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村莊 綠庭院

2020-12-23 青海日報

古城回族鄉位於海東市平安區南部的青沙山腳下,距平安區21公裡,東臨沙溝鄉,南隔青沙山與化隆回族自治縣毗連,西北接三合鎮。全鄉14個行政村,其中5個純回族村、5個漢藏雜居村、4個漢族村,總人口12193人。

這幾年,古城回族鄉引領全鄉各族幹部群眾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新古城」重要抓手,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著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通道,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根基。

古城回族鄉生態文明建設首先從村莊環境清潔行動拉開序幕。鄉政府為了凸顯鄉村兩級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在鄉級層面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推進會,各村黨支部又組織召開支委會、黨員會、戶代表會、婦女會,進行層層動員,實現了全鄉幹部群眾由共識、共鳴到共振。在推進村莊清潔行動中,認真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居民居住區向整個村域延伸,由公共空間向私有空間延伸」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行「網格管理,定崗定責」制度,構建「網格+」模式,鄉級層面形成「網格+鄉幹部」、「網格+垃圾車司乘人員」,村級層面形成「網格+村幹部」、「網格+保潔員」、「網格+河道巡查員」、「網格+護林員」、「網格+農戶」、「網格+駐村企事業單位」等形態,強化「戶保潔、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村莊清潔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村莊清潔無盲區、全覆蓋。與此同時,深入實施「四清一改治十亂」,推動村莊清潔向常態化、規範化軌道運行,針對多年來形成的建築垃圾亂倒的「頑疾」,採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在全鄉範圍內統籌規劃設置六處建築垃圾填埋點,徹底根治環境衛生盲區和死角。

開展村莊違章建築整治行動。把整治任務精準到點,擴展到面,逐一建立問題臺帳,進一步細化、量化整治任務,形成上下銜接,合力攻堅的強大攻勢,堅決做到衛生死角不查清不放過,不整治不放過,整治不到位不放過。對村內佔道的私搭亂建、有礙觀瞻的坍塌破房、簡易廁所、草房、車庫、彩鋼房及殘垣斷壁、庭院危房進行拆除和規範整治,對拆除後的建築垃圾及時清運和安全處置,並對拆除地塊進行了平整綠化。

為著力營造「一帶多節點」鄉村田園風光,在202省道沿線、村道兩側和村莊空閒地、公共綠地等種植各類花卉面積5.13公頃,主要種植八瓣梅、金盞菊、百日草、觀賞葵、波斯菊等花卉品種,在種植方法上採用高低、品種、顏色、樹花草相間搭配,目前各村已全面完成種植任務。為提升古城回族鄉門戶新莊爾村的形象,結合環境治理,分別在入口和出口打造兩個景觀節點。「以往這裡垃圾清了堆,堆了清,花了很大代價但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現在好了,不僅從根本上整治了垃圾亂堆的現象,而且美化了環境,真是一舉兩得。」新莊爾村黨支部書記馬洪錄高興地說道。

2019年古城回族鄉印發了《集中開展「庭院整治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將每年的4月份確定為全鄉「庭院整治月」,按照「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示範引領,梯次推進」的原則,紮實開展庭院整治示範村、示範戶創建行動,木場、扎門、古城3村為庭院整治示範村,要求整村推進,逐戶實施;其他村每村選定5-10戶,創建庭院整治示範戶。在庭院整治過程中,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組織群眾大力實施房前屋後潔淨化、院內院外有序化、垃圾處理無害化、圈廁整治規範化、農家田園生態化「五化」工程,群眾自主扮演「規劃師」、「建造師」、「美容師」角色,精心打造個性化突出,具有傳統韻味的「生態微田園」。「以前為了生產生活方便,大家把庭院全部硬化了,機械器具亂擺亂放,看習慣了也不覺得有啥,自從今年村上要求每家每戶開展庭院整治,大家比著幹,一家比一家整治得好,現在家裡進去看順眼多了,也漂亮多了,心裡覺得特別舒坦」,古城村村民張國壽深有體會地說。

古城回族鄉把植綠護綠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點任務,按照「綠屏障、綠河谷、綠村莊、綠庭院」要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工程。2016年以來,通過實施綠化項目,發動鄉村幹部、黨員、群眾義務植樹累計栽植各類樹木50餘萬株,綠化面積達400公頃。全鄉上下正在描繪一幅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麗鄉村畫卷。為加強管護,全鄉配備護林員68名,分片包幹,落實責任,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護體系。截止2019年底,全鄉林地面積達6066.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8%。

按照「省道沿線村莊汙水集中統一處理,偏遠村莊汙水分散處理」的原則,古城回族鄉分期實施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在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的同時,量力而行配套天然氣入村入戶工程。在住建、環保部門和天然氣經營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汙水主管網已從平安區鋪設到古城村,牌樓溝、山城、古城3村已完成汙水管網入戶工程,山城、古城兩村完成天然氣入戶工程,農戶使用率分別達到95%和80%。今年,投資1233萬元的新莊爾村「送氣接汙」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接著計劃實施總門、北村、沙卡、木場4村「送氣接汙」工程。「送氣接汙」工程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農村能源結構和環境汙染狀況,提高了清潔能源使用率,減輕了環境汙染。

古城回族鄉把農村「廁所革命」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小廁所大民生。抽調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調查摸底工作,逐戶建立臺帳,共排查出不符合衛生廁所標準需要改廁的956戶。積極主動與區農業農村局對接,將且爾甫村列為全省農村「廁所革命」試點村,且爾甫新村44戶農戶列入第一批戶廁改造試點戶,標誌著全鄉戶廁改造工作正式啟動。該村戶廁採用三格式水廁,由廁屋、衛生潔具、三格化糞池、清水桶四部分組成,採用三格式法,通過糞汙沉降、厭氧發酵、降解殺卵技術,處理後的廢液可直接還田作為肥料,從而達到無害化的目標。目前,已完成三格式化糞池基坑41座,三格式化糞池安裝完成21個,廁房近日將到位安裝。「自從山上搬下來後,家家戶戶沒有廁所,可想而知,這是多麼尷尬的境地,去年村上修了兩座公共旱廁,但還是不方便,也不衛生,多虧政府替老百姓著想,讓我們優先享受到國家補助政策,第一個廁所就從我家開始修的。」老黨員毛拉莫太高興地說。這幾日的且爾甫新村,熱鬧非凡,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預計到5月底,44戶戶廁將全部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且爾甫新村群眾將告別沒有戶廁的時代。

作者:通訊員 劉海洪 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焦點

  • 業主庭院內毀綠挖深坑,城管已責令停工復綠
    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馬浩然)近日,有市民反映,東湖高新區一小區內,有業主在一樓庭院地塊挖深坑,毀壞綠化帶,希望相關部門進行拆除並復綠。東湖高新區佛祖嶺街城管執法工作人員表示,已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核實,並通知該業主立即停工,限期做出整改,恢復綠化。
  • 綠動家園 日照891戶家庭榮獲「多彩庭院」稱號
    、彩化、亮化美麗庭院,全面促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林水會戰和旅遊富市工作再上新水平。啟動儀式現場宣讀了《關於「多彩庭院」評選活動獲獎情況的通報》,並對20戶獲獎代表進行表彰,向市民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家庭踴躍爭做「多彩庭院」「美麗庭院」的踐行者、動員者和維護者,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用多彩的美景裝扮自己的庭院,帶動「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的理念在每一位市民心裡紮根。
  •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綠富美」,鹽城綠色庭院煥發灼灼芳華
    庭院綠化不僅改善居住環境,栽植經濟林果還能實現持續增收,何樂而不為?」響水縣黃圩鎮黃圩村村民王凱軍也喜歡侍弄花草,她家院子裡,蔥鬱的翠竹、高大的香樟、滿牆的紫藤掩映著一叢叢牡丹、芍藥、月季……她家的「綠色庭院」成了村裡婦女綠化、美化庭院的樣板。
  • 泰興市黃橋鎮:繪製「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圖
    合心村黨總支書記張建嶽介紹,他們組織了大批村民投入到村莊環境專項整治工作中,重點清理房前房後、屋內屋外的亂堆亂放、亂倒亂排、亂搭亂建;重點打造村莊路道兩側、河坡兩側綠化。合心村把危房改造和環境整治結合起來,有效利用村民家的廢舊磚瓦,用於建文化廣場、橋、路、護欄、溝塘護坡等,打造磚瓦文化。這樣既利用了廢舊建築材料節約了建設資金,又讓村容村貌大變樣。
  • 陽西:打造26個森林村莊 讓村民出門見綠
    近日,記者從陽西縣林業局獲悉,自陽西縣全面啟動創森工作以來,在各個鄉村實施美化綠化工作,利用閒置地、村道沿線等地種植景觀樹,並依託新農村建設規劃打造26個森林村莊,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見綠。上洋鎮白石村是陽西縣美麗鄉村創建村之一。
  • 莒縣小店:國家級農業強鎮的「綠」姿態
    黨支部領辦助力扶貧產業節節高莒縣廣隆綠蘆筍種植基地,是小店鎮綠蘆筍特色產業項目,也是一家全鎮的重點扶貧企業。美麗庭院讓「習慣」扮靚宜居家園新冠疫情的爆發為環境治理點亮了警示燈,去年以來,城市精細化管理行動使小店鎮鎮駐地樣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同步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庭院行動,又讓文明和「綠色」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 更綠!更好!更美!這個森林鄉鎮美如畫!
    >建設鎮村綠化水平得到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全鎮林地面積2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4%鎮、村莊綠化覆蓋率達新建了鈐山溼地公園,對鎮機關庭院進行了綠化提升改造,形成了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綠化景觀效果,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32平方米。鄉村綠化工程出實效。
  • 惠州累計建森林村莊487個 生態文明建設紅利惠及村民
    兩村廣泛發動村民和鄉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房前屋後綠樹環繞、花團錦簇,「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的優美宜居生態家園成了現實。麥教猛深入村莊、走進公園,實地察看兩村「綠滿家園」建設情況,詳細了解村莊衛生保潔、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將美麗鄉村「清潔先行」「清水治汙」「綠滿家園」三大行動統籌推進,以綠化推動淨化,以綠化促進美化,實現「綠」與「美」相得益彰。
  • 永嘉路,綠了!
    永嘉路,綠了!@小紅書 Yakosze這棟有「賞味期限」的網綠大樓攀滿生機盎然的爬山虎只見綠意不見牆為炎炎夏日帶來了一絲清涼不僅染綠了永嘉路更仿佛染綠了整個上海全長2072米的永嘉路
  • 推窗見綠 抬頭賞景 起步聞香 | 伊橋社區爭創嘉興級優美庭院示範村
    同時,在轄區範圍內推開優美庭院擂臺賽活動,細化獎勵標準,激起全民參與積極性。如今,社區幾乎每家每戶的庭院都可以用整潔、漂亮來形容,優美庭院提升戶、精品戶達56戶。王林介紹,今年,伊橋社區舉措「升級」,將進一步挖掘民間園藝師與戶結對,探索師徒結對「傳幫帶」形式,助力優美庭院打造;以海洲姐妹微家、社區文化禮堂等為宣傳陣地,圍繞嘉興市優美庭院建設要求,開展相關名師講座,助推優美庭院示範村建設;以社區既有的自建房、排屋和公寓房三種戶型,分類推進「優美庭院」和「美麗陽臺」創建,實現戶戶有綠
  • 邯鄲邱縣全力打造環城「綠享空間」
    按照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要求,2018年秋冬季以來,邱縣按照「林蔭型、景觀型、休閒型」綠化原則,構建「綠帶環繞、綠廊相連、綠塊鑲嵌」的環城「綠享空間」,全面打造環城生態圈。截至目前,該縣在環城周邊植樹造林1萬餘畝,實現了應綠盡綠。
  • 村在林中 林在園中 武義「一村萬樹」助力綠美鄉村建設
    而「一村萬樹」正好是一種小成本、大功效、「短平快」的環境美化方式,通過在村莊周邊、房前屋後的閒置地塊上種樹添彩,既增加了村莊綠化彩化,又能把村莊掩映在樹林裡,在改變村莊風貌方面可以起到「遮瑕造景」的效果,比大動筋骨式的村莊改造更節約成本,且更凸顯自然風貌。「一村萬樹」是一種新型鄉村綠化模式,是平原綠化的升級版。
  • 「國土綠化局長代言」濮陽:「森林濮陽」添新綠 生態園中花果香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要求,實施國土綠化,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厚植綠色發展意識,動員更多幹部群眾參與國土綠化行動,不斷開創國土綠化、森林河南建設新局面,河南省林業局、大河網聯合策劃推出河南18個省轄市、10個省直管縣(市)自然資源局、林業局局長「代言」國土綠化、植樹造林大型宣傳活動,號召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匯聚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磅礴力量,讓綠滿中原
  • 集賢縣永安鄉興源村加強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村莊
    三、實行點面結合,逐步逐項突破 圍繞「四清一改一綠」村莊清潔要求,以村內主街道路為中心,以南北兩側背街為重點,加大村莊清潔力度,達到了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聯動效果。截止目前,出動人力150人次,動用鏟車、挖掘機、翻鬥車等機械160臺次;清理路面2.8千米,清理邊溝5600沿長米,拆除殘垣斷壁7處。
  • 速覽|「醉美姊歸·最美庭院」創建指南來了……
    引語推門見綠 抬頭望春靜覓花香 且聽風吟
  • 臺山這片綠太圈粉了!
    臺山這片綠太圈粉了!今年以來,全市森林「綠量」持續增加。共建成村居公園47個、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建設任務9個,種植樟樹、秋楓、桂花等喬灌木樹苗1600多株,提升村莊綠化景觀水平。推進森林小鎮試點考評5個,海宴、赤溪、鬥山、廣海、深井鎮等5個鎮積極申報成為2020年森林小鎮試點單位。
  • 夏日限定|這個夏天有點「綠」
    「大暑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晃了神」,五月做「立夏」那期節目的時候,遠想不到這個夏天竟是這樣別具一格,仿佛春和秋合起夥來把夏天「綠」了。「立夏」傳送門:立夏,那些你很短暫的夢。1荷風細雨,我在綠湖旁等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每個季節都有專屬的標誌,荷是最體貼盛夏的。不因為夏的走失而放棄青荷嫵媚,不因為陽光出逃就責備細雨霏霏。水榭青芸,荷葉蔭蔭,剪一片流雲,送你十裡幽香。
  • 崇明區|從海員到田園,他把「軍裝綠」灑滿整個村莊
    搶抓機遇,齊心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園藝村有三寶,黃楊、水仙和花草」,董輝從小長大的園藝村是一個有著產業特色的小村莊。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農委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評審工作,每個涉農區只有1個名額。軍人特有的政治敏銳讓董輝意識到,這對產業特色鮮明的園藝村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 泗縣:為魅力小城穿上「綠裙裝」
    「看山,山是綠的,綠得久遠綿長;看城,城是綠的,綠得俏麗高雅;看水,水是綠的,綠得流連忘返;再看鄉村,鄉村也是綠的,綠得鄉愁難離。」近日,在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會上,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尉成輝對大美泗城的推介詞,讓不少外地同行對泗縣這座小城心生嚮往。
  • 森林小鎮綠韻濃 美麗村莊處處景
    森林村莊 「增綠」與「增收」並重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綠色村莊和主題新村。」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緊扣名鎮名村建設、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建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力爭實現「建」與「綠」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