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近半年最刷新我認知的一本書,強烈推薦!

2020-12-12 刺蝟讀書

讀完這本《世界觀》,受益匪淺,想推薦給每一位讀者!讀到精彩處,真的是激動的抓耳撓腮。毫不誇張的說,這本書是近半年來,最刷新我認知體系和大腦作業系統的一本書。

我之前不太相信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但這本《世界觀》讓我之前的很多想法發生了改變。另外,讀《世界觀》的感覺,像極了追劇,一天看一點,引人入勝、欲罷不能,太精彩了!可惜我英文水平達不到讀原著,否則該有多爽!這是一本講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史的書,說是適合初學者看,但如果一點也不了解這方面知識,或者完全不感興趣的話,初讀還是會感覺晦澀難懂、無聊透頂。但如果你對科學、物理學、天文學、倫理學,包括相對論、量子力學、演化論感這些方面興趣的話,這本書你一定要看!

這本《世界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內容是科學哲學,也就是說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看待世界,我們的世界觀,組成世界觀的核心拼圖和邊緣拼圖,我們的核心觀點是怎樣形成的。第二部分是科學哲學部分,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兩個不同核心科學觀點變化,理解和闡述其背後的科學原理與理論依據以及與時代背景對應的表現,還包括愛因斯坦到量子力學還有進化論的近代科學部分。它有的地方很通俗,結合日常生活和日常情景,把一些艱深的觀點和理論,解釋的比較易懂。但有的地方也比較考驗大腦,比如說一小段文字我得反覆看三四遍才能理解,邏輯很繞,這也是有趣的地方。

聊聊給我的一些啟發,人們已經形成的認知體系和世界觀基本上很難撼動,也就是說,改變一個人的難度很大,基本是沒戲的,因為他的認知已經是生理性的了,不可能輕易被改變。我們每個人的世界觀,是由一個大的拼圖組成,最中間的部分是由核心觀點組成的核心拼圖。比如亞里斯多德的核心觀點是「地心說」,他的其他一切觀點是基於證明核心觀點的正確性而存在的,他的所有觀點都是緊密嵌合在一起的。而哥白尼的「日心說」,與亞里斯多德完全相反的一個觀點,他的核心拼圖是「太陽是宇宙中心」,他的其他邊緣觀點都是基於這個核心觀點而存在的。我們無法判斷哪個觀點是對的或者是錯的,因為在當時的世界,他們的觀點也是被人們堅信不移的。如今的我們,接受的觀點基本上都是從小灌輸給我們的「日心說」(在太陽系裡),「地心說」已被推翻,那麼如果我們從小接受的是亞里斯多德世界觀教育,我們眼中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呢?

我們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有自己的核心拼圖。最近我在讀《水滸傳》,在水滸人物裡,他們各自也有自己的核心拼圖,可以說,他們的所有選擇與人生軌跡,都是圍繞核心拼圖而成立和存在的。拿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魯達舉例,魯達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善良仁慈,他身上有很多高貴的品質,很具慧眼,有慧根。這些標籤,都是在他世界觀核心拼圖作用下產生的,魯達的核心觀就是公道之心,所以他在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選擇了除暴安良、幫助弱小,自己丟了飯碗,出家當和尚,最後落草為寇。

另一個代表性人物林衝的核心拼圖是畏懼權勢、委曲求全、弱者思維,林衝就絕不會像魯達那樣,拋開世俗,踏入江湖。魯達可以為一個陌生的女孩受欺負便殺了鎮關西,林衝的娘子被欺負被調戲他都可以表現得很慫,反過來,魯達可以為了林衝得罪高俅得罪朝廷,而林衝卻做不到,他們的核心觀點就是不一樣的。那麼哪個是對,哪個是錯?沒有對錯之分。如果想改變林衝,魯達可以舉100個例子,但林衝不會聽。相反,林衝也可以舉100個例子證明自己是對的,魯達也不會聽。兩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常識,如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我們也會覺得自己認為的一些觀點是常識,實際上真不一定是,而且,極有可能我們的很多觀點是錯誤的。

每個人的觀點基於兩個事實形成,概念性事實和經驗事實。經驗事實就是我們親眼看到的,比如「我看見桌子上有一本書」,這是事實,是我親眼看到的事實。概念性事實是我們對世界的一些主觀看法,比如「人必須結婚」和「人不需要結婚」,如果你同意前者,那麼當有人說「人不需要結婚」時,你肯定會認為他說的不對,你覺得「人是必須結婚的」,當對方問你為什麼呢?你說,因為自古以來,結婚佔據多數,佔據常態,哪有不結婚的啊?這就是典型的「真理融貫論」,當你的觀點與某個群體的觀點是一致的,你就認為你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如果這個群體的觀點是錯誤的呢?

你的觀點因為符合別人的觀點,所以你認為你的觀點是對的,一切與你或者你所依靠的群體觀點相左的一切觀點便是錯誤的,你認為這個邏輯站得住腳嗎?但事實上,在我們周圍,在眼前這個社會,很多很多人都在使用「真理融貫論」,我覺得個體一要有「獨立思想和獨立意志」,不能完全靠「真理融貫論」打造自己的世界觀。如果你覺得相比概念性事實來說,經驗事實肯定是對的了吧,這也不一定!「眼見為實」早就被推翻了,眼見真的不一定為實。你看到眼前一個立體,但他也許是一個三維圖,是一個平面,你見到的不是真的。人的感知不一定是準確的,完全有出錯的可能,所以經驗事實也絕不是真理。

現在的科學很多都基於工具主義,包括牛頓本人看待自己的觀點都是持工具主義的態度,他說「重力」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有了這個概念,就可以來預測和推斷其他東西。如今我們課本上依舊將「萬有引力」當作真理看待,卻並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概念。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這個工具說。除此之外,也知道了原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幼稚,而哥白尼的「日心說」也並不是堅不可摧,如今在我們看來荒誕不經的哲學幾千年前曾被視為真理,而如今我們堅信不疑的經驗事實在若干年後是否會被顛覆呢。

書中關於「證實推理」和「不證實推理」的部分,也很好看,這部分研究透了,看推理小說的時候就很有感覺,我就試著用這個理論琢磨了一下《羅傑疑案》,好玩得很,哈哈哈哈哈!奎因迪昂觀點、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波普的證偽主義、休謨的歸納主義、亨普爾的烏鴉波輪這些科學觀點挺有意思。「可證偽性」值得深入研究,這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你覺得一件事情或者一個觀點可能不正確時,你所持有的態度便是「可證偽」,當不論多少反面證據、反面案例在你面前,你都不予理會不去承認,那你所持有的態度就是「不可證偽」,「可證偽」是你持有的態度,「不可證偽」我覺得是無賴邏輯,現在很多人都是這種邏輯方式。

讀完這本《世界觀》,給我的啟發很多,有的還在消化中,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會恍然大悟。人類的今天只是科學大廈的一個站點,絕非終點。我們每個人絕不是完全正確的,要經常拷問自己,尤其是對根深蒂固原有認知的拷問。對自己產生動搖時別怕,你的思維正在經歷推倒-重建。不要把觀點和真理混為一談。「科學」不是褒義詞,「非科學」也不是貶義詞。真理不可知。

相關焦點

  • 比爾蓋茨推薦的這本書,刷新你的世界觀
    我最近想找超級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赫拉利尤瓦爾重點參考書,2004年榮獲美國世界史協會具佳圖書獎。可是,我遊蕩在偌大的圖書館整整一個半小時,始終沒有找到,於是我放棄了,冥冥之中遇見了今天我要給你們推薦的這本書。
  • 產品經理閱讀書目推薦,近半年所看22本書小小點評
    這半年看了二十來本書,看數量好像挺多,其實並不多,除了偶幾本內容多些,多數書都不厚,平均每天花個一小時來看,一周能看近兩本。(最長的是《慶餘年》,一本能抵25本,不過這不屬於給產品經理推薦的書目,下文不涉及)一、強烈推薦以下這三本書從明處來說跟產品經理毫無關聯,我強烈推薦是因為看完後我對這三本書印象比其它書都要深,確切地說,我是強烈推薦所有人都看。至於對產品經理,學習這些書中的思考方式,對產品工作是大有益處的。
  • 每周一書精彩不斷(世界觀 作者:理察·德威特)
    知識改變生活,啟發新認知;作為普通人的我,希望每天能讓大家和我一樣,自我提升一點點。在此,對於您的關注與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推動力!學會每天成一長,哪怕只是一丟丟,只要堅持我想結果不會差多少的?大家好我是註定要發聲,今天推薦的書籍比較另類,但真的開闊眼界。《世界觀》一本把西方科學、歷史加哲學都能統一概述,並讓我們了解西方諸多名人事跡的書籍,類似於中國的史記一類,但讀起來更通俗易懂,從側面也能體現出中世紀末以後,為什麼歐美經濟能趕超亞洲、非洲及當時的中東地區,並蓬勃發展起來的。
  • 每周一書推薦 (世界觀 作者:理察·德威特)
    知識改變生活,啟發新認知;作為普通人的我,希望每天能讓大家和我一樣,自我提升一點點。在此,對於您的關注與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推動力!他利用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對《世界觀》這本書的文稿反覆地進行打磨,並配以豐富的圖表補充說明。同時,作者具有將複雜和技術概念分解成讀者可理解的獨特能力,本書對於科學哲學的初學讀者來說是一本廣受歡迎的書。內容介紹:1.書中介紹了科學史和科學哲學根本的問題,如什麼是真理、哲學性概念性事實等。
  • 這8本書,顛覆你的世界觀
    【精讀君曰】好書總能在你讀完很久之後讓你回味不已,有些甚至足以改變你的世界觀。精讀君曾經在知乎上就看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有沒有一本顛覆你以前的認知、想法,讓你當時覺得非常震驚的書?」很多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列出了自認為足以顛覆世界觀的書,其中,被提及的次數最多的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今天,精讀君就根據網友的答案,摘取了其中的一部分整理出來。
  • 這幾本書,讓你不觀世界,也能有自己的世界觀
    一.《世界觀》 作者:理察·德威特《世界觀》是一本關於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書,作者從亞里斯多德時代開始講述當時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從而引起世界觀這個概念以及一些附屬的科學概念。隨後作者講述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轉變世界觀,以及近代科學是如何誕生的。最後本書還介紹了相對論、量子理論以及演化論等最新的科學知識。這本書的魅力在於作者將科學與哲學結合起來,帶領讀者一步步剖析人類各個時代觀念的形成與轉變,從而使讀者明白為何在我們看來是錯誤的事情在別人眼中卻是正確的,甚至我們大多人所認定正確的事情,卻可能都是錯誤的。
  • 你讀過最不後悔的一本書是什麼?作為職業讀書人,我推薦這本
    在過去的2020年,我發現自己這一年讀了50+本書,寫了近百篇書評,主要以個人成長類書籍為主,在這些書中,有一本讓我看了就移不開眼,並且極力想推薦給大家的書就是周嶺的《認知覺醒》。《認知覺醒》凝聚了作者3年多的思維和實踐精華,既有深入底層的認知,也有觸手可及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高效學習的同時,深入思考、專注行動,最終在行為上做出改變。
  • 終身成長者的三板斧及我推薦的三本書
    這些都跟我們的閱讀力相關,推薦你讀一讀《實用型閱讀指南》。我提煉兩個點給你,分別是兩個詞語:一個叫「取我所需」,一個叫「為我所用」。取我所需,意思就是讀書要以「我」為中心,而非「書」。不要試圖把一本書全部讀完,這既不大現實,也沒有必要。讀書,只選取當下自己最需要的內容就可以了。為我所用,正如書的副標題所言:把讀到的知識轉換成為能力,也就是我們經常所提到的學以致用。
  • 心理學我推薦這幾本書
    心理學我推薦這幾本書我上學的時候看了一部關於心理學的破案片覺得超級厲害,心理學不但能幫助破案,還能開導心情不好的人使他們獲得快樂。當時覺得能當心理醫生的人都特別幸運,在我的認知裡只要能把不開心的人不管用什麼方法使他開心都是值得被人稱讚,於是我就有了學習心理學方面知識的想法,有了想法我就開始付諸行動了,開始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心理學本就是一門與幸福有關的科學。所以我學起來就更有動力了。其實我們不必學很深奧的心理學的知識,只要能做到找到自身困惑的原因就可以了,先找到自身不能克服的小怪獸,然後打敗它就好啦!
  • 讀書是成長最容易的路:世界讀書日,我強烈推薦你讀這5本書
    庫爾特·馮內古特說:「閱讀和寫作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有營養的冥想形式。」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想給大家推薦5本書,也快到五一假期了,正好充電,可以讀一下。這5本書,有的是我的枕邊書,有的是貼近生活、可以解決很多讀者疑問的書籍,希望對你有一點啟發。
  • 2018 年數百本書中最值得推薦的十本好書
    現在很難準確說出每一年的閱讀數量,原因是因為要更新公眾號,閱讀非常雜,有時翻完 2、3 本書才能寫出一篇文章,有些書是翻,有些書是正常閱讀,有些書精讀,閱讀時間也不一樣,好書通常會讀的比較慢。這十本書是我去年讀過所有書中質量最高的十本。
  • 比爾蓋茨強烈推薦!2018年的必讀書
    很多人都喜歡讀書,很多人都喜歡讀成功人士推薦的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許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成功人士推薦的書,一定就是能夠提升自己的修養和能力。的確如此,每一個分享給你好書的人,一定有他認為好的東西在裡面。最近,比爾蓋茨分享了一本書《Factfulness》(事實真相)。
  • 共建書香班級: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推薦給你(一)
    這個假期,我和媽媽一起共讀了學校推薦的路遙的《人生》。這是我第一次看路遙的小說,媽媽已經看過了路遙的另一部著作《平凡的世界》,她極力推薦我看這本一開始我並不太感興趣的書。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歷史的窗,讓我有機會了解我的上上輩的人的生活雖然有代溝,可是隔著書頁,我也能感受到書中人物的感情。
  • 上周讀了7本書,其中4本關於大腦的書強烈推薦
    2019 年,我下了一個決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讀一本書,每本書讀完,至少寫出兩三百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完的感受。五月的閱讀主題是「認知」,上周讀了 7 本書,其中 4 本都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都非常推薦大家找來閱讀。
  • 世界觀: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
    新版近8萬字修訂,中科院自然科學史專家李明洋老師專業審閱,認知、閱讀體驗雙重升級。然而,儘管本書描繪了一個相當宏觀的圖景,不過就我本人的知識而言我所寫的都是準確的,雖然我在寫作的過程中的確省略了很多細節。歷史、科學和哲學之間的聯繫永遠都是複雜而迷人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希望本書能引起你的興趣,讓你想要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甚至開始欣賞和享受其中的細節。最能讓我感到欣慰的,莫過於你看完本書後,會去書店或者打開電腦,下單購買那些能讓你進一步探索這些主題的書籍。
  • 他們「強烈推薦」的13本書:法律人的視野,可以無限精彩 | 贈書福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邀請到新空會13位大咖律師,為大家推薦他們心目中的好書。《價值》張磊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推薦理由:《價值》是今年我讀得最慢的一本書。「長期主義」作為2020年度熱詞,本書當屬最好的詮釋之一。
  • 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統治西方世界近2000年,有兩個原因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歡迎來到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你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閱讀超過300篇精品文章。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暢銷書《世界觀》,在第一部分的內容,我們聊了世界觀是什麼,以及亞里斯多德世界觀的兩個核心:目的論和本質論。
  • 這6本書,北大中文碩士強烈推薦,25804人深表贊同!
    而以下這6本書,北大中文碩士強烈推薦,25804人深表贊同。我直接用豆瓣最有用(類似點讚數)的短評,來安利你們這本書到底有多好:@Ai-Lain:突然覺得自己可以把什麼都看淡了,因為這本書把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帶著走了遍,所有的所有在這一生都是必然的,看透了就不糾結了,儘自己的努力去生活著就好。
  • 2017年買了100多本書,強烈推薦這10本!
    《我書架上的神明》這是2017年,我買過關於薦書類別中,最好的一本書。書的內容如本書副標題所示:《72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難怪傅斯年贊道:「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讀這本書要有相當的魏晉歷史知識,如若不然,就會味同嚼蠟。4.
  • 001《向上生長》這本書將成為我學習過程當中的一張考試試卷
    這是我「終學者」(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第1篇讀書感悟。《向上生長》在傳統意義上不太算是一本書,不過確實也是如此。因為作者九邊自己也有提過,這本書的內容在他以往的公眾號都能找到,是他以前寫的文章的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