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澤縣醫療集團在多學科協作基礎上,成功開展首例「左側鎖骨下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標誌著該院外周血管介入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更為全縣及周邊地區外周血管患者的治療康復提供了新的方法。
患者為一名76歲男性,患高血壓、腦梗塞數年,因近期出現反覆頭暈,四肢活動無力,尤其左上肢為甚,且溫度低伴麻木,來到該院腦病科就診。經多次測量血壓,發現患者兩側上肢血壓相差較大,右側收縮壓高達170mmHg,左側收縮壓僅為100mmHg,並且左側橈動脈搏動較右側明顯減弱、緩慢。
經過該院頭顱CTA檢查,提示:右頸總動脈近段管腔狹窄50%-70%,右頸內動脈近段管腔狹窄50%-70%;左鎖骨下動脈近段管腔重度狹窄近閉塞;左頸總動脈管腔狹窄50%-70%。後經進一步進行DSA檢查,明確診斷為:1.左側鎖骨下動脈閉塞;2.盜血症候群。
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該院決定為患者進行「左側鎖骨下動脈支架植入術」。
在專家的指導下,該院介入團隊、腦病團隊、醫學影像中心團隊密切配合下,成功為患者置入8mm×60mm自膨式支架一枚。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患者左側鎖骨下動脈重度狹窄解除,椎動脈盜血消失並恢復正向血流,無相關併發症出現,頭暈等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於近日康復出院。
鎖骨下動脈閉塞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大動脈炎等引起,閉塞後多伴有鎖骨下動脈盜血症候群,表現為發作性頭暈、眩暈、暈厥、視物模糊、上肢發涼、麻木無力等表現。
腦血管健康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一旦病情發作會給身體造成巨大危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等。針對這類疾病,目前微創介入支架置入手術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外周血管介入技術從檢查階段到治療階段邁出了堅實一步,開創了外周血管疾病診療的新篇章,為廣大相關類疾病患者撐起強有力的生命「保護傘」。(李小三 孫紅斌 宋星雲)
[編輯:張蒙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