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檳城華人大會堂盼華裔青年加入後備軍

2020-12-22 騰訊網

中國僑網11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檳城華人大會堂培訓組在該堂主辦「509後備軍」講解會,盼招募更多華裔青年成為後備軍一員。

該組主任王益輝說,後備軍是馬來西亞正規軍之後第二大的國防團體及第二道防線,成員是來自社會各界的專業人士。

「我國沒有強制性軍訓,而國民服務營如今已停辦,年輕人保家衛國的意識也減弱。希望這場講解會喚起大家的愛國意識,深一層認識後備軍。」他也鼓勵年輕人加入後備軍,尤其是女性。

工委會主任鄭達明說,講解會的反應不俗,已有40人報名,令人鼓舞。他希望出席者透過講解會深入了解後備軍。

他說,每個州屬平均有一個後備軍團,檳城的是「509後備軍」。據知目前後備軍有逾千個職務空缺,歡迎18歲至45歲的青年加入,成為國防和社會治安的後盾。

「後備軍雖支援國家軍隊,卻是義務服務團體。接受訓練成為後備軍,不一定要成為軍人,也能成為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的志願軍。」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全國華人文化節在檳城舉行
    中新社檳城9月23日電 (記者 陳悅)以「百年傳承,千載文化」為主題的馬來西亞第35屆全國華人文化節開幕儀式22日在檳城舉行。  當晚8時30分許,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華總)總會長方天興、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魯世巍等共同點燃主席臺上的主火炬,為華人文化節正式揭幕。
  • 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會的語言生活
    按照王賡武(1994)對海外華人的分類,移居檳城的華人也可以分成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1)華商型;(2)華工型;(3)華僑型;(4)華裔或再移民型。和其他馬來西亞華人一樣,華人移居檳城有三個高潮:一是辛亥革命失敗後的軍閥混戰時期;二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三是抗日戰爭時期,例如馬來西亞著名作家任雨農先生(湖南籍)就是1937年到檳城的。
  • 駐檳城總領事吳駿出席馬來西亞音樂及藝術比賽
    據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館網站消息,近日,中國駐檳城總領事吳駿赴霹靂州出席馬來西亞「2017年華總國油杯之蘭馥曲」音樂及藝術比賽頒獎典禮,並觀摩了部分比賽項目。馬來西亞國際貿工部第二部長黃家泉、馬來西亞華人大會堂總會署理會長鍾來福、馬來西亞國油大學副校長阿卜杜·穆達立等出席活動。此次比賽吸引了全馬各州約4200名選手參賽。
  • 馬來西亞的檳城:大部分居民都是華人,滿大街全是中文
    說起馬來西亞,大家應該是不陌生的,作為「新馬泰」中一員,我相信很多人都去旅遊過吧。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國家,作為「亞洲四小虎」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90年代的突飛猛進,成為了亞洲讓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
  • 4小時直飛,玩轉馬來西亞華人最多的檳城
    檳城為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該國華人華僑聚集最多的地方,擁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走進檳城,人們不僅可以探訪古蹟、海灘,還能體驗醫療旅遊、生態旅遊等豐富的旅遊業態。來到這裡,最適合的就是放慢腳步,感受濃厚別樣的異國風情。
  • 馬來西亞檳城百年華人咖啡店傳奇:曾是富豪最愛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7月1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檳城百年咖啡店廣泰來茶室3代人賣的就是簡單的「海南咖啡店傳統套餐」,卻是曾經的檳城第一富豪駱文秀的最愛。  熱騰騰的咖啡、散發芬芳燒焦味的烤麵包、光澤鮮潤的半生熟雞蛋,這麼簡單的美食竟然是億萬富豪心頭好!熱咖啡、烤麵包、半生熟雞蛋,是不論貧富皆喜歡的廉價美食。
  • 辛亥革命百年:尋訪孫中山在馬來西亞檳城足跡
    新華網吉隆坡9月20日電(記者 顏亮)馬來西亞北部的檳城依山傍海
  • 【華僑華人】逆流而上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華文學校的飄搖之路1819年,馬來西亞的華人為了讓小孩能學中文,在當時人口僅有幾千人的檳城創辦了馬來西亞的第一間華文學校五福書院,採用廣東話為教學語。滿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康有為也曾受到定居馬來亞唐人的邀請前來指導教學,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也曾前來檳城鼓吹革命與推動新式教育。在這種熱絡的情勢下,馬來亞第一所新式現代化學校中華官音學堂,在滿清駐檳城理事張弼士的大力捐助下於1904年在檳城正式開課。1906年,馬來西亞又出現了尊孔學堂,坤成女子中學及育才學堂分別於1908年先後由華人創辦。
  • 檳城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聚居區,因檳榔島上的檳榔樹而得名
    檳城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聚居區,因檳榔島上的檳榔樹而得名,有眾多的名勝古蹟,也被稱為美食天堂。2013年2月22日,雅虎網站公布世界八大退休後最適合居住城市,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府喬治市被選為世界第四大退休後最適合居住城市,在這評選中檳城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城市。
  • 馬來西亞檳城,你的潮汕味嚴重超標
    馬來西亞檳城 你怎麼長著一張潮汕臉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檳城被橫隔中間的海峽劈成了兩半——一半是海島,一半是陸地。 △在檳城,華人人口佔將近4成/圖蟲 在這塊小小的104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住著近四成的華人,約69萬。
  • 海外客家籍華人華僑人物(軍政篇)
    年,在馬來西亞3170萬總人口中,華人就有664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過165萬,遍布全馬各地,約佔馬來西亞華裔人口的1/4左右,是馬來西亞華人中人數僅次於福建人的華人第二大族群。模里西斯的老華僑華人約有3萬多人,以廣東梅縣地區客家人為主(約佔90%),大多已加入模里西斯國籍。最近20多年來,近1萬名左右來自中國大陸(主要為廣東、浙江、福建和江蘇省)、香港、臺灣地區及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新移民以投資、勞務或跨國婚姻等方式赴模里西斯定居及就業。在模里西斯說中國話,就是講的梅縣客家話。至於講普通話,人們說講「京話、正音」。模里西斯政府規定,小學到高中,每天要上一節中文課。
  • 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天,去了這些好玩的地方
    在檳城住的是1926古蹟酒店,1926古蹟酒店是檳城朋友介紹的,老闆是華人,酒店服務有中文語言。酒店處在檳城喬治市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在檳城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檳城古城。檳城即馬來西亞喬治市,檳城古城是喬治市的老城區,整個古城都已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檳城古城是一座活著的古城,與國內的古城迥然不同。檳城港口林立的吊車,穿梭往來的輪船證明這做城市現在仍然是馬六甲海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 馬來西亞「檳城之花」是千島的女神
    《千島女神》在世界上,被稱為「千島之國」的國家並不多,擁有1000多個島嶼,馬來西亞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千島的國家,這個國家非常包容,印度民族、華裔、馬來土著、英法混血族等民族也混雜著各種各樣的民族風格,你可以看到Sar我不到100元,你可以在街頭巷尾購買
  • 馬來西亞檳城,六個必去的目的地,逛遍檳城
    1.檳城的世界遺產,喬治市的特色壁畫 檳城,是一座馬來西亞的城市,市中心的喬治市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在喬治市中漫步,穿梭古老的舊時光。便宜好吃的煎蕊和炒粿條,6馬幣買了吃不完的紅毛丹。 在馬來西亞的檳城,生活著非常多的華僑,這裡也曾經是一個繁華的港口,是一個集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城市。
  • 北外馬來西亞留學生辦中文學習班 助非華裔學中文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0月1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的Arina Safwah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回到馬來西亞後與同學一起創辦了Jom Mandarin組織,幾人一起編寫中文教材,幫助身邊的人學習中文
  • 馬來西亞的檳城,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定居地!
    馬來西亞的最後一站是檳城,這是一個海島上的城市,這裡是馬來三大經濟支柱城市之一。到達檳城從吉隆坡到達檳城只要做長途大巴約6個小時,我們在長途汽車站買了2成人2兒童票,原本11點的車結果晚點2小時,孩子們乖乖的在候車室等待姐妹倆不分場合的自娛自樂
  • 遊走馬來西亞檳城 六大街巷助您血拼
    檳城,亦稱檳榔嶼、檳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馬來西亞半島西北側。它是馬來西亞重要港口,是續首都吉隆坡和南方貿易門戶新山市之後的全國第三大城市,也是馬來西亞第二小的州屬檳城州(但是華人人口最大的州屬)的首府。檳城路檳城路有許多售賣各種物美價廉貨物的商鋪,如衣服、鞋子、電子及其他物品等。
  • 獻禮電影觸痛馬來西亞歷史傷疤 華人被指元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一部描述馬來西亞1969年5月13日「種族衝突事件」的影片《王者之風》(英文名為TandaPutera)近日在全馬公映。由於該片中將「5·13」事件歸咎於華人,在當地引發爭議,電影舉行首映式時,沒有馬政府要員參加,電影上映以來觀眾寥寥無幾,連該片導演都稱自己為票房毒藥。
  • 探訪亞洲最棒小吃聖地 馬來西亞檳城
    麵條配以牛肉或者雞肉,加入蝦、醬汁、蔬菜和雞蛋。絕對是一道完美的麵食。【環球網綜合報導】來到馬來西亞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可別被奢華酒店裡豐富的自助餐填飽了肚子,真正地道的美食在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咖喱羊肉、馬來炒麵、檳城炒粿條,樣樣匯集著亞洲美食精髓。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為遊客準備了一篇美食攻略,一起去體驗吧。
  • 馬來西亞檳城獨中一些現狀分享,家長們可以參考
    CYMM2H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的檳城共有5所獨立華文中學(簡稱獨中)。鍾靈和韓江是在檳城的島內,而日新則是在島外的大山腳。和其他州屬不同,檳城本土華人較多喜歡把孩子送到國民型中學,獨中之前算是比較不受歡迎的。其中的原因除了國民型是免費教育外,還有就是檳城政府是有管控公立學校品質的說法。只有通過小學六年級鑑定考試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才能進入這類國民型學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