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晶選|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背後,社區團購涼了?

2020-12-25 騰訊網

近日,勢頭正盛的社區團購,被潑了一盆冷水。在《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的波瀾之下,「吃瓜」聲四起。

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隨即又集體出來闢謠;同時,有報導稱,多家供應商已表示斷供社區團購。就在「看空」社區團購的風口浪尖,京東豪擲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

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因此,巨頭們荷槍實彈而來,這本無可厚非。而白馬君更關心的是,在這場博弈背後,社區團購能否可持續發展?

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團長會成為炮灰麼?

「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有人如是形容社區團購的團長們。不過,也有不少聲音認為團長終將要淪為平臺的炮灰,只是未到卸磨殺驢之時。

據白馬君觀察,團長這一身份,既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光鮮,也並非悲慘到全都當炮灰。而今,在社區團購的瘋狂狀態下,團長們的情況各不相同。

「得團長者得天下」,這或多或少被認為是社區團購成功的法門之一,原因很簡單,團長手中有流量,同時,解決了「預售+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中核心一環。

於是,巨頭們對團長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它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踏破了社區周邊的便利店、洗髮店、小餐館、彩票點的門檻,這樣的爭奪仍會繼續。

賣菜只是引流,掌控私域流量才是最終目的

網際網路巨頭們看中的,真的僅僅是一筆賣菜的生意嗎?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要不惜一切投入這個「彎腰撿鋼鏰」的生意?

社區團購表面看來是在賣菜,實際上,價格低、消費頻次高的生鮮品大多只是一個用來吸引用戶的幌子,巨頭們斥巨資搞社區團購併不是為了那幾捆白菜,而是爭奪網際網路世界最後一個「無主」的流量入口。

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巨頭,都選中生鮮作為社區團購的切入點,並不是想跟菜販子搶生意,只因生鮮消費是最高頻的需求。通過補貼提供低價生鮮品,可以快速吸引用戶並增強黏性。

對社區團購的渴望,折射出巨頭們的流量焦慮

另外一邊,歷經了一波又一波風口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陷入新的流量焦慮。近兩年,這些入口的流量增長均已接近見頂,巨頭們不約而同地盯上了以朋友圈和微信群為代表的「私域流量」。拼多多的崛起,除了讓巨頭們看到了下沉市場的潛力,更進一步堅定了他們挖掘私域流量的信心。

過去各家巨頭對社區團購有些「不屑」,因為它尚未搭建起真正標準化、系統化、規模化的體系,對成本效率的要求更高,商業模式的難度更大。但近年來電商的公域流量領域已經形成阿里、京東、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格局,新玩家輕易難以撼動。肉被吃光了,剩下的就是社區團購這根難啃的「骨頭」。

換言之,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看重的絕非是賣菜的蠅頭小利——它們現階段根本賺不到錢——而是快速佔領市場後可以收割凝結在每個社區內的電商潛力。

《人民日報》潑的這盆「冷水」恐怕並不是要一棒子打死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公司也不是非要去研究火箭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但巨頭們確實應該藉此機會冷靜一下,思考社區團購如何才能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下去,如何給社會帶來增量,而不是只帶來一場「巨頭搶小販生意」的「內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在市場格局未成型之前,可以預見補貼大戰還將持續下去,巨頭們的俯衝,本質上是看中社區團購背後的市場。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陣地戰取代閃電戰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上述公司暫未對此作出公開發聲。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除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證券日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1分錢可以買到多種蔬菜和水果。為了吸引流量搶佔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深諳其道。這種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巨頭燒錢搶市場,吃瓜群眾看戲薅羊毛。
  • 社區團購究竟搶了誰的生意?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爭的是什麼?
    電商「江湖」再掀風暴,這一回瞄準的是社區「菜籃子」。今年以來,包括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等在內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以投資或者成立事業部的方式殺入戰局,社區團購成了巨頭必爭之地。不過就在最近,火爆背後也有了一些新轉向:12月9日,南京市場監管局公眾號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下稱《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團長」需要辦理相關的市場主體登記等。隨後,阿里、美團、滴滴、蘇寧等負責人在《告知書》上簽字並承諾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
  • 網際網路巨頭,困在社區團購裡
    此時社區團購中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既要與同行爭地盤、奪流量,還得面對社區團購之外的各種「反對」戰役。內戰: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爭奪進入 2020 年,基於疫情的影響,社區團購重喚新生,巨頭們紛紛進場,到下半年更是提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也許沒有一家巨頭能夠通過這個生意盈利,就像當年的團購一樣。01 戰略高地拼多多要砸5億入局社區團購;大連即將進入買菜不要錢時代;盒馬正在醞釀在北京、上海做社區團購;王興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美團優選這次必須贏下來;滴滴程維這次做橙心優選,也是下了決心要拿下,這場戰役不能輸。
  • 字節慾入局後,快手也望分一杯羹?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碼社區團購
    來源:財聯社隨著社區團購的戰火燃起,快手與字節跳動也蠢蠢欲動。據媒體報導,從10月底開始,快手針對社區團購的第一批調研人員已奔赴湖南長沙,不排除通過投資入場。據悉,此次又一批快手調研人員已經飛往長沙,是為了給包括興盛優選在內的多家公司做盡職調查。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必然「血雨腥風」。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百團大戰2.0,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後的買菜大作戰
    6月初左右,滴滴入局社區團購消息傳出,被地推人員號稱「融資超200億美金」的「橙心優選」在成都上線。阿里、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一代目,則是在背後積極地合縱連橫,布局手中的社區團購大棋盤,要麼投,要麼並,社區團購這塊肉肯定是要啃下一口的。
  • 巨頭湧入社區團購 業內呼籲網際網路企業應推動科技創新
    時代周報記者陳婷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頻頻布局生鮮社區團購市場,這一現象引來人民日報關注。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署名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 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操盤手 各顯神通的他們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嗎?
    從網際網路巨頭高管掌控社區團購這一業務來看,背後折射出的是他們對社區團購這一風口的重視。社區團購這塊戰場,集齊了各家公司的得力老將,這仗該怎麼打?美股研究社認為,從各網際網路巨頭指派的負責人身上,或許能窺探到這一混戰背後的幾許脈絡。
  • 被人民日報批評的社區團購,為何吸引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砸錢補貼?
    怪不得連人民日報的發文說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拿著大把的數據不去做科技創新,偏偏要花大把大把的金錢與賣菜大媽硬剛,就惦記著那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大佬扎進社區團購賣菜的生意真的就是為了這個嗎?這個賣菜的生意背後有著怎樣的邏輯在吸引著各路大佬呢?在這個風口上會有哪些豬在飛呢?資本在社區團購上是怎樣站隊的呢?社區團購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駐,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是怎樣的?
    2020年下半年,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甚至滴滴,都開始入局社區團購,一場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補貼戰似乎不可避免。而滴滴作為新晉的網際網路玩家,這次出手也是令人眼前一亮。針對社區團購的探索,各大巨頭及研究機構肯定做了複雜且詳盡的分析,並且結果也一定是,市場巨大,利潤豐厚,潛力無限。不然,各巨頭怎麼會紛紛投入巨量資金進入社區團購行業?但巨頭是巨頭,其他是其他;我們還是要審慎思量社區團購的真正價值所在。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
  • 給社區團購降溫的背後
    2018年曇花一現的社區團購,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商業模式跑不通的偽風口,但在疫情助推下卻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當紅炸子雞,甚至被譽為網際網路世界最後一個「無主」的流量入口,這也引得美團、拼多多、阿里、滴滴、京東、每日優鮮、百果園、永輝等各路玩家入場,且不少平臺將社區團購當成「一把手工程」,並吸納百億熱錢參戰。
  • 正部級官媒點名批評社區團購,為何京東還要花50億入局?
    團購網今年的疫情促使社區電商逐漸熱絡起來,成為今年為數不多的風口,各網際網路巨頭都紛紛下場入局社區電商,或者叫社區新零售美團,淘寶,拼多多都接入了社區電商的入口,足不出戶便能買到油鹽醬醋茶,瓜果蔬菜,蛋奶生鮮
  • 砸下百億美金變烏有 「帝國」巨頭止戰 社區團購止傷
    事實上在此之前,媒體盛傳京東在考察食享會,或以約2億美金收購美菜網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美家買菜。另一方面,興盛優選一邊享受被網際網路巨頭圍剿的頂級待遇,一邊遭遇要被巨頭全資收購的傳聞。除了收購變投資,食享會、美家買菜變興盛,更令外界意外的是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緊隨其後發布的公告,大致內容為「京東投資興盛不是為了替代低線市場小店主」。
  • 社區團購:幾捆白菜的生意,為何巨頭要一蜂窩瘋狂的湧入這個賽道?
    編輯導語:雖然社區團購賽道新故事不斷,但是近日卻發生了大故事。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幾捆白菜的生意,為何巨頭要一蜂窩瘋狂的湧入這個賽道?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