家長也表示:不能上學了
    教育部傳來3個消息,大學生負擔加重,家長也紛紛表示:負擔不起就在近日,教育部傳來3個消息,大學生及家長也迎來了壞消息,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消息。01 給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就在近日,針對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建議,教育部也對此回復,將在後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將會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從而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最終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
  • 大學生該加壓嗎?中小學生該減壓嗎?解決辦法只能簡單粗暴嗎?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教育部也在近日發表回復。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 教育部正式作出回應!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對於我國現有的基礎學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也包含部分學者,認為現行的我國的12年基礎教育的學制是有點長的,在接受完高中學習再到大學畢業之後,正式步入社會年齡都在22歲以上了,這個年紀對於年輕人而言,其實算是將很大的一部分青春年華全部花在了學校裡了,可能將這裡面的一部分時間拿出來,讓年輕人更早的進入到社會對於年輕人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更加的有利
  • 建議:給大學生和教授加壓增效,你贊成嗎?
    當下,高中生和高中教師壓力很大,而大學生和教授依然壓力太輕,大學生在校享清閒和教授「重科研,輕教學 為此加大高校的校紀校規管理力度: 1、嚴格學籍審查制度,防止冒名頂替 ; 2、 合理增加本科生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3、 嚴格大學生在校操行和學習的考核與考試制度,嚴禁大學生混日子和考試作弊現象發生,加大獎懲力度,激勵大學生好學上進,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4、 做到「嚴進嚴出」,嚴格認真地做好畢業證和學位證的發放工作
  • 大學生體測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教育部回應
    大學生體測替考被取消學士學位!教育部回應 2020-12-17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曠課被退學遭質疑,學校強硬表態,教育部三個字回應打臉
    前不久,延邊大學一次性集中清退了136研究生,理由也非常簡單,就是這些研究生「擅自離校」不守校規,退學公告發布以後不少人拍手稱快,確實應該對任性的大學生們好好管教管教了。而在這條消息曝光之前的一個月,河北有一所大學此前公布的一則退學處理決定,竟引起了國家教育部的關注。
  • 教育部正式回應「十一」大學生能否離校
    記者27日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均按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開學進行。發布會上,就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 官方教育部正式回應了
    就在近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是要以原讀音為準。   那麼,這些被大家爭議的詞語究竟怎麼讀呢?可能就在今年會有一個正式的答案。
  • 大學生體測替考被開除!教育部回應……
    近日,一則大學生因體測替考 被取消學位一事引發關注, 12月14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做出回應,他認為: 替考的問題反映出學校日常的體育鍛鍊、體育活動非常匱乏,高校應通過教學改革、改善測試和激勵方式等,讓學生享受體育鍛鍊的樂趣。 王登峰說,如果我們的體育課只是為了帶有強制性的讓學生去跑操、跑步,樂趣就無從談起。
  • 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教育部回應來了
    日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方案》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並對大家關心的戴口罩問題做出了回應。15日,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
  • 十一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最新回應來了
    教育部最新回應!在8月27日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就網絡上對高校封閉管理的議論回應稱,「校門管理的技術方案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許出來,但是同時又要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