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是消費者生活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餐飲的需求和標準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以健康的食材、無微不至的服務理念正在改變中式快餐行業。藉此機會,不少中國餐飲企業也迅速調整戰略,以消費者的需求和標準重新定義「好快餐」定義,從而湧現出了以老鄉雞為代表的優秀中式快餐企業。
進駐上海 吹響全國擴張、圈地開店號角
據中烹協最新數據,2018 年,中國餐飲產業收入突破 4.2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餐飲市場。餐飲消費作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主力軍,可以預計2019年中國餐飲收入將超過4.6萬億元,而中式快餐在其中佔據重要的市場地位。
近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18年度中國快餐70強榜單」顯示,在全國擁有800家直營店的老鄉雞成功登榜,與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國際知名快餐品牌同時進入快餐四強,並位於中式快餐排名第一。
此外,歐睿發布最新數據也顯示,老鄉雞全國直營店面數量在中式快餐行業中排名第一。
10月16日,老鄉雞公開宣布全國戰略,正式進駐上海,未來將基於長三角,從華東地區向中部地區、京津冀地區、珠三角地區逐步發展,預計三年內餐廳數量突破1500家,老鄉雞創始人、董事長束從軒透露,目前老鄉雞已有部分門店年營業額已超過千萬,預計2023年在全國將擴展至1500家直營店。至此,老鄉雞吹響了全國擴張、圈地開店的號角。
對於上海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劃,束從軒表示:「不能說一定要開多少家店,但希望藉助上海向整個華東市場布局。」
重新定義中式快餐標準,覆蓋高頻次消費群體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李亞光表示,從老鄉雞16年發快速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到中式快餐未來發展的重大變化:首先是滿足消費者的從「吃飽「到「吃好」的需求,真正做到營養衛生、健康快捷,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的、有幸福感的餐餘;其次,要敢於創新、擁抱網際網路、提升智能化,把快餐經濟插上數位化的翅膀;第三,中式快餐要健全供應鏈、加快品牌升級,讓中國餐飲品牌真正成為中國力量。
據了解,老鄉雞是以土雞養殖起家,從養殖業「跨界」做起了餐飲,自2003年創立以來一直堅持走中餐路線,180天土雞+農夫山泉+21道程序燉製一碗鮮美的肥西老母雞湯,是老鄉雞產品最大的特色。截止到目前已經擁有800多家門店。
老鄉雞總經理束小龍重點介紹了老鄉雞正在升級的餐飲營運標準化系統、以及第五代店。談及老鄉雞的成功之道,束小龍認為有兩點,一是老鄉雞非常注重顧客體驗,無論是產品、環境還是服務,顧客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另外,老鄉雞較早就將數位化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來,利用大數據更精準地捕獲顧客需求,能令企業去做更多精準化的運營動作。
為了實現產品標準化,給消費者最佳的用餐體驗,15年來老鄉雞始終堅持直營,致力於打造每個中國人的家庭廚房。
束小龍還表示,老鄉雞和中式快餐比較而言,無論是餐飲標準和針對的人群均有所不同。對於中式快餐業來說,目標是覆蓋流動人群,店面均開在機場、火車站等流動人群密集的地區,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餐飲標準,消費者的消費頻次較低,所以對餐飲要求比較低;而老鄉雞則瞄準的是消費頻次較高的小區周邊和回頭客,老鄉雞更想做的是成為中國人的家庭廚房。此外,針對這一客群,老鄉雞在每個月均會上新款菜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資料顯示,2018年對於老鄉雞快速擴張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2018年1月,佳華資本投資2億元完成了對老鄉雞的股權投資;2018年7月,老鄉雞完成了對武漢永和的收購。一年內老鄉雞的門店數從年初400家直營店快速擴張至800家店,這一成果與公司引入佳華資本和收購武漢永和是密不可分的。
三年新增700家門店挑戰不小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透露,目前老鄉雞已有部分門店年營業額已超過千萬,預計2023年在全國將擴展至1500家直營店,五年內實現100億元的銷售規模。
按照束從軒的這一規劃,如果老鄉雞順利完成3年內門店擴張至1500家,那麼在現有800家直營店的基礎上,未來3年需要新增門店700家,平均每年要新增234家門店。
顯然,這對於一個地方餐飲企業來說挑戰不小。
不過,在老鄉雞的投資人、加華資本合伙人蘇文俊看來,依靠目前老鄉雞全產業鏈的運營能力、門店與產品的標準化能力,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此外,束小龍透露,「目前上海門店的食材均來自公司總部,靠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隨著上海門店業務的不斷成熟,公司也將計劃在上海附近籌備第二家中央廚房,用於為更大規模的門店供給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