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limbai gurun 中國】清末滿人眼中的「中國「

2021-03-05 鴨綠青年

《滿蒙漢三合教科書》是清末民初內蒙古、東北部分地區學校所使用的初級教科書。

清朝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改書院,設學校」的新政策。清末最後10年,在「廢科舉,興學校」的影響之下,各地相繼興辦起一些學堂和書院等新的教育設施,卻普遍存在教師缺乏、無教科書等現象。

當時京師和東北的八旗學堂、滿蒙學堂亟需新式教材。於是東三省總督錫良、奉天巡撫程德全委託旗人學者榮德等,將學部審定、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行的漢文初級教科書譯成滿蒙文,經過2年編成,定書名為《滿蒙漢三合教科書》,宣統元年出版。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共10冊,作為八旗學堂、滿蒙學堂的滿蒙文教材直到民國時期。

該《教材》第三冊23課有一篇課文,名為「中國」,是為當時官方宣諭幼童的「中國」觀念之體現。奇文共賞,本文目前僅對滿文部分試做整理,如何看待,見仁見智,歡迎討論。

 

滿文錄入:

 

更正:滿文錄入bolgokan應為bulukan。

拉丁轉寫:

Orin ilaqi taqibure kiqen:dulimbai gurun

Musei dulimbai gurun ya si ya jubki i dergi ergide bihebi.sukdun fonde bulukan hvwaliyasun,ba na onqo ambula,niyalma irgen largin geren,sunja minggan aniyai onggolo,xu wen de emgeri neifi,ba muhaliyan i ninggude umesi gebungge julgei gurun ombikai.musei fukjin mafa qi ebsi,ere bade teme,ere bade etume,ere bade jeme,jalan halame ulandufi,musei beyede isitala,muse dulimbai gurun i niyalma oho manggi,ainu dulimbai gurun be hairarakvqi ombini.

漢文翻譯:

第二十三課:中國

我中國居亞洲之東,氣候溫和,土地廣博,人民繁多。五千年前,文化已開,地球上最有名之古國也。自我遠祖以來,居於是,衣於是,世世相傳,以及吾身。吾既為中國之人,安可不愛中國也。

生詞:

Dulimbai gurun 中國;ya si ya jubki 亞細亞洲(亞洲);dergi ergi 東方;sukdun fonde 氣候;bulukan hvwaliyasun 溫和;onqo ambula 廣博;niyalma irgen 人民;xu wen 文化;ba muhaliyan 地球;fukjin mafa 始祖;ulandumbi 流傳;hairambi 愛;...qi ebsi 自...以來。...qi ombi 可以做...;ainu 為什麼。

書影:

 

 

其實,清朝皇帝的中國觀,清人中國觀,何為「中國」,很多學者都在探討,相關成果也比較多。至少有一點比較確定,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中國」的觀念,在清代已經形成。清代之大一統格局,對中國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意義,巨大而深遠。

 


 

牛兒,你說是不是?哈哈~

完。

相關焦點

  • 【文萃】鍾焓:北族王朝沒有中國意識嗎
    一、從滿文史料中所見之「中國」看清朝與中國的同一性「中國」一名在滿文史料中的較早出現,大致可以追溯到滿洲入關之前的清太宗天聰三年(1629)《滿文老檔》的相關記事中。後金政權通過翻譯途徑在其書面語言中借入了「中國」(dulimbai gurun)一詞,以指代當時與後金互為敵國的明朝。
  • 學術動態 | 鍾焓:北族王朝(遼金元清)沒有中國意識嗎
    一、從滿文史料中所見之「中國」看清朝與中國的同一性「中國」一名在滿文史料中的較早出現,大致可以追溯到滿洲入關之前的清太宗天聰三年(1629)《滿文老檔》的相關記事中。後金政權通過翻譯途徑在其書面語言中借入了「中國」(dulimbai gurun)一詞,以指代當時與後金互為敵國的明朝。在清朝入關以前,滿洲統治者尚未以「中國」作為其建立的國家政權的自稱。
  • 《滿族弓箭文化考論》 郭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00)
    gajartu,mitiu,han -i xangnaha beri kaqilan be gaifi genehe manggi,ayuki han ini hanqi tebufi,qai tubihe tukiyefi juwe niyalmai se be fonjifi,fila de tebuhe ulana be jorime,dulimbai gurun ere tubihe biu
  • 姚大力:「大清國」等同於「中國」嗎?
    新清史對清朝能否與「中國」相等同的見解,於是成為最容易觸及中國讀者敏感的一個問題。       新清史研究中有些(並不是全部)學者認為,清朝的疆域包括「中國」在內,但還要大於「中國」,它是一個大於「中國」的帝國。所以不能把清朝和「中國」相提並論。       「中國」這個名詞在歷史上有過很多含義。
  • na i mumuhu be aitubuki
    geli boihon ombi. ere be tuwaci orho de bihe jakasu geli torgime horgime marifi ineku jaka i xanggasu oho, damu terei jaka jakasu i iletulehengge adalixarkv. emu ergici xoxoci orho, yali, niyalma i beye
  • 李章鵬|清末中國的近代人口調查
    清末中國的近代人口調查李章鵬關於近現代社會調查興起於何時,社會學界一般認為,1914 年左右北京社會實進會從事的有關人力車夫的調查是中國現代社會調查的開端。拙文《清末中國現代社會調查肇興芻論》在學術界首次提出,中國現代社會調查肇興於清末。依據一些學者的觀點,社會調查起興於清末,現已成為近代史學界的共識。
  • 《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新書分享會在深圳書展舉辦
    本網訊(記者張君成)7月21日上午,《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新書分享會在南國書香節深圳書展舉辦。作者「那個黃同學」(本名為黃哲)現場趣味解讀清末民初的正史。 張君成 攝    《黃同學漫畫中國史:清末民初那些年》(全兩冊)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是一本嚴謹的漫畫版極簡中國史。作者黃哲是超800萬粉絲的軍事歷史推廣人,曾多次受邀到高校、博物館開展歷史宣講活動。
  • ChinaJoy 2014: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展會是什麼樣?
    ChinaJoy 2014: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展會是什麼樣? CJ14: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展會是什麼樣
  • 清末官制改革與清王朝的滅亡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然而,事與願違,清末所進行的為期十年的改革並沒有使清王朝長治久安,反而將之送入墳墓。到了清末,科舉制度在運行中的弊端日益嚴重,已經達到非停廢不可的地步。「皇族內閣」 出臺後,清政府借釐定中央官制之機,行加強滿人勢力、鞏固皇權之實的居心更是「路人皆知」了。
  • 時代浪潮衝擊下的服飾改革:清末民初服飾變化「那些事」
    直到清朝末年,受各種思潮和社會變革的影響,中國傳統服飾才開始變革,並逐漸擺脫了被賦予的統治意味,開始追求自由的風格。遠古人的配飾一、清朝早期服飾制度(一)髮型清朝的服飾風格與歷朝歷代大有不相同,滿人入關直接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服飾風格。
  • 如何分辨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古代滿人一習俗,只需看一隱私部位
    如何分辨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古代滿人一習俗,只需看一隱私部位大家好我是小草說天下,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在古代的時候是如何分辨漢人還是滿人的?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而每個民族之間的生活習俗和生活環境也不一樣。
  • 清末敗亡過程中還有反清復明「天地會」的影子嗎?
    看過香港武俠電影的都有聽說反清復明的字語,李自成的起義軍攪亂了明朝後,清軍趁機以王者姿態進入關內,建立了以滿人為主的大清王朝。後明朝遺老擁立一些宗室皇親建立一些較小政權,史稱南明。南明並沒有回天之力,逐個被清軍擊潰,自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完全被清朝取代。
  • 如果沒有清朝,中國會是現在的中國嗎?
    所以,不少人會認為,如果沒有清朝的統治,那麼近代的中國必定繁榮昌盛,如果沒有清朝的統治,中國會更早的進入工業文明,那麼,真的如此嗎? 首先,作為統治族群和八旗軍隊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滿人尤其被視為國家根本、朝廷柱石,故有首崇滿洲的既定國策,首崇滿洲政策和給旗人寄養的特權,使滿人的風俗從騎射民族的勤儉樸實變為奢華糜廢
  • 中國這兩個字的歷史來由
    這個時候日本又不幹了,因為在日本人眼中,大清的統治不能代表中國,因為清是滿人,在日本眼中,滿人和他們日本人一樣,都是「狄夷」。要明白日本人當時為什麼這麼看,還是要回到什麼是「中國」這個稱號。如果光看表面意思,就是中央之國的意思。那什麼是中央之國呢?我們看相對的位置稱呼就能看得明白一些。中國的四方都住著什麼人呢?
  • 一組真實的清末八旗子弟生活照,遛鳥喝茶鬥蛐蛐,錢永遠花不完
    辛亥革命從根本上動搖了滿人的統治地位。由於那些八旗子弟大都遊手好閒,不事生產,清政府倒臺後就過上了貧困潦倒的生活,一些漂亮的滿族婦女就會選擇去妓院賣身清朝的江山全是八旗打下來的,但是到了清末只有漢軍有戰鬥力,八旗完全成了笑話,一些紈絝子弟甚至為了賺些額外的銀兩,把武器賣掉。這萎靡不振的樣子能打勝仗嗎?
  • 清末紀實:末代總督端方之死;革命;念及舊情的黎元洪…
    蔣介石的一生279、清末紀實:末代總督端方之死;革命;念及舊情的黎元洪…入川路上,端方盡心盡力的展現著「和平姿態」:端方盡心盡力的平撫四川百姓躁動的心…」「待我們不薄純屬私情…今日排滿乃是公事…」端方面前的士兵說,「不殺你端方便不是炎黃子孫…」…「當時盛行『排滿』思想…」民國學者說,「由於對清廷失望,革命黨人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清朝平日裡對百姓的酷行使『驅除韃虜』這種想法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時,有不少無辜滿人被殺…」民國學者繼續說。…「…」端方。
  • 無關簡稱:清政府籤約使用「中國」!
    因為漢朝時稱「中國」,宋朝也稱「中國」,甚至是滿人建立的清朝也稱「中國」,那麼「中國」他並不是哪一個叫法的簡稱,他是數千年這個歷史悠久國家的一種歷史延續。同時,就「中國」的內涵與意義而言,它也並不只是一種地理概念,而是在歲月悠長的歷史變化當中,擁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長達兩千年的王朝體制,因為中華民國的建立王朝體制徹底轉型。
  • 論述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社會的轉型的影響
    論述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社會的轉型的影響 從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出發,所謂社會轉型一般是指包括社會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