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下歷史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導學案

2021-02-13 初中歷史

【學習目標】

1.了解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幕府統治與鎖國政策。

2.知道倒幕運動。

3.識記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4.正確評價日本明治維新。

【學習重點】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作用。

【學習難點】理解倒幕運動的原因

【預習提綱】

一.德川幕府與鎖國時代

1.19世紀中期,日本處於哪個幕府統治之下?這一時期日本的政治有什麼特點?

德川幕府  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2.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推行什麼政策?這一政策帶來的危害?

鎖國政策  只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

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3.幕府統治時期日本為什麼會出現民族危機?

1853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不久,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治發生動搖。

二.「倒幕運動」

1.為什麼日本會發生倒幕運動?

開港通商後,日本經濟受到很大衝擊,許多手工工場破產。當時,日本的黃金價格低於世界市場的黃金價格,外國人用白銀套購黃金,造成日本大量黃金外流,引起市場混亂,物價飛漲。農民、城市貧民和下級武士的處境不斷惡化。

面對民族和社會危機,德川幕府束手無策,成為各個階層唾棄的對象。

2.倒幕運動的中堅力量是哪些人?

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

3.倒幕運動的具體情況怎樣?

(1)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裝在京都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支持睦仁天皇親政,強令幕府將軍「辭官納地」。

(2)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撲,結束了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遷到東京。

三.明治維新

1、明治維新開始在何時?

1868年

2.明治維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實現中央集權。

②軍事方面: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忠君、服從、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經濟方面: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的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④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維新的性質:

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明治維新有哪些影響?

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於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5.明治維新的不足: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餘,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它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思考探究】

1.日本明治維新的原因

幕府的腐朽統治,使日本社會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

內憂外患使日本的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2.明治維新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1)積極作用: 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了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2)消積影響: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大理封建殘餘,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成為後來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社會基礎。

3、中國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成敗的原因

(1)社會背景:

日本方面:

①人民反抗持續而猛烈;

②新興的階級力量相對較強(武裝倒幕);

③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較大分化。

中國方面:

①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很不充分;

②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列強勾結,封建勢力比較強大。  

(2)領導力量:

①日本,中下級武士擁有較大武裝力量,通過武裝倒幕使天皇掌握實權,改革的阻力相對薄弱。

②中國,改良派不能發動群眾,寄希望於毫無實權的皇帝,雖然頒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詔書,但根本無法實施。  

(3)國際環境:

①日本,明治維新期間,世界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爭奪殖民地高潮還未形成。西方列強正加緊侵略中國,客觀上也為日本發展資本主義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

②中國,維新變法期間,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迫切需要開拓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市場,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樣的背景下變法圖強,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不容。

4、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

(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

(2)性質相同:都是由最高統治者自上而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措施雷同:都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採取了重大措施;

(4)作用相同:都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不同點:

戊戌變法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以失敗而告終,中國仍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資本主義已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明治維新(資本主義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獲得成功,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強大起來。

【知識小結】

1.19世紀中期,日本的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

2.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3.美國強迫日本籤訂不平等條約,幕府統治動搖。

4.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嚴重時,德川幕府束手無策,成為各個階層唾棄的對象。

5.1868年倒幕派支持睦仁天皇親政,此後以武力結束了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

6.1868年起,明治政府開始實行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史稱「明治維新」。

7.主要措施: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生活

8.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9.19世紀中期,統治日本的是:德川幕府

10.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實行的政策是:鎖國政策

11.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國家是:美國

12.倒幕派發動政變,支持哪個天皇親政? 睦仁天皇

13.幕府統治結束在何時?1868年

14.1869年,日本首都遷到: 東京

15.日本明治維新開始的時間是:1868年

16.使日本迅速走了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明治維新

17.與日本類似,通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是: 俄國

往期精彩分享: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3課 美國內戰》導學案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2課 俄國的改革》導學案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導學案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7課思維導圖》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資本主義的擴展》知識提綱

相關焦點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知識梳理
    4,評價 一戰後的世界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是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結果。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矛盾,使世界處於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材料中的「和約」是指(   )2.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籤訂了個公約又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2、  時間:1914—19183、導火線:塞拉耶佛事件(1914.6)4、開始標誌:1914年7月底,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4.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使國際力量對比趨於平衡。13、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為?(提示:從刺殺目的、手段性質、刺殺後果三方面來評價) 其行為的目的是愛國,但其手段是恐怖行為,而帶來的後果是世界災難性的。14、有人說,如果沒有普林西普的行為的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可以避免。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3課《羅斯福新政》
    4、經濟大危機特點:材料1:從金融業迅速波及到幾乎所有部門;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所有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英國實施國家幹預政策……二戰後,法國加大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力度……1949年,德國總理阿登納……建立介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社會市場經濟」……(4)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創了國家幹預經濟的新模式。「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
  • 重點:九下歷史《兩次世界大戰比較》
    (3)新式武器出現客觀上推進了科技的發展 (4)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帝國主義列強調整對世界的統治秩序,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蘇俄二戰:(1)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給交戰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造成重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力傷亡。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1課 古代日本》
    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從事農業的稱「田部」,從事海洋捕撈的稱「海部」。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於奴隸。 【實現重大轉變】(3)大化改新給日本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國的影響,請你列舉一例。 【探究感悟收穫】(4)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有限,資源匱乏,但日本為世界現今第三經濟大國。從今天學習古代日本這段歷史中,你有何啟示?
  •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9課《秦統一中國》
    1.通過分析春秋和戰國形勢圖及相關史料,了解秦統一全國的條件;2.通過《秦滅六國形勢圖》和《秦朝疆域圖》,了解秦統一六國的史實;3.通過分析秦王嬴政面臨的統治難題,了解秦採取鞏固統治措施的原因,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知道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內容;4.通過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認識這一制度對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性。秦的統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 部編版:九下歷史《全冊複習提綱,超詳細》
    ①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②通過民族解放戰爭,(推翻殖民統治)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美國獨立戰爭③通過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逐步廢除舊制度)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第3課  美國南北戰爭
  • 九年級下冊歷史第四課《日本明治維新》同步練習
    第4課 日本明治維新 同步測試卷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課 古代埃及》
    3、古埃及歷史發展歷程:(1)公元前3500年,出現幾十個個奴隸制小國(2)公元前3000年,國王美尼斯統一國家(世界上最早),定都孟斐斯(3)公元前15世紀,國力強盛地,跨亞非的軍事大帝國,埃及帝國的完成者:圖特摩斯三世(4)公元前6世紀  被西亞的波斯滅亡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模擬試卷》
    下列明治維新措施中不屬於日本人對「西方文明」感興趣的是A.引進歐美先進技術B.鼓勵發展近代工業C.實行「文明開化」D.實行天皇制6.1863年10月,美國聯邦軍共組建了58個黑人軍團,黑人士兵達37482人,成為一支英勇頑強的戰鬥力量。這是因為聯邦政府發布了A.
  • 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4、秦二世的殘暴統治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公子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3、起義方式:農民揭竿而起4、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5、經過:陳勝稱王,在陳建立「張楚」政權,向西進攻,直逼鹹陽。結果起義失敗。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9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背誦提綱
    ▲4.開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5.發展: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維護資產階級利益。9.歷史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測試卷(2)》
    西歐和日本  D. 東歐17.  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飢餓已不復存在。當時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成立歐洲共同體  B. 成立歐洲聯盟C. 推行馬歇爾計劃  D.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2、初步學會從課本圖片,觀察地圖,材料閱讀中,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3、初步學習從歷史文獻中發現歷史信息的方法。4、羅馬文明是希臘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他們都屬於海洋文明。分析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5、羅馬的輝煌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羅馬帝國的危機實質是奴隸制危機。
  • 部編版:七下歷史第11課《元朝的統治》導學案
    3.理解元朝在促進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鞏固和民族交融方面的歷史貢獻。重點:行省制度的內容、元朝管轄西藏和臺灣的措施難點:元朝的歷史貢獻【新課探知】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           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
  • 2019部編版:七下歷史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
    2019年中考歷史核心素養特訓卷  30元一套,共16份2.最新部編人教版七上下、八上下、九上下道法、4、有人認為嶽飛是著名的抗金將領,而有人認為他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種觀點?請說出你所持觀點的理由。嶽飛是抗金將領,而不是民族英雄。因為民族英雄是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同外國侵略者進行鬥爭,而嶽飛抗金鬥爭是我國境內民族之間的戰爭,南宋與金之間的戰爭,是兄弟之間的戰爭。嶽飛可以稱得上是抗金英雄。5、如何評價嶽飛?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15課《北伐戰爭》知識點+練習
    4、1924年5月,黃埔軍校在廣州黃埔成立,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2、開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並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3、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正式宣布與共產黨決裂。國民革命宣告失敗。4、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3單元《封建時代的歐洲》考點歸納
    8課《西歐莊園》微課點擊查看☞:九上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點擊查看☞:九上第11課《古代日本》微課【微課】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名師微課視頻部編版:九上歷史《課本問題參考答案》>部編版:九上歷史《全冊人物掃描》,常考的全有!
  • 世界歷史潮流中的明治維新
    ,其結局值得深思;對於中國而言,明治維新乃至日本近代以來的歷史,足資借鑑,常看常新。[4]這句話的意思顯而易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今日本尚處於非正常的狀態。可以說,戰後日本的美國化成功不成功,尚難判斷;只有其通過自主性的思考和努力,將美國的一些制度、文化很好地與自身的傳統結合,並使之紮下根來,日本戰後的歷史進程才能夠告一段落。道德評判的來臨2018年,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日本對明治維新的反思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