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工資只比我多一千,可是房子、車子都有了,這是為什麼?

2020-12-13 職場全能王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這不就屬於典型的心裡不平衡嘛,哪有那麼多為什麼,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就成了?

講一個朋友的故事

前一段時間朋友給我吐槽說:他在這一家公司當中混得越來越不如意了,甚至準備要跳槽離開這一家企業。當時聽了之後感覺很蒙圈,沒有道理啊,前段時間朋友還給我說這家企業多麼一視同仁,這家企業多麼對新員工好,怎樣怎樣的,怎麼突然之間改變了畫風,還要離開這一家企業呢?

在我的細細追問之下,朋友才告訴我:原來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5000塊錢,公司老闆的工資每個月有6000塊錢。自己最開始來到這一家企業的時候,覺得這樣很公平,因為公司老闆只比自己多1000塊錢的工資,自己心裏面也不會不平衡。

但是沒有想到公司老闆在這一家企業當中工作了一段時間,買了車買了房,小日子過得還非常不錯。可是這個朋友呢,在這裡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基本上是月光族,每個月光房租、水電等等各種各樣的花銷就3000塊錢呢。

如果再隨幾個分子,再吃點好的,每個月這5000塊錢的根本不夠花。然後朋友就越想越焦慮,甚至想著抓緊時間離開這家企業,去找一個新的企業。

當時聽了之後腦子一懵圈,這樣的一種邏輯,這樣的一種思維其實是非常不正常也是非常不健康的。更多情況之下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焦慮感,但是絕大多數人的焦慮感可能表現並不是非常明顯。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已經不單單是焦慮了,轉而變成了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我們稱之為躁動。

其實大家在職場當中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些領導每個月的工資看起來也就是比自己多幾百或者多幾千而已,可是人家能買車,人家能買房,人家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根本都不愁。為什麼呢?

為什麼他們只比自己多幾百塊錢,日子卻過得比自己好得多,卻能夠想買什麼買什麼,根本不用為每日的衣食住行發愁呢?在這裡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一:領導是有項目分成的

這一點可能大家很難理解,我舉個簡單例子:如果大家有過計算機項目或者計算機工程,在一家私企上班就會發現這個企業往往會承擔一部分工作。這一部分工作並不是給本公司承擔的,而是給其他公司承擔的。

換句話來說:這個企業當中的部分項目或者團隊就是外包人員給其他工作組完成任務的,但是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按照工資發放,比如每個月的工資是5000,每個月的工資是6000,那麼就會按照之前的工資如數發放。

但是公司的老闆或者公司項目團隊的領導並不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因為這個項目是人家包攬下來的。人家包攬下來的項目在給公司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會拿一部分的提成,這一部分提成應該會在10%~30%之間。

如果這個項目完全是由人家這個小領導或者人家這個骨幹成員給拉過來的,那麼他可能會拿到50%甚至80%。簡而言之,這一部分利潤是非常可觀的。比如一個團隊要求另一家企業完成這項任務並給100萬的酬勞,然後這100萬酬勞優先給員工發放,發完員工的工資可能還剩下80萬。

再從這80萬當中拿出50%的提成點來,那也就是將近40萬的薪水,也就是說這個項目僅僅由這個領導牽頭搭線,他就可能會有40萬的純利潤。而這一部分利潤絕大多數企業也是認可的,因為沒有這個人去牽頭搭線,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這麼好的項目。公司既然拿到了這樣的項目,給人家大分成也是可行的。

原因二:領導有股份分紅或者年底分紅

還有一些企業領導,表面上看起來啥都不會,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但是公司老闆就是特別待見,有什麼事情有什麼好處,都會第一時間給人家分享過去。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企業創立之初就是由人家鼎力幫助,那個時候公司裡面三個人也好,5個人也好,這三五個人少一個人都成不了事。這些人相互幫助相互扶持,慢慢的一直往前走,終於創辦了一個大企業,辦得也有模有樣兒。

這個時候因為時代的原因,或者因為知識的落差導致之前的那幾個合伙人已經沒有辦法再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或者壓根就跟不上時代了,那麼公司老闆也會知恩圖報,把原本給人家的分紅或者承諾給人家的利潤原額不動的給人家。

這樣看來的話,儘管這個領導每個月的工資就是4000多,甚至連基層員工的工資都不如,但是一到年底分紅的時候,人家可能就會拿到純利潤的三個點或者純利潤的兩個點。

這其中的分紅以及分紅所得到的巨額利潤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想像的。簡而言之,這一部分利潤是人家勞動所得,這一部分利潤是人家在之前的時候成為公司元老並且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在前期的時候跟著公司一起打拼、一起工作賺回來的。

原因三:家境殷實

這一點的話可以先講一個小故事,之前的時候我們企業就有兩個新來的員工,這兩個員工每個月的工資都一樣。因為是實習生嘛,也不可能給太多的工資,一個月2500塊錢就算頂死了。

但是其中一個員工就發現:和自己一起起來的另一個員工能夠開車能夠買得起房,每天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基本都不差錢。於是那個員工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公司老闆偷摸的給自己的同事好處了,卻沒有給自己好處。

於是大鬧公司老闆的辦公室、會議廳,最終這件事情無法調和,同事被開除的時候公司老闆才告訴他,人家那個員工也是每個月2500塊錢,而之所以吃得飽喝得足,是因為人家家境殷實,人家上這裡來工作,老爸老媽就給他每個月補貼1萬塊錢的零花錢,你能夠比得上嗎?

如果說你的家境不殷實,那憑什麼又能夠像人家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鬧鬧 呢?自己家裡面沒有補貼,就以為公司在虧待你,這種想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不科學的。

職場啟示錄

在職場當中,一些員工經常會跟自己的領導比,和自己的老闆比,總認為自己和老闆的工資差不多,所以整體狀態就差不多。殊不知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公司老闆和公司員工所在方位不同,公司老闆和公司員工所具有的話語權不同。

在這兩方面都不同的前提之下,指望著老闆和員工能夠心平氣和的去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或者指望這公司老闆和員工能夠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慮相同的問題,根本不切實際。

一些員工就會想:做老闆的工資只比我多100塊錢,只比我多200塊錢,為什麼他能夠買車買房,而我自己卻啥都沒有呢?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公司老闆的主要收入是工資收入還是副業收入?公司老闆的主要收入是項目收入還是團隊收入?當我們想明白這些之後,再綜合公司老闆年底的分紅以及公司給這個老闆或者給這個領導的部分特權和福利,就不難發現:有的時候工資真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除了工資之外的其他收入往往才是大頭。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我,每天五個職場知識,免費助力大家直達職場巔峰!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導師,寫作培訓師。每天分享職場、個人成長和寫作乾貨。------職場全能王

相關焦點

  • 「我的丈夫特別有錢,買雙鞋都要一千多」
    -01-跟他結婚以前,我就知道他花錢大手大腳的,但那會就心想,等以後結過婚生過孩子,他自然就知道節儉了跟他談了兩年的戀愛,我可以說就沒有花過他什麼錢,反而還得我經常貼補他,他也總是不把自己當外人,沒錢了就問我要他一個大男人都開口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絕他,朋友都罵我犯賤,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材有身材的,為什麼非要找一個吃軟飯的
  •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修摩託車,一個月工資才130塊錢,被老闆坑了~
    也和摩託車店老闆混熟了~上半年我在讀書,我表哥修車。下半年表哥因為某些原因,不想做了~於是,有一天,我去摩託車店玩。老闆知道我不想讀書後,問我願不願意跟著他修車?他說我表哥最近不想幹了,想找個學徒的。他說不會虧待我,過年會給我工資,還會給我買兩套衣服鞋子,從頭到腳給我打扮一下。
  • 搞房子、弄車子、幫孩子、謀位子、「辦」案子——豈能如此「五子登科?
    汪建設就問黃小兵有沒有房子,黃回答說正好有一套房子,就在新安江賓館隔壁,「你去看看,如果滿意你就搬到那邊去住」。汪建設當即就去看了這套房子,看後很滿意。黃小兵便把這套房子的鑰匙交給了汪建設,不久汪建設一家就搬了進去,當然他也沒提給錢的事。到了2004年,汪建設提出要將這套房子買下來,黃小兵表示同意。
  • 工資5k,領導只多1k,為什麼領導有車有房,自己什麼都買不起?
    有朋友問,自己工資5000,領導只比自己多1000,可是領導房子有幾套,還有車,為什麼自己買不起?該怎麼改變現狀?這樣的問題,真的是很無奈,並不是說領導一定就是因為灰色收入,有很多因素讓這樣的狀態發生。
  • 車子,房子與娶媳婦。人不能獨立等於什麼都沒有
    01老張因為兒子的事,這兩天急的上火。兒子在市裡上班,談個女朋友也在那工作。兩個人都很滿意,打算年底結婚。雙方家長也見了面,女方提出要在市裡買套房,再配個小汽車。老張當時滿口答應,回到家就開始犯愁,家裡哪有那麼多錢買車又買房呢?
  • 我丈夫一個月工資只有一千五,我洗衣服都不用洗衣機,怕費電
    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家三口人一個月一千多塊錢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費,她們應該怎麼用才能夠花,怎麼規劃才能維持最基本的吃穿用度。成敏的老公早先在一家工廠上班,收入尚可。可是後來工廠不景氣後工資便越來越低,直到最近幾年,降到了一千五,雖然兩三天才去上一次班,但是這麼低的工資根本無法支撐生活開銷啊。
  • 私企員工:同事都是老闆兄弟姐妹,幹活少工資高,而我工資低活多
    私企員工:同事都是老闆兄弟姐妹,幹活少工資高,而我工資低活多在職場,很多是私企公司,員工很多都是關係進來工作,例如是老闆的親人,或者是同學兄弟,在哪一個公司都會都會有這種情況,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畢竟老闆這樣做也很正常,找親人來上班也是出於信任
  • 離職半月家裡辦事,前老闆來隨禮一千,他說一話我拒收他的錢
    讀者私信婚姻情感故事,第一人稱敘述:有人說「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不知道你們是否也都有同感。如果可以的話,誰都想有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可這個除非公司是你家開的,不然真的挺難的。自己的這份工作實在是太雜了,要為許多的同事服務,他們不是老闆就是前輩,隨便說點什麼我就拒絕不得。這樣一來,我整天都很煩,為這瑣碎的工作內容頭疼不已。可是考慮到離家近,我還是忍下來了,這一幹又是一年半。兩年來,我的工資還是在原地踏步,基本沒有漲幅,可我的同學早已水漲船高了,甩我十萬八千裡。
  • 很多人辭職,都不和老闆說是因為工資低的緣故,這是為什麼呢?
    網友提問:很多人辭職,都不和老闆說是因為工資低的緣故,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非常的有探討意義,在很多時候你說是因為工資低而辭職與不說是因為工資低而辭職,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千差萬別的。當你看完我這篇文章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很多人辭職,不和老闆說工資低是非常正確的一個選擇,如果你辭職了,就算是因為工資低,也千萬不要和老闆說是因為工資低,而應該以更好的方式去說原因。
  • 「我只娶城市獨生女,她們痴迷愛情不看錢,房子也多,脫貧致富」
    讀者麗娜跟我哭訴,她說自己跟相戀多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我問他們分手的原因,麗娜說是因為她前男朋友的父母想讓他在北京找個有車有房的,說麗娜家條件不好,兩個人在一起只會互相拖累。我聽麗娜這樣講只回了一句話:「分手分得太對了!」
  • 財務多打3萬工資,員工不退,跟老闆微信留言,老闆回復不用退
    職場中,沒那麼多同情,只有值與不值。幹的好,你是老闆大爺;幹不好,當孫子的資格都沒有。做過銷售的,比一般人更懂人情世故,對客戶,表面大方,其實也在算一個性價比。銷售,最關注的就是,時間,精力,金錢,在這三者之間平衡。
  • 好多公司都要求員工對自己的工資保密, 這是為什麼呢?
    再好的關係,再好的朋友,總是會有比較的,這是人性的本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更好的,更優越的。比較薪資後,勢必一方低一方高,那麼低的一方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思考為什麼人家比自己高,如果他找不到合適的理由說服自己,這種心裡的不服氣就會激怒他,對你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工作的熱情都有極大的影響。
  • 海綿寶寶有過4套房子,別說你只記得「菠蘿屋」
    我們知道海綿寶寶一直都是住在一個菠蘿屋中,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其實在動畫中,海綿寶寶不僅僅只有一套房,只不過我們沒有看過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海綿寶寶有過4套房子,別說你只記得「菠蘿屋」。第一個:菠蘿屋這個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了,對於菠蘿屋我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喜愛。
  • 「創作開運禮」一個靠工資生活的人,永遠都是窮人,這話對嗎?
    最近網絡上有個討論:一個靠工資生活的人,永遠都是窮人,這話對嗎?為什麼?那就看你怎麼理解了,如果你指的「窮人」是年收入百萬以下,那麼我可以說你這個答案基本正確,因為如今職場上靠工資一年能賺百萬以上的人還真心不多!
  • 前天提出辭職,老闆補償三個月工資,要我今天立即走人,為什麼
    前天向老闆提出辭職,老闆昨天找我談話,要我今天立即走人,還願意補償三個月工資,為什麼?作為向老闆提出辭職的人,老闆能這樣痛快答應,並給出如此優惠的條件,你一定在這個公司不是一般人。老闆對你的離職已急不可奈,你要小心了。
  • 我想有一個家,家裡有一個等我的「你」
    在這個城市打拼了五年,從一個無所有的窮小子,到現在雖然還買不起房,但是最起碼有份不錯的工作,有份穩定的工資,也有份不錯的存款,現在也是不錯的!再努力努力多奮鬥奮鬥馬上就可以自己買房了。可是,那個一直說等我的她卻義無反顧的離我而去……心裏面說不上的惆悵!當初初見時那麼貧窮的我,你從不嫌棄。
  • 老闆要求員工加班,成都員工直接拒絕:不好意思您只給了4000工資
    職場論壇上有個網友就分享了自己公司員工被領導強制要求加班,可是沒想到新來的員工卻不買帳,直接拒絕了老闆的要求,原因很簡單,只因為4000塊錢的工資不足以讓他加班,而且還沒有加班費
  • 「房子,車子,票子,婚禮,蜜月,都沒有,你也跟他結婚?」
    陳剛攢了半年的工資,在楊穎生日的時候,給她買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包包,這款包包她相中挺長時間了,但是一直都沒有捨得買,每次都是看看就過去了。陳剛發誓一定要讓她過得幸福,就狠狠心給她買了。楊穎收到生日禮物之後,興奮異常,覺得自己沒有選對人。
  • 深圳廠鼓勵周末加班2倍工資,員工不情願,老闆卻開心得笑了!
    其實放假倒沒什麼,但是如果是平時上班放假的話,就要用周末兩倍的班來扣,本來周末加班能拿到的雙倍工資,放了兩次假就都扣得差不多了。老闆可是高興了,不過很多員工感覺已經不想再被工廠坑下去了,但是現在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這該怎麼辦呢?
  • 老闆說,勞基法又沒規定要給年終獎金,為什麼我要給!
    B:「應該有吧!老闆最近搬到新房子,也換了新車子。」A:「那麼,為什麼不發年終獎金?」B:「哪裡知道?老闆就是不發,我們不能怎樣啊!」A:「要是我,就不幹了!」B:「是啊,很多同事都提辭呈了,過完年假應該都走光了吧!」今天我在辦公室講了這一段對話,同事跟我說,光是今天有四名老闆或老闆娘告訴他,他們沒在發年終獎金的。我同事再問,不發年終獎金,會不會至少發一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