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遭圍毆」處理結果引議 校園欺凌處置重平息?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校園欺凌事件處置存「重平息輕教育」問題
        網傳「一少女遭男女圍毆」視頻文昌通報處理結果引熱議

  □ 本報記者 邢東偉

  今年國慶假期進入尾聲之際,網上瘋傳的「一少女遭多名男女圍毆」視頻引起人們關注。校園欺凌再次闖進公眾視野。海南省文昌市官方對此事件首次通報稱,參與圍毆的8名男女系未成年人,不屬於校園欺凌。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通報引起網民跟帖質疑。

  10月7日,文昌公布處理結果稱,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參與打人的已滿14歲的陳某等3人行政拘留15日並處罰款1000元,因這3人均未年滿16周歲,且系初犯,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對未滿14周歲的林某等5人不予處罰,責令其監護人進行嚴加管教。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校園欺凌的熱議。

  就此,海南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常務副主任盧煥雄說,校園欺凌發生後,一些部門在事件處置中往往重平息輕教育,主要精力放在動用警力資源,以堵塞欺凌視頻網絡傳播為要務,熱衷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息事寧人為唯一目標。弱化學校教育功能是類似事件處理中常見的嚴重缺失與短板,要強化教育功能。

  法學專家則認為,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依法依規處置才能構建長效機制。

  網傳「一少女遭圍毆」視頻

  「在微信群裡有人傳播『一少女遭多名男女圍毆』的視頻,幾名男女對其扇耳光、拳打腳踢還撩開上衣羞辱,我看了心很痛,請求相關部門嚴肅處理這起惡劣事件!」10月4日22時49分,網友「小妖」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兩段視頻和「二炮團交流群」的微信截圖。

  記者注意到,這兩段3分多鐘的視頻顯示,一名男孩對身穿紫色短袖的小女孩連扇耳光後,另外一名男孩從遠處跑來一腳踹向小女孩腰部將其踢倒,緊接著幾名男子輪番掌摑小女孩,並用衣服蓋住女孩頭部進行圍毆。隨後幾名女孩對被打小女孩連續扇耳光並強制撩起其上衣進行羞辱。

  「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麼了」「強烈建議嚴懲這些肇事者,上了初中就應該有是非觀了,該承擔法律責任了」「是什麼造成了此類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又是什麼使此類事件屢禁不止呢?到底是法律出了問題還是教育出了問題?這真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啊」……一時間,此事成為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

  據海南當地媒體10月5日報導,從10月4日晚上開始,兩段操文昌口音的疑似「多名未成年男女毆打一名少女」的視頻在網絡傳播。接報後,文昌市公安局立即介入調查。經查,當天15時許,視頻中被打者黃某(女,文昌人,已輟學)被其朋友林某(女,文昌在讀中學生)約至文昌市文城鎮某賓館處,隨後被林某等8人帶至文城鎮罐頭廠某處進行毆打。法醫初步鑑定,被打者黃某為輕微傷。在參與打人的8人中,4人身份已被警方確認,均為未成年人,其中,2人為文昌市在讀中學生,1人為因病休學的學生,1人輟學。

  報導還稱,在打人視頻傳播過程中,認為發生了校園欺凌的網絡信息並不屬實。警方提醒網友加以辨別,避免傳謠。對於毆打事件發生原因等相關情況,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警方將在調查取證基礎上依法對事件進行處理,調查與處理結果將會公布。

  文昌警方通過媒體發布的上述信息,再次引起網友熱議。

  「難道不是發生在校園就不屬於校園欺凌?如何培養視頻中孩子的教育和法律觀念,被打女孩的心理陰影怎麼解決」「請儘快向社會公布調查和處理結果」……網友對此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通報處理結果再次引熱議

  10月7日下午,文昌市委宣傳部通報此事處理結果稱,文昌市公安局調查了解到,10月4日下午,林某等9人在文城鎮人民公園後茶店相約喝茶,聊天過程中,說起林某此前被他人毆打時其朋友黃某(本案被打者)就在旁邊卻沒有幫她一事,遂在陳某(本案打人者之一)提議下將黃某約出來,以毆打出氣。林某通過QQ將黃某約至茶店後,又將其帶至文城鎮霞洞村的民房前,對黃某實施毆打。

  通報稱,參與打人者共有8人,3男5女,年齡從12到15歲不等。其中,1人為文昌市初三畢業後在家賦閒;4人為文昌市在讀中學生,分別就讀於3所學校;1人為文昌市輟學少年;1人為某職業學校在讀學生;1人為海口市在讀中學生。被打者黃某為海口市某中學學生,目前休學。法醫對黃某的傷勢進行鑑定,確定為輕微傷。

  文昌警方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對涉案人依法處理,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對參與打人的陳某等已滿14歲的3人作出行政拘留15日並處罰款1000元處罰,因這3人均未年滿16周歲,且系初次違反治安管理,依法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對林某等未滿14周歲的5人依法不予處罰,責令其監護人進行嚴加管教。

  通報還稱,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此事,除了要求公安部門儘快查處事件之外,已責成市教育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鎮政府對事件中1名文昌市在義務教育適齡少年輟學的原因進行調查,督促其監護人依法送其返校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並協調相關學校為其返校提供必要的協助。下一步,將在全市範圍內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與教育工作,特別是開展全市學校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

  針對上述官方通報的處理結果,一些網友認為處罰過輕,難以在社會上起到警示作用。

  「建議修改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法律,出臺校園法規。這種校園暴力現在不治,出了社會還得了」「如果不嚴懲的話,小孩在心底就認為他們沒錯或者當成一件平常的事來看待,未成年人保護法規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輕處罰,無異於縱惡抑善」「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但確實存在,我們不禁要問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否要反思呢」……

  事件處理要強化教育功能

  就此事,盧煥雄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校園欺凌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必須是發生在校園內的暴力事件,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等行為,使被欺凌者精神上或者肉體上感到痛苦或者不適,造成被欺凌者心理或者身體上的傷害、財物上的損失或者使其陷入恐懼的情緒,為其製造了不友好的學習環境。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國慶假期期間發生在文城鎮的這起少年暴力事件也屬於校園欺凌,值得教育部門、相關政府部門和家長反思。

  盧煥雄稱,近年來,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在網絡上頻頻曝光,如何防範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已成為教育界和社會的共同話題。女生欺凌、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校園欺凌、網絡欺凌和校園暴力等現象,呈現出低齡化、暴力性發展傾向,其殘酷性令人震驚,不僅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影響,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給社會帶來危害。

  「為了有效防治中小學生欺凌事件的發生,建設平安校園,全省各地也相繼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相關文件,提出了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預防體系、依法依規處置、構建長效機制等工作任務,收到一定效果。」盧煥雄說,但在具體事件處置中,各地往往重平息,輕教育,致使學校教育功能缺失,尤其是一些輕微的欺凌事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息事寧人為唯一目標;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忽略了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缺少對實施欺凌學生的訓誡和教育,忽視受欺凌學生的心理撫慰與疏導,主要精力放在動用警力資源,以堵塞欺凌視頻網絡傳播為要務。弱化學校教育功能是類似事件處理中常見的嚴重缺失與短板。

  盧煥雄建議,處理校園欺凌事件首先要多方聯動,綜合治理,如果僅僅通過報警處置學生欺凌事件,特別是夠不上刑事案件的一般欺凌事件,既使欺凌事件複雜化,又使欺凌事件處置滯後,出離了教育部門和學校對青少年成長負有教育責任的宗旨。處理結果就落在家長身上,給錢擺平,喪失對實施欺凌學生的教育契機和教育責任。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要加強家庭教育,但不等於在未成年人違紀違規時,僅僅由父母出面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而代為受過。正確的處理辦法是,按照《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要求,堅持「教育為先」的原則,強化教育懲戒作用。同時對被欺凌學生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儘快走出心理陰影,恢復自信,融入學校正常生活。

  完善法律法規多元共治

  對此,海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鄧和軍認為,針對近年來頻發的校園欺凌事件,2016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之後,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然而,校園欺凌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說明在對校園欺凌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仍有法律政策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我國對青少年保護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但都沒有明確界定校園欺凌。」鄧和軍說,未成年人保護法雖然規定了未成年人的受保護權,但主要是預防來自學校、家長和社會的侵害,並沒有預防來自於同齡人的侵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定的未成年人行為包括結夥滋事、攔截毆打他人、強行索要他人財物等嚴重不良行為,雖然可能與欺凌行為相關,但是並不能與欺凌行為相等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通知」第一次給出了校園欺凌的定義,但由於「通知」屬於行政文件,給出的概念並非嚴謹的法律用語,缺乏具體明確的標準和可操作性,給現實中的校園欺凌的認定帶來了困難。另外,「通知」僅是處理校園欺凌行為的參考性文件,立法層面的概念界定仍然缺失。在立法層面,對於校園欺凌案件的啟動與認定程序也是缺失的。

  另外,懲治不足是在治理校園欺凌時面臨的突出問題。在校園欺凌案件中,對施暴者啟動刑事程序的較少,更多的是適用行政處罰。由於未能達到行政責任年齡,所以行政處罰大都不予執行。大部分案件採用教育處分、和解、賠禮道歉等方式解決。在對校園欺凌的施暴者實施懲戒時,存在「重教育,輕懲戒」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思路。

  同時,我國的教育機制也需要完善,目前存在懲戒權缺失和教育矯治不足的問題。教育法與義務教育法都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開除學生。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可以批評教育,但是不得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對犯錯的學生,學校與教師擁有怎樣的懲戒權利,兩部法律並未言明。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指導意見」給出的方案是,在學生素質評價手冊上做負面記錄。但是,這種榮譽處罰措施對那些並不看重榮辱的學生而言,顯然是隔靴搔癢。

  另外,學校作為教育機構與孩子監護人責任有待明確與加強。侵權責任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分別規定了學校的教育、管理職責和安全保障義務。但是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校和教師應當如何處理、應盡哪些義務、有哪些具體的操作流程,目前的規定是缺失的。

  多起欺凌事件說明,無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其行為和遭遇都與缺乏父母管束和管教方法不當有關。欺凌行為與家庭有著重大關聯,治理校園欺凌離不開家長的參與。然而,實踐表明,雖然法律規定了監護人的責任,但是監護人職能虛弱,需要進一步明確其監護職責,強化其監護職能。

相關焦點

  • 瀋陽一名12歲女生遭5名同齡人圍毆,不是校園欺凌
    瀋陽一名12歲女生遭5名同齡人圍毆,不是校園欺凌今天,瀋陽市新民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警情通報:2020年10月31日,我局在工作中發現,網上有一段新民市一女孩被多名同齡女孩毆打的視頻。針對上述情況,我局立即開展調查工作,並在第一時間確定了視頻中的當事人。
  • 瀋陽一家長舉報6歲女兒遭校園欺凌!通報結果來了!
    瀋陽市皇姑區政府網站4日發布一則情況通報稱,近期,有家長反映皇姑區岐山一校一名學生在校內遭同學毆打,皇姑區教育局高度重視,經調查,認為這是學生在操場活動中的推搡打鬧現象,不構成校園欺凌。9月16日,校方做出對5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並在班級向該同學賠禮道歉的處理決定。鄧某家長對處理結果提出異議,認為上述學生間推搡打鬧構成校園欺凌,並提出5名涉事學生須轉至不同班級等要求。為了確保事情得到妥善解決,皇姑區教育局立即啟動了校園欺凌處置機制,成立專項工作組,邀請家長代表、人大代表、教育專家等人士召開複查聽證會。
  • 漳州一中學男生被同學圍在廁所輪番毆打 盤點校園欺凌事件
    ●前年9月26日,雲霄縣竹港中學,一初二男生遭隔壁班數名男生圍毆後,不治身亡。  ●前年8月,南靖縣草坂中學,一初三女生被多名女生在教室內圍毆。  □相關連結  9部門出臺意見 對校園欺凌「零容忍」  據報導,教育部等9部門日前印發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 寧波現數名學生寢室圍毆 教育部門經查做出處理
    關於寧海縣一學校發生學生圍毆情況說明 9月25日20:50左右,我縣第一職業中學幾名學生在宿舍內圍毆另一名學生。我局獲悉後,迅速成立相關工作小組,全面介入調查處置,責成該校對打人學生按規定進行嚴肅處理,針對存在問題立即進行全面整改,切實加強校園教育管理。
  • 法制日報: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原標題: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面對學生欺凌事件,學校教育是必須的,但不是萬能的。有關方面要在立法上認真研究未成年人犯罪處罰和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悖論,尋找平衡點   近日,《法制日報》報導了海南文昌一起學生欺凌事件及其處置結果,引發輿論熱議。人們因欺凌行為的惡劣而憤慨,更對文昌市的處理結果表示無奈。報導說,「對參與打人的陳某等已滿14周歲的3人作出行政拘留15日,並處罰款1000元,因這3人均未年滿16周歲,且系初犯,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多數人被欺凌竟不知該如何處理……
    10月4日下午,海南文昌市發生一起多名少年男女毆打一名少女事件;10月10日,湖南某中學多名學生欺負同年級學生,情節惡劣;日前,河南省教育廳也通報了幾起中小學生欺凌和疑似欺凌事件……記者梳理這些案例,從官方通報的處理結果來看,由於被打者受傷較為輕微,加之欺凌者多未滿16歲甚至14歲,處理方式多為責令欺凌者監護人加強管教,要求其道歉,同時對被欺凌者進行安撫和心理疏導
  • 湖北新生在宿舍被圍毆致死,對校園暴力大膽說「NO」!
    剛開學,又有學生在校園遭遇暴力,事發湖北某職校,且被圍毆致死。018.25湖北襄陽校園暴力事件經過8月29日8點30分,湖北王女士(微博ID:@我也想要四葉草)在微博發帖求助,稱弟弟王強(化名)在學校參加軍訓時,在寢室被3名學生圍毆致死。
  • 學生欺凌事件處置方案公布 學生校園欺凌怎麼處置以哪方為主
    如何落實  防治欺凌不能僅憑一紙文件  方案提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逐步建立具有長效性、穩定性和約束力的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機制。一是完善培訓機制,明確將防治學生欺凌專題培訓納入教育行政幹部和校長、教師在職培訓內容。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大量個案被「內部消化處理」
    更早之前,「廣州清遠少女被多人圍毆扒衣」案、「北京三男子毆打少年並自拍視頻上傳」案,種種案例都是那麼令人觸目驚心。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僅今年1月至5月,媒體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即多達40餘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顯示,32.5%的人偶爾被欺負,6.1%的人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
  • 從河南省柘城縣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探討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男生被打倒在地,其他學生冷眼旁觀本月10日,河南省柘城縣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在七年級8班內有4名同學發生爭執,監控攝像頭中觀察,3名學生圍毆1名同學,而被打同學準備理論時劉某(3名圍毆學生之一)上前踹出猛烈一腳將其打倒在地,但結果卻是劉某突然身子一軟,癱倒猝死。
  • 校園欺凌為什么女生更張狂
    校園霸凌、校園欺凌是一個長久的話題。當今社會,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和欺凌現象令人擔憂,施暴者使用的手段令人髮指,誤入歧途的學生們又讓人深感惋惜。近日,廣西某地8名女生毆打1名女生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僅僅因「看不順眼」,8名女生就來到視頻中被打女生的宿舍,對這名女生輪番實施抓頭髮、打臉等行為並拍攝圍毆視頻。圍觀學生竟然「埋怨」打得不夠狠。無獨有偶,也是不久前,安徽某縣一名初二女生被多人毆打。現場視頻顯示,幾名女子將女生摁在馬桶裡用腳跺,打臉,揪住頭髮踹肚子。因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周某某、李某某、陳某某三人對陸某某進行毆打、侮辱。
  • 關注 兩初中男生遭圍毆被逼接吻 警方這樣處理:責令家長管教
    △視頻:兩初中男生被毆打並侮辱兩初中男生遭十餘名少年圍毆 被逼拍下接吻視頻視頻中被侮辱的兩名初中生是河南澠池的高某和王某,年齡分別是13歲和14歲。4月9日下午,兩人騎摩託車遊玩時,因摩託車剮蹭,與對方一行14人發生矛盾。
  • 起侮辱性綽號算欺凌,廣東出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獲網友點讚!
    2018年11與12日,四川自貢某中學女生被其他女生毆打2018年10月28日,遼寧女學生遭同學掌摑毆打2018年10月26日,滄州14歲中學生遭多名同學圍毆致顱腦損傷2018年10月11日,雲南宣威初二學生被領命同學毆打後喝農藥身亡
  • 護蕾行動·反校園欺凌計劃——第1期
    事發後,當地公安、教育等部門對涉事者和相關學校作出了處理,參與打人者也分別在家長陪同下向受害者登門道歉。此事件中,欺凌者一方在人數、年齡、身體力量上都佔優勢,體現了「以多欺少」、「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特點。欺凌者錄製欺凌現場視頻並上傳至網絡,則大大增加了受欺凌者的心理創傷。
  • 花季少女遭遇校園欺凌 心理援助重獲新生
    近期,校園欺凌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多起校園欺凌事件闖入公眾視野。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園欺凌,防止未成年人的身心遭受傷害備受關注。 辦理思路及結果 1.找準癥結,提供心理幫助 因考慮到校園欺凌的法律後果,本案承辦心理諮詢師就是否需要法律援助徵求了莫莫及其母親意見,母女以「不想擴大影響」為由婉拒。於是,心理諮詢師從了解莫莫的心理狀況入手開始介入諮詢治療。
  • 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面對校園欺凌家長該怎麼辦?
    近日廣西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事件被網友廣為關注,視頻中小男生被同學用腳踹、衣服被塞鞭炮,無助的哭喊聲十分讓人痛心。案件回顧11月12日,一段廣西柳州小學生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流傳。打人事件發生後,教育部門已第一時間介入處理,已對打人者和校方作出相應處置。針對媒體報導的第二起打人事件,當地也已介入調查。
  • 香港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嚴重欺凌或被警察帶走
    近日,校園欺凌話題再度引發熱議。由於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所以相關話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思考。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香港,看看當香港學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或許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 【第211期】楓樹山南屏錦源小學 防止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做好事故善後處置工作。6、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後,本部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對重傷員應立即與「120」聯繫送往醫院治療。 7、 向公安、醫院、教育局等應急部門報告,並保持密切聯繫,相關部門人員到達單位後,配合這些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 瀋陽通報一起校園推搡打鬧事件不構成校園欺凌
    新華社瀋陽12月5日電(記者 王瑩)瀋陽市皇姑區政府網站4日發布一則情況通報稱,近期,有家長反映皇姑區岐山一校一名學生在校內遭同學毆打,皇姑區教育局高度重視,經調查,認為這是學生在操場活動中的推搡打鬧現象,不構成校園欺凌。
  • 寧夏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制定完善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制度,主要包括:相關崗位教職工防治學生欺凌的職責、學生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學生欺凌的早期預警和事中處理及事後幹預的具體流程、校規校紀中對實施欺凌學生的處罰規定等。嚴格落實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學生攜帶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進入學校,針對重點群體、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開展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