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彩頭成為晉江創業新典範 小樣乳酸菌潛力無限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好彩頭以其高速高產的產品研發能力、強勢的全國擴張能力,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營銷手法,不斷銳進,創造著屬於晉江新生代的創業新典範。
究竟是什麼力量推動著好彩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好彩頭創始人、好彩頭食品董事局主席陳忠實就這一問題,首次全方位對外暢談黑馬的成長之道。
在傳統中做「破壞性」創新
與一些同城企業多品類同時發力但不求第一的市場戰略不同,好彩頭的市場戰略是敢於瞄準某一品類就發力,通過「破壞性」的自主創新能力,精準地切割出新藍海,從而引領消費趨勢,打造出一個個食品細分品類的NO1。
陳忠實解釋,當時,我們分析了競爭對手的市場現狀,它們同時做很多產品,乳酸菌只是其中一項,還不是最主要的品項。但正是有這些巨頭20年的市場培育,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產品對腸道好,是健康飲料。
好彩頭與德國知名食品研究機構D&F公司達成深入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高端研發團隊,不斷升級產品技術,創新產品。小樣小乳酸採用6種乳酸菌發酵,引進全球領先的丹麥丹尼斯菌種技術,完美體現好彩頭創新實力與全球領先技術的合作。
產品開發上大有研究
差異化創新適合好彩頭這種成長型企業。所以,在每一個產品上好彩頭都是非常有個性的。陳忠實稱之為「破壞性」的創新,重視彰顯獨特的品牌調性。比如消費者一想到「小樣」,就能聯想到好彩頭產品獨有的「酸甜口味」。小樣酸Q糖一年能賣幾個億,好彩頭這條路走對了。在中國,一顆糖果能夠賣幾個億的,掰掰手指都能夠數出來。
糖果、糕點這兩塊是好彩頭的基礎,每年單就這兩個品類還有50%的增長,今年才剛做飲料,就已經跟兩個老品項三分天下了。
「高舉高打」造牌
和其他在國內市場表現卓越的晉江企業一樣,好彩頭在品牌運營方面也是高舉高打,既具備膽略,又有獨特策略。在市場營銷、品牌傳播方面,好彩頭每次出手必是大手筆,聚焦於《中國好聲音》、《爸爸回來了》等真人秀的電視節目。不過陳忠實強調,在碎片化時代,營銷必須精準,不能再盲目轟炸,「我們一直致力於深度打造好彩頭式的全網立體傳播,全面立足"內容為王,多屏聯動"的傳播方式。」
《爸爸回來了》的冠名費就高達3000萬元,未來幾年還將投入數億的廣告費。然而這種高舉高打,跟晉江系傳統的代言+央視廣告轟炸的燒錢造牌模式,有所不同。
好彩頭品牌調性很有個性,主打年輕時尚族群。所有廣告投入基本是吻合品牌調性的內容植入,比如冠名《爸爸回來了》、《小樣向前衝》、《中國好聲音》,未來還計劃和江蘇衛視合力打造一檔新節目,就叫:我是小樣。還會拍一部100集網絡劇,劇名就叫:我是小樣。
在廣告上,好彩頭始終採用內容植入式,只有注重跟消費者情感互動,才能真正產生影響,觸發購買慾,如果只是單純廣告轟炸,是產生不了多少銷售的。
戰略股東帶來更高起點
好彩頭能有強勁的發展動力,另一主因是匯聚了很多實力股東,有的已經擁有了上市企業,他們帶給好彩頭一個更高的起點和更廣闊的視野,成為資源整合的典範。
陳忠實表示:股東雖然多,但目前只有利郎三個高層作為董事會執行董事,參與一些重要決策討論,其他股東就沒有參與了,平時都全權交給我們整個運營團隊經營。這些股東都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都明白在一家高速發展的企業中,如果有太多約束,會影響公司的發展節奏。
同時,我們的發展主線一直都沒有改變過。特別是我們公司所有產品開發都是我親自負責,包括包裝、口味、定位、品牌,至今公司的市場部總監還是我自己在兼任。
好彩頭有兩大目標:第一到2016年、2017年要完成百億企業的目標,成為國內一線食品企業;第二是爭取在香港上市。現在很多投資者都很看好好彩頭,陳忠實還透露目前正在跟紅杉資本高層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