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機號「送」銀行帳號 綁定帳戶盜刷風險高

2020-12-19 大蘇網

更換手機號,難道只是給大家群發簡訊通知新號碼這麼簡單嗎?如今,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APP都需要綁定手機號,如果在銷號前不提前解除這些帳戶的手機號綁定,很有可能會面臨帳號被手機號新主人誤用、冒用的風險。

新手機號竟「贈送」微信號

新學期伊始,剛剛入讀研究生一年級的傅同學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從運營商那裡新買的手機號,卻在用這個手機號註冊微信時被提醒,「該手機號已經綁定以上微信帳號」,屏幕上顯示的微信號是另一個陌生人的頭像。

「小傅,我用手機號搜索加你微信了,頭像怎麼是其他人的照片啊?」身邊的朋友提出疑問。小傅也挺納悶,自己剛買的手機號還沒用過,怎麼就已經註冊了微信號呢?

去營業廳諮詢後,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個與她手機號碼綁定微信號的「陌生人」,應該是手機號碼的上一個主人。

原來,當一個手機號碼被舊主人註銷放棄使用後,這個號碼不會長期被運營商閒置。「手機號碼被註銷後,運營商會為您保留1到3個月,在這期間您可以重新把號碼買回。如果超過3個月,號碼就可能會重新進入市場,被其他用戶買走。」運營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採訪發現,不同運營商對註銷號碼重新投入市場前「空置期」的設置不同,移動為1到3個月,聯通為3到5個月。

帳戶餘額被盜用風險高

「你解綁了嗎?」昨天,當記者來到勁松附近一家營業廳諮詢銷號事宜時,工作人員提醒。然而記者採訪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銷號前有「解綁」意識的人並不多。記者隨機採訪了20名市民,他們的手機號多與銀行卡、微信及各種APP軟體綁定,其中12名市民表示,他們換手機號時,都沒有意識到需要解除手機綁定,基本上都是重新申請一個微信號。市民羅先生坦言,他就是擔心綁定手機號申請微信,容易洩露個人信息,因此只用QQ號申請微信號。

沒有及時解綁,可不僅僅是微信號被朋友誤認的尷尬。倘若這個手機號碼新主人心懷不軌,甚至有可能使您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

這不,網友Timo就成功進行了一次「黑色」試驗。幾個月前,當她從運營商處購買到一個新手機號,發現該手機號已經與一個帳戶綁定。使用「密碼找回」功能,通過簡訊方式獲取到這個帳號的登錄密碼後,她成功進入了對方的帳戶。

「天啊,竟然進來了,不知道轉錢出去是不是也能成功?」抱著對風險程度一試究竟的想法,Timo嘗試著用這個陌生的帳戶給自己的另一個帳戶轉帳5元錢。

很快,由於帳戶原主人設置了「小額支付免密碼」功能,在Timo不知道其支付密碼的情況下,竟然迅速轉帳成功了。「請找到這個帳戶的主人,我將把5元錢還給他。」「黑色」試驗結束,Timo立刻聯繫了客服及帳戶主人,對手機號碼進行了解綁,並要求歸還被她轉出的錢款。

「換手機號碼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解除與帳戶綁定的手機號,否則就會存在一定風險。」客服人員說。

事實上,在各種網絡應用中,已經是安全設置較為周密的應用了,「目前要求用戶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不一樣,用手機號碼找回密碼的用戶,只能找回登錄密碼,但在大額轉帳時所需要的支付密碼他不可能掌握。」客服解釋。

在一些安全級別較低的應用中,如果不法分子盯上了用戶的其他帳戶,受到的損失可能會更大。具體來說,在一些網際網路家政、網際網路餐飲平臺上,用戶一旦給帳戶充值,今後使用餘額時無論金額大小,都不需要任何支付密碼,可以直接完成支付。也就是說,一旦手機號「新主人」用手機號碼進行密碼找回、進入帳戶,他就能任意使用原有的帳戶餘額。

運營商網際網路公司應聯動提醒

社交應用,支付應用,電商平臺……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常常會面臨「舊主人」的網絡應用帳戶被「新主人」侵入的風險。「安裝的應用多了,難免會漏掉那麼一兩個忘記解綁啊。」羅先生感嘆。

換號未解綁面臨的風險之高,除了用戶在換號前加強解綁意識,難道就沒有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運營商可以和網際網路公司建立聯盟,由運營商對號碼的機主變更信息進行公示,各個網際網路公司接到信息後應在一定時間內提示用戶,是否進行號碼解綁。」一位網際網路安全專家建議。

「鑑於近期反映新號碼已經被註冊微信、一些軟體帳號的客戶較多,我們正在與有關方面接觸,預計10月中旬會有相關對策發布。」客服人員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銀行卡被他人支付寶帳號綁定並盜刷,這是怎麼做到的?
    支付寶客服隨後向王先生證實,他的銀行卡被另一個手機號註冊的支付寶綁定,並以「發紅包」的形式轉走共計3000元。銀行卡在自己手裡,卻被人通過陌生支付寶帳戶連續三次盜刷。這是什麼樣的操作?7月2日,王先生接連收到三條工商銀行的扣款簡訊,隨後被證實為陌生支付寶帳號盜刷。
  • 銀行卡被綁定在他人支付寶盜刷
    關注理由:去年年底,福州的陳依妹因友人的QQ號被盜,被盜Q者騙取了銀行卡信息和身份信息以及手機驗證碼。當天,盜Q者將自己的支付寶和陳依妹的銀行卡綁定後,陸續划走了卡裡的1500元。而令人驚訝的是,陳依妹立即更改了銀行卡密碼後,對方依然能再次利用支付寶「快捷支付」,划走了卡上的1600多元錢。
  • 一覺醒來銀行帳戶空了!三人用「嗅探器」盜刷錢款被判刑
    於某某在A地使用嗅探設備,捕獲並提取基站發出的手機號碼、簡訊等數據,以此查詢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信息。之後,於某某將提取的上述信息發送給B地的楊某某,由楊某某在B地盜刷錢款,得手後返還部分至於某某帳戶。最後,虞某某在C地幫助於某某從ATM機取款。後期,虞某某也購買了嗅探設備,單獨實施盜刷。
  • 黑客盜刷iTunes帳號 蘋果產品「吞美金」
    本月21日,網友「一鍋端」 在論壇爆料:「悲劇,智慧型手機吞錢了!一覺醒來,收到銀行簡訊,我那綁定iTunes的信用卡被扣掉了60美金!400多塊人民幣呢!關鍵是我根本沒下載過收費軟體。」無獨有偶,近日,微博上不少網友在「喊冤」,自己信用卡裡的美金莫名其妙就被刷走了,找來找去,丟錢源頭就出在綁定了信用卡的智慧型手機身上。
  • 犯罪團夥冒充銀行客戶綁定手機 用「CVV四大件」盜刷超70萬元
    今年以來,成都發生多起類似的電信詐騙案件,青白江區公安分局近期成功破獲一起特大電信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冒充銀行客戶綁定手機號,隨後網購電子產品變現金。於是,錢就這樣悄悄的「不翼而飛」。三張銀行卡莫名綁定陌生手機號 7000元存款「不翼而飛」今年5月10日,林女士到青白江分局大彎派出所報案,稱其近日發現,名下所有的三張銀行卡內的存款數額都減少了,共計損失7000餘元。但是,林某稱其銀行卡從未丟失過,也沒有開通過網上銀行,密碼僅有本人知曉,不存在被盜刷的可能性。
  • 300張綁定在支付平臺上的銀行卡遭盜刷 盜取第三方帳戶成新手段
    東方網記者李歡1月16日報導:行動支付已經成為市民消費的新習慣,許多市民選擇將自己的銀行卡綁定在各類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不法分子已經盯上了這種方式。  近期,上海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利用行動支付通道盜刷信用卡詐騙案。
  • 女子信用卡遭盜刷萬元 曾綁定applepay失敗
    原標題:女子信用卡遭盜刷萬元 曾綁定applepay失敗   昨天凌晨零點30分左右,上海王女士的信用卡一小時內遭盜刷7次,共計美金1862元、人民幣1054元。盜刷者使用了王女士的卡多次在蘋果商店進行在線消費。該信用卡在19日時綁定applepay失敗。王女士懷疑,盜刷者是利用留在applypay裡的信息進行的消費。
  • 聚焦支付安全:銀行帳戶分類 怎麼"綁定"才安心?
    「哎呀,我把工資卡綁定了支付寶、微信,用於日常消費,每天都在刷。像這種『大錢櫃』綁定了小消費該咋辦?如果要換卡重新綁定,那真是太麻煩了!」聞聽此事,不少網購達人立刻忐忑起來。  怎麼把這些日常小額支付從工資卡上挪開?   工商銀行個人金融部項目管理處處長張航宇說,有些客戶將重要的工資卡和支付帳號綁定,風險確實不小。
  • 買新手機號發現綁定支付寶成功從對方帳戶轉錢
    據《北京日報》10月9日報導,更換手機號,難道只是給大家群發簡訊通知新號碼這麼簡單嗎?如今,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APP都需要綁定手機號,如果在銷號前不提前解除這些帳戶的手機號綁定,很有可能會面臨帳號被手機號新主人誤用、冒用的風險。
  • 【預警提示】新買的手機號竟能從對方帳戶轉錢!你的手機號可能也被綁定了.....
    如今,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APP都需要綁定手機號,如果在銷號前不提前解除這些帳戶的手機號綁定,很有可能會面臨帳號被手機號新主人誤用、冒用的風險。 新買的手機號已經被綁定微信?新學期伊始,傅同學遇到一件煩心事。她用從運營商處購買的手機號註冊微信時被提醒,「該手機號已經綁定以上微信帳號」,屏幕上顯示的微信號是另一個陌生人的頭像。
  • 簡訊"半夜盜刷"如何防範?媒體:可以睡前關機
    一位深圳網友日前就經歷了這樣的騙局,一覺醒來,手機上發現了上百條驗證碼,銀行卡、支付寶、京東等帳戶中的資金不翼而飛,甚至還背上了網絡貸款。專家表示,這是犯罪分子利用「GSM劫持+簡訊嗅探」的方式,把銀行卡或其他帳戶裡的錢盜刷或者轉移了。
  • 【盜刷匯總】告訴你怎麼防範支付寶等應用被盜刷
    ,成功將康女士支付寶帳戶內的445.4元用於個人手機充值,將微信綁定的銀行卡內的2070.76元通過微信紅包轉給了自己。  3、《假身份證補辦他人手機卡實現「迂迴盜刷」 簡訊支付驗證還能信?》——難度:※※※  被告人採用其事先辦理好的被害人陸某的假身份證,到移動營業廳,冒充被害人並補辦其手機號,後使用手機卡獲取被害人綁定的銀行帳戶支付驗證碼進行購物消費,造成被害人陸某損失人民幣2萬餘元。嫌疑人以相同手法共實施了10次盜竊,盜竊數額為 18萬餘元。
  • 更換新手機號,支付寶帳號別忘記設置
    畢竟現在一臺手機上,綁定著太多電子帳戶和私人信息。手機一旦丟失,或者換號的時候,沒有註銷相應的信息,一連串的問題便會接踵而來。之前網上,就經常有手機換號,因為沒有解除綁定,而被不法分子盜刷的案例。在這裡,支付寶提醒,在換新手機號的同時一定要及時綁定支付寶帳號,因為現如今,網銀、支付寶等大量移動電子金融業務以及諸多App均推出了手機綁定功能,各大銀行也陸續推出手機簡訊服務平臺,並將手機號碼現任使用者默認為銀行卡號或支付平臺的用戶,只要通過該號碼就能夠實現網上購物、網上轉帳、密碼更改、郵件查收等多項操作。
  • 用戶信用卡被人盜刷 蘋果帳戶存在漏洞遭到曝光
    「我一直都把信用卡看得挺嚴實,怎麼還是被人盜刷了,而且刷的都是美元!」陳小姐近日突然收到銀行發來的消費簡訊,提示信用卡交易了39.94美元,折合200多元人民幣。她一查才知道,這筆交易來自於自己的蘋果帳戶扣款。「如果這筆交易不是您本人發起的,很可能是您的蘋果帳戶被盜用了。」銀行客服人員表示。
  • 手機號碼多與銀行卡綁定 別忘給舊號「鬆綁」
    但是當你棄用手機號時,有沒有及時取消這些綁定呢?近日有媒體報導,福州90後女生小林,銀行卡在一個多月內先後被人盜刷了12000餘元。原來她棄用手機號後,沒有取消與支付寶「快捷支付」之間的綁定,導致買下這個號碼的人通過「手機號尋回密碼」的方式,更改了支付寶帳戶的原密碼,在不知道銀行卡的帳號和密碼的情況下,通過支付寶「花掉」了小林的錢。
  • 新買的手機號竟能從對方帳戶轉錢?趕緊看看你的手機號是否被綁定
    如今,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APP都需要綁定手機號,如果在銷號前不提前解除這些帳戶的手機號綁定,很有可能會面臨帳號被手機號新主人誤用、冒用的風險。    新學期伊始,傅同學遇到一件煩心事。她用從運營商處購買的手機號註冊微信時被提醒,「該手機號已經綁定以上微信帳號」,屏幕上顯示的微信號是另一個陌生人的頭像。身邊朋友搜索其手機號加微信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 蘋果手機頻遭盜刷廠家難辭其咎
    (10月26日人民網)  乍一看,這手機已經售出,是拿在用戶自己手中,然後又是通過用戶本人綁定的帳戶被人盜刷,並非手機本身的質量故障,與蘋果這個賣手機的何幹?可是深入了解人們就會發現,大部分用戶手機帳戶被盜刷,還真與蘋果這個手機廠商有直接關係。
  • 換了手機號卻忘解綁支付寶 結果被盜刷7000多元
    手機一直在身邊、銀行也未曾發來不正常消費簡訊,這些東西的錢都是從哪兒付的?不安的楊小姐打開支付寶,發現自己的「花唄」帳戶共被消費7000多元。  楊小姐突然想起來,她的支付寶帳戶是使用之前的手機號註冊的。這是盜刷,無疑了!楊小姐趕緊打電話給自己的舊手機號,要求現在的手機號主人還錢。
  • 使用手機銀行 如何防範風險
    原標題:使用手機銀行 如何防範風險 身處移動時代,手機智能服務的觸角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場景,如通訊、娛樂、購物、社交、理財等。由於中外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手機即卡、手機即網點、手機即顧問」正在成為各家金融機構應對金融網際網路化的戰略目標。
  • 手機卡銷號記住解綁 各種帳號解除手機綁定的方法
    原來在2018年初時,小王在網上借了高利貸,正愁沒錢還款時,發現自己剛買的手機號還綁定著支付寶,於是就動了想要通過盜取該支付寶帳號內的錢去還款的心思。當晚,他就使用「密碼找回」功能,通過簡訊方式獲取到這個支付寶帳戶的登錄密碼,並更改了支付寶密碼,然後他用這個支付寶帳戶充值了2000元,後又通過這個支付寶帳戶直接向他自己的支付寶中轉了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