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媽媽,抱抱」,不管什麼情況,請一定伸出手好嗎?

2020-12-17 慢成長mcz

端午前一天,我陪朋友去銀行,看到了特別心碎的一幕。

當時我們在靠銀行大門的這邊。大廳經理正跟朋友說話,我就在一旁等著。忽然看到一個三歲左右的男孩,從大廳裡的櫃檯那邊跑出來,一臉興奮。

一名年輕女性跟在後面,好不容易追上了,一把抓住孩子兩隻胳膊,有點兒氣急敗壞,匆忙帶著孩子轉身:「你怎麼這樣呢!我辦點兒事你就到處跑!快跟我回去!」

估計媽媽獨自帶娃出來,忙著在櫃檯辦手續,孩子無聊就在大廳到處跑。媽媽怕孩子跑丟了、撞到人之類的,趕緊追出來帶回去。

我挺理解的,心裡還想著:「真是當媽的日常啊!」沒想到意外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往回走的時候,孩子在前,媽媽在後,依然抓著孩子兩隻手臂。可能推得太急,孩子的步子小,一個重心沒穩住,五體投地摔到了地上

男孩帶著口罩的下巴撞在銀行的瓷磚地上,發出「咚」地一聲。我不由自主跟著小聲「哎呦」了出來。

不只是我,當時大廳裡還坐著三個理財經理,都嚇了一跳,側目看過去。

男孩竟然沒有哭。我正想:「看來沒什麼大礙,小孩兒還挺堅強。」

沒想到,過了差不多三秒,孩子忽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看來剛才可能是摔懵了,還是很疼的

接下來,我以為男孩的媽媽會把孩子扶起來,趕緊哄幾句。讓我意外的是,原本彎腰推著孩子往前走的媽媽,這時候徹底站直了腰,繞過孩子回櫃檯接著辦業務去了!

小男孩自己爬起來,一邊大哭,一邊跌跌撞撞跑過去找媽媽

接下來,就是讓我和幾位銀行理財經理持續矚目的一幕:

這位媽媽淡定地在坐在櫃檯前,毫無波瀾地隔著玻璃和裡面的職員交流;男孩站在媽媽旁邊,哭著喊:「媽媽、媽媽……媽媽抱抱、媽媽抱抱……」但媽媽始終沒有看過他一眼

後來孩子哭得把自己的口罩也拉下來了,雙手去抓媽媽的胳膊,想讓媽媽理自己一下。

媽媽就反覆把手臂抽出來、甩開、抽出來、甩開,拒絕任何眼神和語言交流,更別提問一句孩子疼不疼,看一下磕得重不重。

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就這樣迴響在營業大廳裡,得不到任何安慰。

作為一個媽媽的本能,我有點兒想上前哄哄孩子,又擔心同為年輕女性,對方覺得是冒犯。

坐得離我最近的一個女理財經理,也一直很關切地看著,我們交換眼神,都沒敢起身。

直到十幾分鐘後,這位媽媽的業務差不多了,站起來聽櫃檯職員最後幾句囑咐,孩子就抱著媽媽的大腿,還哭著說:「媽媽,抱抱。」媽媽還是沒理他。

後來是一個銀行的男職員,拿了一個小玩具,估計是銀行抽獎的小禮品,走過去哄那孩子:「不哭了,叔叔送你這個好不好?喜歡嗎?拿著吧!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可能都以為孩子看到玩具,能獲得一些安慰吧。

但實際上,孩子連看都沒看玩具一眼,只顧繼續抱著媽媽的大腿抬頭哭:「媽媽,抱抱。」

媽媽則在和銀行職員客氣:「謝謝,不用,不用,真不用!」

推了一會兒,銀行職員還是堅持送。她這才低下頭,跟孩子說:「你要嗎?要就拿著吧。」聽她的語氣平和,氣頭應該是過去了。

可我心裡還是很想說:孩子摔倒的當下先哄哄他不行嗎?孩子哭著喊「抱抱」的時候,就抱一下,不行嗎?有什麼想教育的,晚點兒說,不可以嗎?

我能理解這個媽媽的焦躁,她遇到的是我們許多獨自帶娃的母親都熟悉的狀況:

到銀行辦趟手續沒多久時間,她都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孩子,可見是實在脫不開身了,肯定身心疲憊;自己正忙著,孩子不聽話、滿地亂跑,讓人擔心,難免心裡越來越煩;把孩子領回去,大庭廣眾下還摔倒了,心中懊悔又心疼,無處發洩,就變成生孩子的氣——到處亂跑結果摔倒了吧!

那一刻,她心裡有氣頂著,所以就用「不理孩子」、「冷淡處理」,作為「亂跑」、「不聽話」的懲罰。

可孩子不理解這些啊!

在孩子看來,媽媽在他摔倒了、磕疼了時,對他不聞不問,他怎麼哭喊、求助都沒有用——「媽媽一定不愛我了!」、「媽媽要拋棄我了!」這才是孩子的想法。

而這樣的想法,是最讓孩子覺得恐怖的,所以他只能繼續拼命地哭,希望媽媽能回心轉意,用溫暖的「抱抱」,給他一個自己依然被愛的信號。

遺憾的是,在我這次目睹的整個過程中,這個「抱抱」沒能發生。

我總在文章裡寫:咱們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要把小家建設成為孩子的港灣。

因為當有了這樣一個地方,他們以後在外面遭遇了挫折、受到了傷害,才能有一個安心的地方可以回來,才能修整後重新出發。

那所謂安全感從哪裡來?這個親子依戀怎麼建造?

除了日常的愛和鼓勵,就是當孩子一次次遭遇困難、痛苦,向我們伸出雙手乞求溫暖時,我們給予肯定的答覆啊。

別只把孩子伸手要「抱抱」當成依賴,很多時候是孩子向我們釋放「不安全感」的信號。

我發覺果果就經常在她覺得自己理虧,或者闖禍的時候,來找我要「抱抱」。對她來說,媽媽的「抱抱」是愛的表現,「媽媽抱我」就是「不會生我的氣,原諒我了」。

不管當下我是不是有情緒,聽到她說「抱抱」我的心都會迅速柔軟下來,伸出手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她感受到我的體溫和心跳。

在我看來,孩子想要和我們擁抱,都或多或少和安全感相關。

我總結了六種原因,把孩子的肢體語言給大家翻譯了出來,也寫了那個場景可以怎麼回應。

1. 思念:孩子想我們了,用擁抱的方式和我們打招呼,意思是「我很高興看到你」、「我好想你」。這時候請回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她知道你也很想她。

2. 安慰:孩子遇到了不開心或者害怕的事,心情低落或者在哭泣。這時候他可能需要一個擁抱,意思是「媽媽我很難過,你安慰我一下好嗎?」,或者「媽媽我害怕,告訴我你會陪著我。」這時候可以多抱孩子一會兒,給他長久的溫暖。

3. 擔心或恐懼: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者受到了批評,擔心爸爸媽媽生自己的氣,意味著不再那麼愛自己了,這時候想要抱抱是在說:「媽媽你還愛我嗎?」及時抱回去,告訴孩子:「媽媽愛你,沒關係。」

4. 需要勇氣:小寶寶在嘗試探索世界時,大孩子嘗試獨立去挑戰一些新事物時,有時都已經出去玩兒了,還會跑回來要抱一下,這是在說:「媽媽你會看著我的,對吧?」或者「媽媽,我需要力量」。這時可以抱抱孩子,跟她說:「加油,我一直在這裡。」

如果我們真的能給孩子足夠多溫暖的「抱抱」,能建立好我們和孩子的依戀關係,那麼我們還可以解鎖下面這兩種抱抱

5. 純真的愛:孩子抱你,只是因為她想抱你,這個擁抱的意思是「媽媽,我愛你。」

6. 提供治癒:在足夠的愛與安全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更懂得關心他人。他也會看到我們的疲憊,我們的難過,並伸出雙臂擁抱我們,意思是「我希望幫助你」、「我愛你,希望你能好起來」。

面對這兩種抱抱,我們回抱孩子,說「謝謝,媽媽也很愛你」就好了。我相信那是非常讓我們安心、享受的時刻,可以好好享受自己澆灌出的花朵。

今天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要批評誰。

人無完人,我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情緒爆發的時刻。當媽之後,要面對的事情又多又雜,有時難以自控是難免的。

我也是個普通媽媽,不想受苛責。所以我更想和大家分享這些孩子的視角,讓多一些人能看到。或許就會有某個媽媽讀了之後,在怒髮衝冠時能讓心回歸柔軟,回給孩子一個擁抱。

那麼這個媽媽會漸漸更快樂,因為她面對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好,愧疚心也越來越少,自己就更通透;這個孩子也會更快樂,因為確認了媽媽的愛,而成長得更堅定。

我給大家找到了一個英文原版兒歌,叫做《Hugs and Kisses for Mommy》,曲子是「兩隻老虎」,朗朗上口,很容易學會。大家可以一邊教孩子唱,一邊做擁抱的動作。讓孩子學會表達「愛」。

最後給大家準備了免費塗色畫資源,可以列印下來。除了在家給孩子玩兒,需要帶孩子出門辦事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就能打發無聊時間了。這樣,今天文中我目睹的場景,就有可能避免了吧~

按下面的步驟就能獲取資源哈。昨天我們第一次發布了「招聘信息」,慢成長期待著志同道合小夥伴的加入,大家一定記得去看看哦!

關注微信公眾號「慢成長」,後臺回復「塗色」,即可活動免費資源哦!

文末留言,說說你覺得帶娃時很容易生氣的時刻吧,大家可以交流下怎麼平復情緒、回應孩子。除了抱抱,還有什麼好方法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心呢?一起聊聊吧!

—End—

作者:花時間。微信公眾號「慢成長」創始人,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
    導讀:「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要抱抱」,孩子這樣說時,兩個寶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
    1.媽媽永遠愛你,不管你飛得高低親愛的孩子:中考分數已經出來了,不如你期待的好,早上的時候,你背著書包去了圖書館。我知道你是在害怕,媽媽看著你背著書包的背景,我心裡滿是心疼。雖然我們表現的都很淡定,但是無形中也給了你壓力,這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試,沒有一個家長和孩子能真正的很淡定的。
  • 不管孩子考得好還是不好,請記得抱抱他,因為他盡力了
    希望今年自己孩子能考上市高中,有幸置身其中,享受著全市最好的教育資源,和全市成績最優秀的人成為同學,有著奮發向上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強手如林,競爭壓力很大,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即使你想偷懶,也容不得你,推著你向前,三年後,也能順利的考上頂尖大學。也有勵志的,今年最勵志的是一位中考上了四線高中,623分,距離那年市高中低七十分。這次逆襲,進入全市前100。
  • 媽媽罵孩子,孩子反而求抱抱?看完原因後,請好好愛孩子
    麗麗(化名)一個人帶娃已經一年多了,從孩子出生時的歡喜到帶娃一年多的辛酸,其中的感受只有當媽的能理解。由於從出生到現在孩子身體一直不大好,再加上性格比較磨人,常常在孩子比較鬧騰的時候,麗麗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覺得懊悔,畢竟「一歲多的孩子懂什麼呢!」就在媽媽們用這種暴力方式教育孩子時,會出現一個很暖心的現象:無論你怎麼打罵孩子,最後孩子還會暖心地求抱抱。
  • 孩子為什麼在家很折騰,出門讓抱抱?發現孩子的兩個「需要」!
    面對此情此景,絕大多數的媽媽是耐不住脾氣的,一聲大吼,就是希望孩子能停下來,安安靜靜地做一個乖寶寶。但對於孩子來說,這聲吼叫並不存在什麼重要作用,他可能會一愣,但接下來的折騰依然停不下來。你之所以吼叫,是因為你認為孩子在搗亂。可實際上,孩子在家如此折騰,卻並不一定有搗亂的本意。
  • 為何孩子被媽媽罵哭,卻還要媽媽抱抱?看完原因,你還捨得罵娃嗎
    最近,有個媽媽跟我說,她家的孩子是怎麼樣不聽話的,可是,說著說著她卻哭了。原因是,這位媽媽從前對孩子總是很有耐心,孩子犯了錯後,她會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而孩子也能聽得進去。但是,孩子總是健忘的,剛答應的事轉眼就忘了,各種錯誤照常犯。
  • 爸爸,請用你停在遊戲上的手多抱抱我吧。
    而且人都有個愛好,他不喝酒不抽菸不打牌,空閒時間玩玩這個也沒有什麼。可是我不喜歡他玩遊戲就不陪孩子,當初帶著寶寶和他一起外出,就是希望兩個人一起陪寶寶成長,感受她一點一滴的變化。 所以一直在努力改變他的這個習慣,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有成就。我平時愛看一些新聞,每當看到因為父母粗心讓孩子受傷的新聞時,一定也給他看,並藉此機會教育他,帶孩子就要用心點,不然出了事後悔都來不及。
  • 致考生家長:孩子考好了請抱抱他,考壞了請緊緊抱抱他
    各位考生家長,如果孩子考得好,請一定要抱抱他;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請一定要緊緊抱抱他。要知道,儘管高考結束了,而高考的意義,遠不止一場考試這麼簡單。即將迎接孩子的,不是任何一種「塵埃落定」,而是熠熠生輝的新的開始!01 就在兩天前,我讀到了一位女孩的高考故事。
  • 繪本《不是每個抱抱都美好》告訴孩子如何保護好自己不受侵犯
    內容簡介在孩子眼裡,大人的動作是善意美好的,比如一些朋友喜歡親孩子或者抱孩子,但是有些壞人會乘虛而入,這些親或者抱讓孩子們感受到不舒服的時候,就要讓孩子立刻大聲對他說:「不!」,想辦法離開,然後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
  • 萌娃大哭媽媽及時趕到,當媽媽伸出手那一刻,神奇的事發生了
    導讀:萌娃大哭媽媽及時趕到,當媽媽伸出手那一刻,神奇的事發生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萌娃大哭媽媽及時趕到,當媽媽伸出手那一刻,神奇的事發生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啥媽媽剛打罵過孩子,孩子還是求抱抱?答案很暖心
    ,衣服上弄得到處都是,旁邊的媽媽一直在說讓孩子老實點,孩子還是不聽,甚至把碗打碎。看到那一幕的時候,我也在想,為啥孩子一點都不記仇,媽媽都這樣對他了,為啥還要追著媽媽求抱抱。但是知道原因後,挺暖心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愛孩子。
  • 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
    導讀: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做錯事被罵哭卻還是要抱抱?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點一點流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剛出生的寶寶,向媽媽伸出手求抱抱,「母子連心」真的存在嗎?
    剛剛出生的嬰兒身上仍帶有血跡,被醫生抱著,朝母親的方向伸出右手,仿佛在尋找母親的擁抱。看到這組照片,很多人都很感動,紛紛用「母子連心」來描述這一幕。他們認為小孩出生時知曉母親在哪裡,想尋找自己的母親。這說明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著天然的心靈感應。即使母子倆從未謀面,但他們可以經由心靈感應知曉對方的位置。
  • 孩子明明被媽媽兇哭,為什麼還伸手要抱抱?背後原因令人動容
    被媽媽嚇到的寶寶卻邊哭邊小心翼翼地靠近你,伸出稚嫩的小手,索求你的抱抱。很多媽媽都很疑惑,寶寶明明被兇哭了,怎麼還靠近自己並且求抱呢?難道寶寶有受虐傾向?寶爸寶媽在發脾氣的時候,表情都非常的憤怒,語氣激烈帶有指責,因為情緒衝動會說一些不好的話語,寶寶雖然小不懂事,但依舊能敏感的感覺到媽媽的情緒變化。這時的寶貝,內心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非常恐懼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不理自己,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寶寶會主動尋求媽媽的原諒,表現出抱抱的行為方式。
  • 請抱抱這個哭泣的孩子,做父母,真的是一場修行!
    「那爸爸抱抱你,是不是好一些呢?」他點點頭。就是一個簡單的抱抱,真的很管用。因為醒來後找不到親人,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所以父母的抱抱,能讓孩子平和下來。但明顯比我以前的話管用,以前也許會說:「別哭了,也已經不小了啊!不能總是像個小寶寶啊!」或者說:「哭沒有用的!」接下來我說,「來,爸爸抱抱你!」沒想到這時他驚奇地抬頭看著我,伸出兩隻小手兒。
  • 孩子在媽媽懷裡不斷哭,媽媽也不管,乘客忍不住抱怨,卻救了孩子
    導讀:孩子在媽媽懷裡不斷哭,媽媽也不管,乘客忍不住抱怨,卻救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在媽媽懷裡不斷哭,媽媽也不管,乘客忍不住抱怨,卻救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要多抱抱還是多躺著好?別一知半解傷害了他
    導讀:新生兒,要多抱抱還是多躺著好?別一知半解傷害了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要多抱抱還是多躺著好?別一知半解傷害了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媽腰間盤突出,醫生不讓提重物,最怕孩子說四個字:媽媽抱抱
    導讀:寶媽腰間盤突出,醫生不讓提重物,最怕孩子說四個字:媽媽抱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腰間盤突出,醫生不讓提重物,最怕孩子說四個字:媽媽抱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媽媽只要弟弟",一句玩笑竟害死一個孩子,逗孩子請適可而止
    ,爸爸下班回來想抱抱孩子。他伸出雙手,孩子跑過來要抱,但是爸爸把手收回去了。孩子明顯有點懵,爸爸又第二次伸出手,孩子猶豫之後,還是往前走了兩步,但是爸爸又把手收了起來。孩子不明白爸爸是什麼意思,楞楞的站在地上。當爸爸第三次伸出手時,孩子扭頭離開了。
  • 寶寶時常求抱抱,媽媽看著自己逐漸練成的「麒麟臂」嘆氣,我真難
    我相信,有99%的寶媽帶會走的寶寶出去逛街散步的時候,寶寶沒一會就會伸出雙手,要抱抱,不抱就耍賴撒嬌,總能讓你屈服。走兩步就要抱抱,寶寶的日常迷惑行為琳琳跟我吐槽,最近快瘋了,寶寶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非要抱著走,自己胳膊逐漸強壯,孩子畢竟兩歲了體重在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