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學校∣大朗鎮巷頭小學:借「創e教育」培養未來社會「創e人」

2020-12-11 東莞日報i東莞

五(2)班教室裡,大屏幕展現著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伴隨著帶有小鳥叫聲的輕音樂,學生們聲情並茂地朗讀《鳥的天堂》,身臨其境感受文本。

這是大朗鎮巷頭小學運用信息化技術教學的一幕。近年來,該校運用網際網路信息化技術打造「創e教育」品牌,從智慧管理、智慧課程、智慧課堂、智慧評價、智慧環境等方面豐富了鄉鎮小學的新內涵,走出了鄉鎮小學的突圍之路,呈現了鄉鎮小學新樣態。

日前,大朗鎮巷頭小學開展2020年「創e教育」品牌學校展示活動,探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鄉鎮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新樣態。

鄉鎮小學「創e教育」突圍

緣何提出「創e教育」品牌的建設?

大朗鎮巷頭小學校長葉豔蘭說,主要是基於新時代教育內涵發展的現實需要、源於學校歷史厚積之下個性薄發的選擇、對接東莞區域教育改革的特色主張等三大背景而做出的選擇。

葉豔蘭校長

作為一所在東莞中部地區有著較好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的省一級學校,巷頭小學也面臨著辦學理念亟待提煉、生源背景複雜、教師職業倦怠明顯等諸多困境。如何創造性地在學校的辦學行為中培育好學生的核心素養,亟待個性化的應答與創造性的實踐。

另一方面,巷頭小學有著超過九秩的辦學歷史,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如何在90餘年的「厚積」之上找到學校突破的「薄發」方向,將老校辦出新貌,切實加快學校現代化的進程,成為學校必須直面的現實命題。

最有利的天時是2014年東莞提出在教育系統全面實施「網際網路+教育」戰略,全力推進「東莞慧教育」建設。從近年的莞式慕課、大朗推進平板教學實驗班工程來看,信息化不僅引起了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更引起了教育從目標、內容、結構、時空、評價等的連鎖變化。

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教育宏觀語境下,「創e教育」應運而生。

培養未來社會「創 e 人」

巷頭小學堅持「老校新辦創特色,立本朗行樹品牌」的思路,全力打造「創e教育」的學校品牌,重新定義了鄉鎮小學的內涵。

在「創e教育」理念下,該校以目標清晰引領、內容重點拓展、實施路徑創新、評價體系科學為課程運行機制,學校的課程文本化、活動化、數位化多種樣態並存,線上線下、室內室外、雙線雙師、長短微課融合展開。

葉豔蘭介紹,雖然各個學科的課堂模式不盡相同,但都追求「創e慧學課堂六要素」:讓學生有先學的行為、教給學生行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有活躍思維的有效對話、有充滿童趣的學科活動、有主題明確的小組分享、有現代媒體手段的應用。

「創e教育」如何落地?

從學校層面來講,共建學習環境,實現無線校園、移動物聯網的校園網、創e教室、泛在學習空間、智能安防校園;共享服務體系,建設個性化網絡學習空間、體系化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服務、協同學習社群;共融特色項目,開發AR/VR科學創e項目、STEAM教育創e項目、創客課程創e項目和雙線雙師課程創e項目。

對於教師而言,通過創意教學應用和創意教研模式的變革,讓教師的數位化學習能力、網絡研修能力、社群協作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能力、項目式教學能力、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等信息技術能力素養突出。

通過學校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尚德立行、樂學開智、強體健身、審美雅趣、慧創致用五大舉措培養「569」未來社會「創e人」。

設施設備建設處於省市領先水平

雖然巷頭小學的品牌集中培育期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是品牌學校建設一直是巷頭小學的追求。葉豔蘭說,這一年的時間裡,學校主要做了借智高端、問計專家學者等工作,推進學校的軟硬體建設。

據介紹,目前該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進一步梳理了辦學思想、完善了學校的頂層設計,學校辦學環境更優,泛在、靈動、智能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應用模式已初步建立。另一方面,教師的專業水平更高了,增加了一位市教學能手。值得一提的是,巷頭小學擁有鎮級以上教學能手,佔全校老師59.5%,屬於全鎮之首。

目前,巷頭小學21個教學班全部安裝教學一體機和班級智能電子班務欄;擁有6個班的平板教學設備(學生一人一部平板)、教師人手兩臺電腦(一臺平板、一臺桌上型電腦);學校配置了多功能室、電腦室、網絡主控室、自動錄播室、音樂室、美術室、隊部室、醒獅室等配套功能室共16間,以及機器人創新室、模型活動室、科學創客室、AR創意實驗室等創新實驗室4間。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功能室均配備了教學平臺,學校網絡、WIFI全覆蓋,校園內實現萬兆網絡到桌面並將網際網路出口速率升至千兆,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課程設備支持。此外,該校建立了8個教學與管理應用平臺,例如翻轉課堂應用平臺、電子班務欄班級管理平臺、教育資源雲平臺、寫字教學平臺、釘釘辦公軟體等。目前,該校的硬體基礎完備,設施設備建設處於省市領先水平。

「巷頭小學品牌學校的建設目標非常明晰,建設策略非常的系統,建設的成果也非常的豐碩。」在現場觀摩了品牌展示課的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華南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謝幼如說,學校通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和創新應用,展現了一所鄉鎮小學的成長創新發展之路。她建議巷頭小學發揮品牌效應,把握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努力構建後疫情時代創新的智慧課堂。

品牌開放日活動當日,崇文小學、黃草朗小學與巷頭小學三校籤訂了信息化聯盟校協議。

■ 對話

未來:多層面、全方位

推進信息化技術和思維的運用

記者:學校在品牌創建過程中提出「創e教育」,具體有什麼內涵?

大朗鎮巷頭小學校長葉豔蘭:我們的「創e教育」,「創」一指創新,國家的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二指開創,學校所處地巷頭社區有著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三指創意,學校自身90多年辦學歷程,一直守正出新,做創意之事。

「e」也有三層意思,一是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的代言詞,寓意信息意識和技術運用能力強;二是單詞Enjoy的第一個字母,寓意享受探索、學習、創造的樂趣;三是諧音「意」,寓意「創意」,學校會全力給每一位師生提供富有創意的學習與生活。

「創e教育」就是運用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建設以兒童發展為中心的創e教學支撐環境,探索泛在、靈動、智能的教育教學新環境與應用模式,讓兒童更多地享受學習與創造的樂趣。用「創e教育」呈現面向未來的鄉鎮小學新樣態,培養具備「五有六能九個一」的未來社會「創e人」。

記者:在品牌學校培育深入推進階段,學校如何在尋求更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的突破?未來的發展設想如何?

大朗鎮巷頭小學校長葉豔蘭:未來,巷頭小學將不忘立德初心,牢記樹人使命,通過不斷釐定和完善學校的理念體系,推動學校文化實現深度重構,從而引領學校辦學舉措的持續創新,在管理、德育、課程、教學、環境等多層面全方位深入推進信息化技術和思維的運用,大力培養師生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和綜合素養,系統詮釋未來優質「創e」學校的基本樣態與運作模式,充分發揮「創e」品牌的輻射引領作用,為我國廣大鄉鎮學校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參照與示範。

文字:潘少婷

攝影:黃鈞波 視頻:黃鈞波

編輯:鍾彥亮

相關焦點

  • 大朗巷頭小學被認定為市品牌學校
    ■學生正在認真體驗創e學習的樂趣近日,東莞市教育局舉行第二批品牌學校暨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發布儀式,發布了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和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名單。據了解,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共有30間學校,大朗鎮巷頭小學位列其中。此前,大朗鎮中心小學已經被認定為東莞市第一批品牌學校。
  • 大朗巷頭小學榮獲教育部2019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
    這是巷頭小學繼2012年獲得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和2017年獲得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基地」之後,獲得的第三個國家教育部的殊榮。此次2019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優秀學校評選由教育部辦公廳牽頭組織,據悉,大朗鎮巷頭小學是東莞市目前唯一一所入選學校,可謂是東莞教育界的「獨苗」。
  • 品牌快車㉑|東莞第二批培育對象校園開放日啟動,這所學校展出建校90周年作品
    第二批培育對象校園開放日啟動首期走進南城陽光中心小學以品牌培育位突破口,促進東莞教育擴容提質,為了更好的呈現第二批品牌培育對象學校的辦學內涵及特色,南方+「東莞品牌學校第二批培育對象校園開放日」直播繼續開啟。7月10日,首期開放日走進南城陽光中心小學。
  • 你的行動 中國的未來」華碩e創十周年公益影響力論壇正式舉行
    12月19日,北京青年影展特別論壇·華碩e創十周年·公益影響力論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華碩中國業務部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華碩e創志願者行動發起人鄭威、青年導演兼編劇鵬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高偉和華碩e創優秀志願者姜瑞瀅來到現場,和與會嘉賓一起討論影像與公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華碩e創十周年公益影響力論壇在京舉行
    華碩中國業務部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華碩e創志願者行動發起人鄭威、青年導演兼編劇鵬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高偉和華碩e創優秀志願者姜瑞瀅來到現場,和與會嘉賓一起討論影像與公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據主辦方介紹,為了影響、集聚並激發更多人的公益之心,明年,華碩會發起e創公益影像計劃,鼓勵志願者們把他們的見聞體會和更多人通過眾多的媒體、社交平臺進行分享。
  • 穩企業保就業,工行南京分行「工銀創e貸」精準發力
    日前,南京某商貿小企業收到了工行南京分行「工銀創e貸」100萬元的資金支持,該企業負責人鬆了一口氣,他表示:「這筆資金的到位,像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們資金周轉的煩惱」。據悉,「工銀創e貸」是工行南京分行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為小微企業打造的線上融資產品,它創新將南京市創新創業貸款「寧創貸」,與工行線上小微融資產品「經營快貸」相結合,實現「1+1>2」的效果。「工銀創e貸」額度高、可循環、利率低、全線上,能夠較好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 兒童科學教育風頭正勁:玩創Lab迎來品牌煥新
    前不久,關於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的話題屢見報端,引發各界熱議:自2017年9月科學課進入小學課堂後,兒童科學教育再次被推上政策新高度。作為致力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學教育品牌,玩創Lab在9月28日迎來了5周年「品牌日」。
  • 用愛心傳遞公益,2019華碩e創志願者行動-山東公益營圓滿落幕
    2018年,「華碩e創志願者行動」在胡多羅村建立了「華碩科普圖書室」,捐贈了科普圖書和電腦設備,為這裡的村民們送來了知識與希望。   2019年,「華碩e創志願者行動」再次來到胡多羅村,由華碩電腦中國區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鄭威帶隊,集結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齊魯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中熱心公益的大學生志願者們。
  • 中堂中學被認定為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
    ,辦學效果顯著,是東莞市中堂中學教育集團龍頭學校、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中堂鎮中心小學:東莞市第三批品牌學校培養對象「中堂鎮中心小學」校名兩個「中」代表「正」,寓意培養品行端正的人。百年風雨變遷,「正道育人,育正品人」的辦學傳統一直在傳承。
  • 【教育自信】創特色 鑄品牌 江華教育再出發
    ,創學校特色,打造品牌教育,才能走出江華教育的自信之路。」「校長第一」鍛造一把開啟教育品牌的鑰匙  「創特色學校,打造江華民族教育品牌,校長是根本,是鑰匙,是江華教育發展與前進的方向之舵。必須要實現從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轉變。」這是江華教育局局長唐孝任常說的一句話。
  • 一院一品|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持續深化e創空間建設2.0,培養多學科融合的「人工智慧+」創新創業人才
    健全工作機制,打造合力育人的「一盤棋」學院現已形成較為健全的由領導小組牽頭,大學生e創空間 承辦賽事,全院師生 共同參與、多方聯動、齊抓共育 的工作機制,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2.完善激勵政策,形成共同參與的「一股繩」學院先後修訂和完善學院《學科競賽目管理實施辦法》《e創空間管理辦法》等15項制度辦法,激發師生共同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活力和熱情。3. 強化師資隊伍,構建團隊協作的「一張網」通過「專、兼、聘」相結合的方式,組建一支專業教師為主、企業精英人才為輔、輔導員為保障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
  • 連州鎮中心小學:「創文」與教育教學如影隨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連州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是「創文」宣傳的重要陣地,連州鎮中心小學結合「創文」工作要求,將「創文」工作當成一項核心工作來抓並將其融入到教育教學當中。連州鎮中心小學現有教職員工212人,學生4390人,共98個教學班。該校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品德與社會、班隊會課程的功能,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創文」活動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 自然拼讀法,第3課:egg→∣e∣,結構、舉例和拓展
    ∣e∣ ∣e∣ ∣e∣1. egg→∣e∣以下是我們認識的單詞:leg, egg, hen, get, pen, ten, bed注意體會其中字母e 發什麼音?e,即「輔 e 輔」結構,這個時候,e 發音是 / e /,注意:bread,head,heavy中字母 ea 也發這個音。
  • 「雙創」教育的未來是「三創」
    不久前,在由清華大學x-lab發起舉辦的「高校雙創教育的創新」雲論壇上,面對屏幕前數十位高校「雙創」教育者和實踐者,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總協調人、教務處副處長劉培表達了以上觀點。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於高校「雙創」教育的考驗,以及疫情過後高校相關工作的未來發展,與會的專家學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中軟國際×北理工:「軟硬」聯合培養信創博士、碩士
    三位高管圍繞科技創新、高端信創人才培養、智慧校園建設及區域協同等校企合作內容與北理工校領導座談,並出席捐贈儀式。北理工校黨委書記趙長祿對陳宇紅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他談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北理工承載著培養傑出拔尖創新人才、打造大國重器的重任,北理工的發展離不開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
  • 台州市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調研會在石橋頭小學舉行
    12月4日上午,台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赴石橋頭小學對台州市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進行集體調研,溫嶺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方向東和教研員、以及STEM教育種子(培育)學校的校級領導參加。溫嶺市素質教育實踐學校鄭曉楓在《STEAM「四色」課程建設》中提出學校借鑑STEM教育理念開發的,集實踐性、探究性、開放性為一體,涵蓋綠色生態、藍色科技、紅色人文和黃色安全四大領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對未來的2021年提出了自己學校的工作計劃。
  • 未來學校之我見⑤丨佛山市南海區聽音湖實驗學校:聽未來之音,樹悅創之人
    未來的教育是突出個性、追求特色、啟智激趣的引導性、探索式教育重視傳遞學科知識、傳承傳統文化及培養現實生存能力之外,更需要迎戰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把學生的天性、個性、生命始終置於高位,將課程的核心價值與自由、夢想、尊嚴、歸屬感、幸福感這些人生終極價值追求連接起來,順應稟賦,提升潛能,包容個性,挖掘學生好奇心、求知慾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 喜威「能創未來」清遠馬頭衝小學愛心書屋啟用
    12月9日,喜威「能創未來」公益項目清遠連南馬頭衝小學愛心書屋正式啟用。這是喜威在清遠捐贈的第2間山區教學點愛心書屋。喜威執行長夏德農(SACHA DE LA NOE)、首席商務官兼副總裁鞏固、業務和企業事務總監張杰和喜威志願者們來到位於海拔800米山坡上的瑤族小學校,為孩子們親手布置出一個五彩斑斕的愛心書屋。
  • 東莞再增30所品牌學校,有你家孩子就讀的嗎?
    11月20日,東莞市教育局舉行第二批品牌學校暨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發布儀式,發布了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和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名單。第二批品牌學校一共有30所,包括16所小學、14所中學;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一共60所,包括33所小學、27所中學。
  • 「三創」教育之花 在這裡競相綻放
    學校還成立了書法教育領導小組和教學總指導、各班教學責任人、各班管理責任人、同伴輔導責任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明確了各自職責,有力保障了書法教育的推進。莊開剛校長說:「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字如其人,字如其聲,字見其美,字釋其德。所以,教育學生練就一手好的書法,就是走向成功的一張名片,是駕馭未來職場的一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