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知識梳理

2021-02-13 初中歷史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制裁,是帝國主義國家相互妥協的產物,反映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是對外侵略擴張,剝削和奴役弱小國家。

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都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都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損害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凡爾賽條約》無視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給日本,這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引發了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最終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華盛頓會議籤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機會均等」原則,實際上使中國重新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在根本目的上與巴黎和會是一致的,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和發展,它解決了巴黎和會沒有解決的一些問題,調整了列強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同巴黎和會一樣,都是一次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4,評價 一戰後的世界新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是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結果。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矛盾,使世界處於相對穩定時期(1924—1929)。但由於條約對戰敗國的掠奪性懲罰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國走上法西斯道路,引發了二戰);由於分贓不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戰勝國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任意宰割也引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激化殖民地人民與殖民者之間矛盾;巴黎和會的反蘇性質,加劇了協約國與蘇俄(聯)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都是無法靠這個體系下的所謂新秩序加以解決的,所以這一體系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5、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是什麼?這一體系為何不能長期持續下去?(2)體系中隱含著許多矛盾:對戰敗國的掠奪,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分贓不均,加劇了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瓦解。5,通過對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了解,你是如何認識「弱國無外交」這句話的?(1)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之一,巴黎和會卻無視中國的合法權益,把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利交給日本。(2)中國是華盛頓會議的當事國,卻被迫在向各帝國主義國家開放門戶的《九國公約》上簽字,使中國再次陷入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境地。(3)因此,帝國主義列強強行的外交政策是實力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在外交上沒有獨立權。1.「和約在德國引起的深刻不滿,一開始便暴露了這個和約的脆弱性,這種不滿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對希特勒的崛起發揮了作用。」材料中的「和約」是指(   )2.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籤訂了個公約又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公約」指的是(   )材料一:條約的主要內容包括:重劃德國疆界;禁止德國擁有空軍;德國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材料二: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1)寫出材料一中「條約」的籤訂雙方。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在那一區域?(2)寫出材料二中條約籤訂的背景。為什麼說條約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只是做表面文章?(3)根據材料和問題,指出「條約」和「公約」的共同點。(2)華盛頓會議召開。因為列強對中國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權、關稅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義要求都予以拒絕。

往期精彩分享:

九下歷史第9課《列寧與十月革命》,常考點匯總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15課思維導圖》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學案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7課《近代科學與文化》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7課 近代科學與文化》導學案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全冊複習提綱(一)》

2018部編版:九下歷史《第一、二單元檢測卷》

相關焦點

  • 教案|人教版歷史九下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知道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歷史要素;了解《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掌握第一次大戰後所形成的國際新秩序。二、過程與方法:圍繞「巴黎和會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會議」「《凡爾賽條約》是否真的是為了締造民主的和約」「《九國公約》是否真正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等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歷史問題。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10、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於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引起的,大戰是在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和德奧組成的同盟國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之間進行的(義大利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因此,這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3課《羅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崩潰,一場空前的經濟大危機迅速席捲了美國以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隻「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時得以發揮。
  • 重點:九下歷史《兩次世界大戰比較》
    該會議上簽署的《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準備了條件,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霸,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一戰中爆發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二戰:(1)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為二戰作出了巨大的民族貢獻,也作出巨大的民族犧牲(2)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3)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導學案
    2.明治維新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1)積極作用: 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了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知識小結】1.19世紀中期,日本的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2.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3.美國強迫日本籤訂不平等條約,幕府統治動搖。4.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嚴重時,德川幕府束手無策,成為各個階層唾棄的對象。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測試卷(2)》
    實行新經濟政策3.1922年,某條約規定:「為使中國之門戶開放,或各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更為有效起見,締約各國,除中國外,協定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取……一般優越權利」。該條約是(   )A. 《九國公約》 B. 《凡爾賽和約》     C. 《辛丑條約》  D.
  • 部編版:九下歷史《全冊複習提綱,超詳細》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和約)一、巴黎和會(1)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年1月,在巴黎召開。:美日中等九國,主導會議的是美國(4)中心議題:中國問題2、《九國公約》:(1)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模擬試卷》
    「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世界歷史新局面」的歷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新中國成立D.古巴革命11.列寧曾經評論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 部編版:七上歷史第9課《秦統一中國》
    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 初中歷史考點:近現代國際關係
    近年來,作為政治、歷史學科的重要熱門考點,五四運動相關主題具有綜合性強、命題角度多元的特點。今天螺螄君就跟大家探討五四運動深刻的時代背景,梳理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線索。【材料題命題特點】由於此類主題線索性較強,題型設置往往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 徵文|第3課 華盛頓會議(8月1日)
    第3課  為了永恆的利益             2、比較華盛頓體系和凡爾賽體系,揭示它們的實質與局限。   3、充分認識召開華盛頓會議是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矛盾的激化,是以犧牲中國等弱小國家的利益來緩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預習案】通過思考下列問題,完成第三課的「基礎知識梳理」。
  • 2018部編版:七上歷史《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2、影響:秦朝的暴政使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3、焚書坑儒:6、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7、劉邦、項羽起義
  • 人教版:八上歷史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火燒圓明園④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籤訂《北京條約》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先後強迫清政府分別籤訂《北京條約》,主要內容如下: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END--往期精彩分享:部編版:八上歷史《開學第一課》部編版:八上歷史第2單元《問題思考、材料研讀、課後活動》參考答案部編版:八上第2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1課 古代日本》
    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從事農業的稱「田部」,從事海洋捕撈的稱「海部」。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於奴隸。10、武士團: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僕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係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11、武士奪權: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徵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於鎌倉。鎌倉幕府擁有獨立於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幕府統治時期。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課 古代埃及》
    統一的國家、複雜的社會矛盾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都要求強化國家統治機構和國王權力。依據: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劃分:把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收穫季,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歲末加5天宗教節日,一年就為365天。地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曆。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2、初步學會從課本圖片,觀察地圖,材料閱讀中,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3、初步學習從歷史文獻中發現歷史信息的方法。4、羅馬文明是希臘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他們都屬於海洋文明。分析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5、羅馬的輝煌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羅馬帝國的危機實質是奴隸制危機。
  • 2020年秋,部編版八年級歷史的變化,透露的信息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2020年秋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不看不知道,一看還不少。為什麼這樣調整,我想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本文只是從課題以及單元標題的變化來分析,我想大概有如下原因。變化一:第7課課題《抗擊八國聯軍》變為《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的籤訂》。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9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背誦提綱
    (2)主張: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碟機散愚昧的黑暗。
  • 2020年中考歷史:​《北京條約》籤訂160周年、《馬關條約》籤訂125周年
    」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但也促使中國人民探索挽救中國的道路《天津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戶(1)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使中國走上近代化探索之路(2)農民階級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