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真實的00後:對主流價值觀認同度較高,自我意識更強烈

2020-12-17 澎湃新聞

解讀真實的00後:對主流價值觀認同度較高,自我意識更強烈

章正/中國青年報

2016-11-09 08:48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少年兒童發展調查:「群體理性」是00後價值觀的底色【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中國青年報11月8日消息,讓人感到高興的是,00後的一代對當代社會倡導的主流價值觀認同度較高,尤其對傳統的價值觀認同度更高。中小學生更看重家庭,看重實現社會價值,對善良、誠實、守信等傳統價值觀更崇尚,對國家認同感更高,這些都是當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認為:「00後的一代是有希望的一代,他們的成長符合國家和民族的期待目標,也說明近些年來少年兒童的價值觀教育成效顯著。」

在她看來,這並不代表00後沒有主見,本次研究發現,

少年兒童認同的價值觀更趨於傳統,而對具有明顯時代特色的價值觀的認同要低於傳統價值觀。表現就在於,00後崇尚的道德品質裡,對進取、公正、守時、節約、合作等時代特色鮮明的價值觀認同度明顯低於善良、誠實、守信等傳統價值觀。

調查表明,00後一代的自我意識更強烈,在面對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係時,也有半數以上少年兒童不願意為集體放棄個人利益。00後在追求個體價值的實現、自我價值主體地位的確認,希望獲得個人與社會的統一、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城市少年兒童更看重朋友、看重謙虛品質、更希望先發展經濟、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受更深。而農村少年兒童更看重家庭、更崇尚孝敬品質、環保決心更堅決等。因此,進行價值觀教育時,要充分考慮不同群體少年兒童的生活環境、物質條件及利益訴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價值引領。

本次研究發現,家庭經濟條件對00後一代的價值觀有較大程度的影響,這也充分證明了以往的價值觀理論所強調的物質生活條件對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

孫宏豔分析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少年兒童更願意為社會作貢獻,更崇尚孝敬的品質,更看重經濟發展。在面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時,家庭困難的少年兒童更看重實現個人願望。」

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少年兒童國家認同感也最低,對社會不公平現象體會也最深。

經濟困難更容易使少年兒童渴望實現自我與成才,渴望報答父母與長輩,渴望發展經濟與改善生活,渴望公平與正義。但是,經濟條件差也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負面影響,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觀念的關係錯位、自身生活狀況與國家認同的關係錯位、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係錯位。

(解讀真實的00後:很主流,有主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00後」調查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自我認同意識的重塑
    | 進步還是衰退自我認同意識在現今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越來越被很多人提起強化,這是文明的進步結果還是人類太過於依存於社會的嬌柔矯作?每個人的自我覺醒如此強烈,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像我父輩的時代,物質能夠滿足生活所需,已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時候人的欲望更多的就是物質上的豐富,以及對夢想單純的執著。有了這些身外和心靈的追求,人的幸福感很容易滿足。
  • 自我 我是誰?自我認同的核心要素!
    自我認同涉及核心價值觀,指導人們做出選擇(例如,人際關係,職業)。這些選擇反映了我們是誰以及重視什麼。就好比說,投資銀行家重錢,而大學教授更重教育、以助生成才為樂。然而,很少有人堅持自我價值觀。甚至,把父母以及主流文化價值觀簡單內化為自己的(比如,追求物質主義、權力主義與外貌主義)。可悲的是,這些價值觀未必符合真實自我,使得生活不稱心。相反,滿足的人忠於自我的價值觀,追求有意義的目標。
  • 社會藍皮書發布 數據解讀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眾認可度
    藍皮書中的《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眾認可度調研報告》採用全國大型縱貫抽樣調查項目「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簡稱CSS)數據,解讀分析了八年來社會公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
  • 當代青年的自我認同與價值引領
    【摘要】當今社會,網絡「曬文化」折射出當代青年的多樣圖景,一方面「曬文化」有利於青年個體自我釋放、疏解壓力,有利於知識傳播;另一方面青年受到其中負面內容影響,較易產生價值觀迷失等現象。因此,網絡「曬文化」應做到「虛實有度」,應牢牢把握虛擬的度、內容的度、以及理念的度。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實踐
    文化是人最基本的社會身份與屬性規定,作為文化核心的價值觀是文化中對人影響力更大、更具規定性的部分。 認同是主體對自我根源和自我身份的一種追問,認同是一種認知,也是一種價值信仰,表現為來自於主體內心同意的自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實踐,在認知層面,是維繫個人與群體關係的精神紐帶,是對民族文化的價值共識的自我肯定,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公民的價值共識,不斷堅定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實踐層面上,認同表現為人的實踐自覺性。
  • 《自我與身份》解讀4_第3章_自我意識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所有情況下,自我聚焦的注意力使參與者更多地遵從情境中突顯的標準。自我聚焦的這種影響是對一個過程的影響,而不是對行為內容的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如果突顯的標準是傾向於避免受懲罰,良好的自我意識可以讓你少受懲罰;但如果標準會招致懲罰,良好的自我意識就會使你更加容易受懲罰。自我聚焦度高時的行為內容取決於參考值。
  • 解讀簡愛中的自我意識和自卑意識,自卑者該如何走出自卑?
    透露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即使是在當代也非常值得深思和學習。在書中的簡愛是一名女教師,可以說是在當時的階級社會裡底層人民的代表。而男主公羅切斯特卻是上層貴族的代表性人物,兩人的身份階級之差、相愛時複雜的複雜心理、最終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並且勇敢的對抗當時的主流思想,這些都是書中精彩之處。
  • 與自我意識強烈的孩子和平相處
    看的一本育兒書上說,0-6歲孩子要學會把自我和這個世界剝離開來,建立情緒認知、自我認知等等。我還是認同觀點的。但當時是一知半解的,現在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恩寶最近自我意識很強烈的階段。今天早上起床選衣服,我給她備的衣服不全是裙子。她非要穿裙子。理由是別人誇她的裙子好看。我突然覺得恩寶太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了。
  • 孩子的自我認同度培養
    01自我介紹我在教育行業從業超過16年,除了幼兒園之外,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年級我都教過,並且研究過,這些工作經歷給了我非常豐富多的教育的素材。當然,更重要的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11歲,小的5歲,他們這個年齡正是三觀形成的時期,和安全感、自我認同感建立的時期。
  • 「理論」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
    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是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現實生活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文化弘揚。價值觀與文化是休戚相關、不可分割的。作為文化的深層內核,價值觀是依賴於文化而存在的;作為價值觀的系統化和外在化,文化脫離價值觀會迷失方向。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內容,賦予了文化特定的精神氣質和倫理取向。
  • 從95後到00後消費心理變化與思考
    最新調查表明(2019):00後是一群超自信與個性化的新生代,造成00後的一切變化關鍵是由於他們的生活的社會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他們能追求自我、形成與眾不同的個性成為可能。隨著社會環境的迅速變化和數位化影響,今天即使身經百戰的營銷高手們,當面對起機靈古怪的00後這一群體,心裡上也不一定有多少底。從心理學角度來說,00後不能僅說是另一代人,而更應說他們是另一類人。
  • 自卑者都缺乏自我認同,一個喪失自我的人,談何自尊自信
    ,所以,真實的你自己究竟是怎麼樣的,你自己其實都看不清楚。這就是自卑導致的核心缺失,也是我們自卑治療的一個關鍵點——即「自我認同」。我們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都是以坐標的形式呈現的,橫向線代表著外界對你的認可度,即別人眼中的你(他人認同)。縱向線代表自我的認可度,即自己眼中的自己(自我認同)。這個十字坐標就形成了自我認知體系,正常情況下,我們通過調校「自我認同」的點位和「他人認同」的點位,來確定我們的自我認知。
  • 80後步入中年,90後「佛系」養生,00後的世界該如何描述?
    當80後步入中年,90後「佛系」養生,新生力量00後的世界應該如何描述? 果殼少年面向果殼旗下各渠道的00後用戶展開問卷調查,共收集了14912份有效問卷,根據用戶的真實作答,整理髮布了《中國00後圖鑑》(點擊查看完整版報告)。圖鑑內容覆蓋00後的價值觀、網際網路使用習慣、家庭與社交、日常生活、學習狀態五個方面,全面展現時下00後內心的聲音。
  • 北京青年大型調查報告:00後集體意識強 志向多元化
    小學生很愛國,價值觀積極向上對於「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孕乘客怎麼做」這一問題,近96.6%的學生都選擇了主動讓座。而對於「如果你是孔融,你會」這個問題的答案,93.8%的學生選擇了「讓」。還有92.4%認同「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93.1%認同「奮鬥成就人生」,94.3%贊同勤勞致富。
  • 自我認同,從舊到新的轉變,是真實自我的慢慢犧牲
    我們的自我認同,也就是我們如何定義和看待自己作為獨特的個體,對我們是誰和我們的生活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我認同涵蓋了我們在發展中獲得的知識和理解的整體性,包括我們的個性、能力和能力、智力和身體屬性興趣和關係。我們以兩種方式獲得自我身份。
  • 自我認同感的獲得
    自我認同感是一個人關於自己是誰以及如何定義自己的思想或觀念。包括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一致性兩個方面。當個體開始決定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加入什麼群體,採取什麼信仰或價值觀,支持什麼人際交往方式,以及從事什麼職業方向時,個體的自我認同感就開始建構了。
  • 科學網—社會變遷與人的自我認同
    自我認同是個體對「過去我」、「現在我」、「將來我」產生內在的連續性,也是個體「現實自我」、「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一致性關係的體現。人通過形成自我認同知道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佔什麼地位。自我認同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性中的意識屬性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顯著特性。當意識的客體為自己時,我們稱之為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缺失和塑造
    面對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現狀,大學生對於物質需求有自己的解讀,過分強調個性自由,崇尚用更好的物質生活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但消費主義思潮本質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會逐步侵蝕大學生原有的政治理念、道德意識和社會準則,使得其傾斜於個人取向的價值,而逐漸忽視集體價值。產生變化的動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是內在動因。
  • 中國文化認同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人是自我組織的,主動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調節的,而不僅是由外界環境所塑造或由潛在內驅力所驅動的反應機體」[8]。從此認識可以看到,人的能動性大約具有的特點是意向性、預謀性及自我反應性和自我反思性。人在認知行動中,不僅是行動的主人,更是自己能動性的主動考察者,是會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節自己的認知。因此,文化的引領認同作用就尤為重要。
  • 如何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大學作為育人機構和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應成為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淬鍊器,不斷增強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科學剖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漸進過程 從個體的價值接受規律出發,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主要歷經認知認同、情感認同、理性認同和行為認同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