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民覺得生活苦,卻仍然不願意放棄農村生活?

2020-12-25 閒農細語

如今的農村與以往熱鬧的場景大不相同,迫於生計,家裡的勞動力們都會選擇去城市裡打拼,只為多賺些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現在的農村大多冷冷清清,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感覺到一些「人氣」。即便是農村荒涼,也不如城市富裕,卻仍然還有不少人留在農村,你可知為何?

經濟實力不足

留在農村裡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城市生活成本更高,而子女的經濟能力有限,老農民們手上沒有積蓄,也沒有社保,在城市裡很難生存下去。

但是在農村,哪怕沒有錢,但是生活開銷小,在自家地裡種些糧食蔬菜,至少生活不成問題,如果種植的面積大,有多餘的還能賣掉貼補家用。

滿足現狀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農村的一切早已習慣,在他們眼中,農村才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的根。春天播種希望,秋天感受豐收的喜悅,簡單而充實的生活,讓他們感到滿足而幸福。即便城市裡的人們都說農村環境差、條件艱苦,但是他們自己卻一點都不覺得苦和累。

如今的生活正是自己最熟悉和嚮往的樣子,又何必要去城市裡感受未知的惴惴不安呢?

越變越好的農村

國家發展越來越好,農村的政策也讓農民們看到了希望。如今的農村已不再是舊時代中的髒亂差,而是乾淨整潔、設施齊全的新面貌。

甚至不少年輕人都回鄉創業,充分利用自家土地和國家政策,將自己的種植基地、養殖場等越建越大,將自家老舊的宅基地翻新成氣派的小洋樓,守家在地創造財富,有能力的甚至還帶領著鄉親們一起致富。

我國是人口大國,正是因為有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才能供給充足的糧食供我們食用,我們應該感激這些一直堅守在農村的兄弟姐妹們,希望大家都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如果大家在農村創業、選擇創業項目方面有什麼疑惑和想法,也可以留言或評論,筆者有十多年的養殖、種植經驗,很樂意與大家交流、分享。

百駝奔富助養殖戶成功轉型,創始人劉遠安:讓鴕鳥致富惠及更多人

都說農民越來越富裕、生活越來越好,到底是真富還是假富?

不想回農村了?現在你對農村愛理不理,未來農村讓你高攀不起!

相關焦點

  • 李子柒般的田園農家生活,我們都嚮往,但為何不願去真做一個農民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做農民李子柒般的田園農家生活,我們都嚮往,但為何不願去真做一個農民呢?你會像李子柒一樣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回到鄉下陪奶奶安度晚年嗎?又或者辭去工作,返鄉創業做一個現代農民,以求帶動家鄉老百姓脫貧致富?
  • 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
    劉阿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今國家發展越來越好,而近幾年農村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期。農村整體人居環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觀。不光是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條件提升了,農村的村容村貌以及生態環境也有了全新的面貌。
  •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我也具體不清楚這新型農民和老型農民是怎麼個概念,直白的說吧,現在的農民屬實不算很苦,過去真苦。解放前咱沒經過,只能聽老人講,和從書本上看到的,農民真的是太苦了,吃的最不好,幹活最苦最累。
  • 農村山上長有很多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
    柿子樹在農村的大山裡還是比較常見的,會有很多野柿子樹長滿了柿子,比一些自身種植的都要長得多。不過這些柿子一般都是爛在山裡面,沒有農民會去採摘,這是為什麼呢?農村山裡長很多野生柿子,為何農民不去摘?說實話大山裡面看著長滿的柿子爛在樹上,也是挺可惜的,很多人都覺得農民都是捨不得食物的,為什麼不去採摘回家呢。其實農民不願意去搞回來,也是有原因的。1、山上的野柿子很難吃別看山上的柿子長滿了,但是野柿子陽子多肉少,而且常年都沒有什麼施肥,所以味道是非常澀的,根本就是無法食用的。
  •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適應?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願意?近來想必很多人都聽說農村廁所改造的事情, 這本來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之前農村的廁所是髒亂差的代表,只要到農村,你只要聞見臭味不是豬圈就是廁所了。在以前農民生活條件有限,把房子蓋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到了廁所著就這想隨便整整能用就行。一般就是咱們常見的,一條溝壑,下面是糞池,用積攢的糞水肥田,環保還健康就是味道有點大,不過家家戶戶都這樣,味道都散出去了,也還好。再者廁所能有多香?
  • 這種洋姜醃著吃非常美味,更是一種中藥材,為何農民卻不願意種?
    這種洋姜醃著吃非常美味,更是一種中藥材,為何農民卻不願意種?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種蔬菜,名字叫做洋姜,它可不是像生薑一樣的調味品哦,人家可是地地道道可以炒著吃的蔬菜,洋姜的原產地是美國,應該不少人會覺得陌生,那就讓小編介紹一番。洋姜是可以生吃的,口感比較脆,人們常做的方法一是蒸著吃二是醃製成鹹菜,都非常美味。
  • 牛肉價格逐年上漲,每年進口額超500億,為何農民卻不願意養牛?
    導讀:牛肉價格逐年上漲,每年進口額超500億,為何農民卻不願意養牛?大魚大肉,這是以前農民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的生活。在當時生活條件差,大家都想著要過上每天大魚大肉的生活。那為何我國的企業和農民和不養牛呢?牛肉的價格在逐年上漲,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在2005年的時候,牛肉的價格才10元左右一斤。而到了2012年的時候,其價格已經飆升到了30元左右一斤了,漲幅高達200%。而經歷過去年豬肉價格的上漲,牛肉價格也漲了不少,現在100元也就能購買一斤多的牛肉了。
  • 農村要合村並居,為什麼農民不願意住樓房?
    其次是土地資源的浪費,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宅基地,而且人均佔有的宅基地面積都比較大。近些年,大量年輕人進城務工,農村逐漸「空心化」,造成了大量房屋閒置不用,有的村空心率甚至達到50%,這造成了土地的嚴重浪費。再就是公共服務設施跟不上。村莊太過分散,規模又小,難以為村莊提供公共服務設施,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 李昌平:農村苦麼?農民累麼?在豐收節這天,聽老農俺說說心裡話
    在今天農民豐收節的日子裡,立下這個題目,是想和三農專家@李昌平對話,可李昌平是名動三農的響噹噹的專家,俺只是一個農民,沒有資格和李專家對話。因為李昌平專家上書提出:農村最苦,農民最累,引起全國轟動的上個世紀90年代,那時不能上網,想反駁一下李昌平提出的農民苦累的說法,只能站在俺家的巷子口和鄰居說,可鄰居們不關注新聞,才不知道誰家的孩子叫李昌平。
  • 農村俗語:四大苦、四大累、四大酸,都是啥?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農村俗語:四大苦、四大累、四大酸,都是啥?老祖宗的生活經驗在一個古老的地方,有一群老實巴交的人,他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沒讀過書也不知道何為文化,所能憑藉的不過是祖輩們世代相傳的俗語民諺。不知不覺這個群體開始壯大,壯大到讓世俗王朝感到害怕卻又不得不依仗他們,這群人在不知不覺間創造了文明,他們就是農民。
  • 中考結束後又有一批農村娃奔向工廠:學習和生活的苦,總得吃一個
    而對於農村的孩子而言,家境本就不如城裡孩子富裕,能考出去的都是意志堅定願意吃苦的人,而考試失利的要麼是不夠努力要麼是資質平庸。當然,與教學條件也不無關係。可惜,有很多人直到被生活打壓的抬不起頭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 農民為何不願意「火葬」?看看老農民怎麼說的就明白了!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們都是知道現在物價上漲飛快,很多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讓人最苦惱的就是房價遲遲不見下降。從而導致現在的土地價值也是非常的昂貴。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土地資源依然是有限的。自古以來中國人大多都是以土葬的方式,置辦白事。
  • 農村統一設計建設住宅真的來了?有這四大好處,農民卻說不願意
    農村統一設計建設住宅真的來了?有這四大好處,農民卻說不願意在農村的朋友也都能看到,在新農村建設的腳步加快之後,農村真的煥發出了全新的面貌。另外今年在很多農村已經開始試點了"合村並居"項目,也就是說在未來農村會往集聚地發展。這個項目的提出也是為了幫助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藍圖",如果達成那麼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將被縮小很多。那麼在"合村並居"項目中對於農村統一設計建設住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它對於我們新農村的建設來說有以下的四大好處。
  • 以前農民嚮往城市生活,現在城裡人羨慕農村生活,為什麼顛倒了?想不到
    農民嚮往城市生活,城市人羨慕農村生活,其實不難理解,各個人看待事物角度不一祥,在滿足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有著自己追求的環境和方式的時候,就覺得好。 農民嚮往城市生活是因為城市有著農村無法比擬的環境和設施,在城市可以享受到各種便利,還有就是處在城市各種機會都有。
  • 農民依然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習慣
    在我的老家,農民依然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習慣。這也是一種傳承,一種農民世世代代辛勤勞動的傳承。「租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依然是當下農民最好的寫照。不過,辛勤在田園裡勞作的不再是以往農村的精壯勞動力,而是以中老年人為主了。目前農村的現狀就是,中老年人為主體,加上部分農村留守兒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依然靠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刨食」。農村人口雖然所剩無幾,但他們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土地荒蕪。在我的老家,除了幾戶舉家外遷,其餘人家基本戶戶都有老人留守著自己的家。
  • 有人說最勤勞的人是農民,最窮的人也是農民,對此你怎麼看?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是佔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群體。即使現在有3億多的農民外出打工,仍然還有一大部分生活在農村地區。而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的老人、孩子和婦女。
  • 「村村通」新的改變,農村生活更安逸?聽聽農民怎麼說
    聽聽農民怎麼說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和改變,近年來農村人的生活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大家的生活變好了,出行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地區都從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農民出行越來越方便。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針對農村發展也有著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並在農村實施了「村村通」,如今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人的生活品質,讓農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接下來還將對農村實行「公交」村村通。
  • 這些在農村稀鬆平常的事,卻讓專家摸不著頭腦,農民:生活所迫!
    隨著農村近些年的發展,現在的農村也是大變樣,但是農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難了起來,很多原本應該安詳晚年的農村老人,還依然是在埋頭苦幹。今天虎哥就來說一下,這些在農村稀鬆平常的事,卻讓專家摸不著頭腦,很多的農民表示,這都是生活所迫啊!
  • 茶油能賣80元左右,為什麼農民朋友仍然不願意種油茶樹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用品的質量品質追求也越來越高,在飲食上更是追求健康綠色的食材,這時候茶油又成了人們的新寵。茶油是油茶樹上結的油茶籽曬乾後壓榨出來的,油茶籽含油量在30%左右。既然茶油這麼好,又能賣出好價錢,為什麼農民朋友仍然不願意去種植油茶樹呢?第一, 油茶樹苗成活率不高,因為種植油茶樹的地方多為高山,環境比較惡劣,致使樹苗成活率比較低,使得部分農民失去繼續種植的積極性。
  • 農民老了可領生活保證金,但土地得統一收歸國有,你願意嗎?
    這些年,農民朋友對於養老金的呼聲越來越高了,畢竟很多農民是沒有城裡人退休後那種待遇的,還要面對兒女結婚時的高額消費,老年生活能不能享福也開始堪憂,畢竟誰也不想打一輩子工,辛勞一輩子。所以有人就此提出了一個自己的想法:農民老了可以領生活保證金,但是土地得統一收歸國有,你願意嗎?這一建議支持派的農民朋友表示:有4大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