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畫大師傅抱石還是「微雕達人」
今年是傅抱石先生誕辰110周年。昨天下午,「異域行旅——傅抱石東歐寫生專題展」在南京博物院開幕,共展出傅抱石1957年赴東歐寫生期間創作的34幅作品。開幕式現場,傅抱石同鄉摯友賀揚靈之女賀紹英將自己珍藏的一枚傅抱石印章捐贈給南博。
提到傅抱石,人們往往會想到名滿天下的「傅家山水」,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國畫大師剛出道時是以篆刻聞名。此次展覽特別呈現了一批傅抱石創作的篆刻印章,其中兩方印章更是以微雕技法分別刻下《離騷》、《洛神賦》全文,其篆刻功力可謂神乎其技。
傅抱石
從小習篆刻自號「印痴」
31歲赴日本辦展獲贊「篆刻神手」
傅抱石從小便與篆刻結緣,還自號「印痴」。他取法陳鴻壽、趙之謙,刀法爽利勁健,風格率真雅正。1935年5月,31歲的傅抱石在日本東京舉辦的書畫篆刻個展引發轟動,被譽為「篆刻神手」。南博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萬新華介紹說,傅抱石刻印主要是在20—30歲,此後他的創作重心逐漸轉移到繪畫方面,印章數量開始減少,但逢年過節依然會刻幾方年代印和天幹地支印。
賀紹英女士此次捐贈的印章,是上世紀30年代傅抱石為她的母親盧繼芳所刻。印章為凍石材質,印文內容為「盧繼芳」,邊款是「抱石為培心兄夫人制」。邊款中的「培心」,是賀紹英父親賀揚靈先生的字。
據賀女士介紹,她的父親賀揚靈與傅抱石是同鄉摯友,1926年前後兩人曾在江西南昌共事,上世紀30年代又先後去日本留學。1937年,賀揚靈就在使用傅抱石為他刻的圖章,而這枚「盧繼芳」印章也是傅抱石在這一時期為其夫人篆刻的。賀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80歲了,不可能永久保留這方印章,這次捐贈給南博收藏,既是紀念傅抱石先生與父母的友誼,同時也是為了緬懷自己的母親。
篆刻高手還有微雕絕活
印章四面刻下2600多字《離騷》
傅抱石不僅精於國畫、篆刻,還是位「微雕大師」。此次展出的印章裡有兩方「微雕閒章」,一方印文為「採芳洲兮杜若」,另一方是「造化小兒多事」。兩方印的邊款以微雕技法刻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單靠肉眼根本無從辨認,必須要拿著20倍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萬新華告訴記者,「採芳洲兮杜若」印章高4.4釐米,印面邊長2.2釐米,在這塊壽山石四面的方寸之間,傅抱石以行書刻下了屈原《離騷》的全文及序、跋,共計2600多字。另一方「造化小兒多事」印則在三面刻下了全文833字的《洛神賦》。據介紹,這兩方印章都是傅抱石當年在日本舉辦書畫篆刻展上的作品,除了《離騷》和《洛神賦》,其微雕作品還有《前出師表》、《楚辭·宋玉對楚王》、《歸去來辭》等。值得一提的是,傅抱石創作微雕作品不用放大鏡,完全憑意念和手感以刀代筆,放在20倍放大鏡下仔細觀賞,便可看出其刀筆細緻入微、字字精妙。
專家透露,傅抱石所刻的閒章印文也有很多講究。比如,「上古衣冠」,大都用在表現古人詩意的仕女畫、人物畫上;「代山川而言也」常用在山水畫上;「其命唯新」、「蹤跡大化」、「抱石得心之作」等印,多用在他比較滿意的畫作上;而這方微雕印上的「造化小兒」,則是出自《新唐書·杜審年傳》的典故,自稱「小兒」其實是傅抱石對自己的一種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