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同一類事情,儘管做了很多次,但有時依然會忘記有些環節,導致整個任務完成效果不好。比如,我們辛辛苦苦準備了一場工作匯報,PPT做的非常精彩,領導也很認可,但是到了匯報當天,突然發現ppt的格式在另外一臺電腦上不匹配,無法打開;或者說是忘記帶領導喜歡用的ppt翻頁筆。這些細節問題有時會影響整個任務,導致我們前功盡棄。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呢?有,那就是清單思維。
我們都知道,飛機起飛前,飛行員都會拿著一本飛行手冊,仔細的核對,確認無誤後,才會執行起飛程序。甚至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第一件事情也是查閱手冊,找到解決方法。前段時間,熱播電影《中國機長》的原型川航3u8633機長劉傳健,在接受採訪時,就說到自己在遇到擋風玻璃開裂時,首先想到的是飛行手冊裡的操作程序。
那麼,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中,也完全可以借鑑這個方法。
我們的記憶力有限,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把需要做的事,總結歸納,形成標準化流程,就會省很多思考回憶的時間,直接執行就可以了,還可以確保準確無誤。我們管理企業制定的各項制度,也是這個道理,省去了很多回想和解釋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有幾個建議。
1.建立檢查清單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這件事情不是一次性的,那麼都有規律可循,通過多次重複,我們經過思考總結就能發現規律,將這一類任務的流程整理出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我們要將流程中每個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整理出來,然後作為重點檢查內容,這樣清單就完成了。
2.堅持實踐並不斷修正
建立了清單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反覆的實踐,通過實踐去檢驗清單的有效性,不斷修正完善,最終形成一個高效完整的清單。我們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條件反射、肌肉記憶,再次遇到同一類任務時,就會自動的調用清單,來避免問題出現,圓滿完成任務。
以上,供您參考。願我們都能成為清單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