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教育部就《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答覆,表示該提案很有針對性、建設性,將在後續工作中認真研究吸收。
下一步,教育部將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年來,
關於大中小學生課業壓力的社會關注度
持續升溫。
有人認為,
中小學生學習任務重,
而大學階段存在「嚴進寬出」的現象。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呼籲:「在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
張改平說,當前「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制,除了向中小學生層層傳導學業焦慮、層層加重學業負擔,還向一些大學生傳導了「一入大學萬事輕鬆」的消極觀念,使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嚴進寬出的機制下渾渾噩噩混日子、混文憑,甚至就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說:「現在大學裡,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
其實早在2018年6月中旬,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高校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
同年,教育部下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再次強調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近年來,部分高校清退學生的新聞報導引發社會關注。
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同時還有不少本科學生也在此列。
11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發布通報稱,已於近期處理6起退學事件。同時,本學期共有9名同學累計兩學期且每學期獲得學分數少於15個,進入退學預警期。
學分不夠、掛科太多……
高校的及時「清算」,
為荒廢學業的學生敲響了警鐘!
從這個角度看,政協委員提案中「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的表述,也不過是想以壓力促動力,重塑學生的精神風貌,將他們拉進珍惜時光、奮發向上的軌道上來。
關於「為大學生加壓」這件事
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源:綜合整理自教育部、新華社、首都教育、中國青年報等
點 「在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