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評趙薇事件:股民不仇富 而是恨為富不仁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原標題:@趙薇,我是一名普通股民,我不仇富,我恨為富不仁!

  「我們普通人整日勞碌辛苦,頂多是養家餬口,根本看不到財務自由的影子;有的富人輕鬆賺錢倒也罷了,還花招繁多,千方百計鑽空子。。。。。。公平何在?」

  年過40的趙薇又火了,不是在她曾經最擅長的影視上,而是在輿論的是非場上。

  連一向被盛傳是「趙薇背後另一個男人」的中國網際網路一哥馬雲也出面闢謠:我跟趙薇見面加起來也沒超過十次,而且半數都是公開的公益活動,為什麼有人總把我們放在一起?得勢多人捧,失勢眾人踩。這是要防嫖防毒防趙薇嗎?

1

  人設

  趙薇的人設從來不是那麼完美。「小燕子」的形象讓她一炮而紅,而「軍旗裝」事件以及後來的「醉酒打孕婦」事件又讓她陷入爭議的漩渦。與富商黃有龍結婚後,趙薇的人設大變,從影視明星變成了「女版巴菲特」。「從幾億迅速跨躍到數十億」的故事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演,「到全世界買買買」的傳奇在高大上的法國酒莊演繹……

  如果故事就此打住,至少還算一部勵志書。一個安徽蕪湖走出來的小姑娘,帶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和一雙閃閃的大眼睛,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演員。演員不甘只是演員,進軍資本市場,成功登上中國富豪榜。這應該算是北京電影學院學弟學妹眼中最好的勵志案例了吧。

祥源文化公告截圖

  不安分的心或許還未滿足,或許被更大的野心利用。隨著證監會(微博)的一紙處罰,趙薇「女版巴菲特」的人設瞬間垮塌,變成了「割韭菜」的人。自己實際出資6000萬,通過未到手的萬家文化公司股票質押融資15億,收購市值100億元的萬家文化。這個計劃讓無數股民腦洞大開,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還是給趙薇夫婦一個小槓桿真的可以撬動地球?

2

  焦慮

  在中國炒股不易,散戶往往賠多賺少,因此股民最痛恨「割韭菜者」。尤其是今年這行情,全球主要股市都在蹭蹭上漲,唯獨中國市場萎靡不振,最近一段時間更是跌跌不休。雖然全年來看,上證指數上升不少,但漲得都是上證50、白馬股之類的大市值股票,不少中小市值股票連創新低,據說股民是「九賠一賺」。在此形勢下,有大戶公然來「割韭菜」,而且還是頭頂明星光環的大戶,股民的憤怒可想而知了。

  趙薇與丈夫黃有龍

  人們對趙薇夫婦收購一事耿耿於懷的還有一層原因——它觸發了不少人內心的焦慮:

  我們普通人整日勞碌辛苦,頂多是養家餬口,根本看不到財務自由的影子;有的富人輕鬆賺錢倒也罷了,還花招繁多,千方百計鑽空子。這一來一回差距不是更大了嗎?公平何在?要是更多的富人都這樣又咋辦?

  因此即使趙薇夫婦深夜微博發聲、闢謠,輿論仍然不依不饒。

  時代瞬息萬變,不安全感如影隨形,大家都愛焦慮。強如馬雲者也焦慮,「每天都睡不好,擔憂公司跑得不夠快會被淘汰」。各種各樣的焦慮感每遇到一個發洩口,都可能噴薄而出。這個時候如果遇到一個「為富不仁」的投機者,人們自然是不想輕易放過的,多看他出出醜才好。其實大家不是仇富,仇的是為富不仁。

  3

  改變

  時代已經改變了,人們看待富人的眼光也變了,網際網路對富人也更挑剔了。過去,李嘉誠這樣的大腕在我們眼中是神一樣的存在,我們除了崇拜還是崇拜。如今,我們的眼界開闊了,會多問一句:他做的事路子正不正?這已不是一些人所謂的資本原罪的問題,真實的邏輯是:他的錢再多跟我沒關係,我評價他的標準是他對社會有多少貢獻。

  劉強東在網際網路大會期間說,在這麼富有的時候,我國還有幾千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的狀態。「這是整個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已經富起來的我們這些富人的恥辱。」老實說,我們其實沒有對富人提出這麼高的要求,也沒有把脫貧責任推給富人。但起碼要賺錢合法合規,「為富要仁」。

  愛炫耀名牌有多貴、狗糧有多好的二代們也該檢點一下了,問問老爸錢來得正不正,可不可持續,銀行的貸款不會比家底還多吧?當然,如果你的錢像梅威瑟那樣,就是一拳一拳打來的,問心無愧,那麼好吧,歡迎你提著兩百多萬沉沉的旅行包登長城。

  梅威瑟在社平臺上曬出中國行照片。他手中提的黑色的愛馬仕手提包據說值260萬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18名股民狀告趙薇賠償500萬,「小燕子」又將陷入信用危機
    要說這裡面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數趙薇了吧。趙薇本來是炙手可熱的女星,後來與商人黃有龍結婚後,自己也嫁夫從夫地跟著老公做生意,而且事實證明,她也的確有這方面的天賦跟運氣,在短短幾年間,她們夫婦倆的身價翻了幾倍,成了富豪級別的明星了。
  • 胡錫進:《環球時報》是怎樣煉成的
    《環球時報》以評論方式介入國內話題,他們特有的敘事語言和邏輯往往能巧妙突破各種禁區,成為某些新聞事件的唯一報導記錄者。《環球時報》前編輯王文曾驕傲地說:「我理直氣壯地回覆你們:你們在微博上的文字肯定會消失,未來的人們再來查詢歷史的時候,會忽然發覺,全中國的媒體中,只有《環球時報》用紙質記載了每段重大真實歷史。在《環球時報》裡,發現了每一個21世紀初的敏感詞!
  • 環球時報英文版獨家披露「少林寺上市」內幕
    據《環球時報》英文版18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爭議的所謂「少林寺上市」報導,源於一次會議與一份尚未籤署的合作協議。據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從有關渠道獲得的獨家消息顯示,河南省登封市政府不久前的一次會議做出決定,登封市政府與港中旅集團(在港中資企業)計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一億元。
  • 「趙薇事件」,是什麼讓網民感到細思極恐?
    還有不少自媒體和網友爆料,自己發布、轉發的與趙薇相關的信息被大量刪除。 對此,新浪微博的工程師@來去之間解釋道:「熱搜不是根據轉評贊來決定上不上的,是根據搜索量上的,一條微博轉發1個億,也上不去熱搜。」
  • 老胡的粉絲竟然連《環球時報》的話都聽不進去了?
    來源:楓葉君評(id:fengyejunping) 我一直覺得,在國內各家報紙中,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是最具個人色彩的一份。尤其是近幾年,隨著「色彩」的不斷加深,我幾乎把《環球時報》等同於《胡錫進時報》。
  • 《環球時報》英文版在北京舉辦創刊一周年紀念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胡錫進為《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一周年開香檳慶祝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慶祝典禮上致辭本報訊   《環球時報》英文版20日晚在北京三裡屯舉辦創刊一周年紀念。共有200多名中外嘉賓出席,其中包括來自巴基斯坦、智利、法國、德國等十幾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以及一直支持《環球時報》發展的學界、商界、媒體界朋友。奧運冠軍、中國體操運動員楊威等嘉賓也出席了酒會。《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做了開場講話。他表示,英文版創辦的第一年,趕上了這個世界不那麼平靜的一年。報導這一年中外都很關切的事件,成了《環球時報》英文版最早的工作和實踐。
  •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回應民族主義批評
    (右)和主持人李潔思(左)   主題:4月28號(周二)下午2點《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做客環球網直播室,與網友互動,聽取廣大網友對《環球時報》英文版以及對環球時報整體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各種問題。
  • 《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引發外媒關注
    當天,環球時報社在北京舉行了英文版創刊酒會,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和總編輯吳恆權共同主持了啟動儀式,來自39國的約110名外國朋友出席。世界媒體20日大量報導《環球時報》英文版的創刊。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在《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酒會上致辭說,《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份主要報導國際新聞的報紙。
  • 這句話,寶礦力水特日本母公司向環球時報強調了5次
    11日,針對寶礦力水特香港分公司撤回在TVB投放廣告一事,其製造商日本大冢製藥株式會社公關部長西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採訪時5次強調,「這不是日本總公司發出的指令」!網絡盛傳截圖顯示,寶礦力水特香港分公司職員在臉書上回復網友時稱,「鑑於當前形勢,我們上周已經做出了從TVB撤回廣告的決定」。
  • 這句話,寶礦力水特日本母公司向環球時報強調了五次
    11日,針對寶礦力水特香港分公司撤回在TVB投放廣告一事,其製造商日本大冢製藥株式會社公關部長西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採訪時5次強調,「這不是日本總公司發出的指令」!因不滿香港無線電視(TVB)在報導極端分子暴力衝擊立法會事件中「挺警察」,香港一些極端網民近日號召抵制TVB及其廣告商。9日,一封來自日本飲料品牌寶礦力水特的「回應」在網際網路上傳開,稱將從TVB撤下廣告,並全面檢討對TVB投放廣告的計劃。TVB10日回復環球網記者稱,寶礦力水特的做法等同對暴力低頭。
  • 環球今日評:網絡噴子,連路透社都怕了?
    【環球今日評--環球時報環球網出品】不看文章內容,只掃一眼標題就開始用暴力語言發洩一通。這種網絡行為在中國被形象地稱為「噴子」,但這看來並非中國獨有,世界其他國家也深感其帶來的痛苦。本月7日,世界最重要的新聞通訊社之一——英國路透社宣布,其網站新聞評論功能將關閉。
  • 趙薇的傳奇前半生:酒莊摘葡萄的趙薇早已不是原來單純的小燕子了
    這樣的收購交易被監管部門喊停了,於是萬家文化的股票開始猛跌,後來趙薇的公司實在籌不到錢,就改口僅收購5%的股份,後來直接放棄收購了。趙薇夫婦能在這場鬧劇中全身而退,但買入萬家文化股票的股民卻被害慘了,萬家文化的股價由擬收購前的18.83 元,一度跌到8.8塊錢,股民資產損失了一大半。
  • 環球時報2020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20年,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年度評選的十大新聞帶你回顧。《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認為,英國有協議「脫歐」,避免了國際市場陷入新的動蕩,也讓外界關注「脫歐」後的英國如何實現自殖民帝國時代以來最具歷史性的轉型。
  • 蔡英文冷漠回應《環球時報》社評 臺灣學者:沒有慈悲心!
    環球時報記者 曲翔宇針對24位罹難陸客25日公祭,蔡英文沒有送輓聯一事,臺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回應稱,如果人家沒來要,而府方送輓聯過去很尷尬。對這一說法,來自兩岸的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均認為「沒有誠意」。
  • 環球今日評:希望王晶們更理直氣壯
    【環球今日評--環球時報環球網出品】昨日,香港著名導演王晶連發數條微博,表達對「佔中」的反對,對香港警方執法的支持,並因政見不同與三名香港藝人決裂,從而站到了內地甚至整個中文網際網路輿論漩渦中心。截至筆者發出這篇文章之時,僅在新浪網為王晶那條決裂微博點讚的人已逼近15萬。
  • 《環球時報》盤點2020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20年,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年度評選的十大新聞帶你回顧。《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認為,英國有協議「脫歐」,避免了國際市場陷入新的動蕩,也讓外界關注「脫歐」後的英國如何實現自殖民帝國時代以來最具歷史性的轉型。
  • 環球今日評:黃秋生,說別人愚蠢之前先看看自己
    【環球今日評--環球時報環球網出品】一部名為《潛龍風雲》的電影今日在內地上映,雖然這部純港片並沒有非常大牌的影星坐鎮出演,但因微博上曝出某影城公告拒絕放映這部片子,而在內地網際網路甚至更大的範圍引起爭議和關注。這家影城給出的原因很簡單——不久前高調支持「佔中」分子的香港演員黃秋生是這部電影的主演之一。
  • 《環球時報》英文網站,上新了!
    《環球時報》英文網站,上新了!2020-12-31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請與《環球時報
  • 環球時報英文版面向全球招聘英才
    環球網訊 環球時報英文版明年即將創刊,環球網將同時推出英語頻道。環球時報一位負責人透露,環球時報英文版的刊號已經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覆,創辦日期初定在明年四、五月間。目前報社的選址和報紙採編人員的招聘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這位負責人表示,環球時報英文版將保持環球時報的總體風格,但作為獨立的報紙,也會與目前的環球時報有所不同。
  • 《環球時報》調研:澳洲超英國被認為「最適合留學國家」
    近期,《環球時報》對中國民眾對中澳關係的看法進行了一次調研。調查發現,雖然國境還未開放,但是中國家庭仍將澳洲作為首選留學國家。環球時報調研結果>為了解中國民眾對澳及中澳關係的看法,環球時報旗下環球輿情調查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近日合作開展首次專門針對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