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美團布局社區團購的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關心小販的生意嗎

2020-12-15 智慧山東阿水

發現社區團購的創業風口,美團和阿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獨具慧眼

社區團購可以說是搭上了2020年網際網路的末班車,我想很多人都沒有猜到社區買菜會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創業的風口,美團、阿里和拼多多等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總是這麼的獨具慧眼。一時間「社區團長」成為了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新的代言人,不過正當社區團購紅火的時候,網上爆出了很大的反對聲音。人民日報也對社區團購發表了評論文章,希望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不要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而是多把精力用在發展核心科技上。

其實社區團購也不是第一次搞了,可以說是美團和阿里等平臺之前布局生鮮電商的升級版,為什麼這一次社區團購的反對聲音會如此之大?很多人說是因為社區團購會影響小販的生意,或者擔心社區團購壟斷菜市場之後,會變本加厲的賺回現在的投資,難道我們真的是在關心小販們的生意,還是真的擔心電商平臺上的商品會變貴?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人性是貪婪且自私的,不然拼多多也不會發展起來。

當我們看見拼多多和社區團購平臺上有賣便宜商品的時候,我想沒有幾個人會嫌棄它們的商品便宜,我們在下單的時候真的會擔心別的商家的生意嗎?我們一邊享受著電商和社區團購帶來的便宜商品,一邊還要指責它們破壞市場的平衡,其實我們也是很虛偽的。我們批評社區團購影響小販生意的時候,應該仔細想一想我們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其實我認為反對美團和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矛盾正在集中爆發,正如俗話說的那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反對美團等巨頭布局社區團購和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網際網路時代從電商平臺到共享經濟,以及現在的美團和阿里等巨頭盯上的社區團購,都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新的商業模式替代舊的商業模式很正常,美團和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憑藉它的資源優勢幹翻一些傳統行業也是正常現象。所有人們反對的並不是社區團購,也並不是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人們是在為自己的將來擔心。擔心今天社區團購幹翻了小販,下一次就可能會輪到我們,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正在壟斷越來越多的行業。

現在網上對於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聲音越來越大,歐美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展開對網際網路公司的反壟斷調查,谷歌和Facebook的處境就十分不樂觀。國內也在11月發起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反壟斷意見收集,一時間內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反對聲音此起彼伏,此時社區團購可以說是正好撞在了槍口上面。可是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想一想,網際網路作為一種科技創新的產物,被利用在傳統行業的改革上真的錯了嗎?

其實過度的反對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不希望社區團購對買菜等傳統的商業模式被改變,也是一種思想認識的落後。無論任何時代的任何商業模式,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人在管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人管理好。所以說錯的並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錯的是現在的人沒有對網際網路進行正確的引導,沒有做好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善後事宜。其實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對傳統商業模式的衝擊,就和工業自動化對傳統手工業者的衝擊是一個道理。

要解決的是後網際網路時代和中國製造2025之後的財富分配問題

我們要反對的是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和工業自動化發展起來之後,會影響到我們創業和就業空間。比如說現在富士康和小米的自動化生產線,一個偌大的工廠根本就不需要幾個工人,就可以完成以往數倍的工作量。企業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是對行業的一次改革,可以被機器人替代下來的工人怎麼辦?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也是如此,模式創新本沒有錯,可是被美團和阿里等平臺的社區團購幹翻後的小販去哪裡賺錢?

當然我不是反對工業自動化創新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這些其實都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但是時代的進步不應該建立在淘汰弱者的基礎上。我們普通人可以接受強者為尊,但是適者生存就不要運用得那麼極致了,請強者們給我們留一些生存的空間吧!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針對新冠肺炎疫苗緊缺問題,說的一段話「希望全球人民,都能平等地享受科學帶來的好處」!

未來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美團和阿里等社區團購平臺對傳統小販的衝擊,也不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壟斷問題。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其實是後網際網路時代,以及中國製造2025計劃全面實現之後,國內財富的再分配問題。無論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還是中國製造2025,都會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那麼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後,他們還願不願意帶我們一起致富了?

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朋友,多多幫忙點讚和推薦,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阿里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有利於完善農副產品產業鏈
    反對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對我們真的有好處嗎?最近阿里、京東、美團網際網路巨頭的社區團購成了很多人討論的熱點話題,很多人藉此批評網際網路巨頭賺取我們最後的一分錢,都在把小販和商人列入到了弱勢群體。的確小販和商人相比於網際網路巨頭是真正的弱勢群體,但是在整個國家裡他們真的屬於弱勢群體嗎?
  • 巨頭進社區,搶了小販飯碗?其實菜市場真的要改變
    巨頭進社區,搶了小販飯碗?其實菜市場真的要改變 巨頭進社區,並不讓人叫好,馬上遭到部分人反對,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說:馬斯克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成現實,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忙著搶社區小販們的飯碗。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美團2020年三季度「新業務及其他板塊虧損為82.3億元,美團優選是重點;多多買菜投入了10億元補貼;京東向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元;橙心優選則是「不設上限」。有人說,這些網際網路公司至於為了一個買菜業務,發動如此規模浩大的燒錢大戰嗎?其實道理很簡單,除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流量入口。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社區團購興盛 經不起「賣菜革命」折騰的小販怎樣了
    最近,圍繞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的問題,成為一場各方積極參與的爭端。社區團購早已有之,但社區團購作為一種風氣,興盛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別背景。巨頭們像是在一夜之間發現了社區團購的寶藏,必欲布局、爭奪為快。這種景況,似曾相識。
  • 阿里、美團、商人和小販都是在薅羊毛,應該關心工人和農民的生活
    自己提出的觀點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你就要進行論證,找出對你有利的或者是對他不利的證據。就比如這幾天討論阿里、美團、渠道商、商人、企業、工人和農民的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些反對意見,大家關心國家發展和民生的態度很讓人欣慰。我也希望能有人說出好的解決方案,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國家興旺則民族興旺,但是你們的道理必須經得起推敲。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美團有「美團優選」,京東有「京東社區團購」,阿里有「盒馬優選」,拼多多有「多多買菜」,連聚焦出行領域的滴滴也推出「橙心優選」;再小一點的網際網路平臺如同程網絡也孵化出「同程生活」;此前還湧現了一大批獨立創業的玩家,如興盛優選、十薈團等。
  • 社區團購爭奪戰打響 菜市場的生意真這麼香嗎?
    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社區團購的導火索迅速引爆,成為眾多企業搶抓的新風口,隨著一眾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搶灘,社區團購似乎成為產業布局的新高地。近日,京東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這是繼滴滴「橙心優選」、美團「美團優選」、拼多多「多多買菜」、阿里「盒馬鮮生」之後,又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
  • 如火如荼的社區團購,真的是狼來了嗎?
    菜市場熱鬧的場景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賣菜大戰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幾毛錢一斤的青菜,兩塊錢十個的雞蛋,幾塊錢一斤的骨頭,20塊一斤的牛肉,總之各大巨頭為了爭搶客戶,不惜血本重金補貼菜市場小區門店蔬菜檔口的小攤小販,怨聲載道可有無可奈何。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靠規模效應壟斷流量大發橫財,這次進入萬億級關乎十幾億老百姓生計的菜藍子市場,按以往的燒錢補貼,壟斷市場,謀取暴利,真有這麼簡單嗎?菜藍子是民生工程,如果靠資金,壟斷欺行霸市,哄抬物價,這和菜市場的黑惡勢力菜霸漁霸本質上並無區別,難道不怕國家法律,民眾的反抗?
  • 社區團購併不重要,社區賣場才是「生意」!
    想在當下重開新局,2021年只有一個機會點,那就是----社區。近半年來,巨頭暗中布局的商業動作變得越來越明顯,2020年2月,盒馬試水社區團購;5月,滴滴「橙心優選」團隊發力社區電商;7月,美團「優選事業部」殺入社區團購賽道;7月,拼多多「多多買菜」以10億補貼入場社區電商。
  • 團長拒當炮灰、廠家公開討伐,他們為什麼抵制社區團購?
    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 入局社區團購 深耕美團買菜 美團在打什麼算盤?
    美團加碼同城零售業務,社區團購賽道迎來重量級玩家。7月7日晚間,美團發布組織調整公告稱,為進一步探索社區生鮮零售業態,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推動生鮮零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將成立「優選事業部」,推出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
  • 起底巨頭混戰的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正在混戰,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正在開啟未來三年的大決戰,今天我以四個維度來講述,巨頭正在火拼的社區團購是怎麼回事?以及我們如何通過社區團購賺錢。1.社區團購是什麼?團購集採+到店自提怎麼對線下生鮮小販整個鏈條的進行打擊?2.興盛=社區團購,興盛模式為什麼跑出來,優於前置倉,正在被各大巨頭抄襲?
  • 人民日報潑社區團購冷水,但巨頭們爭的可不是賣菜生意!
    不過,大佬打得頭破血流,難道就為了一筆賣菜生意?當然不可能。隨後,以衛龍辣條為首的多家供應商表示,禁止給社區團購供貨,對於不遵守要求的經銷商將取消經銷權。兩則消息一出,便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已被證實為謠言。也就是說,這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還是得惦記!
  • 社區團購動輒補貼20億,菜市場小販們的生意還好做嗎?
    2020年,除了直播帶貨外,也就數「社區團購」最為紅火了。仿佛一夜之間,各小區裡就冒出了不少「團長」,他們拉群推廣平臺,利用補貼促使消費者在線上下單買菜。有人說,在2020年尾巴裡網際網路巨頭們把最後的「偏愛」留給了社區團購,以動輒十億、百億的補貼搶佔市場,從效果來看,面對巨頭的巨量補貼,菜市場小販們也有些「招架不住」。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它憤怒地貼出了一則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將戰鼓擂得震天響。通知顯示,它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這樣的行為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1 外賣的本質一開始我不看好社區團購僅僅是從簡單的商業邏輯分析,這個商業邏輯是基於美團外賣客戶的分析。我最近看到一個中金分析美團的報告,當時覺得有些觀點有點意思,這裡簡單分享一下。美團主要業務以外賣為主,那麼外賣的本質是什麼?
  • 社區團購在批評聲中並沒有退場,仍然做得如火如荼
    社區團購在批評聲中並沒有退場,仍然做得如火如荼,我小區邊的超市都在做社區團購,美團、多多、十薈團、橙心優選、興盛優選等都在做。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仍然在利用大數據技術,海量的資本和超低價擠壓菜販的生存空間。她們都說社區團購賣的牛奶比進價低,很多商品價格都比超市進價低,她們店的生意都受到了影響,至於她們從社區團購平臺獲得的收益,一個做美團、多多、橙心優選、興盛優選四家的團長,每天收益十元至五十元不等,一個只做十薈團的團長,每天收益多的時候十塊,有時不到十塊。
  • 白馬晶選|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背後,社區團購涼了?
    近日,勢頭正盛的社區團購,被潑了一盆冷水。在《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的波瀾之下,「吃瓜」聲四起。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隨即又集體出來闢謠;同時,有報導稱,多家供應商已表示斷供社區團購。
  • 社區團購真的能端掉小商販的飯碗嗎?
    「社區團購」雖然叫團購,但又不像傳統的團購,消費者購物體驗就是直接從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平臺網上下單,第二天到就近的便利店自提,實現蔬菜電商次日達的一種方式。社區團購這個名詞對於我這個三線城市的二胎媽媽來講確實比較陌生,微信群裡面不時飛來的優惠連結終於把我拖進來了,也算是趕了一次時髦,說白了還是貪小便宜,這是因為美團、拼多多、滴滴這些平臺為了快速拉客戶,搞了不少所謂的:新人零元購、新人一分錢購,反正羊毛是必須要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