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這不就屬於典型的心裡不平衡嘛,哪有那麼多為什麼,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就成了?
講一個朋友的故事
前一段時間朋友給我吐槽說:他在這一家公司當中混得越來越不如意了,甚至準備要跳槽離開這一家企業。當時聽了之後感覺很蒙圈,沒有道理啊,前段時間朋友還給我說這家企業多麼一視同仁,這家企業多麼對新員工好,怎樣怎樣的,怎麼突然之間改變了畫風,還要離開這一家企業呢?
在我的細細追問之下,朋友才告訴我:原來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5000塊錢,公司老闆的工資每個月有6000塊錢。自己最開始來到這一家企業的時候,覺得這樣很公平,因為公司老闆只比自己多1000塊錢的工資,自己心裏面也不會不平衡。
但是沒有想到公司老闆在這一家企業當中工作了一段時間,買了車買了房,小日子過得還非常不錯。可是這個朋友呢,在這裡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基本上是月光族,每個月光房租、水電等等各種各樣的花銷就3000塊錢呢。
如果再隨幾個分子,再吃點好的,每個月這5000塊錢的根本不夠花。然後朋友就越想越焦慮,甚至想著抓緊時間離開這家企業,去找一個新的企業。
當時聽了之後腦子一懵圈,這樣的一種邏輯,這樣的一種思維其實是非常不正常也是非常不健康的。更多情況之下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焦慮感,但是絕大多數人的焦慮感可能表現並不是非常明顯。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已經不單單是焦慮了,轉而變成了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我們稱之為躁動。
其實大家在職場當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些領導每個月的工資看起來也就是比自己多幾百或者多幾千而已,可是人家能買車,人家能買房,人家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根本都不愁。為什麼呢?
為什麼他們只比自己多幾百塊錢,日子卻過得比自己好得多,卻能夠想買什麼買什麼,根本不用為每日的衣食住行發愁呢?在這裡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一:領導是有項目分成的
這一點可能大家很難理解,我舉個簡單例子:如果大家有過計算機項目或者計算機工程,在一家私企上班就會發現這個企業往往會承擔一部分工作。這一部分工作並不是給本公司承擔的,而是給其他公司承擔的。
換句話來說:這個企業當中的部分項目或者團隊就是外包人員給其他工作組完成任務的,但是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按照工資發放,比如每個月的工資是5000,每個月的工資是6000,那麼就會按照之前的工資如數發放。
但是公司的老闆或者公司項目團隊的領導並不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因為這個項目是人家包攬下來的。人家包攬下來的項目在給公司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會拿一部分的提成,這一部分提成應該會在10%~30%之間。
如果這個項目完全是由人家這個小領導或者人家這個骨幹成員給拉過來的,那麼他可能會拿到50%甚至80%。簡而言之,這一部分利潤是非常可觀的。比如一個團隊要求另一家企業完成這項任務並給100萬的酬勞,然後這100萬酬勞優先給員工發放,發完員工的工資可能還剩下80萬。
再從這80萬當中拿出50%的提成點來,那也就是將近40萬的薪水,也就是說這個項目僅僅由這個領導牽頭搭線,他就可能會有40萬的純利潤。而這一部分利潤絕大多數企業也是認可的,因為沒有這個人去牽頭搭線,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這麼好的項目。公司既然拿到了這樣的項目,給人家大分成也是可行的。
原因二:領導有股份分紅或者年底分紅
還有一些企業領導,表面上看起來啥都不會,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但是公司老闆就是特別待見,有什麼事情有什麼好處,都會第一時間給人家分享過去。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企業創立之初就是由人家鼎力幫助,那個時候公司裡面三個人也好,5個人也好,這三五個人少一個人都成不了事。這些人相互幫助相互扶持,慢慢的一直往前走,終於創辦了一個大企業,辦得也有模有樣兒。
這個時候因為時代的原因,或者因為知識的落差導致之前的那幾個合伙人已經沒有辦法再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或者壓根就跟不上時代了,那麼公司老闆也會知恩圖報,把原本給人家的分紅或者承諾給人家的利潤原額不動的給人家。
這樣看來的話,儘管這個領導每個月的工資就是4000多,甚至連基層員工的工資都不如,但是一到年底分紅的時候,人家可能就會拿到純利潤的三個點或者純利潤的兩個點。
這其中的分紅以及分紅所得到的巨額利潤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簡而言之,這一部分利潤是人家勞動所得,這一部分利潤是人家在之前的時候成為公司元老並且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在前期的時候跟著公司一起打拼、一起工作賺回來的。
原因三:家境殷實
這一點的話可以先講一個小故事,之前的時候我們企業就有兩個新來的員工,這兩個員工每個月的工資都一樣。因為是實習生嘛,也不可能給太多的工資,一個月2500塊錢就算頂死了。
但是其中一個員工就發現:和自己一起起來的另一個員工能夠開車能夠買得起房,每天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基本都不差錢。於是那個員工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公司老闆偷摸的給自己的同事好處了,卻沒有給自己好處。
於是大鬧公司老闆的辦公室、會議廳,最終這件事情無法調和,同事被開除的時候公司老闆才告訴他,人家那個員工也是每個月2500塊錢,而之所以吃得飽喝得足,是因為人家家境殷實,人家上這裡來工作,老爸老媽就給他每個月補貼1萬塊錢的零花錢,你能夠比得上嗎?
如果說你的家境不殷實,那憑什麼又能夠像人家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鬧鬧 呢?自己家裡面沒有補貼,就以為公司在虧待你,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不科學的。
職場啟示錄
在職場當中,一些員工經常會跟自己的領導比,和自己的老闆比,總認為自己和老闆的工資差不多,所以整體狀態就差不多。殊不知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公司老闆和公司員工所在方位不同,公司老闆和公司員工所具有的話語權不同。
在這兩方面都不同的前提之下,指望著老闆和員工能夠心平氣和的去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或者指望這公司老闆和員工能夠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慮相同的問題,根本不切實際。
一些員工就會想:做老闆的工資只比我多100塊錢,只比我多200塊錢,為什麼他能夠買車買房,而我自己卻啥都沒有呢?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公司老闆的主要收入是工資收入還是副業收入?公司老闆的主要收入是項目收入還是團隊收入?當我們想明白這些之後,再綜合公司老闆年底的分紅以及公司給這個老闆或者給這個領導的部分特權和福利,就不難發現:有的時候工資真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除了工資之外的其他收入往往才是大頭。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我,每天五個職場知識,免費助力大家直達職場巔峰!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導師,寫作培訓師。每天分享職場、個人成長和寫作乾貨。------職場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