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聚焦西南交大焊接技術設備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2020-12-10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德明 王祥 閆一凡)4月16日,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川藏鐵路拉林段今天完成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為題,報導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鋼軌焊接技術團隊研製「高原型鋼軌現場閃光焊機和雙頻現場電正火設備」,助力川藏線建設的故事。據報導:「2020年4月16日上午11點,在拉林鐵路貢嘎車站,隨著高原型焊機焊花四射,兩根500米長的鋼軌被牢牢地焊接到了一起,拉林鐵路首次長軌焊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全線無縫線路焊軌、鎖定施工拉開帷幕。」這是交大人和交大科技在祖國重大工程建設中的又一重要貢獻,也直接推動川藏鐵路拉林段朝正式通車邁進重要一步。

據悉,藏東南地區對外交通不發達,公路運輸情況受氣候影響大,航空運輸的能力又不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需求。正在修建的拉林鐵路連接拉薩和林芝兩大主要城市,全長435.48公裡,將改變藏東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改善藏東南地區的交通情況。

在拉林鐵路的修建過程中,西南交通大學呂其兵教授和戴虹教授團隊研製的UN5-150ZB1移動式鋼軌閃光焊軌機大放異彩,解決了在高原惡劣條件下進行鋼軌無縫焊接的技術問題。UN5-150ZB1移動式鋼軌閃光焊軌機能在惡劣環境下進行焊接作業,貨櫃具有防風、防沙、保溫和防紫外線輻射等功能。該型號焊軌機可配備專用柴油發電機組尾氣淨化器,能夠大大降低尾氣排放中的固體顆粒物和有害氣體,優化作業環境,降低職業病發生風險。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鋼軌焊接技術團隊一直致力於先進焊接技術的研發,不斷突破技術瓶頸,追求精益求精,為中國鐵路建設貢獻了交大人的智慧和汗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南交通大學一批年輕教師開始從事鋼軌焊接質量與控制技術研究,努力填補學校在這個領域研究的空白。

為了提高鋼軌現場焊接質量,滿足高焊軌效率,團隊在2000年首先研製出了數控式小型氣壓焊軌機。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年跟蹤鐵路線路施工作業現場,了解工程需求,努力創新,探索實踐,攻堅克難,終於在2009年成功研製出適用於高原缺氧狀態下的氣壓焊軌車,這也是世界首臺「移動式數控氣壓焊軌車」。

該設備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曾受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的高度評價。

2016年9月12日,青藏鐵路的格爾木至拉薩段換鋪無縫線路全線貫通,實現了「千裡青藏一根軌」。在軌道焊接方面運用了由青藏鐵路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自主設計研發的世界第一臺高原氣壓焊軌車,幾年來共焊接軌頭2686個,焊接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中央電視臺也報導了相關新聞。

為更深入了解先進焊接技術及其在重大工程領域的應用,讓交大學子更好的領略大國工匠的風採,團隊負責人呂其兵教授在接受採訪中介紹了焊接工藝。

Q1據報導,川藏鐵路拉林鐵路首次長軌焊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全線無縫線路焊軌、鎖定施工拉開帷幕。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鋼軌焊接,那麼焊接在整個鐵路施工中扮演著一個怎麼樣的角色呢?

呂其兵:可以說沒有鋼軌焊接就沒有在無縫線路,沒有無縫線路就沒有高鐵,那麼鐵路的運行速度最快就只有100多公裡。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無縫線路,川藏線建設無縫線路除了保證較高速度運行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減少線路運營維護。川藏線橋梁和隧道佔比很高,又處高原,運營維護非常困難,而建成無縫線路可以大大減少線路維護。無縫線路中質量最薄弱的環節是焊接接頭,因此如何通過焊接裝備和焊接工藝保證焊接接頭質量就非常重要,而在裝備和工藝方面我們交大軌道焊接團隊是國內領先的,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地位。

Q2高原鋼軌焊接,與低海拔地區不同,面臨著諸多因素的制約,那麼在焊接過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呂其兵:青藏高原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寒缺氧。高原嚴重缺氧,現場發電機功率輸出不足,再加上川藏線有很多長大隧道,就更加重了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嚴重時只有成都地區輸出功率的50%多),同時由於受到海拔變化的影響,本來就不足的輸出功率還會變的不穩定,這將嚴重影響焊軌質量。另外,現場施工人員的健康更不能忽視,發電機組產生的廢氣,在本來就比較封閉的隧道空間中會嚴重影響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可能會危及生命!

Q3這次拉林鐵路的鋼軌焊接中運用了國內先進的移動閃光焊技術,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種高原型焊機的特點嗎?

呂其兵:主要還是針對高原的氣候特點和施工環境,我們研發和運用了一些關鍵新技術,簡單概括:保輸、降需、環保。

首先,我們的焊機採用了特殊設計的高原型發電機組,保證足夠的功率輸出,同時,還採用了團隊最新研究的獨有的焊接工藝,在保證焊接接頭足夠熱量累積、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對發電機組功率的需求(可減少30%)。針對尾氣問題,我們則與發電機配套廠商共同研發了由綠色環保技術製造的尾氣淨化裝置,減小排放,有力保證了高原長大隧道施工中人員的健康,保護高原生態環境!

此外,焊機採用橫向夾緊方式(焊機夾緊力達300噸,頂鍛力達120噸),焊接性能穩定,焊機壽命高。在焊接過程中還可實現不用人工掛取推瘤刀實現自動保壓推瘤(目前是國內所有使用的國產和進口鋼軌閃光焊機中唯一實現該功能的焊機),這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Q4「科學研究不僅要開出美麗的花,更要結出豐碩的果」,材料學院的老師們也一直在為科研成果的轉化做著努力,您怎麼看待科研成果的轉化?

呂其兵: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材料學院很多老師都做得很好,我們僅僅是其中之一。材料學院是既注重基礎研究,又注重應用研究的學院,我認為這兩個方面並不矛盾,應該有機結合,即可做到頂天(發表高水平論文)又可立地(成果轉化應用)。基礎研究到一定程度可以轉化,轉化收益又可以支撐學科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Q5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水平快速發展,中國科技也更多的走進了世界人民的視野,您和您的團隊是如何推進自主創新的焊接技術國際化,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呢?

呂其兵:焊接本身是應用型學科,它綜合材料、機械、電氣和信息技術解決焊接領域複雜工程問題。因此,我們軌道焊接團隊的所有成員包括我、戴虹老師和駱德陽老師等,一直堅持這樣的理念,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出高度,寫出深度!

我國在上個世紀初就開始做鋼軌焊接,從工藝研究、進口設備改造到自行研發生產,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不斷縮短與國外的差距甚至趕超,我們現在在設備性能方面已經不差於國外產品,在成套技術研發方面特別是工藝研究方面已超過國外,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成果不僅在國內遍地開花:在所有城市地鐵、高鐵和有軌電車的建設中應用,並且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我們的產品還出口到包括南美(委內瑞拉)、非洲(獅子山、辛巴威等)和亞洲(新加坡、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沙特、利比亞等)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還有很多國家已經有購買意向,並與我們一直在保持聯繫。

呂其兵說:「我一直的夢想就是國內購買鋼軌焊機一定會找西南交大的艾格公司,國外購買鋼軌焊機也會想到交大的艾格!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世界上購買鋼軌焊接設備就會想到中國的交大,想到中國交大的艾格。」

相關焦點

  • 央視聚焦!西南交大焊接技術設備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近日,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川藏鐵路拉林段今天完成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為題,報導了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鋼軌焊接技術團隊研製的「高原型鋼軌現場閃光焊機和雙頻現場電正火設備」助力川藏線建設的情況。
  • 西南交大校長徐飛: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 四川有四大優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安排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時指出,2019年要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  「我們聽後備受鼓舞!」西南交大校長徐飛聽了報告後感到非常振奮。徐飛介紹,針對川藏鐵路建設,學校自2010年起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並承擔相關重大科研項目。
  • 西南交大:參建川藏鐵路將極大推動學校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發展
    參與建設川藏鐵路的西南交通大學人事處黨支部在近日開展的川藏鐵路建設專題政治理論學習會中指出,學校能夠參與建設川藏鐵路建設和運維領域全系統、全生命周期系列難題於一體的史詩級超級工程,將極大推動學校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提升發展。
  • 西南交大123歲:一大波校企地項目集中簽約
    今天正是西南交大建校123周年暨機械學科創建100周年的紀念日,由成都市和西南交通大學聯合主辦的「蓉」歸故裡·西南交通大學校友返校日活動舉行。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以「推動雙一流大學創建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主題。一系列校企地重點項目現場籤約,一系列專家大咖、校友企業家紛紛到場。
  • 重慶交大攜手西南交大 邁出合作新步伐
    ,重點對重慶交大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專業建設進行指導,適時在重慶交大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共同開闢科研主戰場科研方面,兩校將發揮各自優勢,以川藏鐵路建設為契機開展協同攻關
  • 重慶交大攜手西南交大 邁出合作新步伐
    7月28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學與重慶交通大學,籤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可互聘教師根據合作協議,西南交大將依託自身學科專業優勢,重點對重慶交大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專業建設進行指導,適時在重慶交大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根據教學科研需要,雙方可聘請對方教師作為兼職博士生導師、兼職教授、學業導師等。同時,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教育創新帶建設為契機,雙方瞄準國家戰略發展,開展交叉學科建設。
  • 西南交大科研團隊助力青藏鐵路軌道結構無縫化和重型化改造
    西南交大科研團隊助力青藏鐵路軌道結構無縫化和重型化改造 西南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戴虹教授的科研團隊積極參與其中,攻克了多項難題。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特發來表揚電。
  • 王順洪:在交通強國徵程上西南交大的責任擔當
    「從有世界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成昆鐵路、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從新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京滬高鐵、再到引領世界的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每一項重大工程,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是西南交通大學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與發展的一個縮影,都凝結著廣大師生校友的辛勤汗水,都閃耀著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
  • 成都鐵路科創中心:服務川藏鐵路建設運營
    (西南鐵道原創作品,歡迎大家關注、留言,謝謝) 近期,成都北門開工興建一個工程。它的名字叫做:成都鐵路科技創新中心。 不過,不知道為何這個工程動工的正式報導並未見諸於媒體,只是在一個叫最成都的論壇上看到有網友發出相關開工照片,發帖時間為11月9日。
  • 川藏鐵路建設加速 全長1600公裡
    1月28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西藏將加快川藏鐵路建設。 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加快建設拉林鐵路,全力推動建設川藏鐵路,力爭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300公裡以上。 川藏鐵路是繼青藏鐵路後又一條進藏鐵路。通車後,成都到拉薩的時間將縮短至15個小時。
  • 川藏鐵路配套公路工程招標啟動
    近期,根據四川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招標信息顯示,為保證川藏鐵路建設物資運輸的需要,川藏鐵路四川段配套公路建設工程已啟動勘察設計招標,意味著川藏鐵路前期施工配套工程即將啟動建設。
  • 西南交大誠聘英才,400教席等你來!
    ,謀劃聚焦「後高鐵」時代,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川藏鐵路規劃建設等國家戰略需求開展人才培養、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本著深厚的底蘊、進取的活力、優美的環境、體面的待遇、真誠的期待,我們熱切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為交通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四川成都西南交大鐵路發展有限公司2010年校園招聘
    工作地點:成都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鐵路發展有限公司  校園招聘求職特訓,名企在職HR面授求職難點  公司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鐵路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交大鐵發"),是西南交通大學打造的面向中國鐵路開展產學研合作、技術開發與工程服務的平臺性公司,是西南交通大學技術資源、人才資源與鐵路建設的對接平臺。
  • 西南交通大學舉辦第四屆「交天下菁英 通宇內鼎甲」學者論壇
    12月3日至10日,西南交通大學第四屆「交天下菁英,通宇內鼎甲」學者論壇隆重舉行。該論壇旨在誠邀活躍在科學前沿或熱點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通過學術報告和研討開展學術交流,促進聯絡與合作,吸引優秀學者來校幹事創業,實現人生價值,與交大共同成長。
  • 北京交通大學川藏鐵路研究中心成立,原校長寧濱院士任主任
    因鐵路而誕生、由鐵路而發展的北京交通大學近日成立了川藏鐵路研究中心,「深度參與到川藏鐵路科研攻關及工程建設中去」。
  •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再添「動力源」,成都與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籤署...
    今日,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人才資源引聚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助力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構築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 川藏鐵路背後的商機:A股大跌,這些股票卻逆勢上揚
    推動這一波上漲的是於10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三次會議,「川藏鐵路規劃建設」成為了此次會議的議題之一,會議指出規劃建設川藏鐵路,對國家長治久安和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定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同時要求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加強建設運營資金保障,發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工程規劃建設。
  • 西南交通大學: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交通強國』戰略的提出,給因鐵路而生、因鐵路而興的西南交大帶來極好的發展機遇,給交大的師生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也壓上了重重的責任和使命。」11月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講述了西南交大在交通強國徵程上的責任擔當。
  • 「中國鐵路遺產老舊火車站的新生國際論壇」於西南交大建築與設計...
    論壇海報論壇現場適逢西南(唐山)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辦學90周年之際,由西南交通大學、米蘭理工大學主辦,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承辦的「中國鐵路遺產老舊火車站的新生國際論壇」 於11月12日在西南交大建築與設計學院A100報告廳順利召開。
  • 蘭州交通大學:西南交大的小弟
    先說說蘭州交大的歷史。蘭州交大源於舉世聞名的唐山交大(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唐山交大曾培養出橋梁專家茅以升和氣象學家竺可楨,被稱為「東方康奈爾」)。解放後,唐山交大改稱唐山鐵道學院,隸屬於鐵道部。唐山鐵道學院受開灤煤礦底下採掘的影響,因此在蘭州選址準備搬遷。1958年初建成了部分校舍,成為唐山鐵道學院蘭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