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啤酒不好喝了?百威亞太上半年銷量大減 淨利潤暴跌近七成

2020-12-20 GPLP

作者:有局兒

啤酒上市企業開啟年中業績大PK,百威亞太(01876.HK)先交出的成績單不太好。

7月30日,百威亞太(01876.HK)發布截至6月30日中期業績報告。據報告,2020上半年,百威亞太總銷量為38.7億升,同比減少了22.2%;收入25.75億美元,同比下跌23.5%;股權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為1.85億美元,同比暴跌69.47%。

(圖源:百威亞太中報)

百威亞太表示,一季度業績受損嚴重,但二季度卻已顯著改善,尤其是在中國。四月銷量下跌 17%後,於五月及六月在中國均錄得中個位數銷量增長,並於2020年6月錄得在中國銷售歷史上最高的單月銷量。儘管如此,百威亞太二季度的銷量和收入仍分別下跌6.1%、10.2%。

百威亞太上市招股書顯示,2018年華潤啤酒(00291.HK)市場份額23.2%,青島啤酒(600600.SH)為16.4%,百威英博為16.2%。

目前,青島啤酒、華潤啤酒尚未公布業績,但根據安信證券發表的研報,預計2020上半年華潤啤酒銷量同比下滑6%至600萬噸,收入端同比下滑7%至175億元。預計2020上半年青島啤酒銷量同比下滑縮窄至中高個位數,淨利潤實現個位數增長。

相關焦點

  • 「單飛」後連受重創 百威亞太高端化賽道遇阻
    根據2020財年半年報顯示,百威亞太實現收入25.75億美元,同比下降23.5%;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由2019年上半年的6.06億美元減少至2020年上半年的1.85億美元。對此,界面記者致電百威亞太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復。今年上半年業績暴跌並非偶然,界面記者通過梳理資料發現自去年上市以來,百威亞太2019年全年、2020年一季業績均呈現下降趨勢。
  • 精釀啤酒市場前景廣闊 上市啤酒企業紛紛加碼高端戰略
    如重慶啤酒推進嘉士伯的優質資產注入;燕京啤酒今年新推出了燕京U8、燕京八景等高端產品;青島啤酒上半年高端產品銷量達到了97.1萬千升,保持國內品牌的競爭優勢。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e公司記者表示,國內啤酒企業的高端化有一定成果,但客觀而言,國內企業高端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品牌價值也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精釀啤酒是高品質啤酒的代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 亞太地區單飛 百威攪動中國高端啤酒市場
    不可否認的是,一旦赴港上市成功,在中國啤酒市場,尤其是高端啤酒領域,一場大的變革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根據百威亞太文件披露內容顯示,在2017年和2018年,該公司收入分別為77.9億美元和84.59億美元,自然增長6.1%;純利分別為10.77億美元及14.09億美元。這樣的營收,與嘉士伯在全球的銷售總額95億美元相比,足見百威亞太的體量不容小覷。   如果按照零售額及銷量計,百威亞太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啤酒集團。中國是其最重要的市場。
  • 百威亞太赴港IPO,啤酒越喝越貴,「大綠棒子」漸失榮耀
    2018年度,百威英博實現總營業收入546.19億美元,同比下降3.2%,排除匯率等影響有機增長 4.8%;實現淨利潤43.68億美元,同比下降45.4%。與母公司的發展疲軟不同,百威亞太在招股書中披露,2018年錄得收入84.59億美元,同比增加6.1%。年內純利14.09億美元,同比增加30.8%。
  • 百威亞太(1876.HK)三日累漲8%,盤中市值逼近4000億港元!
    國慶期間,未有南下資金進入的大市表現平平,但新上市不久的百威亞太卻表現十分亮眼。對此百威亞太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楊克(JanCraps)曾公開表示,公司於宣布暫緩來港上市後,以113億美元(881.8億港元)出售業務較成熟、增長較慢的澳洲業務,令包含東南亞及中國在內的亞太區西部業務比例,由五成提升至七成,意味目前的業務組合較首次申請上市時更具增長潛力。
  • 漢醬酒高端新品上市發布;三得利推出日本最貴啤酒
    04 百威亞太:上半年實現營收25.75億美元 8月20日,百威亞太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收入25.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6.89%,上半年毛利13.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9.75%,銷量下滑22.2%
  • 雪花青啤們注意了,估值700億美元的百威亞太要「規模高端化」
    2018年度,百威英博實現總營業收入546.19億美元,同比下降3.2%;全球市場總銷量5670.66萬千升,同比下降7.43%。可以對比的是,百威英博中國市場,收入增長8.3%,銷量增長2.5%。財報中提到中國區的好業績主要歸功於高端品牌(包括科羅娜、福佳和時代啤酒等)的增長。
  • 新股解讀|IPO重啟 募資額縮水近半 百威亞太(01876)曲折的港股上市...
    而若要理解公司所做出一系列動作的背景,則需要從百威亞太首次IPO時便肩負的使命——「子還母債」說起。2016年,百威英博最終以680億英鎊完成了對全球第二大啤酒製造商SAB Miller的收購。刷新世界啤酒史上收購記錄的同時,bud light、budweiser等主要品牌美國份額也有所縮減。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已以1028.4億美元債臺高築。
  • 港股啤酒、汽車等概念爆發華潤啤酒...
    華潤啤酒漲逾5%創新高 獲交銀國際看高至70港元 11月19日消息,啤酒板塊今日走強,華潤啤酒漲超5%創歷史新高,月內漲超20%;青島啤酒漲近4%,百威亞太漲超2%。交銀國際發研報指,該行首次覆蓋百威亞太及華潤啤酒,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分別看至31港元及70港元。究其原因,百威亞太是中國,韓國和印度高端、超高端啤酒市場的領頭羊,且最近被納入恒生指數,而華潤啤酒去年對喜力中國的收購將重塑其競爭優勢,把世界第二大啤酒廠的品牌組合與中國最廣泛,最深入的銷售網絡相結合。
  • 兩大啤酒巨頭業績冰火兩重天,雪花崛起,百威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8月19日,雪花交出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司淨利潤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而這份業績遠好於其他已經發布半年報的5家啤酒企業,其中包括競爭對手百威。據快消視界了解,百威交出的則是淨利潤下降七成的半年報成績單,這與雪花半年報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彰顯了雪花在追趕競品、決戰高端方面,打了漂亮的一仗。
  • 奮力追趕百威青啤,華潤雪花成了高端「遲到者」
    對於喜力啤酒在中國市場表現,侯孝海曾在2019年財報發布會上表示,喜力中國對華潤啤酒2019年的業績貢獻並沒有那麼大,銷量也沒有較大增長。但是,喜力有全球高檔品牌運作的經驗,對進一步做大高端酒將作出一定貢獻。目前兩者組合起來,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的份額為14%-15%,其中喜力的市場份額在3%-4%。
  • 新寶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增長超七成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8月27日晚間,新寶股份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4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3.94%;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0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4.63%。
  • 在趙曉東執掌下,燕京啤酒上半年利潤下滑47%,遠遜於競爭對手!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營業收入約為55.65億元,與去年同期64.62億元,降幅在14%以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69億元,相較於2019年上半年5.12億元,降幅在47%以上。
  • 引領「酒局」場景消費新潮流 青島啤酒三季報業績再創新高
    的確,在啤酒消費領域,消費體驗訴求發生著顯著變化,從原來的「能喝」「喝飽」「喝好」,向「好喝」「好玩」的發展方向進行急速轉變。青島啤酒,因其悠久的歷史、較高的知名度以及其帶來的全新消費體驗,充分攪動年輕人的時尚潮流生活。
  • 董事長被立案調查,燕京啤酒已徹底掉隊?
    從銷量來看,2017-2019年,燕京啤酒的啤酒銷量分別為272.86萬千升、259.57萬千升、257.85萬千升,銷量一年不如一年。上半年營收55.65億元,同比下降13.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9億元,同比下降47.46%。
  • 麗江酒吧來了攪局者:華潤等國產啤酒對抗百威、1664等「御三家」
    世界頭號啤酒巨頭百威集團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百威亞太(01876.hk)就在國內夜場渠道稱霸。百威、科羅娜、1664被稱為麗江酒吧裡的「御三家」。但疫情讓很多事物發生了改變。大部分6月初才恢復營業的娛樂場所讓夜場裡的啤酒一下變成了庫存。上半年,百威亞太的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下滑64%。
  • 啤酒行業深度報告:以美日為鑑,探析我國啤酒行業進階之路
    這一時期美國啤酒行業高端化加速,1960 年美國區域性啤酒品牌及低端啤酒品牌銷量佔比 76.6%,高端啤酒銷量佔比 20.2%;至 1990 年高端啤酒銷量佔比提升至 60.1%,取代了區域性啤酒品牌和低端啤酒的份額。生活水平提升後消費者更注重健康,啤酒口味清淡化,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 啤酒品牌紛紛布局中高端市場,笑看吉啤原漿精釀如何突出重圍?
    行業背景轉變  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國民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啤酒市場「高端化」趨勢加快,以精釀啤酒等為代表的高端啤酒銷量大增。但與國際市場中高端啤酒的蓬勃發展相比仍然差距懸殊。據數據統計,2018年,美國高端啤酒銷量已經達到42.1%,而中國的佔比僅為16.4%,這中間是巨大的增值潛力空間。  中高端產品是啤酒發展升級的關鍵一環。無論是在產品品質、銷量還是盈利能力上,都被寄予更多厚望,承載著更多「使命」。有研究表明,預計到2023年,中國中高端啤酒的總消費量有望達到1020萬千升,未來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9%,市場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