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
01
印花稅被查了!
補稅2110萬!滯納金930萬!
有些企業認為印花稅是小稅種,交稅少,所以不重視,往往造成漏報、少報;更甚,有的企業竟不知道合同要交印花稅。殊不知,小小的稅種,卻藏著巨大的風險~~~下面我們來看兩個典型的案例:
企業漏繳印花稅2110萬!滯納金950萬!
經查實,某煤炭運銷企業2009-2014漏繳印花稅2110.73萬元,光欠稅滯納金高達950.6萬元。
提示:根據規定,籤訂購銷合同的當事人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各方都是納稅人(不包括證人、擔保人、鑑定人),都需要繳納印花稅。所以,企業不僅銷售合同繳納印花稅,購進合同也要繳納印花稅。
企業自成立來,未交過印花稅,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看到企業人員的回覆,是不是有點震驚~~~最終A企業被要求補繳2016-2018年印花稅、滯納金及罰款。
從上述案例來看,印花稅雖然小,但是實際工作中企業經常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被稽查,雖然不難但出錯率很高,財稅解讀給大家整理了後臺經常諮詢的印花稅問題,也是稅務稽查中最常見的問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02
稅務稽查中
印花稅最常見4個問題!
問題1: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發生變化,如何繳納印花稅?
某企業2019年實收資本金額為1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萬元,該公司2015年按規定繳納了印花稅。2020年6月該企業減少資本公積80萬元;2020年12月該公司又增加資本公積200萬元。2020年該企業如何繳納印花稅?
答:該企業2020年增加的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1000+200-80+200)-(1000+200)=120萬元
應補繳印花稅=120萬×0.5‰=600元。
問題2:委託貸款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答:不徵收印花稅,只有企業與金融部門籤訂的借款合同才需繳納印花稅。
問題3:購銷合同收入的計稅依據是否含稅?
答:分情況討論:
一、對於查實徵收印花稅的情形:
1、如果購銷合同中只有不含稅金額,以不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2、如果購銷合同中既有不含稅金額又有增值稅金額,且分別記載的,以不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3、如果購銷合同所載金額中包含增值稅金額,但未分別記載的,以合同所載金額(即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二、對於核定徵收印花稅的情形:
因為增值稅為價外稅,以納稅人帳載購銷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因此不包含增值稅。
問題4:企業註冊資本未認繳,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答:如企業並未實際認繳出資,會計帳簿上按照會計準則結算,無記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金額,暫不繳納印花稅,可待實際認繳到位後再繳納印花稅。
看完以上4個問題,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可以在文章留言處提問諮詢,我們一起討論。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份最新的印花稅稅率表,以後計稅依據可以靠它
03
最新印花稅稅表
計稅依據就按這個來!
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