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乾貨與溫度
我們傾力奉獻
一、知識與能力:知道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歷史要素;了解《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掌握第一次大戰後所形成的國際新秩序。
二、過程與方法:圍繞「巴黎和會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會議」「《凡爾賽條約》是否真的是為了締造民主的和約」「《九國公約》是否真正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等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歷史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揭露帝國主義的掠奪性、侵略性和強權政治的本質;通過了解巴黎和會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國公約》的實質,認識「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
重點:《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
難點: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實質以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法國:戰爭主戰場在法國,傷亡人數達438萬人,按人口損失來說是各國中最大的,戰爭期間的物資損失達2000億法郎,一向以高利貸著稱的法國負債纍纍,欠美國38億美元。英國:一戰中遭嚴重削弱,傷亡212萬人,軍費超80億英鎊,債務是戰前的10倍,其中欠美國就達44億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當實力。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美國在一戰中損失最小、獲利最多,四年中工業產值淨增380億美元(翻兩番),戰時戰後歐美欠美國100多億美元,美國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戰後最大的債權國,黃金儲備佔世界的40%以上,漸漸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1.閱讀圖一《巴黎和會的代表》和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介紹巴黎和會召開的概況。設問:巴黎和會召開於何時?圖一中「巴黎和會」的代表有哪些?圖二巴黎和會「三巨頭」指的是誰?這次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什麼?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圖文漫畫,了解《凡爾賽條約》的主要內容。設問:這是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誌上的漫畫。漫畫中「五頭怪獸」指的是誰?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解釋漫畫的含義。提示:「五頭怪獸」指的是英、法、美、意、日。根據《凡爾賽條約》內容可知,此漫畫含義是把英、法、美、意、日五個國家比作一隻五頭怪獸,它將德國踩在腳下,貪婪地將其內臟吞食殆盡。諷刺了英、法、日等國瓜分了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3.指導學生閱讀《凡爾賽條約》的內容,逐條解讀,利用表格總結如下:重劃德國疆界,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開採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德國擁有空軍,限制陸軍人數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體現了巴黎和會分贓的性質)4.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協約國還同其他戰敗國籤訂條約,認識凡爾賽體系確立的「新秩序」。歸納總結:協約國還分別與其他戰敗國籤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與《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影響: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5.引導學生閱讀圖文漫畫,了解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和實質。設問: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和漫畫,說說國際聯盟建立的目的和實質。提示:1919年1月,巴黎和會提出建立維護世界和平、制裁侵略的國際聯盟機構,其實權被英法所控制,它實際上是維護英法等列強稱霸的工具。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相關史料,了解華盛頓會議召開的背景、目的、議題等問題。提示:(1)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係,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仍然矛盾重重。(2)目的:為了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3)議題:討論遠東(主要是中國問題)和海軍軍備問題。(5)代表: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9個國家的代表。2.讀教材和漫畫資料,引導學生解讀《九國公約》的內容及其實質。設問:「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出自哪一條約的規定?這一規定是為了維護中國的權益嗎?歸納總結:《九國公約》的實質: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的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1.引導學生閱讀史料,結合《凡爾賽條約》內容,評價凡爾賽體系的作用。材料一:列寧評說:「《凡爾賽條約》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靠《凡爾賽條約》來維持的整個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材料二:法國元帥福熙聽到《凡爾賽條約》籤字的消息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設問:結合上述材料,你怎樣看待列寧和福熙對「凡爾賽體系」的評價?提示:列寧和福熙揭示了「凡爾賽體系」的實質,他們的認識和評價是正確的。因為依靠《凡爾賽條約》所建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極不穩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2.引導學生閱讀史料,結合《九國公約》內容,評價《九國公約》和華盛頓體系的作用。材料展示:毛澤東說:「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提示:毛澤東這句話非常精準地揭示了《九國公約》的實質。《九國公約》表面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但它實際上打擊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它使美國的侵華勢力不斷膨脹,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因而建立其上的華盛頓體系不可能長期存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改變世界基本格局,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它無法消除戰勝國同戰勝國之間、戰勝國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因而這一體系無法長期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帝國主義之間的實力對比,打破了舊的國際關係體系。戰後,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及其所籤訂的一系列條約,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西亞、非洲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關係,形成了戰後帝國主義統治世界的新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是一個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但它極不穩固,充滿了各種矛盾,而矛盾的發展必將導致體系的崩潰。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