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好鄉村優質教育資源,鄉村也可以培養出優秀的農家子弟

2020-08-29 地球星視界

城市和鄉村現有教育資源的狀況

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常常有著這樣的一個習以為常的觀念。那就是城市裡面的教育資源遠比鄉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更加的豐富,更加的優質。城市裡有更多的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城市裡學校裡有比鄉村地區更多更好的教育設備;城市裡有更多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的;城市裡還有更多能夠為教育提供服務的相關機構,如科研院所,如各類的培訓機構。相對於城市,在鄉村地區就沒有那麼多的那麼優質的學校和相關的教育設備;沒有圖書館、博物館等相關的教育場所。確實鄉村地區現有的教育資源是比不上城市,但是在鄉村裡有些教育資源是比城市還要更加的豐富和優質的。

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

鄉村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

在鄉村地區其實也存在著許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的,只是缺乏挖掘這類教育資源並用於教育孩子的人才。那麼鄉村地區存在著哪些優質的教育資源呢?

宗祠依在,宗族文化依然在一代代傳承

隨著鄉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鄉村地區也不斷的掀起建設的熱潮,公路不斷的伸向鄉村的深處,村民的房屋不斷的拔地而起,現代文明不斷的影響著古老的鄉村地區。 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在農村地區發現現代文化與古代村落文化的和諧共存。我們依然能夠發現具有傳統色彩的鄉村建築被保留了下來——宗祠。宗祠是一個族群祭祀先祖、遙望先賢、商議宗族大事、也是教育後代的一個良好的場所。同時宗祠建築他也是古代建築文化的載體;也是古代優良傳統的載體;同時也是歷代先祖披荊斬棘、艱苦奮鬥不斷開創基業精神的載體。所以,宗祠建築在後代時,依然發揮著他不可磨滅的作用。

宗祠裡的家風家訓

鄉村地區的傳統技藝經久不衰

即使是在現代文明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在鄉村地區發現很多比較傳統的技藝,如鄉村地區最為普遍的,也是最為傳統的剪紙。我們能夠從不同的鄉村地區不同的剪紙形狀中,看出他們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反應著根植於鄉村居民內心深處的文化心理。除此之外還有如年畫、彩繡、核雕等這些承載著獨具特色技藝。當然在中國的廣大的鄉村地區含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他們都承載著悠悠的歷史文化。所以,在鄉村地區依然有著豐富的傳統技藝,作為我們的優質教育資源教育我們的孩子。

學習傳統的技藝

鄉村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是一本種類豐富內容全面的教科書

鄉村地區除了有傳統的宗族文化和古老建築、傳統的技藝這類在歷代鄉村人們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來的傳統文化之外,當然還有農村地區那一派山水風光。在這一派山水風光裡面面也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在鄉村地區可以開展很多跟教育有關的活動或者課題。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水的流向是從地勢高的地方流往地勢低的地方,也可以考察不同河段的河水對河床、河岸的侵蝕作用的區別;我們還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觀察山坡坡度的不同、植被的不同、降水強度的不同、土壤結構不同情況下的水土流失狀況,從而讓孩子對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還可以觀察河流與村莊的位置關係,引導孩子去分析河流對於鄉村居民生產生活和建築布局的影響等。當然除了這些,農村的自然環境裡還有很多蘊藏著豐富知識的地方,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挖掘。

孩子認真觀察大自然

鄉村地區的農業活動,也是教育的課堂

在鄉村地區的農業活動中也有很多能夠作為優質教育資源的地方,如從小雞的孵化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發展的過程,從事珍惜生命善待生命;還可以從農事安排來感受二十四節氣這種文化對農業的指導作用;還可以農業的發展狀況分析影響農業的發展有哪些因素等等。

農業活動本身就是一堂課

除了我所列舉的這些鄉村裡所列舉的優質教育資源外,還有很多如農村地區的傳統飲食及其習慣、農村地區傳統活動及其禮儀等等

最為鄉村地區的家長,如何挖掘蘊藏在鄉村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作為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孩子家長,如何挖掘好隱藏在農村地區的優質資源用於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1、 改變觀念,正確對待鄉村地區所蘊藏的優質教育資源

生活在鄉村裡的很多人,包括家長對於鄉村地區所擁有的一些傳統技藝、宗族文化及其蘊藏的建築文化等認為已經過時,學習這些東西對於孩子日後生活和工作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或者是孩子不願意學所以,家長也不進行潛移默化薰陶教育。都自己所擁有的精準技藝,覺得現在不能為生活創造財富,所以也不願意把自己所擁有的傳統技藝傳授給孩子,導致很多的傳統技藝失傳。其實,我們的教育包括我們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太過於功利。學習不一定就得為我們的生活創造財富,學習更多的是使自己不斷的完善,不斷的去了解新的事物。而且我們蘊藏在鄉村地區的很多教育資源都是十分的優質的。鄉村地區的家長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些這些資源教育孩子,孩子獲得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和記憶,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思考,從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挖掘農村優質教育資源

2、 增強家庭教育的觀念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教育不單單是老師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而農鄉村地區的很多家長並沒有樹立起家庭教育的觀念,或者家庭教育的觀念不是很強。其中的理由就是,自己也沒有讀到書,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我們要知道,教育不光光是傳授知識的一種活動,他可以是一種技藝的傳承,一種精神的薰陶。所以鄉村地區的家長的不會教,其實是一種藉口,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如果家長都不自信何來孩子的自信自強。

增強家庭教育觀念

3、 加強學習,增強自信,細心發現鄉村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家長,可能受教育水平低,教育能力不如專業教師那麼強,所以,家長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細心發現鄉村地區可以用於教育的優質資源教育自己的孩子。

鄉村政府及教育行政機構也應該重視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建設

加強學習

在城市裡有著眾多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及其相關的教育人員。我覺得在一些古老建築豐富且具有代表的鄉村地區、在有優秀傳統技藝的鄉村、在蘊藏著豐富自然方面的知識的鄉村地區可以建立教育基地,有專業的教育人員進行教育。一來可以彌補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二來還可以對家長進行相關的培訓,以增強家長的文化水平。

鄉村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需要做的是把它們挖掘出來,用於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以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增強孩子們的思辨能力,不斷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品質。

好了,謝謝大家的垂青,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獨到的看法,我更喜歡做一個拋磚引玉的人。

相關焦點

  • 優秀鄉村教師每人獎6萬,湖南師大啟動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
    7月6日,湖南師範大學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啟動儀式暨校友企業家聯盟年度大會在長沙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王柯敏,校黨委書記蔣洪新,校友企業家聯盟理事長王毅清出席儀式。活動現場正式啟動了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校友企業家代表進行捐贈,首期規模300多萬元。蔣洪新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為校友企業家代表頒發捐贈證書。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由湖南師範大學校友企業家聯盟發起並籌集資金,屬於湖南師範大學教育基金會下的專項基金。據悉。
  • 青陽新河鎮: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十裡崗村深入挖掘傳承傳統優秀地域文化,結合自身特色優勢,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情況、富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文化建設工作路線,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一、文化基礎平臺建設,集體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十裡崗村建有農家書屋、村級農民文化廣場等。
  • 美好學校 | 譚自雲校長: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鄉村小學校長是義務教育中重要力量,雖然他們面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難題,但是他們堅守在一線,通過創新為鄉村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 譚自云:讓鄉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地處湖南省茶陵縣的舲舫鄉中心小學是一所典型的鄉村小學:「留不住!」
  • 教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學校建設、布局要面對投入產出的問題,要搞清楚集中辦學的利弊得失,本著積極的態度解決寄宿學校教育的問題。一定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針對教學質量不好的問題,就要提高教育質量。如果寄宿生心理出了問題,就要配心理老師,而且要對寄宿學校教師給予補助。如果寄宿生活條件不夠好,就要想辦法提高寄宿生的生活條件,讓學生在這裡學習、生活得都很好。
  • 廣東「組團式」教育援藏初見成效 優質教育資源通鄉村
    過去援藏老師人少,好的教學經驗經常被淹沒了,現在可以更好地發揮幫帶作用。」林芝一中高三年級組長廖曉昌對「組團」的感受更加深刻。他是2018年來援藏的,為期一年,因為教學質量好,深受學生喜愛。「我當時帶的是高二,援藏結束後,學生們不讓走,就想著把他們帶完,就申請延了一年。」
  • 湖南師大設立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 300萬元啟動資金已注入
    嘉賓上臺一同啟動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紅網時刻7月8日訊(通訊員 盧映紅 記者 周丹)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希望,鄉村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突破口。7月6日下午,湖南師範大學舉行了楓葉鄉村教育振興基金啟動儀式暨校友企業家聯盟年度大會。校友企業家代表現場捐贈,為基金注入300餘萬元啟動資金。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王柯敏,湖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蔣洪新、副校長周俊武,校友企業家聯盟理事長王毅清等出席了活動。「鄉村教師是農村教育『活的靈魂』,是農村學生睜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教育鄉村》:展示鄉村教育的優秀案例
    河青新聞網訊 《教育鄉村》收錄了十個鄉村教育的優秀案例,以事實說話探討農村教育改革。《教育鄉村》封面 供圖/河北人民出版社如今的農村教育改革,不再是學校設施、教育資源、教師待遇等「硬體」問題,如何使農村教育不脫離農村生活,能夠在實踐中加以應用,以學生為中心才是核心所在
  • 寒門子弟為何很少考進北大清華?鄉村教育路在何方
    只有鳳毛麟角的少數高考生,能夠以寒門子弟的身份,考進北大清華。這是為何呢?不少人認為,原因在於城鄉差別:不是農村孩子不努力,只因為區域分數懸差太多。北京孩子6百多分,就可進入清華、北大。這樣的話,孩子放在城市受教育,和放在農村受教育,結果也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學費的制約,卻讓城鄉的差別,越來越大了。農村人想通過讀書找出路越來越困難了,教育商業化,已經堵死這條路。就算普通的院校,農村孩子想讀也不容易了,高昂的學費、生活費,有幾個農村家庭能承受得了的?目前的鄉村教育,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劣勢。
  • 俞敏洪:鄉村教育要想好起來,鄉村教師必須先好起來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鄉村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未來新東方做公益有兩條路徑,一是通過現代科技將優質內容輸送到鄉村;二是集中優質資源對鄉村教師進行培訓。「鄉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鄉村教師必須要先好起來。」俞敏洪說,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也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教師陪著孩子成長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 紮根鄉村教育,韶關100名優秀鄉村教師/校長受表彰
    據悉,為踐行韶關教育精神,促進農村學校教師資源均衡配置,鼓勵優秀教師紮根山區,提升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經過宣傳發動,逐級評選推薦,網絡公示,韶關市教育局審核確定,黃霞等80名同志被評為韶關市2020年優秀鄉村教師,胡香平等20名同志被評為韶關市2020年優秀鄉村校長。
  • 「中國教育報」濟南市歷城區巧解學區優質資源不足、鄉村教育管理...
    李新生:通過深入調研,我們梳理出了區域內教育問題清單,找出了教育資源配置最突出的問題,比如主城區義務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普通高中辦學水平低於社會期待。歷城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片區缺乏優質教育資源,重點項目落地及人才引進子女入學的後顧之憂沒能得到有效解決,鄉村教育管理不規範,街鎮教育辦的統籌作用發揮不夠等。
  • 永和東徵村:「景區+農家」美麗在鄉村
    永和東徵村:「景區+農家」美麗在鄉村永和縣閣底鄉依託紅軍東徵永和紀念館,將紅色基因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文化引領的鄉村振興之路,實現美麗鄉村與紅色文化的同頻共振。臨汾臺記者 李敏:這裡是臨汾,我現在是在永和縣閣底鄉東徵村的農家特色小院,在我身後,遊客們正在體驗縫香包,感受濃濃的傳統文化。
  • 為邊緣化的鄉村教育祈禱,為待遇低的鄉村教師祈福!都會好起來
    》,就鄉村教育的發展和鄉村教師的建設採取了新的舉措,尤其是要暢通城鄉一體配置渠道,重點引導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之前實施的鄉村教育振興計劃包括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貼,鄉村教師職稱評審傾斜等等讓鄉村教育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但由於城鎮化進程的強力推進以及優質資源城鎮化讓鄉村學校再次處於被邊緣化的困境。鄉村教師的不斷減少以及鄉村學生的不斷流失已成為如今鄉村教育快被邊緣化的真實寫照,已經到了非要重新重視不可的地步了。
  • 美麗鄉村要有「鄉村味道」
    鄉村建設不能捨本逐末,簡單照搬城市風格,盲目貪大求洋,而要彰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特色,最大限度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突出農家氣息,彰顯田園風光,讓農村成為廣大農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規劃是鄉村建設的指南,要通過科學規劃突出「鄉村特色」。第一位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充分尊重傳統習俗,充分尊重自然山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舒適宜居。
  • 堅守鄉村的女教師——記教育部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人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
    來源:運城新聞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永濟市蒲州中心校教師解潔榜上有名。據悉,我省僅有8名,解潔是我市唯一入選者。然而,她卻義無反顧地做出另一種抉擇:回到養育她的第二故鄉——永濟市,報考2011年永濟市鄉村教師招聘,並如願走上鄉村教師崗位。執教鄉村綻放青春的色彩解潔老師說:「我把教師這份職業,不僅僅看作一份工作,更多的視為我熱愛的事業,一旦走上講壇,我就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兢兢業業,認真為孩子們上好每一堂課。
  • VIPKID青少兒英語為鄉村孩子帶去優質的教育資源獲央視點讚
    VIPKID青少兒英語是近些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青少兒英語在線教育平臺,它把優質的北美外教與中國青少兒連接起來,讓孩子們在家中就可以接受得到優質的英語教育,而為了給鄉村孩子們帶去同樣優質的教育資源,VIPKID青少兒英語積極開展鄉村公益英語課堂,得到了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的好評。
  • 馬雲呼籲鄉村教育從有到優,要讓鄉村孩子享有城裡的優質教育
    未來的鄉村教育,我覺得不僅僅要「有」,還要更「好」。9月3日晚, 第二屆馬雲鄉村師範生啟航典禮線上舉行,馬雲通過視頻演講參會。馬雲表示, 要讓每個鄉村的孩子,都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公平地、有效地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 張增印:甘做鄉村教育「守望者」
    鄉村小學校長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力量,雖然他們面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難題,但他們堅守在一線,通過創新為鄉村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一輩子幹同一件事——教書育人,是張增印的人生軌跡。先後被授予「陝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優秀報告員」、延安市「王思明式教師」、洛川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陝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優秀校(園)長等多項殊榮。
  • 小獅子大勇敢 點亮鄉村教育未來
    然而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差等因素影響,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現象依然存在,他們需要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來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成長。基於這樣的思考,凱迪拉克品牌攜手網際網路教育領域的專業團隊,發起「小獅子計劃」助力鄉村教師公益項目,鼓勵鄉村教師積極參與「互+計劃美麗鄉村公益課程」和「青椒計劃」,通過學習、嘗試、應用、推廣網際網路公益教育模式,提升教學能力,勇敢改變自己。
  • 鄉村教育,路在何方?
    為了三年後出成績,每年的七、八月份,各縣市區都展開了「搶苗兒」大戰。只要發現優秀學生就想方設法的招到自己學校,掐尖考試、打電話,甚至開車到優秀學生家裡,給家長做工作,答應種種優惠承諾等,諸如免費、小寢室等優惠政策,甚至對一些特別優秀的學生,不但不收學費,還發放獎學金,藉此吸引優質生源。儘管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各校要劃片招生,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