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學】嵯峨山——老家村北那座山

2020-12-25 西部網

老家涇陽,有山有水,而且是好山好水。涇陽因在山之南水之北,鹹陽之地而得名。涇陽人也常常因生長在這好山好水之地而摯愛家鄉、讚美家鄉,並為生於斯、長於斯而心生自豪!

涇陽有水,一曰涇河水,乃渭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寧夏涇源縣老龍潭,流經寧夏、甘肅及陝西三省市的涇源、平涼、涇川、長武、彬縣、永壽、禮泉、淳化、涇陽、高陵十個縣市區,穿山越嶺,經450多公裡的跌宕起伏,傳唱著柳毅傳書、魏徵夢斬涇河龍王、鄭國疲秦、儀址興渠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擁抱渭河的瞬間結點,仍然演奏出了「涇渭分明」的千古絕唱。一曰冶峪河水,雖說相比涇河而言,在氣勢上有所遜色,但也因沿河兩岸豐富而膾炙人口的人文歷史、故事傳說,尤其是史記所載,軒轅黃帝曾在河畔冶煉鑄鼎和升仙而聲名遠揚。

涇陽有山,且有兩座,從西向東,屏障般橫亙涇陽西北。一曰北仲山,在涇水出瓠口谷口之東,冶水出寒門谷口之西,因高祖之兄仲隱居山中而得名。一曰嵯峨山,嵯峨山因黃帝鑄鼎其陽升仙其中而譽滿神州,更因日本也有此同名之山,且其名取之於這裡而遠渡重洋,名揚海外。

老家瓦渣院在嵯峨山之南,冶峪河之北,山水俱陽,河水繞村而過,家門口距嵯峨山2公裡多路,出門北望,嵯峨巍巍,滿目青山,雲蒸霞蔚。小時沒去過山北邊,常常坐在門前的石凳上,矚目大山,聽老人講述五臺山(嵯峨山主峰)的優美傳說,欣賞著山頭山腰變幻多端的雲朵,想像著山那邊的世界。

嵯峨巍巍,滿目青山。李軍朝 攝

嵯峨山,古稱荊山,嶻嶭山,又名慈峨山,家鄉人叫北山,也有叫五臺山,是涇陽縣與淳化縣的界山。故時,因山上遍布荊棘,而得名荊山。據《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記載:黃帝鑄鼎於荊山之陽,鼎成龍馭上賓。唐天授二年,曾在此(口鎮長街村)設鼎洲。

據日本史書記載:日本弘仁時代,酷愛書法的神野親王也是當時日本一位非常著名的書法家,與當時日本的空海、橘逸勢並稱為日本古代的「三筆」。神野親王二十多歲時,代理患病的皇兄平城天皇理政期間,因仰慕大唐書法,曾派遣以藤原葛野麻呂為大使的使節團入唐,隨後書法家釋空海、橘逸勢等人入唐留學。這些人到達長安十多天,便遇到葬於嵯峨山下,安吳堡村北的唐徳宗李适駕崩,按當時的禮儀,這些人也應邀到嵯峨山麓參加了唐德宗的安葬儀式。滕原大使次年二月回國後,把帶回的唐德宗李适的墨寶和多種碑帖上呈神野親王,次後空海等人回國後,也給親王帶回了唐德宗的手跡,親王對德宗的詩文、真跡、碑帖非常珍重,公元809年,神野接替其兄登基後,改皇號為「嵯峨天皇」,並將自己在京都的陵地之山命名為」嵯峨山」,締結了中日友誼的一段佳話。

1986年,以東京大學教授、文學博士豆邊山南為代表的參觀團,專門來到嵯峨山朝拜,追尋千年前日本使團的足跡,實際考察移名日本,兩山一名的「宗山」家鄉涇陽嵯峨山,續寫了中日友誼的新篇章。

嵯峨山由西向東橫亙在涇陽北部,漫山遍野的故事、傳說、文物遺址殘跡向世人無言地訴說著蒼桑閱歷,見證著歷史的足跡,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嵯峨山的最西邊寒門谷口是冶峪河奔騰出山之地。在這兒,嵯峨與北仲兩山隔河相望,這裡也是昔日著名的響龍潭所在地,潭邊有當地著名的冬青崖,兩岸山峰相對而立,懸崖峭壁,鬼斧神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建的上路下渠的「東風度」石橋橫空而出,貫通東西。

響龍潭水流湍急,水霧騰空,吼聲幾裡之外可聞。這裡是史記中所載,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鼎成之後,龍馭賓天之地,也是傳說中宋太祖趙匡胤與他的柴大哥柴榮祖先的家鄉,至今還在當地百姓中流傳著趙宋兩家祖先在潭中石龍口角爭掛先人骨灰以助後人爭皇位的傳說,這兒還是秦漢以來的官方古道,戰略要地,北宋時,由於宋夏戰爭頻發,嵯峨及北仲成為重要的戰略後方和軍事要衝之地,至今在山上山下還殘留有北宋時期的「溫韜寨「、西漢時期的」谷口邑「,」北有谷口甘泉之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秦靈公自雍城遷秦都到涇陽,築」舍車宮「為國都,以及後來大秦定都鹹陽、漢高祖定都長安的重要參考。歷史上這裡曾被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金鎖關」。

嵯峨山主峰周邊圍有四峰,五峰並主,峰巒疊嶂,雲霧繚繞,巍峨雄奇,鄉親們稱為五臺山,在五臺山的二臺上,唐時建有鐵王殿,現有西遊記中孫悟空原型,祖箱口鎮官道村的車奉朝靈塔尚存,寺中至今仍有僧人供奉。

山是有靈魂的,涇陽八景之一的「嵯峨靈雲」(古稱嶻嶭靈雲),就源於嵯峨山的主峰五臺之上,當地百姓相傳,五臺山上如有黑雲升起,當日有雨;白雲起,三日之內有雨。歷史上當地人既把觀看嵯峨靈雲當做景致,同時也作為天氣預報,決定是否出行。

嵯峨山內一景。李軍朝 攝

山是有胸懷和擔當的。歷史的天空經常會籠罩戰爭的陰霾,嵯峨山的主峰之西有深達數千米的石窟,山澗還散存著一些可避風雨的小洞,戰亂時這些大窟小洞成了許多百姓避難的棲身之地。據傳,金元時期,天下大亂,戰火四起,盜賊猖獗,周圍百姓就有千人躲在五臺山的石窟之中。據《涇獻文存涇獻詩存》中當地人何嗚皋在《述同治壬戌之亂》一文中記述,在當年的回民叛亂,攻破谷口城眾人慘遭殺戮時,他有幸背著年愈八旬,兼患瘋癱的老人攜帶家小「予舉家山居退亂即北山之腰,舊名後坪,自夏徂秋,計日十五旬有奇回月初八居,九月二十搬回。」避居山洞之中,方使全家倖免於難。亂世中家山成了避難之所。

嵯峨山身軀偉岸,胸襟廣闊。岧嶢崪嵂,嶔崎巃嵸,祟峻幽險,靈雲奇峰,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漢時鄭真子就因傾慕其美景,祟拜其品格而隱居其中,更多的人則是登山賞景,留下了眾多的詩詞歌賦。「東峰出雲,傾雨滿川,俯諸山雲,雨不可佔,維茲東峰,靈雲名顏。」這是馬谿田在《明修荊山靈雲峰殿宇銘》中對嶻薛靈雲的一段描述。王際有在《登峨山》中嵯峨卻是另一種景象:「移文自古北山多,暇日登臨寄嘯歌。三輔郡州羅地軸,五臺星鬥落天河。寺扉僧起猿先至,石窟雲來雨欲過。不醉名山非吏隱,脫簪此地競如何。」「西望慈峨漫舉杯,雲中樵子唱歌回。掉頭笑請塵纓客,山上碧桃時自開。」喬奉先筆下的嶻嶭靈雲卻別有一番韻味,且廣為眾人樂道。詩曰:「雲起高臺錯碧峰,林間縹緲隔疏鍾。三春佔雨多靈貺,五夜隨風少定蹤。聚散無心聊出岫,卷舒狗態竟從龍。為霖飽慰斯民望,飛入巫山十二重。」

家鄉一座嵯峨山,歷經了數千年的風霜雨雪,承載著漫山遍野的傷痕,低吟著一串串的歷史故事,從遠古的黃帝時代,穿越五千年的歷史空間蹣跚而來,還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迤邐而去!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三秦文學」田園閒客:「最愛老家西瓜香」(散文)
    一聲,那清脆的瓜皮就自動裂開,紅紅的瓜汁瞬間流了出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絕對給你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吃西瓜,賣西瓜,在村人看來的確是極其平常之事。在割麥打碾的酷暑季節,西瓜便成了大家解渴消暑的最佳食品。而方圓幾十裡內唯有我們老家的西瓜,口感極好。所以,不僅自己家裡吃,而且也肩挑驢馱到周圍村莊去賣。會做買賣的村人,一到外村,便喊賣。
  • 【三秦文學】村北頭的那棵樹
    我們村北頭有一棵很粗的核桃樹。自我記事起,那棵樹的主幹三個大人合起來都抱不嚴實,枝葉伸展得非常廣闊,能佔五十多平方米地,核桃樹本身生長周期長,長得慢。據村裡的老人回憶,他們小的時候這棵樹就已經有兩個人抱起來那麼粗了。
  • 「三秦文學」翟向傑:「七律七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七律】喜聞首山詩社成立感吟無邊正氣蕩秋空,獻瑞飛雲過碧穹。而今身在新吳寄,夢裡雲村是古莊。【七律】珍愛生命遠離皮草慘叫沖天血染衣,腥紅刺眼露筋肌。前生錯把屠刀舉,此世才教骨肉離。如若禪心能自正,定然劫火不相欺。
  • 「三秦文學」笪先明:「笪先明律絕十五首」
    澗溪無鳥語,村墅有塵音。惆悵空歸晚,常人不可尋。【五律】桐城岐嶺村贊桐城北戶門,舒國亦鄰村。流水堂前過,時花屋後存。山窪多僻靜,徑路少塵喧。恍若桃源裡,閒遊不待言。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三秦文學投稿須知原創作品授權發布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本公眾號聯繫三
  • 一片薰衣草 香醉嵯峨山
    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人們在盡情地享受薰衣草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人們在盡情地享受薰衣草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人們在盡情地享受薰衣草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一片薰衣草,香醉嵯峨山。
  • 「三秦文學」譚文群:「關於秋天的詩」(古風一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關於秋天的詩(古風一組)遠馳秦巴山山色,去年今時各不同。秋意無盡序一生平淡與誰親,秋裡含愁道不盡。年年中秋總相約,似痴寫詩訴心聲。簡明隨意言含趣,看多無語不說因。
  • 陝西鹹陽涇陽縣一村榮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擁有3A景區龍泉公社
    陝西又被稱為三秦大地,根據地形分為關中、陝北和陝南三個區域,一共有10個地級市。關中地區是陝西的中心區域,由西安、鹹陽、寶雞、銅川、渭南五個地級市組成,是一個以省會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鹹陽市是關中平原上的五個地級市之一,是中國封建時期第一個王朝秦朝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裡秦川腹地,版圖面積10189.4平方公裡,總人口約五百萬。
  • 「三秦文學」謝仁厚:「泥娃子」(小說)
    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泥娃子文/謝仁厚主題詞:被槍決是哪般個滋味?人死還能復活嗎?惡人必有惡報,但如此惡報實屬奇葩!NO.1在破半山的一個旮旯,西塂子莊的人眼——美女金婉秋在彎腰割麥子。
  • 陝西「天下地窖第一村」,進村後看不見房屋,聞聲卻不見其人!
    天下地窖第一村,柏社村蘊含著古老的本土文化基因!它擁有200多處地下窯洞,展示了鄉土環境的分布和獨特的關中窯洞文化,享有「天下地窯第一村」和「生土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被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上山不見山,進村不見村,炊煙平地起,忽聽雞犬聲。
  • 你們都知道濟南山多,那濟南究竟有多少座山?僅名山就有30多座
    許多人都曉得濟南有N座山,有業界人士統計僅歷史有名的山就有24座。而且這24座山都被歷代的文人墨客不惜筆墨的讚美和抒情過。那小編先給你拋磚引玉前十名在濟南區域內的名山。第一名是華山,第二名是千佛山,第三名是五峰山,第四名是佛慧山。
  • 品讀| 裘山山:​活色生香林那北 / 艾偉:越來越晚熟的人
    品讀活色生香林那北文 | 裘山山想到林那北,我就會想到「活色生香」這個詞,漂亮、熱情、生動、勤奮、才華橫溢,還愛憎分明、心直口快,不活色生香才怪。那時候北北要搞文學,文學搞得嚴肅認真,謹守分際。這一點簡直和我一樣。半年魯院學習結束,我們各奔東西。北北大約在魯院得了真傳,這之後寫得又多又好。常常傳來好消息,她的小說得獎了,她的書暢銷了,她的作品改成電影了。她的小說當然有女作家的細膩,但同時帶著體育健將的身手,彈跳和節奏都很好,有肌肉律動的感覺。
  • 「三秦文學」張文冀:「歲月與時間」(外三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秦歲月與時間(外三首)都會春夏秋冬大循環即使一日遇佛,一日遇魔昨天今天明天的輪迴絕對不會發生紊亂而時間,卻是一條單行道奔走在上面的任何生命就是自誕生那一刻起
  • 「三秦文學」王建祥:「麻雀」(外三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麻 雀文/王建祥一隻麻雀來門前覓食那天起太陽落山時準能來當我抬頭不見了太陽它也消失了總是自己一個人來從沒有過夥伴看著它,天天變模樣
  • 布穀聲聲:想起那一座山、一條河
    這是一座沒有名字的山,就在我們村的後邊,所以我們叫它後山,後山不是一個孤立的山,而是有幾個高低不同的小山組成的山脈連綿不斷一直延伸,直至推高到一座我們看不到背後的山峰,然後又折轉頭來延伸到另一個方向,與另外一個山峰相連,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山,一座我家鄉的山,我就住在這樣的山腳下。
  • 德宏人文 | 老城子中學那座山
    您還別不相信,人老了,就像老馬戀廄一樣,對那3000多個日日夜夜,雖不敢說記憶猶新,但也有著許多回憶之痕。  學校格局隨著吐故納新,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原來的模樣已存不多;但無論人事房舍格局如何變,坐落在校園東邊的那座小山除了樹在天天長大外,大抵是不變的吧!  筆者曾在10多所學校任教,但如老城子中學般佔有方圓百畝小山的學校卻沒見過第二所。
  • 中國五嶽到底指的是那幾座山呢?
    在學地理的時候肯定學過中國五嶽,那麼到現在你還記得這五嶽到底指的是那五座山嗎?它們分別位於哪裡?它們又為什麼被稱之為五嶽呢?中國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東西南北中是根據它們所處的位置來進行命名的,這五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這五座上也是古代文化的一個縮影,並且這五座山風景優美,也是現在人們常去旅遊的勝地,從古至今流傳的一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
  • 翻過心裡那座山
    翻不過心裡那座山,就難以到達人生的「詩和遠方」。「決心要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最難邁過的坎,是心裡那道坎;最難翻過的山,是心裡那座山。其實,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對於「心勝」者,挫折會變為成長的「存摺」,失敗會變成向上的階梯。反之,勝不了自己,走不出自我,不論是「矛盾窩」還是「功勞簿」,都可能成為前進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 品讀|裘山山:活色生香林那北 / 艾偉:越來越晚熟的人
    品讀活色生香林那北文 | 裘山山想到林那北,我就會想到「活色生香」這個詞,漂亮、熱情、生動、勤奮、才華橫溢,還愛憎分明、心直口快,不活色生香才怪。用事實說話。本文作者:裘山山,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主要作品有《裘山山文集》七卷,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開花》《河之影》等五部,小說集《白罌粟》《野草瘋長》《戛然而止的幸福生活》等十餘部。
  • 華山中學教師王媛家庭被授予「三秦戰疫最美家庭」
    近期,在陝西省尋找「三秦戰疫最美家庭」活動中,華山中學教師王媛家庭被陝西省婦女聯合會、中共陝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陝西省公安廳、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授予「三秦戰疫最美家庭」。王媛放棄休假,在堅守在學校黨員志願崗和學校值班崗,還負責公租房60戶居民疫情防控,維護校園安全;同時,主管高三年級教育教學,組織高三教師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保證高三複課不延遲,高三教師關心湖北疫區學生的事跡在《渭南日報》刊登;王媛指導玉泉文學社社員,以文戰「疫」,支持抗擊疫情,共發表文學、書畫作品近
  • 【三秦歡樂頌】水水:平凡生活中的詩光/ 朗誦:麥菽
    萬丈高樓你顧不得回望閃閃霓虹你從不屑幻想街巷美食顧不得品嘗輾轉大漠蒼蒼做你的書房鍋碗瓢盆合成你新的音響你砌的每一塊牆上閃耀著詩的光芒是讚美勤勞和堅強的獎章這會,你是千年的胡楊這會,你是大漠的蒼狼你用綠茵播種無人影的荒涼把孤獨寂寞的黑夜鋪成國道的長廊架起一座座巍峨的橋梁