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的一系列文章,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學習中醫,讓大家跳出「只求方,不學醫」的怪圈。我們會用生動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橫生的現象來為您揭開中醫神秘的面紗,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同時也讓您對中醫「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咱們學習了這麼長時間的中醫基礎理論,想必每個人都有所收穫。如果大家仔細學習的話,一定會對人體構造之巧妙嘆為觀止。不過,在讚嘆之餘,我們通過評論,也發現大家宏觀的部分掌握得都比較不錯,但稍微微觀的東西還有所欠缺,比如臟腑的氣血陰陽,不知道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最近,全國都進入了高溫狀態,東北這面的氣溫已經是偶爾在34°左右徘徊了,而有些地方甚至更熱。在這種高溫下,一般人在外面待久了肯定會不舒服的,而另外一種人,會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加難受,那就是陰虛體質的人。
而陰虛裡,心煩、心悸、失眠,口燥咽幹、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的心陰虛之人尤甚。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個醫案之後再給您解釋。這是劉渡舟劉老先生的醫案:
李某某,男,49歲。患失眠已兩年,西醫按神經衰弱治療,曾服多種鎮靜安眠藥物,收效不顯,自訴:入夜則心煩神亂,輾轉反側,不能成寐。煩甚時必須立即跑到空曠無人之地大聲喊叫,方覺舒暢。詢問其病由,素喜深夜工作,疲勞至極時,為提神醒腦,常飲濃厚咖啡,習慣成自然,致入夜則精神興奮不能成寐,晝則頭目昏沉,萎靡不振。視其舌光紅無苔,舌尖宛如草莓之狀紅豔,格外醒目,切其脈弦細而數。
脈證合參,此乃心火旺腎水虧,心腎不交所致。治法當以下滋腎水,上清心火,令其坎離交濟,心腎交通。黃連12克,黃芩6克,阿膠10克(烊化),白芍12克,雞子黃(雞蛋黃)2枚。
此方服至3劑,便能安然入睡,心神煩亂不發,續服3劑,不寐之疾從此而愈。
看完之後相信有不少人蒙了,到底什麼是心陰虛啊?怎麼和心陽虛一樣啊,都心悸?怎麼還扯出來心腎不交了?劉老先生用的什麼方子?裡面還有雞蛋黃?這麼管用?
有問題是好的,咱們一個一個來解決。
心陰虛咱們要拆開來說,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體的精、血、津、液等都屬於陰,而所謂陰虛,就是體內的這些物質不足。
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比做一個運轉著的機器的話,陰就是潤滑油和冷卻液。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足,機器運轉的時候零件就會直接相互摩擦,產生熱量和損耗。通過這個例子類比在人體上,那就是陰缺乏的話,我們的身體就會進入虛熱和虛性亢奮的狀態。
所以我們就能知道,陰虛的人為什麼會形體消瘦啊?這是因為身體機能虛性亢奮,消耗很大的緣故。而陰虛之人容易面色潮紅,這是虛火上炎的表現。同時口燥咽幹,想喝涼的飲料,這是因為體內缺少陰的物質,需要補充。
再結合心來看,心陰其實是心氣的一部分,心陰是心氣中具有涼潤、寧靜、抑制作用的部分。而且心陰有制約心陽的作用,並且能抑制心臟的搏動和精神活動。
等會,抑制聽起來咋不像什麼好詞兒呢?抑制心跳,人豈不是沒了?非也,非也!這裡的抑制更像是拽著的感覺,您看,心陽本就是非常跳脫的,如果沒人看著它,它肯定就會讓心臟隨便跳、亂跳、想怎麼跳就怎麼跳,這樣可還了得?所以心陰說是抑制,更不如叫控制更為恰當。
總結一下,心陰虛是什麼?
心陰虛就是指陰液不足,心失所養,虛熱內擾,以心煩、心悸、失眠及陰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還可見心悸、怔忡、虛勞、不寐、盜汗等症狀。
心陰虛的問題會了以後,咱們就可以往下進行了。很多人會奇怪,怎麼心陰虛和心陽虛都會導致人心悸,這可叫我們怎麼區分啊?
區分它倆其實很簡單,首先是病因。
導致心陽虛的病因有很多,如治療上的發汗過多、或過服苦寒藥物而內傷陽氣、或因年老陽虛,以及稟賦虛弱等等,都可以導致心陽虛的心悸證。
而心陰虛的心悸則多因為青燈憤讀(學習、思考)、勞神少寐、或用心不息,而陽用過極、或因情志之火內傷其陰,則心失陰血之養。
心陽虛的心悸特點,反映於外的是患者會被迫用兩手交叉按其心上才能緩解心悸,往往伴有體疲無力,少氣懶言等證象。脈緩弱無力,舌質淡嫩,舌苔薄白。
心陰虛則是心悸而煩、失眠少寐、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數。
大家可以看出,這兩種心悸都有很明顯的特點,陽虛則是疲軟無力,而陰虛則是煩躁,是不是對應了心陰主寧靜、抑制,心陽主推動、興奮?
好了,這兩個問題解決以後,便可來看醫案了。案例中的這個患者是很明顯的失眠患者,失眠患者在中醫裡又叫不寐,《內經》謂之「不寐「、「不得臥」。成因有很多,比如有痰火上擾者、有營衛陰陽不調者、有心脾氣血兩虛者、有心腎水火不交者。這個醫案中的患者一到晚上就心神煩亂,難以入寐,這其實就是心火不下交於腎水而獨炎於上導致的失眠。
這一大長串說的是什麼啊?簡單來說,就是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心火,也就是心陽,可以溫暖下焦,使腎陰不會過於寒冷;而反過來,腎陰同時也可以滋潤心陽,使心陽不至於太過亢盛,這樣人體才會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那如果是陰虛體質的人呢?會不會改變這個平衡呢?答案是會的!
心陰虧的人往往不單單是心陰虧,他的五臟六腑全身都是陰虛的,尤其腎陰不足會很明顯。所以,少了腎水的滋養,心火就會無所制約而變得亢盛起來,就會出現心煩、不得臥寐的症狀。
而陳士鐸曾在《辨證錄》中說:「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於腎也……心原屬火,過於熱則火炎於上而不能下交於腎。」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像案例中的人,本就思慮過度,會暗耗心陰,致使心火翕然而動,不能下交於腎,且陽用過極,則腎水難以上濟於心。又加上飲咖啡,助火傷陰,使火愈亢,陰愈虧。所以觀其舌尖赤如草莓,舌光紅無苔,脈細而數,一派火盛水虧之象,辨為心腎不交之證,故用黃連阿膠湯以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這麼一說,這個黃連阿膠湯是好東西了?那您可就猜著了。這個黃連阿膠湯啊,出自《傷寒論》,是安神劑、交通心腎劑,具有扶陰散熱之功效。主治少陰病,心中煩,不得臥,邪火內攻,熱傷陰血和下利膿血。
這個方子組成也很簡單:黃連四兩(12g)、黃芩二兩(6g)、芍藥二兩(6g)、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9g)。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各個中藥的作用,方中重用味苦之黃連、黃芩瀉心火,使心氣下交於腎,正所謂「陽有餘,以苦除之"。配伍味甘之芍藥、阿膠、雞子黃滋腎陰,使腎水上濟於心,正所謂「陰不足,以甘補之」。諸藥合用,心腎交合,水升火降,共奏滋陰瀉火,交通心腎之功,則心煩自除,夜寐自安。
這個方子看起來簡單,但是製作時要注意煎服方法:一是阿膠烊化後再入湯藥中,二是雞子黃不可與藥同煎,待藥汁稍涼時放入湯中,攪開後即可服用。但您要是嫌它麻煩,直接去藥店買坤泰膠囊也是可以的,效果一樣。
這裡我要多說一句這個雞子黃,這個雞子黃看著挺高大上的,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雞蛋黃。雞子黃入藥的話,就是鮮(生)蛋去殼,去淨蛋白,留蛋黃用。您可別小瞧了它,《本草再新》中提到雞子黃可是有補中益氣,養腎益陰,潤肺止咳,治虛勞吐血的作用。
其實雞蛋黃的用處很大,就拿今天的心陰虛患者來說吧,可以用來做食療。
做法:百合60克,雞蛋2個。將百合洗淨後加水3碗煮至2碗,然後用雞蛋2個,去蛋白,將蛋黃攪爛,倒入百合湯內攪勻,煮沸,再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分2次服完。
功效:百合清心安神,雞蛋黃能滋陰養血,配合使用能夠養陰清心安神。
如果是單獨服用雞子黃的話,建議還是煮熟了再食用。
其實相對於這些藥物和食療,圓力更希望大家能掌握一些養生技巧,畢竟得病之後治好了,和根本不得病、身體倍兒棒那可是兩碼事兒。
這裡就給大家簡單說一說夏季養生的原則吧。
●第一點:飲食要注意!
普通人夏季飲食一定注意要清淡,尤其是陰虛之人,一定要少吃燒烤燻炙之品,同時,還要儘量控制辛辣之品,這些食品都會傷陰。但是可以吃一些玉米、豆類、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夏季食物。另外,少吃動物內臟、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第二點:運動量不宜過大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能劇烈運動,應以溫和運動、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但對於夏季依然堅持鍛鍊身體的人來說,可以選擇練太極拳、自然養生操等。這些運動動靜相兼,剛柔相濟,開合適度,起伏有致,可謂夏季最佳的養心運動。
●第三點:控制好心情
古代沒有空調設備,因此到了夏天,酷熱難當時,心情就特別煩躁。現代人到了夏天,雖有條件使用空調,但在驕陽似火的日子裡,也容易心神不安。更何況,空調並非萬能用品,只有學會自我調節才是上策。
那麼應怎樣進行自我調節呢?《內經》說得好,應:「夜臥早起(稍晚一點睡覺,是為了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是為了順應陽氣的充盛。睡眠不足可適當午睡),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切勿因厭惡長日而心情煩躁,濫發脾氣),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要精神飽滿,成就夏季應有的秀美,並充分宣洩),若所愛在外(就像你面對所愛的對象,情志應充分外露而不需內藏),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這才是適應夏天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
養生對於現代人還是比較容易的,這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到了夏天,一方面可在客觀上利用飲食起居的調攝而保健,另一方面則不可忽視主觀上的調息靜心。到了夏天,不妨有意做一些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的活動:適當地晨練,適當地娛樂,適當地避暑休養等等。總之,入夏之時,養「心」為上,養「心」為先。
好了,關於心陰虛的內容介紹得差不多了,那今天為什麼說這個心陰虛呢?主要還是因為現代人生活習慣的問題,容易思慮過度,而且各種不良的嗜好也會導致陰液虧損,再加上心臟是比較重要的器官,所以就容易出現問題。不過也不要太擔心了,畢竟看了文章的您已經比別人領先了一大步了,而剩下的,就是實踐了。
有獎徵文
如果您也有與中醫不得不說的緣分,可以將您的故事落筆成文隨時投遞給我們,文章請以word文檔的格式投遞至我們的郵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請保證原創,並附上您的微信暱稱、姓名、電話、地址等聯繫方式。我們篩選後會向作者獲取授權,刊登在頻道的欄目中,一經刊載,將為您送上羅博士的親筆籤名書哦~
感謝大家的積極反饋,我們期待您能夠將您與中醫的故事分享給我們與更多的蘿蔔絲,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羅博士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有如下四個,大家可以掃描二維碼關注,除此之外皆屬仿冒,請大家切勿上當!
🔹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本號所有,如需轉載請給編輯留言,並標明出處。禁做商用。
🔹本公眾號所轉載文章僅供大家學習交流,均在合理使用範圍內。若所引用的圖片來源、數據來源、文字版權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其他權利,煩請告知編輯,編輯將立即改正或刪除。
🔹本公眾號擁有羅大倫博士之肖像權,如有未經允許,擅自使用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由北京市中喆(瀋陽)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本號將對任何未經授權轉載、亂作商用以及經警告拒不刪帖等侵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