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發布訊 城裡剛剛入冬,秦嶺腳下的臺溝村,卻已下了好幾場薄雪。
種地、餵雞、喝茶、賞雪、打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筆下的歲月靜好,是黃麗卿生活的真實寫照。
年逾六旬的臺胞黃麗卿到西安已有十七個年頭,2015年,她放下了手頭上的生意,來到西安市長安區臺溝村,租了個農家小院,開始了自己的田園生活。
「尋尋覓覓,心嚮往之。這裡,有我的鄉愁。」恬淡的話語,卻滿懷深情。
黃麗卿和兒子謝進瑞在秦嶺腳下合影。
臺灣滷肉飯,「俘獲」老陝味蕾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2003年,黃麗卿便來到西安從事快餐行業,她也是第一個把臺灣滷肉飯帶來陝西的臺商。
「一切都是緣分使然。當初選擇來陝西,是被它厚重的歷史文化所吸引,這裡是華夏兒女的故鄉,尋根,就得到陝西來。」黃麗卿說。
那年,她帶著12萬新臺幣隻身創業,在高新路糜家橋開起了古城首家滷肉飯快餐店「御上便當」。這家開在鬧市區的臺灣小吃,很快就憑藉著獨特的味道和經濟實惠的優勢,「俘獲」了老陝的味蕾。
在她的辛勤經營下,滷肉飯生意越做越大,又分別在小寨和高新四路開了分店,客流不斷增多,類似的臺灣小吃也逐漸出現在西安的街頭巷尾。黃麗卿說,雖然自己如今已經退休不再做生意,但十多年來,她卻親眼見證了大陸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當初西安市民都不知道什麼是滷肉飯,臺灣人來此創業的也很稀少。但如今,西安城裡到處都是臺灣小吃,臺胞們也越來越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家。」
談及西安這些年的變化,她更是滔滔不絕:「剛來的時候從機場到市區還是不太方便的,現在變化太大啦!兩條高速暢通無阻,城際鐵路方便快捷,高鐵站更是修得恢弘大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對古城牆等歷史遺蹟的保護,做的很到位,再加上逐年點亮的綠化,這座城市,越來越美,越來越好。」她表示,沒有到過大陸的臺灣人,根本無法感受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這是驚人的進步。
「臺灣的年輕人們,真應該走出來,多看一看,比一比。眼見為實,比耳朵聽來的,靠譜得多啦。」黃麗卿笑著說。
秦嶺小村莊,實現「田園夢」
如果說西安城的華麗多姿賦予了黃麗卿創業的激情。那麼,秦嶺腳下的小村莊,則實現了她歸隱田園的人生夢想。
「年輕的時候為了家庭和孩子拼搏,現在孩子們也長大了,我也該為自己活一把,找找自己想要的東西。」在西安做生意十二年之後,2015年,六十歲的黃麗卿開啟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我是中國人,冥冥之中,一直都在尋找自己心靈深處的故鄉。」黃麗卿說,當不再為生意忙碌之後,她開始到處尋找,找了半年多,終於在西安市長安區的臺溝村覓得歸宿。「村子地處秦嶺北麓小五臺山下,交通便利,生態優美。最關鍵的是,秦嶺終南山的文化內涵,是全世界任何一座山都沒法比的。」
從村民手中租了一個院子,黃麗卿就此有了自己的新家。在這裡,她呼吸著秦嶺的潔淨空氣,精心打理著屬於自己的美麗田園。春天,和村民們一起種種菜,嘮嘮家常;夏天,叫上三五好友在地裡採摘水果,打成果醬,甘甜又美味;秋天,和村民們一起勞作收穫,做月餅,享受豐收的滿足感;冬天,化一捧雪水,烹一壺好茶,在屋簷下品茗賞雪……日子過的安閒又幸福。在臺溝村的六年多時間裡,黃麗卿和村民們已經打成一片,成為和睦的鄰裡。當有臺灣朋友到西安出差時,她會主動介紹到村裡的民宿入住,當村民們有困難時,她亦積極伸出援手,幫襯一把。
每逢周末,她的院子就最為熱鬧。好幾個臺灣友人最愛從城裡驅車進山,聚在小院裡,一起聊天,喝茶,讀書。在黃麗卿的熱心聯繫下,又有五、六位臺胞也租下了農家小院,常住臺溝。這些老友,有做企業培訓的,有做民宿的,還有和黃麗卿一樣回歸田園的……他們,或懷揣「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來此拓展事業,或心攜「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恬淡在此悠遊歲月、度享晚年。總而言之,他們已把西安視為創業的熱土、安居的樂園和心靈的寄託。
黃麗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臺溝村名副其實,真的成了一個臺灣人扎堆的「臺溝」。
生態研學路,助力新農村建設
談到未來的計劃,黃麗卿說:「臺灣年輕人要發展,必須得走出來,全世界的人都在往大陸跑,我們同根同脈,也應該留在大陸繼續發展。」於是,她和兒子一起計劃,在村裡租來27畝土地以及數間屋舍,一同發展研學事業,為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如今,他們的研學項目已初具雛形。黃麗卿的兒子謝進瑞說,保護秦嶺是大家的共識,希望能以生態研學的形式,在臺溝村引入臺灣特色的精緻農業,比如臺灣特有的白玉苦瓜、九層塔(香料)、紅薯(臺灣特有品種,只吃葉子)等市場上少見、口感和味道俱佳的農作物,在當地與村民以合作社的形式種植,目前這些農作物已經在環山路的現代農業示範園進行了試種和培育。
「在這裡,小朋友們可以親自體驗採摘花草,自製花草茶、烘焙食物、製作果醬等等。還可以通過研學認識秦嶺,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同時還能盤活鄉村旅遊資源,間接提高村民收入。我們還打算規劃建設一所小規模的閱覽室,給孩子們提供繪本閱讀和講解,當地村民也可以無償使用,逐步培養大家的閱讀習慣。」謝進瑞對項目的發展充滿信心。
只要有閒暇,黃麗卿最喜歡的就是出去旅遊,在她看來,身為中國人,祖國的名山大川都應該「走透透」。她家中懸掛著一張大幅中國地圖,上面用多種顏色描繪出20多條直線,還有很多地名被圈了起來,代表著多年來的尋訪足跡和路線。細心的她還在地圖上給「西安」專門貼上了一面黃色的小旗子。
「萬水千山走遍,這裡才是最迷人的地方。」黃麗卿指著這面小黃旗說道。
「無論是我也好,還是村子裡其他的臺胞,都已經把西安當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每次回到臺灣,我們都會向身邊的朋友介紹西安。」黃麗卿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西安紮根發展,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和她一樣,在這裡,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鄉愁。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朱雪嬌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