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心流》?你要知道的Tafff五要素

2020-08-26 奔跑的李小二

有人說馬拉松是中年人最後的倔強,我想說馬拉松是我最後的救贖。

進入中年以後,我突然遭遇了創業失敗、健康崩潰、孩子叛逆、親友去世,就這樣陷入了極度抑鬱之中。那段日子,我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一個朋友拉我去跑步,在跑步中,當我大汗淋漓、多巴胺盡情釋放的時候,我進入了一種完全放鬆、全情投入、心情愉悅的狀態,也忘掉了自己的抑鬱。後來看了《心流》這本書,我才知道那可能就是心流。

-1-

所以今天我們講的《心流》這本書,對每個人都特別重要。這本書就是寫,人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如何變得幸福而不再抑鬱。作者米哈裡·契科森米哈賴,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也就是鼻祖。在這本書的第三章,米哈裡介紹了如何通過五個要素進入心流狀態。我總結就是「TaFFF」——T.A.F.F.F。T就是target目標,A就是attention注意力,三個F分別是feedback反饋、focus全神貫注、forget忘我。

-2-

具體什麼是Tafff呢?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跑馬拉松的經歷給大家講解一下。

T,target,是要有一個有挑戰性、但可以努力達到的目標。42.195公裡的馬拉松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目標,但這個目標又與我們的能力是匹配的,通過系統的訓練一般人都可以實現。心流的第一個要素就是目標。

A,attention,集中注意力。我們大部分人不是專業運動員,跑馬拉松不是和別人比而是和自己跑,跑步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比賽。所以在比賽中,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節奏上,按照自己的配速計劃去跑,千萬不要被別人的節奏帶偏。注意力就是心流的第二個要素。

三個F:

Feedback即時反饋。在馬拉松比賽中,警察給我們開路,觀眾給我們助威,小朋友們伸著手臂開心地等著與我們擊掌,那種感覺特別有成就感,因此盡情地享受比賽就是最有效的反饋。你看看我這件衣服,靚爆鏡,就能體會一個中年大叔在馬拉松時是如何的歡樂,反饋就是心流的第三個要素。

Focus全神貫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馬拉松比賽,下次大家可以去看看30公裡到40公裡處的運動員,他們會進入我們內部講的「撞牆「階段,也就是生理的極限。這時候,運動員們必須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呼吸、心跳和肌肉上,不再關心周圍的任何事情。心流的第四個要素就是全身貫注。

Forget忘我,就是把自己都忘了。最後兩公裡,運動員們超越了生理極限,進入一種輕鬆、快樂跑的階段。我的感覺呢,就像汽車進入了定速巡航,時間也會變得很慢,就像一下子停止了一樣,只覺得心中有一股洪流在自動牽引著我衝向終點。忘我就是心流的第五個要素。

-3-

這就是T.A.F.F.F,運用「Tafff」,每個人都可以試著進入心流狀態,消除心中的抑鬱。我們跑界有一個很有名的跑者,萬科前副總裁毛大慶先生,他就是通過跑馬拉松治癒了自己的抑鬱症。


最後我想說,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

不在於超越別人,而在於挑戰自我;

不在於跑得更快,而在於跑得更遠;

不在於瞬間爆發,而在於隨心流動。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流,如何在學習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
    他指出:知道如何控制內在體驗的人們將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人生質量。當一個人進入心流體驗的時間越多,就越能提升自己本身的幸福感、加深對目標的堅持、擁有更積極的心態。心流的5個主要特徵/條件:1、要熱愛你所做的事。熱愛會讓你擁有全神貫注的忘我感,會讓你自發地去行動。2、要有控制感。
  • 如何進入「心流」狀態,高效高質地完成工作?
    一、什麼是「心流」?心流,一般是指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達到的那種忘我的狀態,心流的產生依賴於個人能力與事件難度的匹配程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般你會在什麼時候會進入心流的狀態?這些心流的狀態我想很多人都曾有過,也知道它的寶貴,畢竟那種專注的愉悅並不常有。 二、如何獲得「心流」?
  • 「心流」幫你找回心跳時刻
    甚至進入忘我的境界,讓內心呈現出的一種動態的井然有序狀態。其實,想要在工作中產生「心流」得確保有以下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是具體可執行的。比如,我想去旅行,我要寫文章,我要吃飯,這些都不算明確的目標。今天吃5碗飯,這算是明確的目標,有完成時間,有執行動作,還有任務。上班前給自己設定目標,今天寫兩篇初稿。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可以減少因不知下一步該如何做而產生的迷茫感。
  • 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快速進入「心流狀態」?
    米哈裡認為「精神熵」是常態,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心流,也就是最優體驗。 那麼,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快速進入心流狀態呢? 單任務進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需要同時注意的任務越多,耗費的反應時間就越長。比如,要求你回想你昨天做了什麼,並且同時算出51乘以21的答案,你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
  • 如何進入極度專注的心流狀態,讓能力發揮到最大?
    如果你想在學習時進入這種狀態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動機,是心流的前提強烈的動機是心流狀態的源泉。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有過這種體驗,就是自己學習、做題的時候容易分心,但是在高考的時候肯定是很專注的。因為高考的時候,你有非常強烈的動機,想要拿到儘可能高的分數。
  • 晨間80分,如何讓人進入心流狀態?
    在追影視劇,沉浸在劇情那刻,如果旁人在叫你名字時,有時候頂多嘴巴應聲,思想卻還沒有游離出劇情;有時候甚至沒聽到或者暮然回首,方知道自己剛才沒有在對方打招呼的狀態。我記得有一次,幾位下屬正在我位置上報告解決方案。我們正在激烈討論時,聽說有位同事發喜帖,放禮糖袋放在辦公桌上,也聽說她還跟我打招呼了呢。可是我們方案討論結束後,我才發現桌面有糖果。
  • 心流是什麼?如何達到心流狀態?
    如果你沒有這方的困擾,那真的要恭喜你,因為你能夠享受到人類最理想的思維狀態——心流。 心流,是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米哈裡教授在大量的案例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心理學概念。1990年米哈裡教授正式出版了英文版的《Flow》,將近三十年過去了,這本書依然非常暢銷,成為很多積極心理學愛好者的必讀書目。對於大眾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行動指南。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二戰以來,針對大量士兵在戰場上受到心理創傷,以及戰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心理學主要聚焦在如何治療各類心理疾病方面,而對於如何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幸福,和培養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方面則停滯不前。直到進入21世紀以來,積極心理學運動興起,使得心理學才將視角更多轉向其他兩個使命,關注如何使人們獲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那麼,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的生活?金錢能否讓人幸福?
  • 《心流》:人一旦進入這種狀態,會在幸福中不知不覺成功
    《心流》:人一旦進入這種狀態,會在幸福中不知不覺成功什麼是心流,如何進入心流狀態高效率的做事?心流 是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定義的一種專注的狀態,這是一種完全投入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投入者會有一種高度的充實感和興奮感,而這種狀態下的效率也是最高的。當我們投入全力去做一件事,忘記時間流逝,那種感覺很好的那種狀態。
  • 葉武濱:有哪些快速進入心流狀態(flow)的方法?
    心流,一般是指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達到的那種忘我的狀態,心流的產生依賴於個人能力與事件難度的匹配程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般你會在什麼時候會進入心流的狀態?2、挑戰頗有難度的工作:例如,你最近接手了一個新項目,一開始你對如何開展它毫無頭緒,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快到截止日期了,這時你開始逼自己深入地去研究它,於是這天你微信也不看,電話也靜音,門口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你完全沉浸在這個工作中,不知不覺就到了下班時間,而你渾然不覺得累,這也是心流的狀態。
  • 心流:幸福的感覺是可以被量化的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它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有的人認為有錢有時間就是幸福,有的認為家庭和睦就很幸福等等,其中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不幸福,大部分都會說,生活太苦,錢難掙,不斷的在發覺掙錢的項目,然後好好的享受生活。
  • 提高專注力,要學會進入「心流狀態」
    其實可以學會進入"心流狀態"提高專注力。那麼,在這之前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培養專注力,專注力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地方。 不過培育孩子的專注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在這裡家長則可以了解一下剛才所說的"心流狀態",通過培育孩子進入這樣的狀態,讓孩子全神貫注投入在學習和其他事情上。
  • 《心流》:想要成功,這個因素很關鍵
    02為什麼說想要成功,心流模式必不可少前邊提到,想要進入心流模式,自願、專注、可衡量這三個要素必不可少,而成功也是這樣。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刻意只追求成功的欲望,反而會陷入焦慮的漩渦中。這是因為越是渴求的東西,越容易焦躁不安,越容易急於求成。
  • 進入心流狀態的正確方法
    這就是「心流狀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訓練,讓自己能夠更快、更好的進入心流狀態,那麼我們的工作、學習的效率將會大大的提升。一、用心流狀態進行工作的四個步驟在《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進入心流狀態的四步法,簡單但是又比較好用。
  • 《心流》:我們為何不幸福,從「心流」角度探尋幸福的方法
    人何時幸福為自己創造幸福的前提是知道人何時最幸福,這裡需要引入兩個重要的概念:心流: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要想獲得幸福,真正進入心流狀態獲得最優體驗,必須成為自己的主人,培養獨立的意識,時刻反省自我,探尋屬於自己的生命真正的意義。心流的狀態是由內而外的,想要改善體驗首先要學會控制我們的意識。意識的秩序自我: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
  • 讀書|心流,體驗過程之美
    在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構成心流體驗的幾個要素。心流的首要條件是,行動必須有目標,能產生心流的是有挑戰性的活動。比如,看爆米花電視可能就產生不了心流,因為完全沒有挑戰,只是被動地接受一些訊息。但是參加一場體育比賽,或跟某個人交朋友……。挑戰,意味著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個人成長。第二,達成知行合一,渾然忘我。
  • 你必須足夠努力,才配享有心流體驗
    活動的主要環節就是,由我為來自不同公司的20位HR和職場精英做一場如何提升職場情商的主題分享。 考慮到這次活動可以認識很多HR,順便可以了解不少行業知識,或許對學生們未來的求職和就業會有所幫助,所以我就愉快的接受了邀請。 但是,不得不說,要給職場精英和HR們上一堂課,我感覺自己的壓力真的好大。
  • 《心流》:心流狀態下的人生,是比月入過萬更高級的活法
    仔細想想,自己之前有沒有過心流體驗的感覺,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舉出一二,但卻無法籠統的概括如何做到這種心流體驗的,以及如何持續保持心流體驗的感覺。這裡推薦一本書叫做《心流》,作者是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也是第一個提出心流的概念,並且以科學的視角對這種狀態進行探究和討論的人。歷史上,曾經妥善運用過心流的人,都是被後世銘記的偉人。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這部分內容,作者描述不同場景下的狀態,提出控制自身意識,得到最優體驗,進而引出 「心流」 概念。 第3章(心流的構成要素)中,對心流進行詳細闡述,包括產生心流的要素,進入心流後的狀態(不誇張的說,應該每個人都有過 「心流」 美好的體驗)。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概要
    第3章(心流的構成要素)中,對心流進行詳細闡述,包括產生心流的要素,進入心流後的狀態(不誇張的說,應該每個人都有過 「心流」 美好的體驗)。    3.2 指導篇(第4章-第9章)    作者從生活的多個方面,描述心流的積極作用,並給出具體指導方法,幫助體驗者思考、創造、進入心流體驗區。        第4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流)。以總體概括方式,闡述在日常生活不同場景中,有哪些體驗,是可以通過改變、優化,進入心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