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公子重耳亡命天涯19年,不禁讓人感慨敗也秦穆公,成也秦穆公

2020-12-19 真假歷史回聲

話說晉獻公是公子重耳的老爹,自古都說虎毒不食子,但總有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公子重耳第一次逃亡就是因為他的老爹。坑爹的人大有其在,但坑兒子的就比較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或許這是通病,越老越糊塗。在晉獻公年老的時候,有一位名叫驪姬的妃子。她受寵到什麼程度?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還不夠,看看晉獻公為她做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有多喪心病狂了!

少年重耳

殺子立子

喜歡一個人自然是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那時驪姬生有一子名為奚齊,但晉國當時的太子為申生,她的母親一點都不受寵。太子申生攔住奚齊上位了,這可怎麼辦?晉獻公仿佛在說老子管你是誰,照殺無誤。就這樣,堂堂太子被生生逼死。這可嚇壞了晉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重耳,另外一個則是夷吾。這兩個人那還不是能有多遠就跑多遠的,難不成等死,等老爹回心轉意?

重耳亡命天涯

這不禁讓人十分疑惑,非得殺了申生才能立奚齊為太子嗎,直接把申生廢除不就好了嗎?那這就不得不提到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了,王位和財產必須由長子繼承,「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太子申無疑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而當時周王室哪怕的的確確衰微了,但也不是哪個諸侯就敢藐視宗法制的。不過,倘若嫡長子死了那就另當其說了。

中年重耳

晉獻公之死

這個滿嘴荒唐言,一行一動皆昏庸的晉獻公,能指望他勤政愛民?操兵強國?稱霸諸侯?所以,很快啊,晉獻公就死了,晉國也因此發生了大內亂。在秦國秦穆公的插手下,當大內亂被平息之後,晉國的國君之位已經落到了夷吾身上。

夷吾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殺重耳,這又是哪門子的原因?還不是樹大招風,重耳在晉國的聲望並不比申生差多少。於是乎,重耳又開始了逃亡,這一逃便是天涯海角。

重耳雕像

重耳的大逃亡

你以為重耳是孤身一人逃亡?那可是大錯特錯的。因為重耳的人格魅力,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願意跟他出生入死。他們拼命逃到狄國,這一待就是十二年。可夷吾並沒有打算放過重耳,他派人行刺重耳失敗後,重耳又繼續了逃亡生活。

他到衛國不受待見,到齊國卻受到齊桓公的賞識。齊桓公是誰?他可是春秋五霸之首。之後到宋國,因宋襄公抱病,又來到了楚國。歷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故事正是發生在這裡。

重耳時來運轉

而此時,晉國與秦國交惡了,所謂的秦晉之好不如利益。當初夷吾依靠秦國才能上任,但他上任之後卻忘恩負義。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夷吾死後,他的兒子也和秦國作對。這可讓秦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穆公覺得重耳是一個改善秦晉關係的突破口,於是來到楚國接走了他。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渡過了黃河,整整十九年都在大逃亡的重耳終於回到了故鄉,成為了執掌天下的下棋人,這就是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這果真是敗也秦穆公,成也秦穆公,不禁讓人唏噓。

我是真假歷史回聲,千百年來,白雲悠悠,滾滾歷史,故事何其多,所幸能夠遇見你們,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名人歷史百科】「智」霸春秋的一代不世君主——秦穆公
    東道主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釋義:後來以「東道主」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賞析: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重回國執政,為報復鄭國與秦國聯合出兵伐鄭。於是,另外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為了活命,分別逃往他國避難。 再後來,夷吾的運氣比較好,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幫助,做了晉國國君。但是不久,夷吾就與秦國失和,他忘掉了秦國的恩情,反倒發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不得已割地求饒,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這才將兩國的關係修好。秦穆公為了聯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
  • 秦穆公的滑稽
    可如果真的把他算成是霸主,卻似乎又不是這麼一回事,畢竟他沒有像齊桓、晉文、楚莊那樣,一本正經地充當過中原的霸主,他的事業侷促於西北一隅,從來不曾達到過光輝的頂點,相反總是籠罩在晉國霸業的巨大陰影之下,只好在當時上演的爭霸大戰中,敲敲邊鼓,跑跑龍套。總而言之,秦穆公在當時更像是攪局的角色,把他列為「春秋五霸」之一,或許比較勉強。
  • 晉惠公夷吾到底是如何繼位晉國國君的?
    然而,作為重耳黨的裡克先殺奚齊,後殺卓子,徹底斬斷了驪姬想控制晉國的希望。這時,晉國國內分成兩派:一派主張迎立公子重耳,一派主張迎立公子夷吾。重耳黨以裡克、丕鄭為首;夷吾黨以呂甥、郤稱為首。而此時,公子夷吾人在梁國,公子重耳身在狄國。梁國位於黃河西岸的陝西韓城市,靠近秦國;重耳所奔之狄,很可能為赤狄潞氏國,位於山西長治一帶。
  • 可厚道秦穆公卻攤上無恥晉惠公!
    這個成語中的典故就來自春秋時期的秦國與晉國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可謂是曲折又深刻!秦晉之好首先說的是秦晉兩國之間聯姻,當時的兩個國家之間經常互相嫁娶,比如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晉國的公主,而後來的晉文公重耳也娶了秦穆公的女兒懷贏。如果是普通人家像這樣世代婚姻,那兩家人豈不是好得跟一家人一樣了?
  • 看小舅子晉惠公怎麼戲弄姐夫秦穆公
    晉獻公、申生、奚齊、卓子都死了,重耳和夷吾逃亡在外,晉國就出現了權力真空。這時候,重耳和夷吾都想到了姐夫秦穆公,作為大國國君,秦穆公完全有能力左右兩人的命運。秦穆公問公孫枝意見,公孫枝說:「夷吾妒忌心強,氣度狹小,就算回到晉國,估計也穩定不了局勢啊,我看還是扶持重耳吧。」
  • 春秋霸主之秦穆公2-2 秦國打敗晉國威震天下
    當年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重耳,也就是現在晉襄公的後媽,聽說晉襄公要殺秦國大將,趕忙過來勸阻,秦晉兩國本是親戚,關係一直不錯,你殺了他們大將,會傷了和氣的,再說他們打了敗仗,回去肯定會受到責罰的,何不如把他們放回去,讓秦君處罰他們好了,免得你落得個殺人的惡名。晉襄公覺得後媽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就把三人放了。
  • 重耳流浪記 | 楊 帆
    裡克又派人迎接在梁國的公子夷吾,夷吾派人寫信給秦穆公,求他出兵助自己返國,答應事成之後,將晉國河西的五座城池劃歸秦國。秦穆公正欲與晉國聯手共謀中原,既然夷吾派人來請求出兵,要協助夷吾回國繼位,很乾脆就答應了。夷吾在秦國支持下坐上王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即位後,對權臣裡克總是放心不下,擔憂自己如奚齊、卓子一樣被弒,殺人者人恆殺之。
  • 「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春秋霸主重耳
    重耳和夷吾一看爸爸這是來真的,也分別跑路到國外去了,重耳逃到了狄國,晉國有才能的人也都跟著寬厚待人的重耳。公子夷吾逃到了秦國,秦穆公收留了他。公子重耳公元前651年,晉獻公走完了罪惡的一生,晉國也喜聞樂見的內亂,重耳的弟弟奚齊和卓子先後做了國君,都給權臣們幹掉了。
  • 重耳歷經艱辛,終成一代霸主,是哪些女人在他身後默默幫助他
    申生自殺後,重耳也深受其害,萬不得已,只得亡命天涯。一個國君的兒子落魄到有國不能回,有家不能歸,這還真是悲慘的故事。不過口袋裡儘管沒錢,但是尊貴的身份畢竟擺在那裡,所以他在各國流亡時,他都受到了「特殊照顧」。有把他當作上賓的國君,也有白眼相看的國君,甚至還有要看他「駢脅」的國君。當然,也有要把女兒嫁給他的國君。
  • 秦國與晉國通婚稱為「秦晉之好」,背後真的友好嗎?
    秦穆公劇照事情的開端源於秦穆公,秦穆公即位國君後,頗有雄心壯志,但黃河對岸強大的晉國他卻不敢得罪。驪姬劇照秦穆公怒不可遏,派百裡奚發兵攻打晉國,將晉惠公抓了回來,要殺了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但是,關鍵時刻秦穆公的夫人心疼弟弟,以自焚相逼,迫使秦穆公放人。
  • 晉文公重耳:身體畸形的他遭受親人追殺,開啟十九年的流亡,最終成春秋一霸
    這下倒好,國不可一日無軍,於是這幫大臣趕緊去找重耳,讓他回來繼位(這情節很像當初小白和公子糾趕著回去繼位),但是重耳不肯,說當初違背父親的意願出逃,如今父親去世卻不能伺候喪事,沒有臉面回去。這時候別忘了還有一個外逃的公子夷吾,於是夷吾的手下就去找秦國幫忙,並且承諾如果秦國幫助夷吾繼位,就割五座城池給秦國,於是當時在位的秦穆公就把夷吾送回了晉國,登上王位,史稱晉惠公。
  • 秦國稱霸西戎,兩年後秦穆公去世
    春秋時期的秦國,還沒有和晉國抗衡的實力,在中原爭霸鬥爭中,不是主角。東進,和晉國爭鋒,是秦穆公的心願,但是不符合秦國的長遠利益。這個時候的秦國,還需要不斷積累實力,儘量去吞併那些弱小的諸侯國。向東發展註定要碰壁,所以向西發展才是正路。其實,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秦國根本就無力撼動晉國的地位。
  • 秦穆公:如果沒有他,大秦帝國真可能是個浮雲
    他就是秦穆公。一位曾經讓秦孝公都仰慕不已的秦國先君。 公元前659年,天下還是那個天下,諸侯林立,秦國還是那個秦國,弱小而貧瘠。對於秦國新任國君秦穆公,人們並沒有興趣去關注,大浪滔天,秦國翻不起什麼浪花。 秦穆公沒有急於向諸侯展示自己的肌肉,因為他沒有。
  • 秦穆公到底霸在何處?
    因為這也是攘夷之功,秦穆公就獲得了周天子的認可與稱讚,所以也可以將秦穆公算成完成「尊王攘夷」大業的霸主之一。 我們之前講了那麼多次,都是秦穆公與他東邊的鄰居晉國周旋的故事。秦穆公接連與五任晉國國君相愛相殺,但在對晉關係上並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秦穆公東擴不成,卻在西進上獲得了重大進展。
  • 都說「秦晉之好」,那麼歷史上的秦國與晉國究竟有多好?
    目前文獻中可見的第一次秦晉聯姻發生在春秋中期,晉獻公與齊姜所聖的女兒、申生的同胞姐姐伯姬與秦穆公任好締結了婚姻。二者的聯姻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首先,這與秦獻公制定的對外政策有關。自叔虞封唐以來,晉國最初不過是個「河汾之東方百裡」的小國。
  • 秦穆公:寬容也是行善,種善因得善果
    總之要尋得一匹絕世好馬這三者缺一不可,而這匹黑色的公馬看起來一條都不符合呀,正好這時後宮拉泔水的馬車從馬廄前路過,拉泔水的車夫一看,一群人圍著一批不起眼的黑馬再指指點點,拉泔水的馬脖子一揚,嘶鳴了一聲,驚奇的是,這匹黑馬掙脫韁繩,一甩黑色的鬃毛,抬起前蹄,嗖的一下躥到了百米開外,讓大家目瞪口呆起來。不由的讚嘆起來,果然是一匹好馬呀!
  • 春秋漫談8,鼎盛的晉國繼續稱霸
    我在前幾篇的時候就說過,春秋的歷史其實就是晉國的稱霸史和衰落史,從重耳稱霸這點來看,基本上可以說,晉已經取代了東周。像那些被楚國蹂躪的小國,找東周沒有啥用,但是找晉國可能就相對好使點。我們所謂的「春秋五霸」其實有很多都是名不副實的,至少大部分晉國君主都是霸主。
  • 流亡半生的公子重耳是如何回到晉國重掌大權成為春秋霸主的
    驪姬得知重耳與夷吾兩位公子不辭而別,馬上向晉獻公誣告他們兩個有陰謀,晉獻公大怒,聽信驪姬之言,認定他們有陰謀,於是就派勃鞮去討伐蒲城。公子重耳品德高尚、才能出眾,在他被陷害出逃時依然有不少賢士跟隨,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