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成語形容誰?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

  「過河拆橋」

  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說的:

  ——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柜」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7月11日)

  ——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相向而行,共同為推動半島核問題早日回到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的正確軌道作出努力,「過河拆橋」的做法要不得。(7月14日)

  學識淵博如你,想必一定非常了解「過河拆橋」的意思。藉助《現代漢語詞典》,我們再來複習一遍。

  【過河拆橋】

  比喻達到目的以後,

  就把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500頁

  由此可見,

  「過河拆橋」這種做法,真的不厚道。

  那麼,是誰做了什麼,

  讓發言人幾次用到這個成語呢?

  7月11日,

  發言人不點名批評了朝鮮半島核問題上幾種不地道的做法:

  如果中方在努力滅火,有人卻在澆油;如果中方在不折不扣地執行安理會決議,有人卻在侵犯中國正當合法權益;如果中方在為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積極開展工作,有人卻尋找藉口,損害中國安全利益,中方努力怎麼能達到預期效果?局勢怎麼能緩和?半島核問題還怎麼能解決?

  雖然沒有點名,但聯想到近期種種,大家都默默在心裡拉出了一個名單。

  如果說11日的「過河拆橋」指向還比較隱晦,14日就更加明確了。發言人是在回答這個提問時用到這個詞的——

  據報導,13日,美國官員稱,美方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宣布對中國小型銀行和與朝鮮有生意往來的公司實施新制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雖然發言人也說「不清楚有關報導是否屬實」,但類似的事情以前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正如發言人在回答中所講的——

  (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通過前,找中方幫忙,同中方合作,決議通過後,卻又對中國搞單邊制裁,這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

  答問中,發言人還又一次用到了「長臂管轄」這個詞——

  中方一貫全面、準確、認真、嚴格地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同時,我們反對在安理會框架外實施單邊制裁,尤其反對其他國家根據自己的國內法實施所謂「長臂管轄」。

  和「過河拆橋」相比,「長臂管轄」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這是美國國內法的一個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即使你不住在這個州,但這個州的法院也可以按照某種依據傳喚你。

  巧妙運用對象國概念,回答關於對象國的問題,這就是對外傳播中常說的「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吧。

  說到這裡,有小夥伴可能要問了:「過河拆橋」是中國成語,外國人能聽得懂嗎?

  別小看咱們的翻譯大神。在外交部英文網站上,「過河拆橋」是這麼翻譯的:kick down the ladder(直譯為「踢開梯子」)。這可是一個地道的英語俚語,和中文「過河拆橋」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見,看似普通的措辭背後,其實別有深意。希望某些人能好好領會這些詞語的用意,少點「過河拆橋」,停止「長臂管轄」,回到各方協調配合、群策群力的正確道路上來。

  (記者 楊依軍、許可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詞語形容誰?
    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過河拆橋」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說的:——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柜」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
  • 2017年外交部十大成語回應:有理有據,意味深長
    2017年外交部十大成語回應:有理有據,意味深長 「人民網」微信公號 2017-12-19 17:01
  • 2017年外交部十大經典成語:「懸崖勒馬」「枉費心機」上榜
    當重大外交事件發生時,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到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因為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僅代表著外交部,更是代表著中國向世界發聲。  2017年,外交部的表態也多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些回應不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既顯得文化底蘊十足,又使得措辭意味深長,讓人直呼「厲害了!我的大國外交」!
  • 2017中國外交部十大經典成語回應,很硬氣!
    2017年,外交部的表態也多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些回應不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既顯得文化底蘊十足,又使得措辭意味深長,讓人直呼「厲害了!我的大國外交」!「井底之蛙」7月14日,針對「蔡英文稱很榮幸接待巴拉圭總統」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希望臺灣當局審時度勢,儘快回到「九二共識」上來,不要再做逆潮流而動、不得人心的事。
  • 2017年外交部十大經典成語回應,很硬氣!很霸氣!
    當重大外交事件發生時,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到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因為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僅代表著外交部,更是代表著中國向世界發聲。2017年,外交部的表態也多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些回應不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既顯得文化底蘊十足,又使得措辭意味深長,讓人直呼「厲害了!我的大國外交」!
  • 硬氣外交:成語回懟、金句不斷,你PICK哪句?
    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了關於中國對外援助的相關問題:我們從來不會在朋友有難時袖手旁觀、避而遠之,更不會在伸出援手時夾雜私利,挑三揀四。中國從不向誰「輸出」中國模式,也從未要求誰「抄中國作業」。袖手旁觀、避而遠之、夾雜私利、挑三揀四、守望相助、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8個成語32個字言簡意賅地總結了我國目前對外援助的基本情況,也有力地回擊了來自世界的惡意抨擊。網友們紛紛評論:硬氣了,我的大國外交!
  • 揭秘外交部發言人:從「只說不答」到「來者不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首席記者吉米說,在外交部舉行首場發布會之前,只能依靠中國官方媒體獲取信息。還有外國記者回憶說,當時發稿需要去北京的電報大樓。  外交部發言人制度設立之初,每周舉行一次記者會,只主動發布,不答問,現場翻譯用交傳,後來改為每月第一周發布會上現場答問。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記者會增加為每周兩次,接受提問,翻譯方式改用同傳。
  • -蔡英文 外交部發言人 耿爽 國臺辦 暴擊-中國新聞...
    接連被外交部和國臺辦發言人怒懟  這兩天,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成了新聞熱點,而且上了微博熱搜,繼用十個成語駁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的幹涉香港言論之後,美利堅合眾國也中了耿叔的「大預言術」,耿爽前腳剛在發布會上說美國這個全世界「自由燈塔」似乎不怎麼亮了,後腳美國紐約就出現了大規模停電。
  •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巧用成語連懟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爽歪歪!
    2019年7月3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針對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言論,火力全開地連懟10個成語:居高臨下、指手畫腳、自作多情、痴心妄想、顛倒黑白、厚顏無恥、自不量力、罔顧事實、信口雌黃、不思悔改,以及個反問句,引發網友熱議。
  • 外交部發言人的金句有多牛?用古語回擊,自己都笑了
    不知是從何時起,我們中國外交部每天例行的新聞發布會就成了大家上網衝浪的一道調味菜,每每看到我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霸氣側漏總能令人感到心潮澎湃。在一次又一次的發布會中,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不僅「百問不倒」,而且還成為了行走的「外交詞典」。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接連被外交部和國臺辦發言人怒懟
    這兩天,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成了新聞熱點,而且上了微博熱搜,繼用十個成語駁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的幹涉香港言論之後,美利堅合眾國也中了耿叔的「大預言術」,耿爽前腳剛在發布會上說美國這個全世界「自由燈塔」似乎不怎麼亮了,後腳美國紐約就出現了大規模停電。
  • 呵呵、甩鍋、蚍蜉撼樹……這一年,外交部翻譯太難了
    2019年最後一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中俄關係的提問時,連用了上述兩個成語。這一年,發言人在回答問題時,或引經據典,或強硬回懟。從艱澀少見的成語、俗語、詩詞,到一些網絡新詞、熱詞,我們可以管窺一段時期內的大國外交關係、世界局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十分心疼發言人辦公室的翻譯們。
  • 記者的這個「假設性」提問 外交部發言人「拒絕回答」
    來源:外交部網站2019年3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問:據悉,日本政府近期將正式公布5G網絡頻譜分配方案,屆時日本各運營商將決定是否與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合作。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昨天,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再次重申了中方有關立場。中方一貫主張維護自由貿易,遵守國際規則,反對對正常的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政治幹預。我們將密切關注日本政府5G網絡頻譜的分配結果,希望日方能夠信守對自由貿易的承諾,為中國企業在日本開展互利合作提供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 外交部發言人用11種語言寄語「新年快樂」
    12月31日下午,中國外交部藍廳迎來2020年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之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送給中外記者一份特別的「禮物」——用11種語言祝大家「新年快樂」。當天,汪文斌首先回答了包括國際抗疫合作、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中聯部代表團訪問尼泊爾在內的數個問題。
  • 華姐「呵呵」的英文標準翻譯來了-華姐 呵呵 US 外交部發言人...
    昨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外媒記者「美方稱中方經常出爾反爾」的問題時,作出上述表態,刷遍輿論場。  「呵呵」這個詞什麼意思,不必多說,中國網友會心一笑。那麼用英語,「呵呵」該怎麼翻譯呢?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方微信給出了答案。
  • 呵呵、甩鍋、蚍蜉撼樹……這一年外交部翻譯太難了,氣場仍很強大
    2019年最後一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中俄關係的提問時,連用了上述兩個成語。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一年,發言人在回答問題時,或引經據典,或強硬回懟。從艱澀少見的成語、俗語、詩詞,到一些網絡新詞、熱詞,我們可以管窺一段時期內的大國外交關係、世界局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十分心疼發言人辦公室的翻譯們。
  • 「甩鍋」「蚍蜉撼樹」 2019年外交部的翻譯太難了
    原標題:呵呵、甩鍋、蚍蜉撼樹……2019這一年,外交部的翻譯太難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12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中俄關係的提問時,連用了上述兩個成語。
  • 外交部標準答案出爐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呵呵」,用英語怎麼說?今天,外交部給出了標準答案。昨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外媒記者「美方稱中方經常出爾反爾」的問題時說,「我只想『呵呵』兩聲。」呵呵」這個詞,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今天(8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信公眾號給出了官方答案:「Hmm. How interesting.」
  • 2017年外交部十大經典成語回應,很硬氣!
    當重大外交事件發生時,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到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因為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僅代表著外交部,更是代表著中國向世界發聲。
  • 呵呵、甩鍋、蚍蜉撼樹……2019這一年 外交部的翻譯太難了
    原標題:呵呵、甩鍋、蚍蜉撼樹……2019這一年,外交部的翻譯太難了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12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中俄關係的提問時,連用了上述兩個成語。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對於外交部記者會上的發言,「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公眾號次日都會刊出中英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