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深圳市官方披露了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校區建設最新消息。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9月7日公布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關於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三個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事宜的公示》。這一方案披露:中科院深理工項目位於新湖街道新羌社區及圳美社區交界處,用地面積47.6966公頃,其中有4.5799公頃位於土總規有條件建設區,1.1893公頃位於土總規限制建設區。
上述官方消息不僅證實了中科院深理工落地區塊,還同時披露了中科院深理工項目用地面積。繼南方科技大學之後,落地深圳的高校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中科院深理工就是其中之一。
據廣東媒體南方網報導:2019年11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開幕當天,在5號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展區,一所由新型科研機構孕育籌建的研究型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首次面向公眾展示其目標定位、辦學理念、學科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等規劃藍圖。
據了解,中科院深理工是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依託深圳先進院建設的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校,目標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複合型領軍人才。
報導介紹,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籤訂合作辦學協議,雙方依託深圳先進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深理工,為深圳、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大範圍的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今年10月,廣東省教育廳致函深圳政府,同意將中科院深理工納入省高校設置「十三五」規劃,標誌著中科院深理工正式進入籌建階段。據悉,中科院深理工選址光明科學城,將由中科院和深圳市共同舉辦、共同建設、共同管理,探索「政民共建、科教融合」新型體制機制。
報導還透露:在科教融合方面,中科院深理工將探索建立學院、研究院、書院「三院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書院側重學生創業意識和人格培養,兼顧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立體培養「全人格」學生;學院主要負責教學及部分基礎研究,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研究院則是以科研為主的研究平臺,培養創新創業複合型人才,打通從科學源頭創新,到核心技術突破,再到工程能力建設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科院深理工過渡校區的消息今年早些時候已經公布。
據深圳光明區政府官網消息:3月31日下午,光明區政府與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籤約儀式,就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過渡性校區(光明)啟用、光明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落地、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中共建等合作事宜達成一致。
光明區濱海明珠工業園9.5萬平方米用地將改造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過渡校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中建成後,將為深圳市特別是光明區培養創新型、國際化科技青年人才;基於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依託單位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基礎科學教育方面的實力,雙方還將積極探討在光明區共建幼兒園、小學、初中,探索全鏈條的科技人才培養模式。
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南方南工作室」2018年6月的一篇報導則透露,未來10年,深圳計劃投入1500億元,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大學,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過25萬人,成為高等教育強市之一。
責任編輯:蔣晨銳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