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對《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1日電近日,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詳細介紹了當前的工作內容,包括深化高考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內容如下:

一、深化高考改革,持續推進素質教育

紮實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社會極其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這項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統、明確的部署。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探索「3+3」的新高考模式,實行科目可選,引導學生個性發展。超過7成的學生選擇了新的科目組合,興趣愛好、學習潛能和個性特點得到更充分體現。6年來,改革不斷深入,上海、浙江到今年已經連續四年平穩落地。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啟動第二批改革試點。2020年,四省市的新高考首考也成功落地。2018年,河北、遼寧、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有關工作正紮實推進。社會各界對高考改革方案反響積極正面,考生家長總體滿意。

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探索在招生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做法,引導中學更加重視學生成長過程,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發揮綜合素質評價作用。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規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完善評價內容和增強評價的公平性提出了明確要求。提出高校要不斷提高招生錄取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水平,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並充分考慮城鄉差異和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研究制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教育部指導各地開發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作為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改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方式和導向。教育部還指導高校研究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同時大力推進在有關特殊類型招生中參考使用綜合素質檔案,改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做法。目前,全國有25個省份建立了省級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其他省份選擇了部分高中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14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均要求高校將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並在保送生、綜合評價招生、強基計劃、藝術體育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中積極參考使用綜合素質檔案。

二、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質量

完善激勵機制,建設一流課程。2019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鼓勵高校教師參與金課建設,切實扭轉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文件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夯實基層教學組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進一步指導高校組建優秀教師團隊,建立校內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健全支持政策,完善課程管理和評價機制,並認定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同時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部省合建高校要明確要求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建設名課、講授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導教師全心育人

2016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師〔2016〕7號),推進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指導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評價標準,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提高教學業績在績效分配、職稱(職務)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調動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育人實效。許多高校在推進教師考核評價工作實踐中,把教授為本專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明確教學課時要求;把教書育人效果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實行多種形式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改進、完善和優化教育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設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和效力。目前,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形成《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正在廣泛徵求意見建議,明確指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要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嚴格教學工作量,把課堂教學質量作為主要標準,更好激勵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將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減負、開展課後服務等,教育部一一答覆!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有關建議、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的有關提案進行了集中答覆,其中教育部對「關於將託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提案」「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的答覆都在社會上引發了熱議。 您知道嗎?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對中小學生減負,高校大學生加壓
    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對於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政協委員提出了一份《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的文件,對此,教育部也作出了回應。
  • 給大學生加壓?教育部正式回應!你怎麼看?
    11月20日,教育部就《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答覆,表示該提案很有針對性、建設性,將在後續工作中認真研究吸收。
  • 中小學生減負、開展課後服務等,您關心的這些事兒,教育部答覆!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有關建議、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的有關提案進行了集中答覆,其中教育部對「關於將託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提案」「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的答覆都在社會上引發了熱議。您知道嗎?
  • 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教育部怎麼看?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299號(教育類395號)提案答覆的函教高提案〔2020〕254號您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發展素質教育,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為大學生加壓,需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
    此前,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夯實基層教學組織,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推進課程改革創新,實施科學課程評價,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
  • 兩會中「為中小學生減負,也要為大學生增壓」的提案值得點讚
    如今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重,像今年新冠肺炎之後,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每天比以前都要多上一節課,師生們都感覺有些疲憊!還有些學生家長將孩子僅有的一天休息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培訓班。孩子們真的感覺很累。國家對這種現象也是極為關注的。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 大學生該加壓嗎?中小學生該減壓嗎?解決辦法只能簡單粗暴嗎?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教育部也在近日發表回復。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 教育部再談中小學減負,學生的「負」是怎麼加上去的?是老師嗎?
    11月20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對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教育部表示,今後將從深化高考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徹底改變「玩命中學、快樂大學」的局面。
  • 教育部:徹底扭轉「快樂的大學」現象,網友說……
    近年來,關於大中小學生課業壓力的社會關注度持續升溫。有人認為,中小學生學習任務重,而大學階段存在「嚴進寬出」的現象。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
  • 教育部:讓大學生天天打遊戲睡大覺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返!
    ▼此前,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網上公布了答覆內容
  • 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為確保提案內容客觀反映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從4月初起,吳志明就先後深入福州、寧德、平潭等地調研,傾聽教育界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意見建議,不斷深化論證打磨,百易其稿不停修改完善。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得到了眾多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呼應,聯名為孩子健康成長鼓與呼。吳志明持續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 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是時候適度調整一下教育指揮棒的方向了。」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教育部答覆了!還有這些新消息......
    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建議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20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視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在不同時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減負工作,特別是2017年以來,針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問題,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為突破口,加強教輔資料審核
  • 特別關注|教育部對《關於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的答覆
    近日,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828號(教育類264號)《關於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828號(教育類264號)提案的答覆您提出的《關於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婦聯,現答覆如下:近年來,由於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等因素
  • 教育部:徹底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
    文章來自:中國教育報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提出《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近日,教育部答覆該提案時表示,將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
  • 教育部出臺文件為中小學生減負,教培機構走投無路了?
    近年來,中小學生學業過重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明確了政府、學校、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的責任,並出臺相關措施引導各方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脫離了高考的減負,意義在哪?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再次提議「為中小學生減負」,同時提出「給大學生加壓」,目的在於解決中國學生教育壓力不均衡問題。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稱要加快推出具體改革措施,徹底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這新一輪的減負舉措,其實際效果能夠達到預期願望嗎?
  • 中小學減負大學生加壓?有沒有搞錯?問題不是學生有沒有壓力呀
    教育部回應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引發熱論!要是真的想改變這樣的局面我覺得應該從就業局面開始改變!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認真對待中考和高考,而疏忽了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學適當減負,讓學生全面發展;而大學重點培養大學生的技能,有了一技之長,才能快速融入社會!很多崗位其實工作相對機械簡單,但是也要求一紙文憑,沒有大學文憑就會在求職市場裡艱難前行,但是試問文憑真的能代替能力?其實很多專業工作需要更多的是職業技能,而不是單純的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