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嚴重欺凌或被警察帶走

2020-12-25 新華教育

  近日,校園欺凌話題再度引發熱議。由於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所以相關話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思考。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香港,看看當香港學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或許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嚴重校園欺凌可能會被警察帶走

  校園欺凌在全球都是非常普遍的,而被學校知道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小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他們常常明知道一些事情不對,卻總能繞過權威去做。近年各種青少年欺凌視頻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因為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幾個系統就是家庭、學校和同學,而在學校裡被同齡人欺凌與在家庭被家長虐待對一個人身心的傷害都可能是巨大的。

  香港校園也會偶有霸凌事件發生。香港法例規定,10歲以上便可承擔刑事責任。當身體傷害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被法院認定為刑事案件。

  據香港媒體報導,一名十五歲的中學生由於被同學取外號而心懷不滿,在課間休息時用菜刀砍傷同學手臂,後被警察帶走。另據報導,一群男生在學校玩「疊疊樂」,一名體重高的學生把最下面的學生的肋骨壓斷,而被警司處以「警誡」。

  在香港的法制下,任何年齡的犯罪都是一視同仁,有法可依。當身體傷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的犯罪,視其犯罪程度的輕重會受到不同的懲罰,最輕的比如普通傷人、小額偷竊等,警司可以處以「警司警誡」。這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若18歲前沒有再犯法,就不會留案底,但要接受社工輔導至少一年。如果「警司警誡」再犯,情節嚴重者可能會被告上法庭,留案底甚至坐牢。

  在香港,學校若發生了惡性欺凌事件,有可能會進入司法程序,那麼,學校要負責處理的範圍就沒有那麼大了,因為稍一嚴重就會交給警方;同時因欺凌「成本」太高,欺凌者也會三思而行。另外,香港民眾的投訴意識也比較高。

  社工可為當事人提供心理輔導

  司法體系主要是為了懲戒,而社會服務體系則主要用於當事人即受害者及欺凌者的社會心理康復。

  在香港,每個學校都會配備至少一名學校社工,每個社區都設有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對於邊緣青少年也配備區域性的青少年外展服務隊;另外針對不同需要的群體,會有違法者服務、夜場少女服務、吸毒者服務、性侵害受害者服務等等恆常設置或者項目性的服務。

  在香港,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時,學校社工會首先評估介入,對受害者進行心理輔導,若情況較嚴重,可轉介給專門的青少年心理輔導服務或臨床心理學家等;對欺凌者進行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若其行為問題較嚴重或有街頭童黨情況,會轉介給專門的青少年心理輔導服務、地區青少年外展隊等;對社工還參與對學校一般同學的教育及預防性介入;對家長管教的輔導,若情況嚴重,可轉介給地區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總之,在香港遇到任何問題,總有一個社工專項服務是可供尋求幫助的。

  曾經有一個男孩,在學校被一幫以「混混」為首的男生虐打。學校知道以後,老師和社工聯合,一方面對被虐孩子給予相應的庇護和心理輔導,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時,社工和學校老師協商對欺凌者的態度和做法。「混混」作為學校主流的邊緣人,如果得到一些老師的關注和鼓勵,在他們擅長或喜歡的體育或任何活動上給予肯定和接納,對這些孩子整體的行為問題改善會有所幫助。

  專家:家庭、學校和社區聯繫起來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黃成榮建議,面對欺凌,家庭、學校及社區機構應該聯繫起來,結為一體來營造一個優良的教育環境尤為重要。

  他指出,預防欺凌教育不止單靠學校來推動,家庭、社區若不能聯繫,發揮出功能,是不可能培育出健全成長的孩子。因此,家長、社區及學校明白欺凌問題的普及性和嚴重性是處理欺凌問題的第一步。有關的教育部門應儘快舉辦處理學生欺凌行為的培訓課程,老師宜學習校園危機的鑑定及處理手法。

  他建議,應該儘早讓各方面的人士,包括教師、社工、警方及家長了解欺凌的成因及預防方法及阻止欺凌行為的蔓延。 (嘯天)

  相關連結

  研究顯示

  臺灣學生遭霸凌情況較歐美嚴重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公布的有關霸凌的研究顯示,高達45.7%的受訪臺灣學生表示,過去曾被霸凌,高於歐美學生僅約9%到13%曾遭霸凌的比率。

  研究顯示,45.7%的受訪臺灣學生表示,這輩子曾遭受4種形態中任一形態的霸凌,以非傳統形態的網絡霸凌比率最低(7.2%),其次低至高為肢體霸凌(11.7%)、關係霸凌(23.4%)、言語霸凌(33.9%)。

  分析肢體、言語、關係、網絡4種霸凌形態,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姚開屏表示,從這項研究中看到不同求學時期、不同形態的霸凌,影響不同層面的生活質量,例如從中小學到大學都受到語言、關係的霸凌,會產生二度傷害的加乘作用,比較容易傾向憂鬱。

  有關專家表示,霸凌其實可以分為六大類,其中小學生最常使用的是「關係霸凌」,而初中生的「肢體霸凌」通常最殘暴。

  所謂霸凌,指的就是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騷擾,或被鎖定成為出氣筒。

  如果依照欺凌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則可區分為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性霸凌、反擊型霸凌、網絡霸凌等六大類。其中「關係霸凌」最常出現在小學生身上,例如小孩愛說「我不跟你好了!」「我叫大家不要理你!」這類的霸凌非常常見,但也因為沒有立即可見傷害,因此最容易被忽視,但卻會讓受害者覺得非常沮喪與無助。(鍾欣文)

相關焦點

  •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近年各種青少年欺凌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的同時,知乎上也越來越多寫自己曾被欺凌體驗的文章,而大多都是以非常慘烈的成年情緒或人際問題為結局抑鬱症焦慮症什麼的都不誇張,因為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幾個系統就是家庭、學校和朋輩,而在學校裡被同齡人欺凌與在家庭被家長虐待對一個人身心的傷害都可能是巨大的。香港社會如何處理校園欺凌首先,在香港的法制下,任何年齡的犯罪都是一視同仁有法可依的。當身體傷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刑事案件,且民眾投訴的意識比較高。
  • 如果校園欺凌發生在香港,會如何被處理?
    近日,校園欺凌話題再度引發熱議。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單是廣州,自12月以來已有4起孩子被欺凌家長向社工求助的個案。
  • 【熱點】面對校園欺凌問題你怎麼看?在香港,嚴重的話是要被抓走的!
    近日,校園欺凌話題再度引發熱議。由於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所以相關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思考。
  •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受害者、欺凌者都需要幫助
    抑鬱症焦慮症什麼的都不誇張,因為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幾個系統就是家庭、學校和朋輩,而在學校裡被同齡人欺凌與在家庭被家長虐待對一個人身心的傷害都可能是巨大的。香港社會如何處理校園欺凌首先,在香港的法制下,任何年齡的犯罪都是一視同仁有法可依的。
  • 給人起侮辱綽號屬校園欺凌 嚴重欺凌者可開除學籍
    此處理措施有法可依並非空穴來風!!省教育廳直接發話了11月12日,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種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 學生涉嚴重欺凌將轉送工讀學校
    原標題:教育部等11部門對學生欺凌首次做出明確界定 語言和網絡欺凌納入其中學生涉嚴重欺凌將轉送工讀學校 本報訊(記者 劉旭)北青報記者昨從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教育部等11部門日前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治理方案》)。
  • 給你講個校園欺凌的故事:看香港社工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抑鬱症焦慮症什麼的都不誇張,因為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幾個系統就是家庭、學校和朋輩,而在學校裡被同齡人欺凌與在家庭被家長虐待對一個人身心的傷害都可能是巨大的。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受害者、欺凌者都需要幫助  首先,在香港的法制下,任何年齡的犯罪都是一視同仁有法可依的。
  • ——香港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 呼籲減少校園暴力
    近期,少數人通過網絡、簡訊等形式煽動在香港進行針對特定人群的校園欺凌,引發香港社會強烈反感和堅決抵制。  在香港修例風波發生後,煽動對香港警察子女、內地跨境學童校園孤立、欺凌的信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傳播。  特區立法會議員張國鈞舉起手機,向記者展示他剛收到的信息,該信息教唆人們在校園中對香港警察的子女「做點事」。此類信息的目的在於攻擊警員心理防線,以此打擊香港警察士氣。有多位警察家屬向記者表達了他們對子女校園安全的擔憂。
  • 「港你知」| 欺凌香港警員子女?開學日這個問題頗受關注
    •2日是香港新學年開始之日,但有多所專院校及中學都有學生發起罷課,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說,學校有能力處理學生在校內表達訴求等情況。針對有人在網上鼓吹校園欺凌等,他公開呼籲,「外面力量」或組織不要騷擾或煽動學生。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信息時報一直以來也非常關注學生欺凌事件。2016年,信息時報就曾報導過,廣東省檢察院對全省進入刑事程序的校園暴力案件進行了調研分析。調研顯示,2013至2015年,廣東檢察機關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校園暴力」案件共510宗915人。那什麼是學生欺凌?怎麼預防學生欺凌?學生欺凌發生後要如何處置?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起侮辱性綽號屬於校園欺凌,我們的校園還能為學生做什麼?
    2018年7月5日,北京為解決校園欺凌,教育部首先發布北京市中小學欺凌治理方案公布:發生校園欺凌須限時上報。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起侮辱性綽號,屬欺凌!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學校在進行批評的同時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校園欺凌現象之普遍,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多數人被欺凌竟不知該如何處理……
    有網友表示,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處理不當,希望能夠加大處罰力度,以切實起到警示作用。有專家指出,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後,一些部門在處置時存在「重平息、輕教育」的傾向。那麼,遭遇校園欺凌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如何有效預防?能否提前幹預?本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
    開學之際,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重視 「校園欺凌」事件,我們都有孩子,都會擔心!常被欺凌的時間:上學入校前、課餘休息時間、放學後。常被欺凌地點:無人區、校內陰暗處、宿舍、衛生間、校外偏僻處。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被欺凌?第一,來自家長的教育1.家長要和孩子做好溝通,時常關心孩子在校情況,教育孩子要自信,在受到威脅與暴力時,不要害怕,要勇敢說出來。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學生該如何避免?警察:這三招很管用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學生該如何避免?警察:這三招很管用近日在河北省清河縣又發生了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初一女生在短短的十天時間裡遭到同學的多次毆打,要不是家人偶然發現,孩子還不知道要繼續忍受多少時間,這是一件很惡劣的事件,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面對校園欺凌,要及早的解決和制止,不然後果讓人想像不到。
  • 超讚,又一項校園欺凌行為被認定為違法,起侮辱性綽號將受罰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一直是社會和國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直接關係孩子們健康成長問題,往大了說對國家未來也受影響。所以國家教育方面也出臺了許多法律法規來保護校園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做出了大量工作來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
  • 校園欺凌在不同學校的處理辦法
    反對校園欺凌需要法律助力江西上饒校園悲劇發生以後,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有譴責家長的,有譴責學校的,有譴責老師的。事件的真相需要調查,我們不能妄下結論。實質上在現實教學工作中每個學校都出現過校園欺凌現象。區別在於有的學校欺凌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學校就沒有很好的把控,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對我們本地的兩所學校的老師處理方法進行了了解。希望大家能從中悟出一些問題。
  • 校園欺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和老師如何及時發現處理?
    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我們時常能看見一些校園欺凌的視頻,讓人觸目驚心。被爆出來的往往是少數,沒有被爆出來的更多,非常值得大家關注。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對孩子的傷害大。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常常會擔驚受怕,抑鬱,整日惶惶不安。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嚴重影響學習。老師和家長都要重視。可以說,校園欺凌,越早發現,越早處理,對孩子的影響越小。
  • 防患校園欺凌,遊戲攻略?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檢察】另闢蹊徑,前所未有地將防校園欺凌的解讀做成了遊戲攻略。打開作品的頁面,你的目標就是終極大BOSS——校園欺凌,它發起病來症狀可不少,作為學生玩家其實你有許多防禦技能,別忘了「榮譽玩家」家長、老師以及「外援玩家」警察蜀黍與檢察官姐姐們……看了這篇攻略,感覺團滅欺凌BOSS也是小case了呢!
  • 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一方面由於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找警察有點小題大做,小孩子打架沒有必要去驚動警察。另一方面,警察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也往往採取家長協商調解的方式解決,對欺凌者起不到多大的震懾作用,甚至後續還留下很大的隱患。 王紅玉: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問一下孔檢察官了,是不是警察在處理校園欺凌案件時存在這種現象?
  • 香港置地重慶:向校園欺凌說不暨第七屆童子軍夏令營結業典禮
    抵制校園欺凌,守護&34;2020年8月30日上午,香港置地重慶第七屆童子軍夏令營第七站——世界小公民成長記之<向校園欺凌說不暨2020年童子軍夏令營結業典禮>在約克郡北區壹號半島銷售中心2樓圓滿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