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歷史九下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2021-03-05 歷史教研聯盟


教育的乾貨與溫度

我們傾力奉獻

一、知識與能力:知道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歷史要素;了解《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掌握第一次大戰後所形成的國際新秩序。

二、過程與方法:圍繞「巴黎和會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會議」「《凡爾賽條約》是否真的是為了締造民主的和約」「《九國公約》是否真正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等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歷史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揭露帝國主義的掠奪性、侵略性和強權政治的本質;通過了解巴黎和會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國公約》的實質,認識「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


重點:《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難點: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實質以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法國:戰爭主戰場在法國,傷亡人數達438萬人,按人口損失來說是各國中最大的,戰爭期間的物資損失達2000億法郎,一向以高利貸著稱的法國負債纍纍,欠美國38億美元。英國:一戰中遭嚴重削弱,傷亡212萬人,軍費超80億英鎊,債務是戰前的10倍,其中欠美國就達44億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當實力。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美國在一戰中損失最小、獲利最多,四年中工業產值淨增380億美元(翻兩番),戰時戰後歐美欠美國100多億美元,美國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戰後最大的債權國,黃金儲備佔世界的40%以上,漸漸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1.閱讀圖一《巴黎和會的代表》和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介紹巴黎和會召開的概況。設問:巴黎和會召開於何時?圖一中「巴黎和會」的代表有哪些?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指的是誰?這次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什麼?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圖文漫畫,了解《凡爾賽條約》的主要內容。設問:這是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誌上的漫畫。漫畫中「五頭怪獸」指的是誰?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解釋漫畫的含義。提示:「五頭怪獸」指的是英、法、美、意、日。根據《凡爾賽條約》內容可知,此漫畫含義是把英、法、美、意、日五個國家比作一隻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諷刺了英、法、日等國瓜分了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3.指導學生閱讀《凡爾賽條約》的內容,逐條解讀,利用表格總結如下: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採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陸軍人數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4.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協約國還同其他戰敗國籤訂條約,認識凡爾賽體系確立的「新秩序」。歸納總結:協約國還分別與其他戰敗國籤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與《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影響: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5.引導學生閱讀圖文漫畫,了解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和實質。設問: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和漫畫,說說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和實質。提示:1919年1月,巴黎和會提出建立維護世界和平、制裁侵略的國際聯盟機構,其實權被英法所控制,它實際上是維護英法等列強稱霸的工具。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相關史料,了解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目的、議題等問題。提示:(1)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係,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然矛盾重重。(2)目的: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3)議題:討論遠東(主要是中國問題)和海軍軍備問題。(5)代表: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9個國家的代表。2.讀教材和漫畫資料,引導學生解讀《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其實質。設問:「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出自哪一條約的規定?這一規定是為了維護中國的權益嗎?歸納總結:《九國公約》的實質: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的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1.引導學生閱讀史料,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評價凡爾賽體系的作用。材料一:列寧評說:「《凡爾賽條約》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靠《凡爾賽條約》來維持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材料二:法國元帥福熙聽到《凡爾賽條約》籤字的消息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設問:結合上述材料,你怎樣看待列寧和福熙對「凡爾賽體系」的評價?提示:列寧和福熙揭示了「凡爾賽體系」的實質,他們的認識和評價是正確的。因為依靠《凡爾賽條約》所建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極不穩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2.引導學生閱讀史料,結合《九國公約》內容,評價《九國公約》和華盛頓體系的作用。材料展示:毛澤東說:「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提示:毛澤東這句話非常精準地揭示了《九國公約》的實質。《九國公約》表面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但它實際上打擊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它使美國的侵華勢力不斷膨脹,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因而建立其上的華盛頓體系不可能長期存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改變世界基本格局,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它無法消除戰勝國同戰勝國之間、戰勝國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因而這一體系無法長期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打破了舊的國際關係體系。戰後,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及其所籤訂的一系列條約,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西亞、非洲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關係,形成了戰後帝國主義統治世界的新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是一個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但它極不穩固,充滿了各種矛盾,而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體系的崩潰。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

相關焦點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知識梳理
    華盛頓會議籤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機會均等」原則,實際上使中國重新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在根本目的上與巴黎和會是一致的,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和發展,它解決了巴黎和會沒有解決的一些問題,調整了列強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
  • 重點:九下歷史《兩次世界大戰比較》
    該會議上簽署的《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準備了條件,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霸,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一戰中爆發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二戰:(1)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為二戰作出了巨大的民族貢獻,也作出巨大的民族犧牲(2)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3)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常考點匯總
    10、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於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引起的,大戰是在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和德奧組成的同盟國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之間進行的(義大利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因此,這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13課《羅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崩潰,一場空前的經濟大危機迅速席捲了美國以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隻「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時得以發揮。
  • 部編版:九下歷史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導學案
    ④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明治維新的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4.明治維新有哪些影響?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2.明治維新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1)積極作用: 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了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 部編版:九下歷史《全冊複習提綱,超詳細》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和約)一、巴黎和會(1)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年1月,在巴黎召開。2、《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1)籤訂:1919年6月,協約國與德國籤訂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⑵主要內容:①領土: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還法國開採。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測試卷(2)》
    實行新經濟政策3.1922年,某條約規定:「為使中國之門戶開放,或各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更為有效起見,締約各國,除中國外,協定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取……一般優越權利」。該條約是(   )A. 《九國公約》 B. 《凡爾賽和約》     C. 《辛丑條約》  D.
  • 部編版:九下歷史《期末模擬試卷》
    「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世界歷史新局面」的歷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新中國成立D.古巴革命11.列寧曾經評論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
  • 人教版:八上歷史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火燒圓明園④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籤訂《北京條約》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先後強迫清政府分別籤訂《北京條約》,主要內容如下: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同學們學習了 「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後,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
  • 2020年中考歷史:​《北京條約》籤訂160周年、《馬關條約》籤訂125周年
    」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但也促使中國人民探索挽救中國的道路《天津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戶(1)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使中國走上近代化探索之路(2)農民階級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 徵文|第3課 華盛頓會議(8月1日)
    第3課  為了永恆的利益             2、比較華盛頓體系和凡爾賽體系,揭示它們的實質與局限。   3、充分認識召開華盛頓會議是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矛盾的激化,是以犧牲中國等弱小國家的利益來緩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預習案】通過思考下列問題,完成第三課的「基礎知識梳理」。
  • 高中歷史人教版教案|課件|試題|試卷.高一到高三必修選修全套(word和ppt格式,可編輯可列印)
    高中歷史人教版高一到高三必修+選修全套---高中人教版歷史必修1 高中人教版歷史必修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1-5課知識點歸納整理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一、知識結構:1、時間: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3、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擴大侵略權益4、主要罪行: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⑵俄國侵佔我國大片領土。
  • 初中歷史考點:近現代國際關係
    近年來,作為政治、歷史學科的重要熱門考點,五四運動相關主題具有綜合性強、命題角度多元的特點。今天螺螄君就跟大家探討五四運動深刻的時代背景,梳理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線索。【材料題命題特點】由於此類主題線索性較強,題型設置往往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複習綱要(2021)
    四、歷史意義1、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2、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一、《凡爾賽條約》1、巴黎和會
  • 人教版高三歷史教案:科技的創新與人類社會的進步
    印刷術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西傳到埃及和歐洲。歐洲人使用活字印刷比中國晚了400年左右。印刷術的發明有利於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印刷術連同造紙術對歐洲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起了關鍵性作用,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以及歐洲社會的進步與世界文明的發展。
  • 【教案】部編歷史九下第13課《羅斯福新政》
    認識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歷史作用;通過對羅斯福的評價,培養學生辯證的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有關內容,了解經濟危機的時代背景,知道經濟危機的原因;根據經濟危機的特點,展示適當資料、圖片,了解危機的危害及影響,認識到羅斯福新政所處的嚴峻形勢;探討羅斯福新政的特點、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觀地評價羅斯福新政。
  •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高中歷史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而且還非常的分散,導致各位同學在複習時會非常的麻煩,雖然各位同學在上課時會有筆記,但是有可能因為記錄的原因導致用筆記複習也是非常複雜的,現在小編將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同學。
  • 一年級人教版英語教案三-Leo老師
    在工作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年級人教版英語教案這樣的問題。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恬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因此,面對一年級人教版英語教案我們應該有努力探索的精神。不要害怕學習,知識沒有重量,它是你隨時可以獲取的又隨時可以攜帶的寶庫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
  • 初中英語教案人教版二-Leo老師
    在工作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案這樣的問題。因此,面對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案我們應該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對於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案我們一定要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