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14歲生日那天,父母一番話改變孩子一生

2020-09-09 完美好家長


人生的旅途歸根結底是一個人的,對於孩子,我們是該一路隨行扶助,還是早早放手?什麼時候是讓孩子踏上獨自旅程的最佳時機?答案是:青春期。
因為此時放手的優勢在於,孩子依然在家裡,只要他們需要,就可以得到適時的建議和幫助。最主要的是,放手後他們不會像其他青春期孩子一樣怨恨、逆反,良好的親子關係能讓他們更願意和父母商量碰到的問題,更加尊重父母的智慧和經驗。



01.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媽媽教會我懷疑一切。對於我沒完沒了的「為什麼」,她永遠也不會介意。她讓我考慮,當我的成熟性和知識性不能完成整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我投入的話,結果會出現的所有可能性。
可是,在我14歲生日的那天,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
這一天,她輕輕拍了一下她身邊的床,跟我說:「我想跟你談談。」
「怎麼了?」我以一個剛步入青春期的少年身份,很自然地問道。
「我已經花了13年來打造你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現在你知道對與錯的區別嗎?」她說道。
「是的,當然知道了。」我回答道。突然間變得有些嚴肅的氣氛,讓我覺得有點不自在,為了放輕鬆點,我忍不住咧開嘴笑了笑。
媽媽接著說:「你已經進入青春期,從此刻開始,你的人生將變得更加複雜。我已經教給你一些基本常識。現在,該是你開始做出自己的決定的時候了。」
我茫然地看著她,「什麼決定?」
媽媽微笑道,「從此刻開始,你可以安排你自己的生活: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還有選擇什麼樣的朋友,這些都由你自己決定。」
「我不明白。你是不是生我的氣?我該怎麼做?」我跟她說。
媽媽把手放在我的胳膊上:「在人生中,每個人遲早都必須開始做自己的決定。我曾見到過許多年輕人,上大學後,父母不能再給他們引導,忽然的自由和放任,讓他們迷失,有些人因此犯下了可怕的錯誤。所以,我想早點給你自由。」
我目瞪口呆地盯著她,所有的可能性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我可以跟朋友玩到很晚,沒人會要求我必須做家庭作業?簡直太爽了。
媽媽站在原地,俯視了我一下,再次微笑道:「記住,這是你的職責。其他家庭成員都將注視著你。你的嬸嬸們、叔叔們,還有表兄弟姊妹們都等著看你出錯。你必須讓自己承擔這樣的職責。」
她對我那樣信任,於是我興高採烈地問道,「為什麼?」
「因為我寧可你現在犯錯誤,因為你在家裡,我可以給你建議和幫助。」她回答道:「記住,我一直在你身邊。如果你想要建議,或者有任何話想要跟我說,我隨時都有時間。」
02.
這一年,我的生日會進行的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美好,有蛋糕、冰激凌、禮物,還有家人。我十分清楚地知道,他們不會完全離開我的生活,只不過是給我自己足夠的成長空間,讓我生長出我的翅膀,為我將來面對的挑戰做準備。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些錯誤是所有青春期孩子都會犯的錯誤。我會經常忘記做作業,偶爾深夜不睡覺。但媽媽從來都沒有因為它們而責備我。

如果我的成績下滑,她很平靜地指出,只要我的成績繼續下滑,那麼我想要考入的那所大學的機會將會變得渺茫,分數越低,我考入大學的機率越低。
如果我繼續深夜不睡覺,她會在我第二天感到特別疲憊的時候,跟我談晚睡的問題,不得不說,媽媽真的很了解我,總是能切中痛處。


在和朋友瘋狂聚會後,她只是叫我描繪一下,10年後那些朋友會做什麼,我是否願意和他們一起分享未來?毫無疑問,我不想這樣做。


當然,如果我感覺力不從心,提出求助,她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她總是給我最好的建議來修復我生活中的BUG。我從來都不會像其他青春期孩子一樣怨恨她,這樣的相處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
若干年後,在我女兒14歲生日那天,我帶著她到了我的房間。我們進行了一次相似的談話。在她的青春期,我們也保持了親密無間。而在同樣的年紀,我的兒子和他的父親進行了相似的談話。我的孩子們犯了他們在成熟和成長的過程中同樣的錯誤,但是許多錯誤他們都順利度過了,因為他們會思考它,然後過來跟我們一起商量它。
這個談話很簡單,更關鍵的是之後父母的行為和態度,其中的智慧父母一旦汲取,就會發現青春期不一定是一場風暴,也可能是親子關係中,一段最精彩的探險。
03.
14歲是危險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的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教育專家冉乃彥認為,對孩子來說,14歲左右的年齡就是這樣的關鍵期,家長要抓好孩子的這段關鍵期。
14歲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獨立成熟的一面,又限於經驗、年齡獨立不起來,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下足功夫,把問題妥善解決,讓孩子順利發展。
那麼,青春期階段,家長如何更好地處理孩子的叛逆和錯誤呢?
1.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幹,而是由於成長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還有環境中的影響。
所以家長們了解了這些成因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和理解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還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短暫的一個時期,它很快就會過去,所以家長們能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孩子,幫助孩子們把這個時期儘快度過去,未來你的孩子才會更愛你,更尊敬你。
2. 家長要認知自我,改變自我在這一點上,希望家長能夠重視起來,因為很多家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自我不了解,甚至自己並不成熟,遇到事情並不能理性客觀的去解決問題,甚至有的家長自己也極端情緒化,沒等孩子發脾氣,自己就先發火了。
家長這種不理智的情緒狀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使孩子叛逆的導火索,因為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態,所以希望家長能改變自己,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狀態,這樣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3. 陪伴是最好的愛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有一個心理特點,就是他們經常是處在混亂和矛盾的心理狀態之中,雖然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失敗的,那這種失敗再結合典型的混亂矛盾心理,讓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非常痛苦,如果家長此刻能帶著無條件的接納和愛陪伴著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種溫暖會讓孩子的叛逆減少很多,家長們可以試一試。
4.父母應留下一點自己的時間撫養孩子並不意味著父母要放棄個人的需要和夫妻間的交流。利用這點空閒,夫妻間多交流與溝通,夫妻關係的和諧對家庭穩定至關重要。不少家庭,正是因為夫妻不和,整日吵架,甚至鬧離婚,使孩子受到極大的傷害,父母形象地位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這是應努力避免的。
另外,父母需要這點空閒時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遠離繁瑣的家務和工作,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要有一點幽默感,不要為自己的一點點錯誤懊悔不已。
相信自己是一位好父母。善於工作,善於休息,才能更善於教養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一、14歲生日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整數的生日比較重視,比如說:10歲20歲30歲,每過10年家裡都會大擺宴席,覺得整歲的生日是最應該被重視的。但事實上對於孩子而言,14歲生日才是要重視的。
  • 孩子成年前的三個「黃金生日」:14歲、16歲、18歲,助娃走上正道
    提到「生日」,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孩子的出生日期、吃蛋糕、吹蠟燭許願。每個人每年都有一個生日,生日也是每個孩子的「期待日」,孩子們每年都期待自己生日的到來,可以吃大大的生日蛋糕,得到全家人的祝福。父母除了陪孩子過正常的一年一次生日外,每個孩子還都應該有3個特殊的「黃金生日」,分別在14歲、16歲、18歲,過好了這3個生日,能助娃走上正道!
  • 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一、14歲生日 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整數的生日比較重視,比如說:10歲20歲30歲,每過10年家裡都會大擺宴席,覺得整歲的生日是最應該被重視的。
  • 孩子到14歲,進入人生「分叉路」,父母不同教育方式或影響一生
    14歲是花樣的年華,過去稱呼14歲為「豆蔻年華」,可見這段青春是非常美麗的。14歲同時也是人生的一個「分岔路口」,在這個關鍵的青春期,不少孩子因為一時的糊塗而誤入歧途,結果後悔也為時已晚。英國科學家曾進行過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在14歲以後大家鬥毆、出現叛逆心理的情況有明顯的增加趨勢。進入人生的「分叉路」,父母不同教育方式或影響一生當孩子到了14歲,意味著進入到人生的一個重要分界點。
  • 「育兒」14歲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父母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
    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是14歲。」還有一些初中年級段的班主任教師反映,14歲左右的年齡屬於成長中的一個「危險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王老師是一位有著十餘年初中教學經驗的班主任教師,她曾針對14歲左右學生的教育問題撰寫過一篇論文。
  • 孩子一生要過的3次「黃金生日」,能幫娃走上正軌,父母要多注意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儀式感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已經逐步上升了,而孩子的生日正是儀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很多父母都會開始重視給孩子過生日這件事。家長的重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為孩子辦各種各樣的生日派對,即使是條件一般的家庭,家長也會特別為孩子準備一頓異常豐盛的晚餐。
  • 孩子「叛逆」不服管?一招進階「高段位」父母
    「火藥桶」「現在的孩子管不得,一管就跟我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改變孩子「叛逆」行為,成為了很多家長的一樁「心病」。」,歸根究底還是父母的問題——長久以來,父母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去關注孩子這個人本身。
  • 美國教育博士:「不完美的父母」才稱職
    中國第一家兒童素質教育在線平臺為7-14歲孩子提供國際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培養有見識的孩子
  • 李玫瑾: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好好過,意義非常重要
    孩子的出生是家族血脈的延續,也是家庭的新希望。孩子降生的紀念日,也成為了父母親的重大節日,大多數父母都會每年同孩子一起慶祝生日,但也有些父母由於工作繁忙,連自己的生日都沒法好好過,更別提孩子的生日了。我們都知道,生日對一個人的意義重大。
  • 一流的父母,都會給孩子過這「三個」生日,讓孩子受益無窮
    夫妻之間因為有孩子,所以,家庭才更加的完整和興旺。但是養孩子並非易事,很多父母要忙著工作賺錢,所以,難以長時間的陪伴孩子,甚至都忘記給孩子過生日。在孩子的一生中,或許生日可以有無數次,但是有「三個」生日,家長無論如何都必須給孩子過,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一生,可以讓孩子受益無窮。
  • 李玫瑾:孩子一生這3個生日非常重要,父母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李玫瑾:孩子一生這3個生日非常重要,父母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生日作為我們出生的紀念日,都是要慶祝的日子,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加期盼生日的到來,除了可以吃到可口的蛋糕,還可以擁有父母的陪伴。那麼在孩子的一生中,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可能你們會認為這三個生日分別是一歲,十二歲和十八歲。因為在眾多的家庭當中,孩子的一周歲父母都會很好的慶祝,在很多地方也有抓周這個習俗,根據孩子抓到的東西,從而去判斷孩子未來的成就。有些地方12歲也會比較隆重地舉辦家宴,因為孩子到了12歲之後,身體發育比較成熟,沒有那麼容易生病,慶祝孩子健康的成長。
  • 孩子一生必過的3次「黃金生日」,家長最好別錯過,助娃走上正道
    如今,孩子的生日,作為家長很多家庭都會「大辦特辦」,即便是普通的家庭,孩子過生日的時候,「買一個蛋糕,吃一頓大餐」也成了標配。但李教授同時也表示,雖然盛大的生日宴會意義不大,但是作為家長,在孩子的一生中一定要過三個生日。那就是14歲,16歲以及18歲的生日,家長要重視,作為家長在孩子人生當中的特殊時期,一定要給孩子過這三個生日。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有「三個生日」,不容錯過,要有儀式感
    為什麼孩子這關鍵的「三個」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生日,這三個生日父母一定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這三個生日的與眾不同,父母的態度才能引起孩子的重視。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三個」生日,不僅要過,還要過得有儀式感1.精心準備孩子的生日,讓他擁有責任感孩子平時的生日父母可以不幫孩子過,但孩子十四歲這個重要的生日
  • 「後浪」現形記:我用盡所有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
    父母們覺得,教材中出現了「陰莖」「陰道」「精子」「子宮」等字眼,並配有相關插圖,尺度實在太大,容易教壞孩子。父母們為了掙錢餬口,供孩子讀書,離開鄉村到大城市裡打工,有的甚至已經好幾年沒回過家了。當城市的孩子嫌爸媽逼學習逼得緊,鄉村的孩子卻早就習慣了孤獨,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唯一的期盼,就是好好讀書,快快長大,希望有一天能離開這裡,回到父母身邊。
  • 14歲孩子,叛逆、衝動、難管教!李玫瑾:14歲生日要非常重視
    03李玫瑾:14歲生日要非常重視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孩子這麼多的生日中,有3個生日,一定要過,而且要非常重視孩子14歲生日時,正處於疫情期間,沒有給孩子好好過生日,也沒有跟孩子好好談談該注意的問題。如果早一天看到,早做心理準備,相信孩子有些事情就會克制。
  • Lucy2歲生日趴「煙火+旋轉木馬」狂歡
    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藝人隋棠和Tony婚後,陸續生下一對兒女Max、Lucy,2018年底又迎來第3胎兒子Olie誕生,升格為一家五口,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近來適逢春節,她和老公便帶著孩子們到苗慄遊玩,還慶祝了女兒的2歲生日。
  • 「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這句話坑了多少孩子
    有位網友發帖說,孩子4歲生日那天,他們給孩子進行了一個隆重的「獨立」儀式,告訴孩子,他長大了,要一個人睡覺了。孩子似懂非懂地抱著被子去了自己的房間,可是,沒一會兒他就跑過來說房間裡有蟲子,他害怕;一會兒又說他最喜歡的玩具不見了,讓媽媽幫他找。
  • 這是100 個家庭父母拯救孩子的故事
    而小邑 95% 的肝臟已被腫瘤侵犯,父母帶著她跑遍了南寧各大醫院,都被勸回家等待死亡。「腫瘤無法切除。」「保守化療吧。」「看孩子能頂多久就頂多久了。」父母甚至帶著小邑跑了好幾家國內著名腫瘤中心,依舊得到如此答覆。
  • 「我30歲生日老公買金手鐲當禮物,小姑子一番話,我提出了離婚」
    不過吵架歸吵架,我就算是再怎麼吵架,也從未想過要離婚,可是想不到在我30歲生日的時候,我竟然把離婚兩個字說出口了。我一直都想買一個金手鐲,我本來是打算自己存錢買的,但是後來有了孩子之後,各種開銷也是不得了,所以我也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可是想不到,在我30歲生日的時候,老公竟然給我買了一個金手鐲,說是給我的生日禮物,老公還說,花了兩萬塊錢呢!雖然我已經30歲了,可是,對於能夠收到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心裡還是很高興的,所以老公送給了我,我也就直接戴在手上了。
  • 「後浪」現形記:我用盡所有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
    父母們覺得,教材中出現了「陰莖」「陰道」「精子」「子宮」等字眼,並配有相關插圖,尺度實在太大,容易教壞孩子。連續十年開設《性與健康》課的陳斌教授說,幾乎每年開課前,他都會做個小調查,卻發現有九成以上的大學生說以前沒有接受過科學的性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