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重要,選擇更重要。你選文還是選理?

2020-12-16 自己的教育

高考結束了,高一的同學們也會進入期末考試階段。一般學校在這個時候會安排學生分科,也就是文理兩科的選擇。那麼,該如何選擇呢?這裡小編提出一些方法原則,供大家參考。

第一,根據科目優勢來選擇。也就是說,看孩子在高中這一年中,數理化的成績和史地政的成績哪一類更好一些。同時看孩子的思維方式是理性思維還是感性思維?孩子的知識面更偏向於文科類的還是理科類的?從這三個方面來判斷孩子優勢的科目。

在這裡要注意孩子的科目潛力問題。有些孩子在文科或理科上花費的時間並不多,但取得的效果相比於花費的精力要好得多,這說證明孩子在這一方面是有很大潛力可挖掘的。

還有些同學各科都比較均衡,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特別差的科目,那就可文可理,選擇範圍就靈活些了。

第二,根據孩子自我認識特點來進行選擇。就是考慮孩子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性格等等,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當然,主要突出考慮他的興趣和能力這兩方面。

孩子要有比較清醒的自我認識,自己究竟擅長於哪方面?自己的興趣究竟在哪方面?畢竟這是決定自己未來的一個重要選擇。家長在這方面切記大包大攬的替孩子做出選擇,還是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

第三,根據家庭背景和父母職業來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比較深刻的。父母的職業對孩子選擇他將來所從事的行業也有一定的影響。這就所謂的子承父業。父親從事哪一行,孩子再從事該行業的可能性就很大。父親可以為孩子提供很多行業內的經驗教訓,孩子可以避免走許多彎路,在這個行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四,結合自己未來所願從事的職業進行選擇。有些孩子從小就喜歡某項職業,那麼在實現自己的理想過程中,可以根據你所希望從事的職業,反向來推專業、學業和文理兩科中的哪一科。

在職業的選擇上,我們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因為現在社會的發展非常快,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等新技術的應用,對於職業的消亡和產生有著巨大的作用。很多職業可能逐漸的消失了,當然也會產生大量全新的職業。

在選擇讀文科還是理科的過程中,也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第一,理科面廣,易於就業。有些家長認為理科的選擇面非常的多,各行各業都會用到理科的知識,所以選擇理科,將來在就業方面會。有很大的優勢。

各行各業確實會用到理科的知識,但孩子只是讀理科中的某一個專業。至於這個專業本身是否就業良好,不是現在就能確定的。因為社會的變化非常快,誰也說不準六年甚至九年之後,這個專業在就業市場的情況。

第二,男生適合學理科女生適合學文科。這是最常見到的一個偏見。根據性別來確定學文還是學理是一個最大的荒謬的事情。究竟誰更適合於學文和學理,這是要具體到不同的人身上的。因此這種說法是很荒唐的。

第三,文科比理科簡單易學。很多理科學不好的孩子會跑去學習文科,因為文科主要是記憶和背誦的內容。這似乎是大家公認的看法。可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這兩年文科的題目在靈活性、實用性等方面越來越強,與實際生活結合得非常密切,不是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就足夠了。

另外,根據統計也發現文科高分段的人數相比於理科要少,而中分數段的學生量非常大。這就說明在文科考試中取得高分並不容易。

總之,孩子究竟學文還是學理?不僅是他個人的願望,也是他自身能力興趣所要支持的。這一次選擇更是說明了,「努力重要,選擇更重要」這句話的意義。希望各位同學找到自己感興趣,並且有能力學好的科目,為兩年後的高考奠定好基礎。

相關焦點

  • 能選理不選文?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首先,文科、理科這種叫法分別是理工農林醫和文史哲的簡稱。那麼從它們各自的全稱也能看出對應的學科專業方向,此外,金融經濟管理類多為文理兼收。其次,從這個分類上我們可以答題看出將來的職業走向,比如你要學醫,那就只能學理科,但是假如你想學語言,比如德語,那麼你選擇理科也是可行的,因為很多高校的語言類專業也是文理兼收的。
  • 高中英語「不理想」,選文還是選理?班主任有話說
    所以,對於諸多的高中生來說,大家應該明白,眼前的努力,是為了更好的明日;並且珍惜眼前的學習機會,讓成績在突飛猛進中,獲得不斷的提升。那麼,成為一名高中生後,對於一名女生來說,如果高中英語不理想,那麼在文理分科之時,選擇文科好,還是去讀理科呢?班主任有話說。
  • 能選理不選文?重磅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500,文科就有優勢了,大家爭的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好好給孩子了解下吧!,那就只能學理科,但是假如你想學語言,比如德語,那麼你選擇理科也是可行的,因為很多高校的語言類專業也是文理兼收的。
  • 能選理不選文組合?考試院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如果孩子在文科方面上不是特別突出,或者說理科上不是特別的「瘸腿兒」,建議是:能選擇理科就不選擇文科,畢竟升學率已經擺在那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不是說你文科能考550理科考500,文科就有優勢了。每一屆考生爭的其實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需要好好給孩子了解一下!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就是後者。這個道理非常正確,但你除了知道它非常正確,好像也沒啥用。雖說如此,但貓爺今天還是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談這個道理。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發現很多人未必真正理解這句話。如果沒有這種吃雞的渴望,一個人其實是很難長期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中各種潛在困難,也難以主動作出選擇。當我們在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時,千萬別忘記一個前提條件——選擇其實是需要勇氣的。換言之,我們需要吃雞人生觀作為選擇的基礎。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為什麼在職場中,總是沒得選
    在此之前,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一個好的選擇,對你今後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個選擇是有一個條件前提的,也就是說,你得掌握選擇的定義權和享受權益,這樣才能起到一個好的作用。
  • 能選理不選文組合?考試院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如果孩子在文科方面上不是特別突出,或者說理科上不是特別的「瘸腿兒」,建議是:能選擇理科就不選擇文科,畢竟升學率已經擺在那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不是說你文科能考550理科考500,文科就有優勢了。每一屆考生爭的其實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需要好好給孩子了解一下!
  • 能選理不選文?考試院發出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新高考選科分析:新高考地區學生:選科分析點這裡↓↓↓,一文了解!慎重! 新高考這4科由「冷」轉「熱」,不同組合專業覆蓋率相差近50%!你如何選?這個評價結果自然也就是文理選擇的重要依據。在檢測的時候,建議取多次測試後的平均值,會更科學些。第三,若文理均衡舉棋不定,建議選擇理科。還是有些同學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甚至會有理科中物理弱化學強、文科中政治弱歷史強的情況,綜合下來文理科的優勢相當。這似乎是個很難的選擇,但在我看來,這種情況下,建議同學們選擇理科。
  • 能選理不選文?考試院發出重磅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如何選擇
    其次,從這個分類上我們可以答題看出將來的職業走向,比如你要學醫,那就只能學理科,但是假如你想學語言,比如德語,那麼你選擇理科也是可行的,因為很多高校的語言類專業也是文理兼收的。選好文理科,基本的出發點是生涯規劃,是選好將來的奮鬥方向。
  • 高一分科,選文還是選理?
    高一的題和高三的題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文綜來看,高一考的文綜和高三的真的沒法比,高三的題是應對高考的,可以說是考驗你文科思維的,高一你的文綜成績就算好到天上去那也不是你的高考成績,除了文理分科後分班級層次有用外,實際屁用沒有其次,文理分科要看你的成績和喜好。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你這樣選了,就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這個小故事,很深刻的告訴了我們,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汪國真老師說:如果你是鳥,請不要迷戀海洋,如果你是魚,請不要迷戀天空。但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一直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鳥還是魚。那到底是魚還是鳥,怎樣才能清楚的認識自己呢?那就要對自己的性格、特點、長處、短處、理想、生存目的、價值觀、興趣、愛好、憎惡、心理狀態、身體狀態、生活規律、家庭背景、社會地位、交際圈、朋友圈、現在處於人生的高峰還是低谷,做一個全方位的評價。
  • 能選理不選文?考試院重磅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首先,文科、理科這種叫法分別是理工農林醫和文史哲的簡稱。那麼從它們各自的全稱也能看出對應的學科專業方向,此外,金融經濟管理類多為文理兼收。其次,從這個分類上我們可以答題看出將來的職業走向,比如你要學醫,那就只能學理科,但是假如你想學語言,比如德語,那麼你選擇理科也是可行的,因為很多高校的語言類專業也是文理兼收的。
  • 高考志願填報能選理不選文?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如果孩子在文科方面上不是特別突出,或者說理科上不是特別的「瘸腿兒」,小車依然建議,能選擇理科就不選擇文科,畢竟升學率已經擺在那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不是說你文科能考550理科考500,文科就有優勢了,大家爭的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要先清楚這一點。
  • 文科還是理科?選文、選理,高考的專業選擇才是關鍵
    文科還是理科,傳統的文理分科高考模式曾是許多學生做過的選擇題。看似簡單的選擇,卻會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為了擺脫這樣簡單的選擇,一些省市推行了「3+1+2」或者「3+3」的新高考模式,新的高考模式,看似解決了單一的文理選擇。但不是不管怎樣的組合,一定程度上還是有著文科或者理科的側重。
  • 能選理不選文?考試院發出重磅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如果孩子在文科方面上不是特別突出,或者說理科上不是特別的「瘸腿兒」,建議是:能選擇理科就不選擇文科,畢竟升學率已經擺在那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不是說你文科能考550理科考500,文科就有優勢了。每一屆考生爭的其實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需要好好給孩子了解一下!
  • 選對路很重要,選對同路人更重要
    溫柔忠犬婁哥×快意虐渣小池樓臺倒影入池塘,唯你所在是故鄉哪裡有你,哪裡就是我的世界選對路很重要,選對同路人更重要可當他一點點直視現實,發現無論是這個世界,還是他曾經珍愛的重視的人,他都了解得如此淺薄,才意識到問題所在。他開始明白季作山曾經的不易,開始明白曾經的自己有多麼過分。開始一點點約束、克服,完成著世界觀崩塌後的重建。雖然他依然保留著孩子般的率真,可也學會了換位思考。這個任性又驕縱的孩子,終於因為季作山的改變而改變。
  • 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
    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們即將開始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時優先考慮選專業還是學校,同學們看法不一,還有同學表示上大學的城市更重要,你覺得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呢?還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專業,這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 能選理不選文考試院接連發出重磅提醒:一組數據告訴你該如何選擇
    所以,從家庭的角度,如果孩子在文科方面上不是特別突出,或者說理科上不是特別的「瘸腿兒」,小編依然建議,能選擇理科就不選擇文科,畢竟升學率已經擺在那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清楚,不是說你文科能考550理科考500,文科就有優勢了,大家爭的是高考招生計劃指標,選文理之前,還是好好給孩子了解下吧!
  • 都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一旦選擇了努力更重要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在很多時候這句話說得一點毛病沒有。但今天我要說的是,一旦你做出了選擇,努力更重要。很多人一味踏實肯幹,卻不去思考方法技巧,或者所幹的事兒是否適合自己。所以,最後的效果往往並不理想,站在這個角度來說,選擇比努力重要絕對沒毛病!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已經進入一個行業了,而且也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作出的定位和選擇,這個時候就不要輕易作出其他的選擇了。總是在變得人,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事都做不好也做不成。對於我們大多數人,很多事情已經不容我們輕易改變了。這時擺在面前的唯有努力和拼搏了。努力絕對比輕易的選擇更重要。
  • 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嗎?
    有沒有感覺這兩個故事很耳熟,這幾乎是所有宣稱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一類毒雞湯文的一貫套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有可能!具有普遍性嗎?不見得!回到這個話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與其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倒不如說努力是選擇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