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婦人》:女性不只有婚姻,「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很重要

2020-12-17 楊小姐的便利貼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興起的女權主義有一個共同的特質:要求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

時至今日,這一"自我價值"實現的觀念仍然廣為流傳,並被很多人所接受,尤其是對於結婚的女人來說。

《小婦人》改編自美國知名同名小說,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一戶人家四個女兒的愛情故事。

也同樣講述了她們在尋找新生活、真愛與理想時,由女孩逐漸成長為女人的過程 。

女主角Jo(西爾莎·羅南飾)是立志要成為作家的剛強女性,她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其她三個姐妹在人生的道路上分道揚鑣,與家裡屢次催婚的長輩據理力爭,居然還不念舊情地拒絕了戀人Laurie(提莫西·查拉梅飾)真摯誠懇的求婚,但她依舊風雨無阻,勇往直前。

最後,她實現了她的夢想,並得到了身邊人的高度認可。

一、《小婦人》解析

1、女性的追求除了婚姻應還有什麼

很多人都對女性的人生追求一頭霧水,甚至抱有誤解的態度。

其實這也不然,從古至今,男性在社會家庭乃至婚姻中的地位都是基本一成不變的,都是居於一個比較強勢的地位,整個婚姻社會的定語也大部分是男權主義。

只有女性,隨著現代思想進步解放思潮的展開,她們的地位變得高了起來,那麼在這樣的改變進步裡必然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和疑惑。

電影中jo和她的三個姐妹就代表著這一矛盾體,她們分為兩派,一派想著嫁入豪門,另外一派也就是jo自己想著完成自己成為作家的夢想。

這樣的激烈矛盾觀念衝突也在使我們思考女性到底應該追求什麼。

2、女性不應該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讓位於婚姻

電影中,引起最多興奮和注意力的地方莫過於是jo的男朋友向她求婚的那段了,面對相戀多年,有著深厚感情基礎的男朋友,jo的內心毫無波瀾,還毅然決然地拒絕了男方的求婚。

而女主角在拒絕婚姻之後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經歷了一波三折的眾多故事。

這不禁又讓我們產生了一定的思考:女性真的應該在婚姻裡放棄或減少自我價值的實現嗎?

其實不應該,自我價值的實現機會是平等的,女性也是人,也有權利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應該成為婚姻下的奴隸或者是保姆。

主人公最後的美滿結局告訴我們,女性不只有婚姻,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很重要。

二、女性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性

1、讓女性做婚姻幸福感的主人

只有做強勢的女人,才能擁有強勢的命運。 ——知名女性作家

其實女人的命運,更多是由自己主宰的,在婚姻中也是如此。

要想婚姻幸福,依靠自己的老公只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就是在婚姻中自強,變得"強勢",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命運,才更能收穫幸福感。

試想,如果你整天在婚姻裡,在自己老公面前嬌滴滴的,不去上班工作,也不去提升自己,成天好吃懶做,也對自己的未來不抱有任何計劃和希望,永遠把自己的未來交給老公,又會有哪個男人願意給你你想要的幸福呢?

他們只會認為,你充其量頂多是個生育工具,如果你不幸生育不了孩子,那你恐怕就會失去你的價值,遭到拋棄,何來婚姻幸福感可言?

2、是讓自己變得更為"值錢"的途徑

有一位愛情使人說過:女人如花,只有越漂亮,越鮮豔,才能博得他人的喜愛和尊重。

當下有一個非常知名的詞彙,叫做"花瓶",想必大家早已有所耳聞了,女人不應該只甘心做一個花瓶,更應該做一朵真正強有力的鏗鏘玫瑰。

如果說,上面一點是著重講婚姻中女人的自我價值實現後,在這裡就應該著重講述女人在平常生活中的自我價值實現。

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注重自我價值實現,一方面,可能會為你匹配到優秀的如意郎君,另一方面就算暫時沒有緣分,也更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讓自己更為"值錢"。

這樣的話,就算還是愁嫁,那麼情況就會變成你挑男人,而不是男人挑剔剩下的你了。

三、女性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1、堅信勇氣的力量

1)、破釜沉舟

戰國末期,項羽在渡河即將迎來一場大戰時,將船隻全部燒毀,率士兵渡河衝鋒,奇蹟般地擊敗了秦朝軍隊,最終推翻了暴秦。

這就是破釜沉舟的積極效果以及奇蹟,女人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破釜沉舟之勇氣。

一個女人,要敢於放下過去的情感,敢於放下過去的嬌生慣養,要敢於放下曾經受過的傷痛,更要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要給自己留太多的退路,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更大程度上逼迫自己走出一條獨立的路,創造更大的自我價值。

2)、不懼改變

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通過質變以及量變而產生。

發展就是正面的,而你不去改變,就永遠不可能發展,你也就永遠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實現。

女人和男人一樣,都不能在不斷的改變面前退縮,自己必須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明白一切事物的發展突破都是要從自己手邊的改變開始的。

如果你覺得你很胖,就請你不要畏懼減肥中間的辛苦,不要糾結減肥給你造成的肉體勞累,從現在就開始去搖個呼啦圈,練個瑜伽都是完美的選擇。

不畏懼改變,女人,要改變就要從當下開始。

女性要改變的,也許只是一個髮型,一個身材,一點貧乏的知識和工作能力,但正所謂改變也是可以通過量變而積少成多的。

2、不做婚姻和世俗的奴隸

1)、不做婚姻的奴隸

席慕蓉說過:女性不是去掙扎,也不是急於去改變,女性只是有權利走出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路來。

婚姻中,很多的女性正在絕望地掙扎。

她們中超過多半的人天天抱怨為什麼自己的丈夫比自己厲害那麼多,自己和老公完全不在一個平臺上;有的抱怨為什麼丈夫如此地無能;為什麼自己賺的錢還不夠救活自己的婚姻。

其實,說白了,這些女人正在做婚姻的一輩子的奴隸。

她們被婚姻捆住了雙腳和雙手,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婚姻並不是自己的唯一目標和生活。

婚姻是自己生活的一個重要節點,一個重要點綴,很多女人往往過於誇大了婚姻對自己的重要性,認為婚姻是自己的全部,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2)、不做世俗的奴隸

所謂,世俗,就是那些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從邏輯上來看就完全講不通的落後保守觀念。

雖然現在的社會發展進步很快,而且各種女性進步思想也紛至沓來,但是佔主流的仍是那些重男輕女的言論和思想。

這些言論思想往往認為,女性的要旨就是三從四德,就是做好自己專業帶娃,照顧公公婆婆,要麼就乖乖待嫁為人口創造紅利的"本職工作"。

但是,仔細想想,這樣的觀念其實完全是站不住腳的,看似合理而已。

其實,身為女性,自己很容易被這些所謂的主流觀點舒服了手腳和腦袋,女性需要理智地看清這些問題,要知道:如果女性真那麼懦弱不堪一擊,那世界上為什麼還會產生董明珠,柴契爾這樣的風雲人物呢?

綜上,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讓女性在自己最重視的婚姻裡找到很多幸福感,也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因此,女性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實現自我價值上面,注意拿出自己戀愛時的那種勇氣,也要注意不要被那些世俗的所謂主流的東西所束縛了。

結語

人人生而平等,男女之間並不會因為性別差異而處於一個鄙視鏈條的狀況。

女人,雖說婚姻很關鍵,但是女人的生活裡也不應該單單只有婚姻,還需要更多自我價值的實現才會無悔於自己的青春。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婚姻故事》: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在愛情與婚姻中,男性更容易實現自我價值,他們為了事業而奮鬥,為了生活而奔波;女性則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將熱情耗盡,就像一盞油燈一樣,開始能照亮漆黑的夜,漸漸地燈油耗盡,發出的光愈發微弱,最後,油盡燈枯。依靠著一個人的妥協才換來另一個人的安穩與成功,這樣的婚姻是可悲的。
  •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新版《小婦人》徹底打破了這種線性敘事,葛韋格從四姐妹的成年生活切入故事,再通過閃回不斷轉至少女時代,在當下與過去兩個敘事時空之間反覆切換跳躍。影片從喬在報社門口的一個壓抑的剪影鏡頭開始,每個人都陷在生活之中躑躅不前,喬在紐約艱難地堅持著寫作,梅格在拮据的婚姻中疲憊不堪,艾米在歐洲尋找滿意但不一定幸福的婚姻,貝絲則將要走到生命的盡頭。
  • 《小婦人》: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原標題:《小婦人》被贊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正在公映的《小婦人》上映8天,取得了3650萬元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不算驚豔,但該片卻在女性觀眾中贏得了好口碑,評價該片拍出了「獨立女性的新意」。  《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
  • 《小婦人》書評
    第一次女性主義運動爭取的家庭勞動和社會勞動同價,姐姐梅格在實現;女性主義想要爭取的男女智力平等,女主喬通過她的書寫在實現;婚姻是經濟計算,但更是愛情延續,這一點在艾米的故事裡展現得淋漓盡致;至於令人惋惜的貝思,也以她勇敢追求藝術的、審美的生活的態度,留在所有觀眾心裡。
  • 豆瓣8.1《小婦人》2019:你想知道的婚姻意義,都在這部影片裡
    無論哪個年代,女性似乎都難逃婚姻的道路,就算有選擇單身不婚的,也會因為世俗,而飽受非議的目光。婚姻被認為,是女人最終的歸宿,然而婚姻,對於女性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精神的依託,還是經濟的依附?麵包和愛情,到底究竟該選擇哪一個?
  • "小婦人"原著作者路易莎梅逝世132周年
    《小婦人》原著一直以先鋒的女性意識為人津津樂道,而作為現代女性的傑出代表,導演葛韋格在電影版中注入更現代、更鮮明的女性主題。影片鼓勵女性追求愛與自由,女性角色表達心聲更為直接。二姐喬從服裝到舉止都活脫一個「假小子」,與她青梅竹馬的鄰家貴公子勞裡反倒更加陰柔,對固化的性彆氣質說「不」;  大姐梅格選擇婚姻和家庭,並告訴喬「我的夢想和你不一樣,但這不代表我的夢想不重要」,打破女性獨立等同不婚的狹隘看法;小妹艾米雖然也嚮往浪漫愛情,但同時更冷靜現實地看待婚姻是個經濟命題,直面至今仍未消解的婚姻困境。
  • 小婦人(Little Women):獻給所有追求夢想與自由的女性
    Hello大家好,今天是情人節哦,所以今天小意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小婦人。影片由格雷塔·葛韋格執導。說到《小婦人》的情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部長篇小說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它以南北戰爭為背景,藉由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馬奇家族四姐妹的成長曆程,講述了一個關於理想、愛情和人生選擇的屬於女性的故事。
  • 豆瓣8.1《小婦人》2019:你想知道的所有婚姻含義都在這部
    無論多大歲數,女人似乎都逃不出婚姻的道路,即使有選擇不嫁單身,也會世俗化,遭到非議。婚姻被認為是女性的最終歸宿。然而,婚姻對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是精神上的還是經濟上的?麵包和愛情應該選哪個?面對這些世紀難題,作者路易莎梅和奧爾庫爾特通過她的作品《小婦人》向公眾展示了她獨特的觀點。
  • 從《小婦人》看姐妹情誼書寫的跨時代變調
    相較1933年、1949年、1994年拍攝的版本,21世紀版的電影《小婦人》在服飾、音樂上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在劇情的改編上也更容易令年輕的受眾產生共鳴。經典之所以成為創作的藍本,緣由就在於從文本中總能挖掘出潛在價值,提煉出跨時代的脈動——它們在被不同時代閱讀者接受的過程中得到新的闡釋和啟迪,從而形成一種經典年輕化的社會風尚,這也正是跨時代閱讀的意義所在。
  • 《小婦人》(2019):經典永不過時,冬日暖陽下的女性成長故事
    《小婦人》(2019)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作者奧爾柯特成長時經歷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講述了馬奇一家四個性格迥異女孩的成長故事,在成長過程中一家人更加團結、勇敢,更加珍惜彼此,可以說是一部融合親情、友情、愛情為一體的家族倫理電影。展現了女性在面對婚姻、金錢、事業時的困惑與不同選擇,更加蘊含了對獨立女性的一種嚮往與追求。
  • 《小婦人》問世150多年,馬奇家四姐妹如何激勵一代又一代人?
    近年來,文壇湧現出不少女性發聲之作,探討女性特殊的社會生存環境以及在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道路上所面臨的困境,譬如大火的《82年生的金智英》展現了女性在家庭、社會雙重角色中的壓力與困惑,《坡道上的家》呼喚對「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母職的思索等等。
  • 電影《小婦人》——女性應該讀的經典英文臺詞
    世界名著《小婦人》,有四個電影版本的,但是只有2019年裡,喬才能走上另一條路——獨身主義,憑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電影裡,有很多「尖酸刻薄」的臺詞,但說的卻是現實。讓我們讀一讀,一些經典臺詞。我認為婚姻一直是一個經濟命題,即使在小說也是如此,婚姻是由金錢堆砌的Money is the end and aim of my mercenary existence.金錢是我唯利是圖生活的終極目標。
  • 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
    人生有時候,真心很無奈,也許在每個人有限的閱歷、知識、文化背景差異頗大的情況下,感覺事情總那麼力不從心,想愛而不知道怎樣去愛,想關心卻不知道怎樣關心,想放手卻一直放不開,可是我們都忘了前提,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等於幫助了別人,減輕了別人的負擔,同時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怎樣做才算做好了自己呢
  • 《我的隱藏人生》:女性自我實現的艱難之路
    該書講述了1950年代一對姐妹花一生追求自我的故事,呈現了身處傳統父權社會,她們在自我實現之路上的掙扎和不妥協。本書曾入圍巴西主流大獎「聖保羅文學獎」決選名單,該故事也曾被改編成電影《看不見的女人》,獲2019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1月5日,「女性『實現自我』為何如此艱難?」
  • 從《小婦人》到《金智英》:迥異的悲歡,相通的不幸
    而身為被同樣規訓束縛過的女性,金智英的婆婆與母親展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姿態:將一整套規則純熟運用來最大程度地打壓下一代,抑或是感同身受地試圖將女兒從悲劇的循環中拉出來;就連在智英自己家中,也只有母親記得智英的喜好、習慣,感知她細小的喜怒哀樂;只有母親鼓勵智英「去鬧」、「去追求」,在智英也成為母親後,明白被單調地養育兒女禁錮著「做不了想做的事情」是怎樣一種痛苦。
  • 《小婦人》:作為女人,一定要明白這四件事
    雖然最終Jo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但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像Amy這樣對生活清醒,要夢想,也要愛情的女性,更容易獲得幸福一些。傳統中的女性,都被要求溫柔、善良、乖巧,女人被告知不能面對心愛之人,要矜持,不能主動示愛,不然太掉價,不然容易被不珍惜。
  • 當代書評|《小婦人》,一部恆久閃光的女性必讀啟蒙書籍
    2月11日電影《小婦人》發布撤檔聲明,宣布正式撤出原定的情人節上映檔期,具體上映時間擇日公布,並強調不會優先在視頻網站上映。在之前頒出的奧斯卡上,獲得六項提名的《小婦人》拿下最佳服裝設計大獎。影片《小婦人》改編自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所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一家四個獨立女性堅守自我、努力追求夢想的故事。
  • 《小婦人》中的 little women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目前距離原版已出版近150年。已衍生出四部電影、十多部電視劇、音樂劇、歌劇甚至還有博物館等,後來在日本還製作了動畫版的《小婦人》,BBC 在上一年也推出了相關的一個三小時的mini劇。
  • 《小婦人》:溫馨感人的故事背後有一位真正的小婦人
    《小婦人》作為一部道德家世小說,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它不僅是十九世紀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成名之作,也是美國十九世紀最溫馨感人的動人之篇。小說以細膩溫婉的文字,質樸真摯的情感打動著讀者,具有穿越時代的力量。直到一個多世紀的今天,它仍然被許多女性朋友爭相閱,成為女性成長的指向標,重溫家庭生活的重要信物。
  • 《小婦人》成為春日觀影首選 艾瑪·沃森為愛抗疫
    而《小婦人》中她所飾演的馬奇家大姐梅格同樣善良賢淑,珍視家人和家庭,戲裡戲外高度吻合。《小婦人》此前因疫情退出內地情人節檔期,再定檔日期待定。影片提名今年6項奧斯卡,並最終斬獲最佳服裝設計大獎。梅格等角色傳遞的溫暖,以及奧斯卡認證的高品質,使其成為許多內地觀眾影院復工後的觀影首選。電影《小婦人》改編自同名經典名著,講述馬奇家四姐妹的親情、愛情和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